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VKA-Ⅱ诊断HBV相关早期肝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燕妮 王秀梅 +3 位作者 刘友德 于吉广 邹志强 郭砚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488-1491,1497,共5页
目的评价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早期肝癌患者诊断指标的效能。方法采用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检测试剂盒,分别对82例治疗前的HBV相关早期肝癌患者(A组),16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 目的评价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早期肝癌患者诊断指标的效能。方法采用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检测试剂盒,分别对82例治疗前的HBV相关早期肝癌患者(A组),16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B组),68例HBV或者HBsAg携带者(C组)和138例健康者(D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PIVKA-Ⅱ和AFP的诊断效能,并确定PIVKA-Ⅱ检测HBV相关早期肝癌的临界值。结果A、B、C、D组患者血清PIVKA-Ⅱ中位浓度分别为209.5、16、17和15mAU/ml,AFP中位浓度分别为71.9、5.3、3,8和2.4ng/ml,A组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95,25.128;均P〈0.01)。血清PIVKA-Ⅱ检测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95%CI:0.804-0.913),优于AFP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0.729(95%CI:0.654-0.801)(P〈0.01)。PIVKA-Ⅱ检测HBV相关早期肝癌的最佳临界值为26.5mAU/ml。PIVKA-Ⅱ和AFP联合检测,可提升肝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论血清PIVKA-Ⅱ对于HBV相关早期肝癌的诊断效能优于AFP,有望作为肝癌早期筛查的血清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为肝癌的早诊早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代谢 甲胎蛋白类/代谢 肝肿瘤/代谢 肝炎病毒 乙型
原文传递
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及肝癌中的表达及关系的探讨
2
作者 康凯夫 张鑫 +1 位作者 陈小伍 车爱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LAT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AT和V... 目的分析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LA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LAT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AT和VEGF在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T在HCC中的表达高于肝硬化(P〈0.05),而VEGF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高于HCC中的表达(P〈0.05)。结论经统计分析LAT、VEGF在HCC中的表达关系不密切;但LAT和VEGF各自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相关,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类/代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代谢 肝/代谢 肝硬化/代谢 肝肿 瘤/代谢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三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琳 杨虹 胡立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三种凋亡相关基因:XIAP、Smac及Caspases-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XIAP、Smac及Caspases-3的表达情况。结果XIAP、Smac及Caspases-3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三种凋亡相关基因:XIAP、Smac及Caspases-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XIAP、Smac及Caspases-3的表达情况。结果XIAP、Smac及Caspases-3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1.0)%、(90.1±0.8)%和(87.7±1.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7±0.7)%、(53.21±1.3)%和(49.8±0.9)%,三者在不同性质组织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8,5.37,6.01,P〈0.05);肝癌组织中XIAP与Caspases-3的表达呈负相关(r=-0.69,P〈0.05),Smac与Caspases-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XIAP、Smac通过影响Caspases-3的表达拮抗细胞凋亡过程,参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代谢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代谢 细胞凋亡易感蛋白质/代谢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质/代谢
原文传递
自由脂肪酸依赖CASPASE3诱导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凋亡
4
作者 熊清芳 谢玉桃 +1 位作者 谭德明 候环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利用体外脂肪变性的模型,探讨不同自由脂肪酸(FFA)的细胞毒性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别采用DAPI棱染剂和借助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荧光分析试剂盒检测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在不同脂肪酸在不同时间后(12h、... 目的利用体外脂肪变性的模型,探讨不同自由脂肪酸(FFA)的细胞毒性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别采用DAPI棱染剂和借助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荧光分析试剂盒检测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在不同脂肪酸在不同时间后(12h、24h、48h)TG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以及Z-VAD-FMK在不同时间对棕榈酸(PA)诱导的细胞凋亡和Caspase3的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亚油酸(LA)组、油酸(OA)组在各时间段的TG的积累高于PA组,但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均低于PA组,并呈时间依赖性。加入Z—VAD-FMK后PA导致的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性降低。结论棕桐酸以Caspase3蛋白酶依赖的方式诱导脂凋亡。油酸和亚油酸通过形成甘油三酯。防止肝细胞脂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代谢 脂肪酸类/药理学 肝肿瘤/代谢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ASSF1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邓应彬 朱烈烈 李志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6-18,22,共4页
