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量循环加卸载下岩石峰值强度前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庶林 周梦婧 +3 位作者 高真平 陈东霞 张建霖 胡静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4-735,共12页
为了研究岩石峰值强度前声发射前兆特性、加卸载过程的声发射特性,以指导声发射技术在岩体工程监测和灾害预警中的应用,采用花岗闪长岩、角岩、矽卡岩、铜矿、钨钼矿和铅锌矿共6种岩石分别开展单轴压缩、增量循环加卸载和增量稳压循环... 为了研究岩石峰值强度前声发射前兆特性、加卸载过程的声发射特性,以指导声发射技术在岩体工程监测和灾害预警中的应用,采用花岗闪长岩、角岩、矽卡岩、铜矿、钨钼矿和铅锌矿共6种岩石分别开展单轴压缩、增量循环加卸载和增量稳压循环加卸载3种不同加载方式的试验,主要对岩样峰值强度前声发射相对平静期、卸载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对2种不同循环加卸载方式下的Felicity比以及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加载方式下部分岩样始终存在"相对平静期"现象,多种岩样的AE事件峰值频率在破坏前总是低频成分显著增加,且越接近破坏,大振幅AE事件就越多。在2种不同循环加卸载方式下,当应力水平达到峰值强度的50%~60%时,Kaiser效应逐渐消失,Felicity效应出现。Felicity比和加卸载响应比在低应力水平阶段均大于1,进入中等应力水平阶段后在1附近波动,但相对比较稳定;进入较高应力水平以后,岩石内部裂纹不稳定扩展,Felicity比逐渐减小,到0.64~0.89时,试样破坏。试验表明,相对平静期、Felicity比和加卸载响应比等可作为预测或判断岩石失稳破坏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声发射 相对平静期 Felicity比 加卸载响应比
原文传递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建国 闫俊岗 +1 位作者 王静 乔子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河北省各地磁台1982—2006年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异常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这25年内,共出现了符合判据标准的异常19次,在其后11个月内对应地震仍有13次,应...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河北省各地磁台1982—2006年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异常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这25年内,共出现了符合判据标准的异常19次,在其后11个月内对应地震仍有13次,应报15个,虚报3次,漏报2次;2)大多数地震之前的异常极大值的空间分布都相对集中于震中区附近;3)其内检预报效能指标R=0.44,通过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异常 加卸载响应比 检索系统 地震预报 河北地区
下载PDF
模拟引潮力作用下的岩石破裂特征──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实验研究之一 被引量:26
3
作者 施行觉 许和明 +2 位作者 万永中 卢振刚 陈学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33-637,共5页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选用纵波速度作为响应参数,在实验室内,在模拟构造应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岩石失稳破裂.在整个过程中测量纵波在岩石中的走时或速度,发现加卸载响应比Y的值,在系统稳定时近于1;而在失稳前,逐渐增...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选用纵波速度作为响应参数,在实验室内,在模拟构造应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岩石失稳破裂.在整个过程中测量纵波在岩石中的走时或速度,发现加卸载响应比Y的值,在系统稳定时近于1;而在失稳前,逐渐增加,最大可达到10.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曲线非常相近.认为可用纵波速度的响应比来表示岩石系统的稳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岩石破裂 地震模似
下载PDF
THE PRECURSOR OF INSTABILITY FOR NONLINEAR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被引量:19
4
作者 尹祥础 尹灿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8期977-986,共10页
By analysing the instability process of various nonlinear systems, we conclude that their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re the continual heightening of the response rate or response ratio.Applying this theory to earthquake ... By analysing the instability process of various nonlinear systems, we conclude that their instability precursors are the continual heightening of the response rate or response ratio.Applying this theory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we adopt the periodical change of the stress in crust caused by the tide-generating force as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If we can measure the ratio of the response (such as crust deformation, gravity and seismicity)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to that during the unloading period, this parameter must contain som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ismogenic process.With nine earthquakes (M≥7) data that occurred in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1970-1988, we take the sum of square root o?energy of small earthquakes, which is called the released strain by Benioff, as the response to the tid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We find that the response ratios of seven earthquakes increase obviously before the main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system INSTABILITY loading and unloading response ratio TIDAL stress in CRUST earthquake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的冲击地压矿井急倾斜巨厚煤层推进速度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崔峰 贾冲 +3 位作者 来兴平 陈建强 张随林 何仕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5-761,共17页
