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重力势能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基于Crust1.0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倩文 徐亚 王信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差是分析岩石圈内部密度变化所引起的岩石圈平均应力特征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全球Crust1.0模型地壳结构,结合常密度、横向变密度和三维变密度三种不同的地幔密度模型,获得了全球尺度更为精细的重力势能及重力势... 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差是分析岩石圈内部密度变化所引起的岩石圈平均应力特征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全球Crust1.0模型地壳结构,结合常密度、横向变密度和三维变密度三种不同的地幔密度模型,获得了全球尺度更为精细的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差分布特征并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非、青藏高原等区域表现为重力势能高,呈拉张应力状态;在洋盆、高原周围的盆地等地区表现为重力势能低,呈挤压应力状态.对比分析不同地幔密度模型结果,发现大洋地区洋壳薄,岩石圈地幔密度受构造及热影响变化较大,对重力势能影响大;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大,对重力势能影响大,地幔密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小.采用三维变密度地幔模型获得的重力势能差分布和大地水准面异常计算获得的全球重力势能差分布具有相似特征,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全球岩石圈尺度的应力分布特征.三维变密度地幔模型计算的重力势能差显示洋中脊轴部地区趋于零,说明该处岩石圈密度变化对应力影响较小,其拉张应力与洋中脊地区地幔上涌更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势能 岩石圈密度结构 大地水准面 岩石圈应力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2
作者 Qianwen ZHANG Ya XU +1 位作者 Wei CHU Shupeng L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836-1855,共20页
The present-day lithospheric stress stat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neighboring areas is controlled by both the lithosphere itself and the underlying mantle.In other words,the stress is affected by the gravit... The present-day lithospheric stress stat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neighboring areas is controlled by both the lithosphere itself and the underlying mantle.In other words,the stress is affected by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GPE)difference caused by the change in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drag force on the base of the lithosphere caused by mantle convection.The study of the lithospheric stress st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background and mechanism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In this study,the Crust1.0 crustal density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S40RTS mantle shear wave velocity variation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GPE.The EGM2008gravity field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rag force from mantle convection at the base of the lithosphere.The lithospheric and joint stress fields of the two sources wer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force balance under the thin sheet approximation.This way,we coul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state within the Plateau.Six region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GPE stress field,mantle drag force stress field,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the two stress fields,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tress fields and surface deformation.The lithospheric stress fields of the Tarim Basin and other stable block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GPE difference.The lithospheric stress field in the collision zone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predominantly controlled by the deep mantle drag force.The lithospheric stress fiel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lateau is controlled by both GPE and mantle drag.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thospheric stress field and surface deformation at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poor.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presence of lower crustal flow with lower effective viscosity leads to crust-mantle decoupling,and the mantle drag force has a weaker influence on the shallow crust,resulting in the inc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an Plateau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Mantle convection lithospheric deviatoric stress field GPS strain rate field
原文传递
基于亚失稳理论解释2010~2014年四川地区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异常变化特征
3
作者 张瑜 陈双贵 +5 位作者 马辉源 杨磊 雷光 闫万生 杨龙 马智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4-739,共6页
梳理2010~2014年四川地区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异常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年变化的弱变化区与中强地震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震中均出现在弱变化区内或其边缘地带。结合亚失稳理论分析表明,研究区发生的10次中强地震中有... 梳理2010~2014年四川地区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异常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年变化的弱变化区与中强地震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震中均出现在弱变化区内或其边缘地带。结合亚失稳理论分析表明,研究区发生的10次中强地震中有9次与亚失稳理论各阶段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宁蒗M_S5.7、康定M_S6.3等5次地震均发生在震前连续两期弱变化区域的重叠部位。因此,对于中强地震预报应多关注连续多期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弱变区的重叠部位。2011~2013年龙门山断裂带与鲜水河断裂带交汇区水平矢量异常明显,分析区域应力场与磁异常关系可知,芦山7.0级、康定6.3级地震的破裂区均受到来自东北方向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磁场 水平矢量 亚失稳理论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青藏高原岩石圈多层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绳祖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6,共6页
