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遗址的发掘 被引量:18
1
作者 岳占伟 岳洪彬 何毓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58,I0015-I0016,共18页
2008年和2010年安阳工作队在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遗址清理了20多座商代陶窑。陶窑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包括窑室、窑顶和烟道等,下部分包括火门、火膛、火道、窑柱、窑箅、火眼等。遗址所出陶器以豆、簋、盂、瓿、钵、盆、器盖等... 2008年和2010年安阳工作队在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遗址清理了20多座商代陶窑。陶窑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包括窑室、窑顶和烟道等,下部分包括火门、火膛、火道、窑柱、窑箅、火眼等。遗址所出陶器以豆、簋、盂、瓿、钵、盆、器盖等盛食器为主。该遗址始于殷墟文化第一期,至少延续至殷墟文化第三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安阳市 殷墟 刘家庄北地 制陶作坊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铅锭贮藏坑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际根 霍慧军 +17 位作者 董好 吴健聪 汤毓赟 王祁 何晓歌 荆志淳 何毓灵 张坤 刘晓阳 卢一祎 陈翔 刘晓宇 赫德川 刘小贞 何凯 王博 刘煜 廉海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41,2,共10页
2015年8月,在安阳殷墟刘家庄西北发现一处商代铅锭贮藏坑,出土铅锭293块,总重量达到3404千克。完整的铅锭略呈龟背行,前端宽,后端略窄,背部隆起,底部较平,长约10~70厘米。这批铅锭的出土,对于研究商代铸铜规模、铸铜工艺,以及商代铸铜... 2015年8月,在安阳殷墟刘家庄西北发现一处商代铅锭贮藏坑,出土铅锭293块,总重量达到3404千克。完整的铅锭略呈龟背行,前端宽,后端略窄,背部隆起,底部较平,长约10~70厘米。这批铅锭的出土,对于研究商代铸铜规模、铸铜工艺,以及商代铸铜工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市 殷墟 刘家庄北地 铅锭贮藏坑 殷墟四期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44号墓的发掘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际根 岳洪彬 +13 位作者 岳占伟 霍廷合 何保国 屈光富 霍慧军 黄晓芳 刘晓珍 岳俊燕 岳占伟 王博 何海慧 孔震 刘一曼 严志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31,2,共10页
2006年,在殷墟南部的刘家庄北地发现一座殷墟二期文化晚段的墓葬(M44)。该墓出土两套青铜觚、爵和鼎、甗、尊、斝等青铜器,其中至少四件青铜器铸有铭文。从铜觚、爵套数看,墓主人应为中等偏下的贵族,但铜尊、壶的出土,暗示其身份等级可... 2006年,在殷墟南部的刘家庄北地发现一座殷墟二期文化晚段的墓葬(M44)。该墓出土两套青铜觚、爵和鼎、甗、尊、斝等青铜器,其中至少四件青铜器铸有铭文。从铜觚、爵套数看,墓主人应为中等偏下的贵族,但铜尊、壶的出土,暗示其身份等级可能更高。该墓为殷墟青铜器和铭文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市 殷墟 刘家庄北地 M44 殷墟二期文化
原文传递
商代中晚期的树木利用——洹北商城和殷墟出土树木遗存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树芝 岳洪彬 +3 位作者 唐际根 岳占伟 何毓灵 赵志军 《南方文物》 2014年第3期117-129,116,共14页
树木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资源。树木不仅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还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能源、医药以及其它产品。考古遗址出土的树木遗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与考古文化具有同时性。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树木遗存的分析,再结合其... 树木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资源。树木不仅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还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能源、医药以及其它产品。考古遗址出土的树木遗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与考古文化具有同时性。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树木遗存的分析,再结合其出土的环境背景,能获得古代人类利用树木的信息。本研究对商代中晚期洹北商城、殷墟孝民屯遗址、刘家庄北地出土的大量木炭、木材进行了分析,对殷墟大司空遗址303号墓出土枝叶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植物种属的出土概率还是百分比,栎属都是最高的,无论是普通村邑的房址还是窑址,栎属的出土概率和百分比也都是最高的,表明人类对这种木材的喜好。栎属是商代晚期人类主要的薪柴材料,也是刘家庄北地和孝民屯遗址普通村邑的建筑材料。栎属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当时的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建筑材料的选择不仅受到聚落周边植被状况的影响,还与木材性质和建筑性质有关。洹北商城的一号、二号建筑基址选用了松木,而刘家庄北地的一处木炭遗迹主要选用了柏木。(3)刘家庄北地出土了栎属、李亚属和枣属的木炭,孝民屯遗址也出土了栎属和枣属的木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代人类有可能食用这些树木的果实。