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组织凝固对晚期肝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管军 姚晓平 +1 位作者 吴孟超 沈茜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行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前后抗肿瘤免疫力的变化。方法病人分为微波固化组(n=9)、切除组(n=12)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embolization,TAE)组(n=11)。... 目的观察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行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前后抗肿瘤免疫力的变化。方法病人分为微波固化组(n=9)、切除组(n=12)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embolization,TAE)组(n=11)。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NK活性、LAK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微波固化组存活最长的一例至随访时已有22个月。微波固化组患者治疗后NK活性、LAK活性及CD3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切除组及TAE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微波固化后留置可以刺激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力。其机理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疗法 抗肿瘤 免疫力 组织凝固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6
2
作者 左朝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57-559,共3页
复习相关文献 ,综述性报道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选择的进展。概括以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冷冻、微波固化、射频 ,经动脉栓塞或化学性栓塞、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放疗、生物治疗及中医都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应是以手术切除为... 复习相关文献 ,综述性报道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选择的进展。概括以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冷冻、微波固化、射频 ,经动脉栓塞或化学性栓塞、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放疗、生物治疗及中医都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应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肿瘤 治疗 肝切除术 肝移植 冷冻疗法 微波固化疗法 射频热疗 动脉栓塞 放疗 生物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治疗(附64例报告) 被引量:21
3
作者 范钦桥 吕新生 王宪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 (SRHCC)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SRHCC病人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的疗效。 结果  保守治疗 14例 ( 2 1.9% ) ,平均存活时间 7d( 12h~ 12d) ;手术治疗 5 0例 ( 78.1% ) ,其中长纱布填塞 31例 (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 (SRHCC)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SRHCC病人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的疗效。 结果  保守治疗 14例 ( 2 1.9% ) ,平均存活时间 7d( 12h~ 12d) ;手术治疗 5 0例 ( 78.1% ) ,其中长纱布填塞 31例 ( 4 8.4% ) ,平均存活时间 11d( 4h~ 3个月 ) ,1个月存活率3.2 % ;肝动脉结扎 6例 ( 9.4% ) ,平均存活 2 .5个月 ( 8d~ 6个月 ) ,1个月存活率 6 6 .7% ;肝动脉栓塞化疗病人 1例 ( 1.6 % ) ,存活 9d ;肝切除 12例 ( 18.8% ) ,1个月存活率 91.7%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6 6 .7% ,16 .7% ,8.3% ,平均存活时间 36个月 ( 4d~ 2 5年 3个月 ) ,最长 1例存活超过 2 5年 3个月 ,目前仍健在。肝切除组中 11例Child -Pugh功能A级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无死亡 ;1例Child -Pugh功能B级术后 4d死于肝衰。 结论 SRHCC易于误诊 ,特别是既往“体健”者。SRHCC并非均为晚期病变 ,如有可能 ,早期肝癌破裂肝功能良好者应采取急症手术切肝 ;如病人情况或医疗条件不允许 ,可行延期或二期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细胞癌 自发性破裂 肝癌
下载PDF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乐杜 王志明 +1 位作者 廖锦堂 吕新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对经皮射频治疗或术中射频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 10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用射频毁损 10 2例患者 195个肿瘤 (肿瘤直径 1.5~ 9.5cm ,平均直径 5 .6cm ) ,其... 目的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对经皮射频治疗或术中射频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 10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用射频毁损 10 2例患者 195个肿瘤 (肿瘤直径 1.5~ 9.5cm ,平均直径 5 .6cm ) ,其中原发性肝癌 80例 ,转移性肝癌 2 2例。经皮和经手术进行射频毁损的患者数分别为 77人 (75 .5 % )和 2 5人 (2 4.5 % )。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 3~ 2 4月 ,治疗后症状有改善 ,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 70 .3 % (5 2 / 74) ,彩色B超示肿瘤血管消失或CT提示肿瘤凝固性坏死者达 88.2 % (90 / 10 2 )。 1年生存率为 93 .8%。结论 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对于容易接近、不宜手术的小肝癌 ,可行经皮射频治疗。对于患有较大肿瘤、多病灶或肿瘤靠近肝内主要血管采用术中射频治疗。采用TACE或术中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射频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 肝癌 肝肿瘤 射频热凝 电凝法 疗效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坤 江艺 +2 位作者 张绍庚 谢海英 谢志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行TACE治疗22例(手术+TACE组)、仅行手术切除而不行TACE治疗患者20例(单纯手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行TACE治疗22例(手术+TACE组)、仅行手术切除而不行TACE治疗患者20例(单纯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TACE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前者肿瘤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但两组2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TACE组1年及2年生存率(76.1%,48.2%)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52.8%,23.6%)(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后结合TACE治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近期复发率且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肿瘤复发/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青 马庆久 +5 位作者 鲁建国 高德明 赵柏山 包国强 赵华栋 卞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机体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 12 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 3d ,7d和 14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 3 ,T 4,T 8,T4/T 8)和红细胞C 3b受体花环 (RBC C3bR )及免...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机体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析 12 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 3d ,7d和 14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 3 ,T 4,T 8,T4/T 8)和红细胞C 3b受体花环 (RBC C3bR )及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 )形成率。