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被引量:287
1
作者 吴福元 孙德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13-318,共6页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包体的Sr Nd 同位素资料的总结表明,中国东部现今岩石圈地幔具有强烈亏损性质,现今岩石圈地幔是新生的。岩石圈减薄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并与中国东部大面积、强烈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相对应,...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包体的Sr Nd 同位素资料的总结表明,中国东部现今岩石圈地幔具有强烈亏损性质,现今岩石圈地幔是新生的。岩石圈减薄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并与中国东部大面积、强烈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相对应,且具有自西向东岩石圈减薄逐渐增强的趋势。分析表明,中生代期间印度洋型软流圈地幔的侵入与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岩石圈地幔 岩石圈减薄 岩浆作用 中生代
下载PDF
天山石炭纪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 被引量:163
2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3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03-910,共8页
中国西北部(中亚地区)天山造山带中分布的石炭纪碰撞后裂谷火山岩系构成了一个分布范围约150×104km2的大火成岩省。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还包含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玄武岩所形成的化学和同位素阵列表明... 中国西北部(中亚地区)天山造山带中分布的石炭纪碰撞后裂谷火山岩系构成了一个分布范围约150×104km2的大火成岩省。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还包含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玄武岩所形成的化学和同位素阵列表明,它们是由来源于2个不同源区的组分混合产生的。一种组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另一种组分来源于与夏威夷(Hawaii)、冰岛(Iceland)和留尼汪岛(Reunion)等洋岛玄武岩源区相似的软流圈。显然,该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裂谷火山岩 软流圈地幔柱 岩石圈地幔 大火成岩省 天山
下载PDF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6
3
作者 高山 金振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 拆沉作用导致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沉,相应软流圈上涌至壳—幔边界,使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三者发生物质交换,引起岩浆作用、山脉隆升、伸展、垮塌,形成坳陷盆地,并最终使大陆地壳向长英质方向演化,产生与其它行星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中性安山质或英云闪长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沉作用 构造演化 地壳 地幔 动力学
下载PDF
峨眉大火成岩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时限 被引量:102
4
作者 宋谢炎 侯增谦 +4 位作者 曹志敏 卢纪仁 汪云亮 张成江 李佑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8-506,共9页
本文根据盐源-丽江岩区和攀西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包括各种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微量元素标准化曲线、Th/Yb与Ta/Yb、Ce/Nb与Th/Nb,以及^(87)Sr/^(86)Sr与^(143)Nd/^(144)Nd值的相互关系,重点对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源的地球化学... 本文根据盐源-丽江岩区和攀西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包括各种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微量元素标准化曲线、Th/Yb与Ta/Yb、Ce/Nb与Th/Nb,以及^(87)Sr/^(86)Sr与^(143)Nd/^(144)Nd值的相互关系,重点对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源的地球化学特点、上扬子地区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地幔热柱与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以及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限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玄武岩 岩石圈地幔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富集型地幔 地幔热柱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被引量:84
5
作者 张玉涛 张连昌 +4 位作者 英基丰 周新华 王非 侯泉林 刘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11-2822,共12页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并且以碱性岩石为主。SiO_2含量为47.34%~58.03%,K_2O含量为1.25%~3.4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和Ba,...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并且以碱性岩石为主。SiO_2含量为47.34%~58.03%,K_2O含量为1.25%~3.4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和Ba,δEu为0.71~1.14,高场强元素(HFSE)如Nb和Ta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有强烈的负异常。从同位素组成特点来看,(^(87)Sr/^(86)Sr).变化于0.705472和0.707821之间,ε_(Nd)(t)为-6.81~0.58,与EMI靠近并有向EMII延伸的趋势。^(206)Pb/^(204)Pb为18.1497~18.5394,^(207)Pb/^(204)Pb为15.4886~15.5390,^(208)Pb/^(204)Pb为37.7608~38.3441,位于EMI和EMII之间,并也有向EMII变化的趋势。综合考虑塔河火山岩的特点并结合他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塔河地区的这套火山岩形成于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重熔及其结晶分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塔河 早白垩世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富集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组成、富集过程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75
