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的影像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学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膈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的影像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经血管造影证实为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患者44例。对向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分支进行栓塞治疗,4例采应用同轴微导管,40例用5FCobra导管。分... 目的:探讨膈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的影像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经血管造影证实为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患者44例。对向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分支进行栓塞治疗,4例采应用同轴微导管,40例用5FCobra导管。分析患者肿瘤位置分布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成功率及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44例患者中,4例(9.1%)患者肿瘤位于肝脏深部,40例(90.9%)患者肿瘤接近或累及肝脏表面。44例均为右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主干明显增粗是主要临床表现;出现膈肌痉挛患者共计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4%,该并发症在30 min后得到自主缓解。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该并发症在3 d后得到自主缓解。44例患者栓塞全部成功,30例患者栓塞一次性成功,14例患者经2次膈下动脉栓塞成功;治疗后,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位于肝脏上部、接近肝包膜或膈肌的肿瘤,可以应用右膈下动脉供血进行有效的化疗栓塞,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应对顽固性呃逆和膈肌痉挛等并发症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动脉 肝肿瘤供血 影像表现 介入治疗 效果
下载PDF
DSA评价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血供改变
2
作者 唐上坤 何伟明 +1 位作者 罗祖光 郑容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5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评价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供改变的作用,及其在评价治疗效果和指导进一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对比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TACE治疗术后肿瘤供血动脉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评价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供改变的作用,及其在评价治疗效果和指导进一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对比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TACE治疗术后肿瘤供血动脉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TACE治疗1.5~5个月后DSA复查,肿瘤平均体积缩小约28.6%;肿瘤血管网平均减少约33.5%;动静脉瘘征象平均减少35%;13例(26.2%,13/50)有明显新生血供形成;12例门脉癌栓病例中有3例明显减少;4例出现肝内小转移灶。结论利用DSA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介入治疗后的血供改变,分析DSA表现,可明确治疗效果,对制定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术 血管数字减影(DSA) 影像学评价 肿瘤血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