工作面推进速度过快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探讨合理的工作面推进速度已成为冲击地压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微震监测等方法,通过研究急倾斜巨厚煤层推进速度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经历的... 工作面推进速度过快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探讨合理的工作面推进速度已成为冲击地压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亟待解决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微震监测等方法,通过研究急倾斜巨厚煤层推进速度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经历的采动应力路径,分析推进速度采动应力路径下的煤样力学行为特征。完成了采动应力路径下煤样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规律研究与急倾斜巨厚煤层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合理确定,开展了现场工程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巨厚煤层工作面推进速度增加使得采动应力峰值增大,同时其采动应力路径的循环加卸载幅度增加,循环次数减小,主要影响区域范围增加,而作用时间减小。不同推进速度应力路径下的煤样强度呈非线性递增趋势,且其递增幅度逐渐增加,煤样破坏程度、声发射累计计数及能量均随应力路径所处推进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类比冲击矿压评价指标得到6.4 m/d应力路径下的煤样可视为冲击煤样,同时引入加卸载响应比,提出了基于采动加卸载响应比的冲击地压矿井工作面推进速度合理确定方法,形成了不同推进速度采动应力路径影响的加卸载响应比评价指标,确定了满足+425 m水平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推进速度。现场微震实测结果验证了基于采动加卸载响应比确定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速度 急倾斜巨厚煤层 冲击地压 加卸载效应 响应比
下载PDF
加卸载响应比在体应变固体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昭栋 王秀芹 董守德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7-222,共6页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 给出了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方法,并以昌平和峰峰台的体应变观测值为例,计算了二台的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存在...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 给出了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计算方法,并以昌平和峰峰台的体应变观测值为例,计算了二台的体应变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存在增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 固体潮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单轴多级循环加载下原煤加卸载响应比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毅鑫 龚爽 +3 位作者 滕腾 姜耀东 杨志良 陈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6-1105,共10页
煤矿井工开采往往对采场周边煤岩体产生周期性扰动,研究单轴多级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变形及破坏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煤柱损伤、劣化及失稳破坏机制,并为获取煤柱失稳前兆提供有效分析手段。通过开展原煤单轴多级循环加卸载实验,利用弹性... 煤矿井工开采往往对采场周边煤岩体产生周期性扰动,研究单轴多级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变形及破坏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煤柱损伤、劣化及失稳破坏机制,并为获取煤柱失稳前兆提供有效分析手段。通过开展原煤单轴多级循环加卸载实验,利用弹性模量变化量提取加卸载响应比以描述原煤破坏前兆特征;并基于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定义加卸载响应比,探讨原煤破坏过程中内部损伤演化特征及破坏前兆。此外,通过对实验前、后煤样内部结构的CT扫描,结合逆向化建模方法,分析煤样破坏特征及模拟单元数量对加卸载响应比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实验获得的单轴循环载荷下原煤加卸载响应比存在3个变化阶段,且在每级应力水平下均呈周期性"W"型变化特征;当荷载水平逐渐升高时加卸载响应比呈下降趋势,当荷载水平较高且接近峰值荷载时,加卸载响应比先下降后急剧上升;而基于声发射累计振铃数计算的加卸载响应比则呈持续减小趋势,并在破坏前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加卸载响应比 三维逆向化 CT扫描
原文传递
循环加卸载路径下不同含瓦斯煤渗流及损伤演化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清淼 梁运培 邹全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03-2815,共13页
循环载荷广泛存在于采矿活动中并对煤岩的强度、损伤及渗透性质产生较大影响,例如煤层群开采多重保护工程中,被保护层煤岩就受到循环加卸载作用,并显著改变了煤岩的力学及渗流特性;瓦斯对煤的力学性质及能量耗散特征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循环载荷广泛存在于采矿活动中并对煤岩的强度、损伤及渗透性质产生较大影响,例如煤层群开采多重保护工程中,被保护层煤岩就受到循环加卸载作用,并显著改变了煤岩的力学及渗流特性;瓦斯对煤的力学性质及能量耗散特征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加卸载路径下煤岩力学及渗流特性与常规加载下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因而有必要研究循环加卸载条件下不同含瓦斯煤的渗流及损伤演化特征。根据煤层群开采条件下被保护层应力状态实时监测的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设计了3种简化的循环加卸载应力路径,即阶梯循环加卸载、逐级增大循环加卸载和交叉循环加卸载,采用重庆大学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流固耦合三轴渗流实验装置对取自平顶山十矿和袁庄煤矿的煤样进行了瓦斯渗流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循环加卸路径中,2种煤样的渗透率变化与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煤样渗透率随着应力的增大和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应力卸载和加载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同;渗透率受到应力和损伤累积的双重影响。相同应力水平下,煤样经过卸载-加载过程后的渗透率有降低趋势,相对恢复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增大,只有应力超过煤样的屈服阶段后才能使渗透率增大。主要结论为:①3种循环加卸载路径下煤样在加载阶段的增透率随应力增大和循环次数的增加都可以分为3个阶段且呈增长趋势,单位体积变化引起的渗透率增加在变大,循环荷载的增透效果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强。②随着峰值应力的增大和煤样中损伤的累积,渗透率对应力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随着荷载的施加,应力卸载对渗透率的影响先增强后减弱。③通过计算各循环阶段的加卸载响应比得到了煤样损伤变量的演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损伤变量与轴向应力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渗透率恢复率 应力敏感系数 加卸载响应比 损伤