6
作者 张宏福 周新华 +6 位作者 范蔚茗 孙敏 郭锋 英基丰 汤艳杰 张瑾 牛利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71-1280,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幔源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总结来进一步厘定该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组成,并通过与华北内部如鲁中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对比研究探讨华北东部岩石圈的时空演化规律、... 本文通过对我国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幔源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总结来进一步厘定该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组成,并通过与华北内部如鲁中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对比研究探讨华北东部岩石圈的时空演化规律、富集过程及其形成机理。幔源岩石的 Sr-Nd-Ph 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其中心部位如鲁中地区以弱富集地幔为主体;而东南部如鲁西南和胶东地区则为类似 EM2型地幔(^(87)Sr/^(86)Sr_i 可高达0.7114)。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随时间的演化特征也很明显。这些幔源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玄武岩中地幔岩捕虏体(橄榄岩和辉石岩)和捕虏晶(橄榄石和辉石)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皆证明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曾受到过富硅熔体的强烈改造。橄榄岩-熔体的相互反应是该区岩石圈改造和组成转变的重要方式,从而造成古生代高镁橄榄岩转变为晚中生代低镁橄榄岩和辉石岩。进入岩石圈地幔的熔体具下/中地壳物质重熔的特征,从而导致该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快速富集。有关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改造的时限、过程和机制等问题也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幔源岩石 橄榄岩-熔体反应 岩石圈地幔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及幔源捕掳晶的矿物化学:对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制约 被引量:66
7
作者 裴福萍 许文良 +2 位作者 王清海 王冬艳 林景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8-97,共10页
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形成于 119Ma ,为碱性玄武岩。该玄武岩中含有丰富的幔源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橄榄石捕掳晶具有环状裂纹 ,其Mg# 值介于 90 .0~ 93.0之间 ,平均为 91.5;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具有特征的反应边 ... 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形成于 119Ma ,为碱性玄武岩。该玄武岩中含有丰富的幔源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橄榄石捕掳晶具有环状裂纹 ,其Mg# 值介于 90 .0~ 93.0之间 ,平均为 91.5;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具有特征的反应边 ,斜方辉石的Mg# 值介于 88.0~ 93.5之间 ,平均为 90 .4 ;单斜辉石的Mg# 值介于 86 .0~ 91.7之间 ,平均为 88.4。捕掳晶的矿物化学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橄榄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这暗示捕掳晶应为寄主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的地幔橄榄岩物质 ,并且反映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特征。费县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其具有地幔原生岩浆的特征 ,其高Isr、低 εNd(t)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等特征应与断离的俯冲板片 (苏鲁造山带中的榴辉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 中生代 玄武岩 捕虏晶 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华北东部橄榄岩与岩石圈减薄中的地幔伸展和侵蚀置换作用 被引量:61
8
作者 郑建平 路凤香 +4 位作者 W L GRIFFIN 余淳梅 张瑞生 袁晓萍 吴秀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85,共10页
对比分析了华北不同时代捕虏体橄榄岩及其南部超高压地质体橄榄岩的矿物化学。具古老难熔岩石圈地幔特征的橄榄岩是古生代金伯利岩捕虏体和早中生代苏鲁变质带地质体的主要岩石类型。具这一性质的橄榄岩也构成了河南鹤壁上新世玄武岩捕... 对比分析了华北不同时代捕虏体橄榄岩及其南部超高压地质体橄榄岩的矿物化学。具古老难熔岩石圈地幔特征的橄榄岩是古生代金伯利岩捕虏体和早中生代苏鲁变质带地质体的主要岩石类型。具这一性质的橄榄岩也构成了河南鹤壁上新世玄武岩捕虏体的主体部分,并可以在辽宁阜新晚中生代玄武岩中被发现。具饱满岩石圈地幔性质的橄榄岩则是阜新晚中生代火山岩、特别是郯庐断裂带(山旺)及其附近地区(栖霞)中新世玄武岩捕虏体的主要类型。从华北东部已有的捕虏体橄榄岩及地质体橄榄岩所表现出的新生饱满与古老难熔地幔的时、空分布特点,即有些地区捕虏体橄榄岩表现出不同性质地幔共存现象(如阜新、鹤壁)或橄榄石Mg#呈渐变关系看: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因扬子板块俯冲所引起的早期(如早中生代)地幔伸展、和晚中生代—渐新世因太平洋俯冲所引起的热扰动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对古老地幔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引起岩石圈的巨大减薄);中新世以来的软流圈热沉降作用出现新生岩石圈地幔并表现为岩石圈的小幅增厚,从而实现地幔置换过程和华北东部岩石圈的整体减薄过程。岩石圈幔内薄弱带及岩石圈深断裂(如郯庐断裂带)起了软流圈物质侵蚀古老岩石圈地幔的通道作用并导引着深部物质运移和不规则减薄作用等。个别地区(如阜新)强烈的软流圈上涌于晚中生代就已经开始,显示地幔置换作用的强烈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 捕虏体 地质体 岩石圈减薄 地幔置换作用 伸展与侵蚀 华北东部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蝌蚪山晚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圈地幔性质与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62