结果 所有肝癌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 7d和 14d ,T 3细胞 ,T 4细胞 ,T 4/T 8及RBC C 3bR ,RBC ICR形成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可以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射频消融术 T—淋巴细胞/免疫学 红细胞/免疫学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附195例报告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乐杜 王志明 +1 位作者 廖锦堂 张鸽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5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有效率行单因素分析,对预后影响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射频消融治疗肝癌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7.4%,49.1%,32.7%;其中小于3 cm的小肝癌的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5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有效率行单因素分析,对预后影响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射频消融治疗肝癌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7.4%,49.1%,32.7%;其中小于3 cm的小肝癌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81.2%,60.5%,40.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患者生存期有独立影响的因素包括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和RFA时有无合并入肝血流阻断。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一种疗效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小肝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近乎相同的疗效。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和有无合并入肝血流阻断是预后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射频消融 预后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健清 刘海鹰 +4 位作者 胡伟民 崔书钟 唐云强 李建昌 余南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肿瘤直径≤5 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从1 9 9 9年9月-2 0 0 5年5月期间,采用RFA治疗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共1 3 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 6例,转移性肝癌4 4例。1 8例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2 0例...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肿瘤直径≤5 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从1 9 9 9年9月-2 0 0 5年5月期间,采用RFA治疗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共1 3 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 6例,转移性肝癌4 4例。1 8例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2 0例同时行RFA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结果1,3年总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 1.3%,7 7.7%。治疗中7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少量胆瘘、肠瘘、轻度皮肤灼伤,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RFA对肿瘤直径≤5 cm的小肝癌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有可能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射频热毁损 栓塞 治疗性 注射 病灶内
下载PDF
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郭跃华 李富荣 +3 位作者 桂玲 韩涛 鲍世韵 周汉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C-Fe@CN-CN),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C-Fe@CN-CN,测定其表征,观察其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检测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计算IC50,绘制...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C-Fe@CN-CN),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C-Fe@CN-CN,测定其表征,观察其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检测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计算IC50,绘制生长曲线。结果C-Fe@CN-CN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 0 7±2 1)nm,载药量为(1 1.4 0±1.3 1)%。C-Fe@CN-CN的体外释药行为包括快速相和平稳相两阶段,可持续5 d。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2 4 h时抑制效应低于原药,作用4 8 h和7 2 h时抑制效应等同于原药。C-Fe@CN-CN的2 4,4 8,7 2 h IC50分别为1 3 5,1 8.8 4,6.0 9μg/mL。空白微球对肝癌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C-Fe@CN-CN具有长循环和肿瘤组织滞留潜能,磁靶向性强,可缓释药物。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空白微球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治疗应用 肝肿瘤/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小肝癌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彤 沈英 +1 位作者 范峻 王莹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 (PRFA)治疗肝癌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 对 16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行PRFA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肝癌的直径均≤ 3cm。PRFA治疗后甲胎蛋白转阴者占 93 .3 % (14 / 15 )。B超 ,CT复查肿...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 (PRFA)治疗肝癌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 对 16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行PRFA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肝癌的直径均≤ 3cm。PRFA治疗后甲胎蛋白转阴者占 93 .3 % (14 / 15 )。B超 ,CT复查肿瘤缩小 ,并有包膜形成。 0 .5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93 .8% ,10 0 % ,10 0 %。结论 PRFA是一种具有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可靠的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尤其适于有手术禁忌症 ,或有手术指征但位于肝中央区、临近腔静脉或肝门区的小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肝肿瘤 射频热凝 经皮肝穿刺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附265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志明 周乐杜 +2 位作者 吕新生 游森 李劲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08-91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年余收治的原发性肝癌2 65例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男 2 3 8例 ,女 2 7例 ,平均年龄 47.5岁 ;手术 2 15例 ,非手术治疗 5 0例 ,手术包括肝癌切除治疗和 /或加辅助治疗 ;非手术治... 目的 探讨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年余收治的原发性肝癌2 65例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男 2 3 8例 ,女 2 7例 ,平均年龄 47.5岁 ;手术 2 15例 ,非手术治疗 5 0例 ,手术包括肝癌切除治疗和 /或加辅助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TACE ,PEI ,DDS ,冷冻 ,射频等治疗。结果 手术根治性切除率 74.9% (161/2 15 ) ,手术死亡率 0 .5 % (1/2 1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 %。接受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的 174例患者 ,其总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8.9% ,5 9 .3 % ,3 3 .5 % ,采用以非手术治疗的 45例 ,其总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2 .3 % ,3 2 .3 % ,2 2 .8%。结论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原发性肝癌的理想治疗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肿瘤综合疗法
