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朝鲜作家柳梦寅散文引中国文化典故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春茹
《当代韩国》
2011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朝鲜著名作家柳梦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其中的各类语典和事典,并以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单用、叠用等各种形式将这些典故引入自己的散文。这些典故使他的散文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更具形象性,表达效果更鲜明;更加委婉含蓄、意...
朝鲜著名作家柳梦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其中的各类语典和事典,并以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单用、叠用等各种形式将这些典故引入自己的散文。这些典故使他的散文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更具形象性,表达效果更鲜明;更加委婉含蓄、意味无穷;表达更典雅、更有文化意蕴。而少数的典故堆砌也让其散文表现出冗长拖沓和难懂的不足。大量运用中国文化典故,既说明柳梦寅熟悉并热爱中国文化,也表现了他不甘被埋没而努力炫耀才华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柳梦寅
散文
中国文化典故
原文传递
柳梦寅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乌托邦形象考——以个人诉求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梅
《东疆学刊》
CSSCI
2019年第2期43-47,111,112,共7页
从个人诉求的角度出发,将朝鲜朝中期文人柳梦寅所作《朝天录》《星槎录》,以及相关诗文的赠序中的中国乌托邦形象梳理为"钧天化国""立贤无方""尚才识人"三个特点,并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现实处境、情绪...
从个人诉求的角度出发,将朝鲜朝中期文人柳梦寅所作《朝天录》《星槎录》,以及相关诗文的赠序中的中国乌托邦形象梳理为"钧天化国""立贤无方""尚才识人"三个特点,并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现实处境、情绪与心理,阐明在中国形象的形成过程中,出于交际需要、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要的"尚友""售才""不朽"等个人诉求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梦寅
中国乌托邦
个人诉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鲜《於于野谭》鬼类故事创作对《太平广记》的接受研究
3
作者
孙惠欣
刘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7,42,共8页
《於于野谭》是由柳梦寅所著的朝鲜第一部野谭集,其鬼类故事的创作在题材与具体情节方面对《太平广记》多有借鉴模仿,在主题方面亦有所承继,诸如二者都映射了兵戈抢攘的动乱时局、哀叹民生多艰、期盼死生相续。鬼为生人喜惧愿望之投影,...
《於于野谭》是由柳梦寅所著的朝鲜第一部野谭集,其鬼类故事的创作在题材与具体情节方面对《太平广记》多有借鉴模仿,在主题方面亦有所承继,诸如二者都映射了兵戈抢攘的动乱时局、哀叹民生多艰、期盼死生相续。鬼为生人喜惧愿望之投影,通过研究《於于野谭》鬼类故事创作对《太平广记》的接受,既可窥得中朝两国人民的生活百态与鬼神观念,又可进一步探析古代朝鲜与中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于野谭
柳梦寅
太平广记
鬼类故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鲜柳梦寅《送黄圣源洛出宰尚州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之比较
4
作者
曹春茹
《中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52-54,共3页
朝鲜文学家柳梦寅受韩愈的影响,他的《送黄圣源洛出宰尚州序》与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在文体、内容、艺术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政治怀抱为主要内容。不过,前者意在"勉",后者意在"留"。前...
朝鲜文学家柳梦寅受韩愈的影响,他的《送黄圣源洛出宰尚州序》与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在文体、内容、艺术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政治怀抱为主要内容。不过,前者意在"勉",后者意在"留"。前者如一位老友娓娓道来,饱含政治智慧,后者则如一位师长,循循善诱,显现大儒赤心。两篇序都有一波三折、错落有致、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艺术特征。从表达上看,前者坦诚、直率,通俗平易,后者含蓄委婉,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梦寅
韩愈
赠序
影响
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作家柳梦寅散文引中国文化典故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春茹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韩国》
2011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文摘
朝鲜著名作家柳梦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其中的各类语典和事典,并以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单用、叠用等各种形式将这些典故引入自己的散文。这些典故使他的散文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更具形象性,表达效果更鲜明;更加委婉含蓄、意味无穷;表达更典雅、更有文化意蕴。而少数的典故堆砌也让其散文表现出冗长拖沓和难懂的不足。大量运用中国文化典故,既说明柳梦寅熟悉并热爱中国文化,也表现了他不甘被埋没而努力炫耀才华的心理。
关键词
朝鲜
柳梦寅
散文
中国文化典故
Keywords
Korea
liu
mengyin
Prose
Chinese
culture
allusions
分类号
I3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柳梦寅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乌托邦形象考——以个人诉求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梅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
出处
《东疆学刊》
CSSCI
2019年第2期43-47,111,11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17世纪朝鲜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项目批准号:13BWW025
文摘
从个人诉求的角度出发,将朝鲜朝中期文人柳梦寅所作《朝天录》《星槎录》,以及相关诗文的赠序中的中国乌托邦形象梳理为"钧天化国""立贤无方""尚才识人"三个特点,并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现实处境、情绪与心理,阐明在中国形象的形成过程中,出于交际需要、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要的"尚友""售才""不朽"等个人诉求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柳梦寅
中国乌托邦
个人诉求
Keywords
liu
mengyin
Chinese
utopian
image
personal
pursuit
分类号
I312.06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於于野谭》鬼类故事创作对《太平广记》的接受研究
3
作者
孙惠欣
刘坤
机构
大连大学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7,4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平广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9BZW041)。
文摘
《於于野谭》是由柳梦寅所著的朝鲜第一部野谭集,其鬼类故事的创作在题材与具体情节方面对《太平广记》多有借鉴模仿,在主题方面亦有所承继,诸如二者都映射了兵戈抢攘的动乱时局、哀叹民生多艰、期盼死生相续。鬼为生人喜惧愿望之投影,通过研究《於于野谭》鬼类故事创作对《太平广记》的接受,既可窥得中朝两国人民的生活百态与鬼神观念,又可进一步探析古代朝鲜与中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关键词
於于野谭
柳梦寅
太平广记
鬼类故事
Keywords
Eouyadam
liu
mengyin
Extensive
Anthologies
of
Taiping
Ghost
story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柳梦寅《送黄圣源洛出宰尚州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之比较
4
作者
曹春茹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出处
《中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52-54,共3页
文摘
朝鲜文学家柳梦寅受韩愈的影响,他的《送黄圣源洛出宰尚州序》与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在文体、内容、艺术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政治怀抱为主要内容。不过,前者意在"勉",后者意在"留"。前者如一位老友娓娓道来,饱含政治智慧,后者则如一位师长,循循善诱,显现大儒赤心。两篇序都有一波三折、错落有致、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艺术特征。从表达上看,前者坦诚、直率,通俗平易,后者含蓄委婉,令人深思。
关键词
柳梦寅
韩愈
赠序
影响
接受
Keywords
liu
mengyin
Han
Yu
preface
to
friend
impact
acceptance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朝鲜作家柳梦寅散文引中国文化典故研究
曹春茹
《当代韩国》
2011
2
原文传递
2
柳梦寅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乌托邦形象考——以个人诉求为中心
韩梅
《东疆学刊》
CSSCI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朝鲜《於于野谭》鬼类故事创作对《太平广记》的接受研究
孙惠欣
刘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朝鲜柳梦寅《送黄圣源洛出宰尚州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之比较
曹春茹
《中州大学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