9
作者 闫峻 陈江峰 +3 位作者 谢智 杨刚 喻钢 钱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69,共15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蝌蚪山晚白垩世玄武岩为硅饱和岩石,SiO2含量在47.63%~50.02%之间,在TAS图上位于碱性和亚碱性的分界线上,多数属于玄武岩,少数为粗面玄武岩。MgO含量较低(3.72%~5.58%),但Mg#值较高(61~71)。岩石富集大离...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蝌蚪山晚白垩世玄武岩为硅饱和岩石,SiO2含量在47.63%~50.02%之间,在TAS图上位于碱性和亚碱性的分界线上,多数属于玄武岩,少数为粗面玄武岩。MgO含量较低(3.72%~5.58%),但Mg#值较高(61~71)。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Th、U、LREE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和Ti,具富集的Sr、Nd和Pb同位素组成。初始87Sr/86Sr(t)比值介于0.7065~0.7066之间,εNd(t)值介于-5.5~-7.3之间。在87Sr/86Sr(t)-εNd(t)相关图上投在富集的第Ⅳ象限,并趋向于EMⅡ地幔端员。206Pb/204Pb(t)、207Pb/204Pb(t)和208Pb/204Pb(t)比值分别为17.928~18.311、15.426~15.621和37.785~38.525,在Pb同位素相关图上处在DMM和EMⅡ地幔端员之间。蝌蚪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底侵到壳幔边界后曾有一段时间的滞留,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以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随后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地区晚中生代时期陆下岩石圈地幔具有同位素富集的性质,曾受到过古老俯冲事件中析出流体/熔体的交代。与本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的对比表明,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于岩石圈拉张和软流圈的上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岩石圈的减薄,其过程和华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事件基本一致。造成华北地块东部和华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具有一致的动力学机制和背景,很可能是晚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的弧后盆地的拉张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岩石圈地幔 同位素富集 岩石圈减薄 晚中生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岩石圈地幔组成转变的重要方式 被引量:61
10
作者 张宏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75,共11页
橄榄岩-熔体/岩浆的相互作用常被用来解释蛇绿岩套橄榄岩、造山带橄榄岩、超镁铁质侵入杂岩体、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某些具有不平衡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岩石的形成过程。橄榄岩-熔体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消耗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生成斜方... 橄榄岩-熔体/岩浆的相互作用常被用来解释蛇绿岩套橄榄岩、造山带橄榄岩、超镁铁质侵入杂岩体、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某些具有不平衡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岩石的形成过程。橄榄岩-熔体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消耗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生成斜方辉石或消耗斜方辉石生成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反应的结果不仅造成矿物百分含量的变化,而且造成矿物组成的变化;后者更重要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华北东部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具有环带状结构的橄榄石和辉石捕虏晶,特别是具有环带状结构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发现,暗示这种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在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中很可能普遍存在,为岩石圈地幔组成转变和快速富集的重要方式。这是全球首例由橄榄岩-熔体相互反应造成的岩石圈地幔大规模的组成变化。反应熔体来源途径主要有地壳来源和软流圈地幔来源。来源不同的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造成的组成变化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中生代 捕虏晶和捕虏体 橄榄岩-熔体反应 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Nd、Sr、Pb同位素组成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51
11
作者 姜常义 姜寒冰 +2 位作者 叶书锋 夏明哲 逯东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3-833,共11页
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非常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是辉绿岩,并有少量的斜闪煌斑岩、斜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斜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花岗斑岩相似,二者都亏损U... 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非常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是辉绿岩,并有少量的斜闪煌斑岩、斜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斜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花岗斑岩相似,二者都亏损U、Nb、Ta。斜闪煌斑岩的岩石化学组成属过碱性系列,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辉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Cs、Rb、Ba、Th元素丰度变化大,普遍亏损U、Nb、Ta。研究证明,辉绿岩脉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都与同化混染作用有关,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的变化还与热液蚀变有关。辉绿岩具有富集型Nd、Sr同位素组成,且变化范围大,是岩浆源区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属低U(Th)/Pb值的正常铅,主要受混染物控制,并不代表源区特征。库鲁克塔格地区岩石圈地幔Nd、Sr、Pb同位素比塔里木板块西缘岩石圈地幔的富集程度更高,且变化范围大,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岩群 辉绿岩 岩石地球化学 同化混染 岩石圈地幔 库鲁克塔格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晚中生代安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6