目的构建pcDNA3.1-RASSFl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RASSFlcDNA中扩增出RASSF1基因后,以内切酶XhoI和EcoRI进行双酶切,将其克隆人用相同酶处理的载体pcDNA3.1;将重组质粒p... 目的构建pcDNA3.1-RASSFl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RASSFlcDNA中扩增出RASSF1基因后,以内切酶XhoI和EcoRI进行双酶切,将其克隆人用相同酶处理的载体pcDNA3.1;将重组质粒pcDNA3.1-RASSF1转染肝癌HepG2细胞,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RASSF1的表达水平;用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RASSF1构建成功;Westernblot法结果表明转染pcDNA3.1-RASSF1后HepG2细胞中RASSFl表达升高;AnnexinV/PI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RASSFl组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8±0.42)%、(7.48±0.68)%和(35.1±3.15)%。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ASSF1构建成功;RASSF1蛋白在HepG2细胞中高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蛋白质类/遗传学/代谢 肿瘤抑制蛋白质类/遗传学 遗传载体 肝肿瘤/代谢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Ki-67、Arginase-1、HepPar-1和Glypican-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贵慧 杨晓庆 +1 位作者 成玉霞 孙青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探讨Ki-67、Arg-1、HepPar-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3(Glypican-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8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标本、100例肝脏非恶性肿瘤组织及263例其他非肝来源的恶性肿瘤组织进行Ki-67、Ar... 目的探讨Ki-67、Arg-1、HepPar-1和磷脂酰肌醇蛋白-3(Glypican-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8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标本、100例肝脏非恶性肿瘤组织及263例其他非肝来源的恶性肿瘤组织进行Ki-67、Arg-1、HepPar-1和Glypican-3的表达检测,对不同抗体及其组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肝脏非恶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体Arg-1+HepPar-1+Glypican-3是诊断肝脏转移性肿瘤的敏感组合,而Ki-67+Glypican-3+Arg-1的组合对于肝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意义较大。结论 Ki-67是反映肿瘤分化程度、鉴别肝内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不同的免疫组化抗体诊断谱,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代谢/诊断 Ki-67抗原/代谢 精氨酸酶/代谢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代谢 抗原/代谢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与半胱氨酸蛋白酶-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兴林 左云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84-586,591,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与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术前未使用放疗与化疗的肝癌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ASC、Caspase-1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与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术前未使用放疗与化疗的肝癌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ASC、Caspase-1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SC阳性率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0.00%(3/30)和73.33%(22/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1阳性率分别为23.33%(7/30)和66.67%(20/3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C与Caspase-1两指标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降低,两者不相关(P〉0.0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显著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0.722,P〈0.01)。结论ASC、Caspase-1在肝癌中表达低,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SC、Caspase-1与肝癌的凋亡、发生及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有希望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易感蛋白质/生物合成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生物合成 肝肿瘤/代谢
原文传递
蜈蚣提取液体外抗肝癌Bel-7404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细平 陈宏伟 +2 位作者 钟德玝 周伦祥 王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液(ECP)对肝癌Bel-7404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EC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Bel-7404,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液(ECP)对肝癌Bel-7404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EC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Bel-7404,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ECP在不同浓度下,Bel-7404细胞内G0/G1期所占的比例、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率是不同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浓度组下,24h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48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ECP浓度加大,XIAP在Bel-7404细胞中表达逐步减少,Bax表达逐步增多。结论ECP作用Bel-7404细胞的G1/G0期,抑制其增殖。通过上调Bax和抑制XIAP的表达,诱导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药理学 组织提取物/药理学 肝肿瘤/代谢
原文传递
外周血hTERT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少平 张海 +3 位作者 聂磊 张险峰 朱燕莉 胡亚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定量检测外周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CRC)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8例CRC患者根治术前及术后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变化,术后随访预后3年,分析外周血hTE... 目的 定量检测外周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CRC)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8例CRC患者根治术前及术后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变化,术后随访预后3年,分析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与CRC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后肝转移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同期术后无肝转移组[(8.35 ±5.86)(2-△△Ct) vs (4.42 ±2.88)(2-△△Ct),(1.87±1.85)(2 △△Ct) Vs (1.03±0.92)(2 △△Ct),P<0.01];与术后6个月时比较,术后肝转移组确诊时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随访结束时术后无肝转移组.CRC组术前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 <0.01),与术后生存期有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和术后6个月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均与术后CRC肝转移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是术后CRC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EXP=4.282,9.171).术后肝转移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术后无肝转移组.结论 术前外周血hTERT表达量与CRC重要病理特征及其术后肝转移、预后密切有关;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对术后CRC异时性肝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术后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量再次升高与肝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酶/代谢 结直肠肿瘤/代谢 肝肿瘤/继发性/代谢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