(4)树木受到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伤及形成层的伤害时会产生锯齿状生长轮。刘家庄北地灰沟HG3Ⅰ中出土的大量的带有锯齿状生长轮木炭,锯齿宽度1毫米,间距1毫米,较规则,有可能是人为因素导致。但究竟何种因素导致锯齿形成,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5)商代晚期刘家庄北地古代先民选用侧柏做井架。(6)同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与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出土枝叶进行研究,能极大地提高鉴定的准确率。通过研究,大司空遗址303号墓随葬品敞口折肩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分析 木炭分析 DNA分析 洹北商城 刘家庄北地 孝民屯遗址 大司空遗址
下载PDF
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锯齿状树轮和正常树轮的解剖结构比较及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树芝 岳洪彬 岳占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殷墟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刘家庄位于殷墟的东南部,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1000m。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的西南隅进行了第二期发掘,发现了众多的遗迹... 殷墟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刘家庄位于殷墟的东南部,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1000m。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的西南隅进行了第二期发掘,发现了众多的遗迹和遗物。在考古发掘中,在道路、水井、墓葬、房址、灰沟、灰坑及地层中共采集466份木炭样品,共12979块大于4mm的木炭,其中有1364块硬木松。灰沟包括HG3Ⅰ、HG3Ⅱ和HG3Ⅲ三部分,共有1285块硬木松木炭,其中在灰沟HG3Ⅰ中有195块硬木松,40块硬木松木炭有锯齿状年轮。有锯齿状树轮的硬木松木炭,占HG3Ⅰ出土硬木松的20.5%,占灰沟中出土硬木松的3.1%,占整个遗址出土硬木松的2.9%。本文对灰沟出土的硬木松锯齿状树轮和正常树轮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锯齿状树轮的硬木松木炭的横切面,除了有正常树脂道外还有创伤树脂道;径切面管胞由直立变为弯曲;弦切面也产生较多的树脂道。本文还对产生锯齿状树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树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形成了锯齿状的树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遗址 刘家庄北地 木炭分析 锯齿状树轮 木材利用
原文传递
殷商时期高分辨率的生态环境重建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树芝 岳洪彬 岳占伟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不仅对于塑造文化的区域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进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生态环境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大于4mm的12979块木炭样品进行... 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不仅对于塑造文化的区域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进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生态环境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大于4mm的12979块木炭样品进行鉴定,这些木炭分别属于18种木本植物。其中落叶的栎属出土概率最高,表明落叶的栎属是当地的优势种。对群落环境起主要作用。通过对鉴定出的木炭树种进行共存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商代晚期年均温(MAT)为7.4℃-15.9℃,年降水量(AP)为620-1200毫来,湿润指数(IM)为-14.2-52.6。对树种的生态特性和共存因子法分析表明,商代晚期气候与现令并没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遗址出土的大块木炭进行树轮年代学研究,重建了商代晚期的降水量,结果表明商代晚期气候是波动的。既有干旱时期,又有湿润时期。商代晚期后段气候不是干旱。反而降雨量更大。重建结果与考古学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指示水患有可能是商都毁弃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研究为重建殷商时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契机。为探求“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原因以及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朝就此灭亡的原因,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环境背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庄北地 殷墟 木炭分析 树轮分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