下载PDF
肝癌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中TNF和AFP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金茂 鲍恩武 +3 位作者 马庆久 赖大年 鲁建国 高德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 (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甲胎蛋白 (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 检测 1 1 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 (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甲胎蛋白 (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 检测 1 1 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 2 0例比较,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 1周,血清TNF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而AFP下降明显 (P< 0. 0 1 );治疗后 2周,血清TNF下降明显 (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 0. 0 1 ),AFP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TNF与AFP水平变化无相关性 (r= 0. 1 9 5, P>0. 0 5 )。RFA治疗PHC近期效果明显。结论 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及AFP水平下降,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并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血液 肝肿瘤/治疗 射频热毁损 肿瘤坏化因子/血液 甲胎蛋白/血液
下载PDF
肝动脉、门静脉双管灌注化疗联合碘油乙醇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8
13
作者 安永 别平 +1 位作者 王曙光 江正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管灌注化疗联合碘油乙醇注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3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分为 2组进行治疗 :(1)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灌注... 目的 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管灌注化疗联合碘油乙醇注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3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分为 2组进行治疗 :(1)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组 (AVPC组 ,80例 ) ;(2 )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联合碘油乙醇注射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 ,5 8例 )。结果 治疗后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率为AVPC组2 5 % ,联合治疗组 12 1% (P <0 .0 5 ) ;治疗后 0 5 ,1,2年生存率AVPC组分别为5 6 3% ,45 0 % ,2 1 2 %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81 0 % ,6 1 2 % ,39 6 % ,两组间 0 5 ,1,2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并发症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联合治疗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动脉 肝静脉 碘油 乙醇 植入型输注泵 肝癌
下载PDF
肝癌射频消融后常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悦华 刘家峰 +5 位作者 李非 李昂 刘强 刘东斌 刘殿刚 王亚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RFA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54例,女11例。肿瘤最大长径1.5~10.0 cm,其中≤3 cm者14例,3.1~5.0 cm者17例,>5.0 cm者34例。按...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RFA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54例,女11例。肿瘤最大长径1.5~10.0 cm,其中≤3 cm者14例,3.1~5.0 cm者17例,>5.0 cm者34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51例,B级14例。病理诊断肝细胞癌58例,胆管细胞性肝癌7例。采用RFA肿瘤治疗系统行RFA,并随后常规行CT以评价RFA的疗效,然后行TACE,术后1月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消融情况,并观察生存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RFA后完全消融24例,基本消融15例,部分消融26例。RFA+TACE的近期效果为根治性22例、亚根治性13例和姑息性30例。肿瘤消融程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r=0.877,P<0.001)。肝癌RFA+TACE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8.2%,65.3%,44.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消融程度,是最终与生存时间有关的因素,获得完全消融、基本消融或部分消融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5.0%和0.0%。肿瘤较小的肝癌容易获得完全消融、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反之预后较差。结论TACE对RFA后残余的癌灶或微小转移病灶可起治疗作用;中大肝癌RFA后联合TACE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放射治疗 介入性 射频消融 化疗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附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薛浩 李旭宏 +3 位作者 赖登祥 曾文兵 何天时 吴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9年余收治的3 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 2例(包括介入术后行根治性手术5例),姑息性手术9例,介入治疗1 9例(其中5例术后改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根治性手术...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9年余收治的3 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手术1 2例(包括介入术后行根治性手术5例),姑息性手术9例,介入治疗1 9例(其中5例术后改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彻底止血,1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姑息性手术组术后再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介入治疗组再出血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根治性手术1 2例中生存1年者9例,2年者7例,5年者4例;姑息性手术9例中,生存1年者2例,2年者1例;介入治疗组1 4例中生存1年者8例,2年者4例,5年者1例。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介入治疗止血满意,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可作为不能行切除手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行介入治疗止血时可通过血管造影判断有无行根治性手术的可能,以减少不必要的急诊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肝癌自发性破裂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晓 王小农 +5 位作者 刘凤恩 易坚 黄志斌 赖东明 段青 钟宝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 )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 ,并尽可能切除有癌栓的门静脉及从肝断面门静脉内取栓。术后分别采用化疗泵和...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 )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3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 ,并尽可能切除有癌栓的门静脉及从肝断面门静脉内取栓。