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刘宋文学兴盛的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韦运韬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6-89,共4页
南朝刘宋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兴盛的面貌,这一好的开端使得南朝二百年间文学盛况空前。刘氏父子以其帝王特有的身份,为刘宋文学的兴盛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并开启了南朝崇文重文的时代风气。虽然刘氏父子和曹氏父子在文学方面所做出... 南朝刘宋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兴盛的面貌,这一好的开端使得南朝二百年间文学盛况空前。刘氏父子以其帝王特有的身份,为刘宋文学的兴盛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并开启了南朝崇文重文的时代风气。虽然刘氏父子和曹氏父子在文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刘氏父子同样有开启一代文学之风气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父子 刘宋文学 兴盛成因 文学贡献
下载PDF
从《刘向歆父子年谱》看钱穆的史学理念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帆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4,共9页
《刘向歆父子年谱》是钱穆先生的成名作,它以坚实的证据解决了经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康有为所力主的刘歆伪造诸经之说不成立。这一学术成就的取得,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超越了今古文窠臼,而是一本“经学上之问题,同时即为史学上之问题”... 《刘向歆父子年谱》是钱穆先生的成名作,它以坚实的证据解决了经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康有为所力主的刘歆伪造诸经之说不成立。这一学术成就的取得,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超越了今古文窠臼,而是一本“经学上之问题,同时即为史学上之问题”的原则,彻底破除了经学上的门户之见,并冲破了“六经皆史”说之樊篱,达到了将经学问题转化为史学问题的目的。围绕《刘向歆父子年谱》及其相关问题,钱穆与顾颉刚展开了有意义的讨论,这一讨论虽仍牵涉到今古文经学的一些老问题,但与清末康有为、章太炎之争已大为不同,非为带有浓厚政治意味的经学争论,而是史学层面上的正常学术讨论,“于史学立场,而为经学显真是”。对于中国历史学而言,无论是钱穆的信而有疑,还是顾颉刚的疑而有信,最终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皆有益于近代新史学的成长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歆父子年谱》 钱穆 顾颉刚 经学 史学
下载PDF
《三国志通俗演义》刘备托孤叙事分析
3
作者 吴亮银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刘备托孤”被传颂为“君臣有义”的典范故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叙事话语的推动。作为历史与虚构叠合视域下的叙事文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托孤”具备虚实相生、紧凑畅达的叙事特色。实际上,托孤叙事贯穿全... “刘备托孤”被传颂为“君臣有义”的典范故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叙事话语的推动。作为历史与虚构叠合视域下的叙事文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托孤”具备虚实相生、紧凑畅达的叙事特色。实际上,托孤叙事贯穿全书,而“刘备托孤”作为这一故事线的高潮,呈现出身处三维时空体中的叙事特性:仪式性、表演性与阻断性。叙事意识形态于此无孔不入,突出表现为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而这种刻意存在令人诟病的可能,引发关于新时代如何讲好三国故事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备托孤 《三国志通俗演义》 叙事特色 叙事意识形态
下载PDF
钱穆与《刘向歆父子年谱》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清末民初以来,今文学派垄断学坛,刘歆伪造古文经几成定论。钱穆轰动学术界的成名作《刘向歆父子年谱》即是针对这股学风而发的。该文以年谱的著作形式具体排列了刘向、刘歆父子生卒、任事年月及新莽朝政,用具体史事揭橥康有为《新学伪... 清末民初以来,今文学派垄断学坛,刘歆伪造古文经几成定论。钱穆轰动学术界的成名作《刘向歆父子年谱》即是针对这股学风而发的。该文以年谱的著作形式具体排列了刘向、刘歆父子生卒、任事年月及新莽朝政,用具体史事揭橥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不可通者有二十八处,凡康文曲解史实、抹杀证据之处,均一一"著其实事",开辟了以史治经的新路径,在近代经学史的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康有为 《刘向歆父子年谱》 《新学伪经考》
下载PDF
钱穆《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史意义
5
作者 曹明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钱穆的《汉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主要针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28处疑问,并逐一进行批驳,廓清了康氏著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束了支配学术界20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考察《汉刘向、歆父... 钱穆的《汉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主要针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28处疑问,并逐一进行批驳,廓清了康氏著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束了支配学术界20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考察《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写作背景可以发现,康氏著作巨大的负面影响是钱穆著述《年谱》的直接动因,通过《年谱》的编纂,钱穆把"通史和文化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历史在文化史中得到最终完成"的治史之法充分展现,《年谱》所反映的广阔的学术视野、科学的研究方法、灵活的治学思路、客观的学术立场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刘向 歆父子年谱》 《新学伪经考》 今古文之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