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可按岩石圈下层、多震层和浅层地壳区分为三层。除了震源机制解方法和井孔原地测量方法可分别用于推测多震层和浅层的应力状况外 ,还可根据下层塑性流动网络 ,采用平分网络共轭角的方法估计下层的应力方向。对比岩石... 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可按岩石圈下层、多震层和浅层地壳区分为三层。除了震源机制解方法和井孔原地测量方法可分别用于推测多震层和浅层的应力状况外 ,还可根据下层塑性流动网络 ,采用平分网络共轭角的方法估计下层的应力方向。对比岩石圈下层与上层 (多震层 )的构造应力场 ,其结果表明 :由于板块边缘驱动力主要通过下层的网络状流动实现其远程传递 ,故在总体作用趋势上 ,上层的应力方向受控于下层 ;又由于高原靠近喜马拉雅驱动边界 ,部分驱动力直接沿上层传递 ,致使局部地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 塑性流动网络 多震层 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DYNAMIC SIMULATION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FIELDS FOR TSINGHAI-TIBET PLATEAU LITHOSPHERE
5
作者 Huang Dongping Zhuang Zhuo Bi Siwen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2年第3期259-269,共11页
Tsinghai-Tibet Plateau becom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global tectonics, because of its marvelous thickness and rapiduplifting since Quaternary.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Tsinghai-Tibet Plateau becom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global tectonics, because of its marvelous thickness and rapiduplifting since Quaternary.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movement of structurallithosphere. The deformable elements are employed to simulatestructural zones, and the frictional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o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zone with a contact crack surface.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prescribed by the displacements aroundthe pla- 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inghai-Tibet Plateau lithospherE TECTONICS stress-displacement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胶东地区壳-幔作用与金成矿效应 被引量:48
6
作者 邓军 杨立强 +3 位作者 方云 丁式江 王建平 孟庆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70,共11页
胶东矿集区的形成、演化受地幔剪切带和深部流体控制,壳- 幔作用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郯庐断裂是深切地幔的成熟岩石圈断裂,是富含地幔流体的幔... 胶东矿集区的形成、演化受地幔剪切带和深部流体控制,壳- 幔作用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郯庐断裂是深切地幔的成熟岩石圈断裂,是富含地幔流体的幔内剪切带,其内发生流体- 热- 化学- 物理耦合,决定了胶东矿集区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其剪切深熔作用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的重要驱动力,是成岩成矿作用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地幔流体通过壳- 幔相互作用,形成碱交代热液,沿郯庐断裂带向上发散、运移,将含矿流体系统输运到更高的层位,为流体成矿作用提供了矿源。胶东金矿集中区为相对于周边的地幔隆起区,金矿床产于莫霍面的梯度变化处或变形部位,凹陷区局部隆起部位金的成矿强度明显小于其它地段。超大型矿床决定于超大型碱交代岩规模和深部流体活动强度及成矿元素的高效富集效应,在早期剪压体制下,流体组分、成岩组分和成矿组分大量交换运移;晚期剪张体制下,热液析出、交代作用和成矿作用易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作用 岩石圈 金矿床 成矿效应 胶东地区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岩石圈层下地幔流应力场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家祯 《东海海洋》 1992年第2期35-42,共8页
本文应用卫星测到的2~30阶球谐函数系数(GEM8) 计算了台湾海峡及邻近地区的岩石圈层下地幔流应力场。在比较了该区域的构造地质以后,发现应力场的方向,尤其是在板块收敛区域的甚高阶场(26~30阶)的方向与在菲律宾海和南海等区域的板块... 本文应用卫星测到的2~30阶球谐函数系数(GEM8) 计算了台湾海峡及邻近地区的岩石圈层下地幔流应力场。在比较了该区域的构造地质以后,发现应力场的方向,尤其是在板块收敛区域的甚高阶场(26~30阶)的方向与在菲律宾海和南海等区域的板块运动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岩石圈 地幔流 应力场
下载PDF
大陆构造系统动力学及构造应力叠加场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冲龙 汪新庆 +3 位作者 周江羽 刘刚 李绍虎 韩志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共9页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指出大陆区域构造应力场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内、外力的非线性动态叠加场,大陆构造应力叠加场的主要成分包括重应力场、热应力场、...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指出大陆区域构造应力场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内、外力的非线性动态叠加场,大陆构造应力叠加场的主要成分包括重应力场、热应力场、离心惯性应力场、板块互相作用应力场、壳幔相变应力场、地幔流剪切应力场和其他诸如地幔底辟、岩浆侵入等造成的应力场等。并以亚洲东北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系的形成演化为例,试图说明在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内,各种因素总是以其固有的规律演化着,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叠加,甚至相互转化,导致构造应力场的多次转化,推动一场又一场不同方式、不同方向和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使中国大陆区域出现纷繁复杂的构造图象,铸成了特有的山川盆湖的分布格局。大陆构造系统动力学与现有的各种大地构造学的有机结合,可能导致"系统大地构造学"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岩石圈 大陆构造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重力场和地幔流应力场的关系
9
作者 叶顺祥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84-89,共6页
本文从地幔是Lamina牛顿可压缩粘滞性流体假设出发,根据流体力学推导出重力场和地幔流应力场的基本关系为: 此关系式为人们根据重力场认识地幔流对岩石圈的作用提供一新的途径。
关键词 重力场 地幔流 应力场 岩石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