术后分别采用化疗泵和微量泵化疗 ,并观察疗效。门静脉主干癌栓 8例 ,死亡 2例 ,6个月内复发 4例 ;门静脉第 1级分支癌栓 11例 ,6个月内复发 2例 ,6~ 12个月内复发 6例 ;小分支癌栓 4例 ,6~ 12个内复发 1例 (P <0 .0 1)。化疗泵化疗 12例 ,6个月内复发 5例 ,6~ 12个月内复发 4例 ;微量泵化疗 9例 ,6个月内复发 1例 ,6~ 12个月内复发 3例 (P <0 .0 1)。结论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有效 ;术后首选微量泵持续灌注化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并发症 门静脉 血栓形成 原发性肝癌 病因学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谨文 易继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肝癌组织和外周血液中树突状细胞(DC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TACE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17例(TACE+手术组)和未经TACE单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30例(单...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肝癌组织和外周血液中树突状细胞(DC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TACE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17例(TACE+手术组)和未经TACE单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30例(单纯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的DCs含量。另选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7,15天采集周围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DCs的含量。结果TACE+手术组肝癌组织中DCs数量明显少于单纯手术组(P<0.05);经TACE治疗后第7,15天,患者外周血DCs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均为P<0.05)。结论TACE治疗后,患者肝癌组织和血液中DCs数量的减少可能是TACE后肝癌易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化疗栓塞 治疗性 肝动脉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征与诊治:附43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来辉 单人锋 +3 位作者 宋胜江 万仁华 文武 黄爱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80,共9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居民体检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因其体积不随时间变化而明显改变,一般不需要治疗。然而大部分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术前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性质,有时不易与肝... 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居民体检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因其体积不随时间变化而明显改变,一般不需要治疗。然而大部分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术前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性质,有时不易与肝脏恶性肿瘤相鉴别。因此需要适时的临床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不同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发展与演变,以减少误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明确外科手术指征,进而避免过度治疗。方法:回顾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43例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病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0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肝细胞腺瘤4例,炎性假瘤2例,肝脏纤维瘤、肝脏神经鞘瘤、肝脏髓脂肪瘤各1例)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11例患者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压迫胃肠道引起的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术前影像学检查总体诊断准确率为51.2%(22/43),最易误诊为肝癌。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31例,腹腔镜手术12例)。手术平均时间(195.5±80.3)min,手术平均出血量(419.7±362.3)mL。7例(16.3%)术后输血,平均输血4 U。术后3例(7.0%)出现并发症(1例胆汁漏,1例肺部感染并双侧胸腔积液,1例感染发热),无再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3~17 d。与开腹手术患者比较,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468.4 mL vs.287.5 mL,P=0.027)、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7.7 d vs.6.2 d,P=0.040),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7.6~77.5个月,期间未见肿瘤复发,11例术前有症状患者中10例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多依赖影像学检查,诊断正确率较低,最易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肝肿瘤/治疗 诊断显像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微波组织凝固对荷瘤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管军 姚晓平 吴孟超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微波固化(MTC)肿瘤留置对残存肿瘤局部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小鼠荷H22移植型肝癌模型。将30只双侧荷瘤小鼠分为3组:MTC组,切除组,对照组。微波固化一侧肿瘤后,定量观察了残存肿瘤和脾脏内CD^+_4和CD^+_8细胞的变化... 目的观察微波固化(MTC)肿瘤留置对残存肿瘤局部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小鼠荷H22移植型肝癌模型。将30只双侧荷瘤小鼠分为3组:MTC组,切除组,对照组。微波固化一侧肿瘤后,定量观察了残存肿瘤和脾脏内CD^+_4和CD^+_8细胞的变化。使用了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在原位肿瘤内,有极少量的CD^+_4细胞。在残存肿瘤内,未见CD^+_4细胞,CD^+_8细胞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在微波固化组,CD^+_8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切除组和对照组。脾脏内的淋巴细胞表型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尽管微波固化后残存肿瘤内CD^+_8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但仍不足以杀死残存肿瘤,其活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表型 微波疗法
原文传递
HSV-TK自杀基因联合热疗杀伤肝癌细胞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刚 欧阳德群 +3 位作者 赵劲风 潘一峰 彭健 张阳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联合热疗(hyperthermi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体外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SV-TK基因转染HepG2细胞,观察GCV联合热疗对HepG2/tk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热疗与GC...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联合热疗(hyperthermi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体外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SV-TK基因转染HepG2细胞,观察GCV联合热疗对HepG2/tk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热疗与GCV联用组各温度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和单用GCV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热疗联合GCV组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也增强,44℃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8.8±7.5)%,细胞凋亡率达(42.8±3.6)%。结论脂质体可介导HSV-TK基因转染入HepG2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热疗可显著提高GCV对HepG2/tk细胞的杀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自杀基因治疗 热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