下载PDF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燕 史勇军 +2 位作者 巴克 高祥真 黄建明 《内陆地震》 2001年第3期232-239,共8页
以新疆地磁观测资料为基础 ,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 ,若响应比值 P(Z)≥ 4 .1,则在喀什周边地区有可能与 1~ 11个月以后的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响应比值一般在震前 1~11个月出现最大异常 ,个别地震在震前几天或发震同... 以新疆地磁观测资料为基础 ,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 ,若响应比值 P(Z)≥ 4 .1,则在喀什周边地区有可能与 1~ 11个月以后的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响应比值一般在震前 1~11个月出现最大异常 ,个别地震在震前几天或发震同日出现 ;并且高响应比值对应的地震震级相对较高。乌鲁木齐的地磁响应比值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中强地震对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地磁 磁暴 地震 构造应力场 震级
下载PDF
静海地震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邻区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庞群英 徐学恭 +2 位作者 胡培元 宋金钟 田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研究分析了静海地磁台2002~2006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邻区ME4.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静海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异常形态特征和阈值判据。
关键词 静海地磁台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降雨型滑坡预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邬凯 盛谦 张勇慧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6期632-636,共5页
在建立边坡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获得变形与降雨量连续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以一用为加卸载周期、将日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边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的日平均变形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建立了基... 在建立边坡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获得变形与降雨量连续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以一用为加卸载周期、将日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边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的日平均变形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建立了基于加卸栽响应比的降雨型滑坡短周期预警模型。以某公路边坡为例,运用加卸载响应比预测模型对边坡的2个监测点进行了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发现2个点的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与其稳定性动态演化规律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运用该模型进行降雨型滑坡短周期预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加卸载响应比 远程实时监测 滑坡预警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兰双双 迟宝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7,403,共7页
针对汶川地震前地下水位中短期异常信息比较不明显这一问题,选取受地震影响严重的川、滇、陕、甘及渝等5个省市为研究范围,依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采用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中短期时间内,... 针对汶川地震前地下水位中短期异常信息比较不明显这一问题,选取受地震影响严重的川、滇、陕、甘及渝等5个省市为研究范围,依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采用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中短期时间内,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存在着明显的异常现象,异常时间相对集中在震前半年左右或1~2个月,且随着地震孕育活动的增强,异常井的空间分布也逐渐由四周向龙门山断裂带附近靠拢,尤其在震前1~2个月时间内,震源区异常井数量明显多于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加卸载响应比 中短期 地下水位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矿柱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宇江 李元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4-330,共7页
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建立连续和并排的两类非均质矿柱模型,对矿柱在动力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全时程动力分析。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引入矿柱动力稳定性分析中,以施加的动力载荷对矿柱作用的周期性变化作为加载量,以矿柱... 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建立连续和并排的两类非均质矿柱模型,对矿柱在动力载荷循环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全时程动力分析。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引入矿柱动力稳定性分析中,以施加的动力载荷对矿柱作用的周期性变化作为加载量,以矿柱特征点的位移变化和破坏单元的弹性应变能的演化规律作为响应参数,建立矿柱的加卸载响应比模型,确定矿柱在动力载荷作用期间的加卸载响应比时间序列。计算结果表明,矿柱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和趋于失稳时,其加卸载响应比Y值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对Y值的分析对矿柱的稳定状态进行评价,预测是否临近峰值承载能力,表明在矿柱动力破裂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中引入加卸载响应比是矿柱破坏力学行为研究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矿柱 加卸载响应比 数值模拟 动力稳定性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再生混凝土损伤声发射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江 皮滟杰 秦拥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011-13017,共7页
在地震多发地,混凝土结构常常承受循环荷载作用,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受压损伤特性,对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基于声发射技术,对受压损伤全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 在地震多发地,混凝土结构常常承受循环荷载作用,为了研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受压损伤特性,对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基于声发射技术,对受压损伤全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声发射振铃计数存在Kaiser效应,该效应反映了材料损伤程度,同时揭示了不同掺量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机制;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Felicity比逐渐减小,以Felicity比小于1作为混凝土损伤严重的标志;将每次循环声发射振铃图进行分形计算,循环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声发射振铃分形维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了声发射应用于损伤预测的可行性;应用响应比理论对声发射累计事件的研究得出:再生混凝土加卸载声发射数响应比Y随着试件承受的应力水平的增高而减小,且将Y减小至1左右时作为再生混凝土破坏前兆特征,为工程损伤预测及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循环加卸载 声发射 KAISER效应 分形维数 响应比
下载PDF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学庭 杨钢宇 +2 位作者 陈修民 乔玲 余刚群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3-60,共8页
通过对浙、沪、苏邻近 4个地磁观测点的近十年的资料 ,及邻近区域 1 0个地震进行了每日Z分量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随时间变化和响应比月均值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加卸载响应比阈值 P0 ( Z)和响应比月均值 PM( Z)的大小与地震的震级、震... 通过对浙、沪、苏邻近 4个地磁观测点的近十年的资料 ,及邻近区域 1 0个地震进行了每日Z分量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随时间变化和响应比月均值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加卸载响应比阈值 P0 ( Z)和响应比月均值 PM( Z)的大小与地震的震级、震中距及异常出现的早晚并非完全呈线性相关 ;当响应比值大于某一阈值时 ,有可能发生一定震级的地震 ;按该方法结果综合分析 ,截止 1 998年 9月底 ,未来 1年左右的时间内在该研究区域或更大范围 (含台湾区域 )有可能发生 6级左右的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地震前兆 对应关系 日变幅
下载PDF
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及预测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万永芳 刘特培 《华南地震》 2004年第1期28-34,共7页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原理,对广东地下水位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卸载响应比计算,以广东及周边地区数次MS4 0级以上地震作为震例,提取可能的中期至短期的响应比异常变化,研究其异常特征以及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响应...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原理,对广东地下水位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卸载响应比计算,以广东及周边地区数次MS4 0级以上地震作为震例,提取可能的中期至短期的响应比异常变化,研究其异常特征以及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响应比存在增大变化,大多数井的水位固体潮响应比在发震前1~4个月出现升高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固体潮 加卸载响应比
下载PDF
伽师强震群活动过程中喀什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史勇军 孙燕萍 +3 位作者 朱燕 范素琴 巴克.买买提 热汗古.衣明克力木 《内陆地震》 2002年第1期84-88,共5页
应用地磁响应比方法 ,分析计算了喀什地磁台 1996— 1999年地磁资料 ,结果表明在伽师强震前地磁场有明显的异常 。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 喀什台 加卸载响应比 地磁 日变幅 阈值 地震前兆
下载PDF
高邮地震台地磁异常与江苏及邻区地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延林 赵卫红 +2 位作者 赵永红 王福才 张骞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法、日变幅逐日比法、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了高邮地磁台1992~1997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发现,在中强地震前高邮台的地磁场存在明显的磁异常变化,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
关键词 地磁场 地磁异常 加卸载响应比 日变幅逐日比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治平 陈学忠 +1 位作者 尹祥础 马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9-87,共9页
从理论、实验、震例检验、地震前的预测等方面总结了加卸载响应比取得的进展,同时介绍了地下水、体应变、CodaQ^(-1)等地球物理参数作响应的加卸载响应比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运用Y的时空演变对地震三要素的预测潜力及Y的概率意义。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加卸载响应比 CODA Q-1
下载PDF
1989年大同6.1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昭栋 刘庆国 +2 位作者 魏焕 耿杰 王忠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根据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可行性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根据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了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可行性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我国大华北地区近20 a 来地下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89 年大同6 .1 级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多数井的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前6 ~12 个月出现升高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地下水位 震级 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