12
作者 吴华英 张连昌 +1 位作者 周新华 陈志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9-1352,共14页
本文通过大兴安岭中段安山岩基质^(40)Ar/^(39)Ar 和 SHRIMP 锆石 U-Pb 年代学的测定,表明安山岩形成于122~125Ma和114~115Ma 两个时期,即为早白垩世的两期喷发。主量元素分析表明,安山岩 SiO_2含量为59.18%~60.89%,Al_2O_3含量为15.... 本文通过大兴安岭中段安山岩基质^(40)Ar/^(39)Ar 和 SHRIMP 锆石 U-Pb 年代学的测定,表明安山岩形成于122~125Ma和114~115Ma 两个时期,即为早白垩世的两期喷发。主量元素分析表明,安山岩 SiO_2含量为59.18%~60.89%,Al_2O_3含量为15.19%~17.23%,全碱(K_2O+Na_2O)介于6.16%~7.26%之间,MgO 含量为1.55%~3.77%和 Mg~#值为33~54;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安山岩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轻重稀土元素(HREE)分馏较强、略具负 Eu 异常(δEu=0.74~0.9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尤其强烈亏损 Nb 和 Ta。Sr-Nd-Pb 同位素组成表明,安山岩(^(87)Sr/^(86)Sr)_i 变化范围为0.70454~0.70483;ε_(Nd)(t)变化范围为0.97~3.17;初始^(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 组成变化范围分别为18.17~18.28、15.50~15.60和38.02~38.29。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大兴安岭早白垩世安山岩的岩性主要为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安山质岩浆来源于富集 LILE 和水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前人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初步认为研究区安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在岩石圈伸展和减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和地温梯度增高导致上覆岩石圈地幔中的低熔组分(水和 LILE 富集的交代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早白垩世 岩石圈地幔 大兴安岭中段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置换作用和壳幔生长耦合的Re-O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7
13
作者 高山 Roberta L.RUDNICK +2 位作者 Richard W.CARLSON William F.McDONOUGH 刘勇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1-67,共7页
测定了辽宁复县奥陶纪金伯利岩和河北汉诺坝与山东栖霞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产出的地幔包体的Re Os同位素组成。金伯利岩中地幔包体的Re贫化Os同位素模式年龄 (TRD)为 2 .5~ 2 .8Ga ,从Re Os同位素定年角度证明了华北克拉通确实存在太古... 测定了辽宁复县奥陶纪金伯利岩和河北汉诺坝与山东栖霞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产出的地幔包体的Re Os同位素组成。金伯利岩中地幔包体的Re贫化Os同位素模式年龄 (TRD)为 2 .5~ 2 .8Ga ,从Re Os同位素定年角度证明了华北克拉通确实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对汉诺坝二辉橄榄岩包体获得了 (1.9± 0 .18)Ga的Re 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 ,表明现今保存在那里的地幔主要是古元古代时形成的。汉诺坝地区出露有大量新太古代岩石 ,表明曾存在太古宙地幔。由于缺乏太古宙年龄 ,说明由汉诺坝所代表的克拉通中部曾存在的太古宙地幔在古元古代时已被减薄 ,并被 1.9Ga的新生岩石圈地幔置换。该事件与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的古元古代碰撞造山过程导致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相同 ,说明有关的岩石圈置换作用可能主要与拆沉作用有关。栖霞地幔包体具有与现代对流地幔相同的Os同位素组成 ,且Os同位素组成与Re/Os比值没有明显相关性 ,表明年龄很新。结合其它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说明克拉通东部的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的置换作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 ,且可能与三叠纪华北和扬子陆块的陆陆碰撞造山导致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的拆沉作用有关。本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置换作用在时空上的分布是十分不均一的。 2 .5~ 2 .8Ga与 1.9Ga不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地幔 减薄作用 置换作用 RE-OS同位素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大陆下地壳拆沉模式初探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旗 金惟俊 +3 位作者 王元龙 李承东 王焰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下地壳拆沉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指出下地壳拆沉必须满足至少三个条件:(I)地壳加厚使其下部达到榴辉岩相是拆沉的前提。(2)大规模岩浆活动使大量低密度的中酸性物质移出下地壳,使下地壳密度增加直至超过下伏地幔。由于下地壳榴辉岩相... 下地壳拆沉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指出下地壳拆沉必须满足至少三个条件:(I)地壳加厚使其下部达到榴辉岩相是拆沉的前提。(2)大规模岩浆活动使大量低密度的中酸性物质移出下地壳,使下地壳密度增加直至超过下伏地幔。由于下地壳榴辉岩相岩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岩浆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大规模埃达克岩的熔出是下地壳拆沉的先决和必要条件。(3)岩石圈地幔转化为软流圈地幔,使下地壳能够进入地幔。陆壳下的岩石圈地幔原先是冷的、刚性的和不易流动的,如果有热和水的加入,可以被软化,使其变成热的、塑性的和易流动的软流圈地幔。因此,岩石圈地幔转化为软流圈地幔是下地壳拆沉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作者认为,下地壳不大可能整体拆沉,而很可能是一块一块如飘雪花似地拆沉。如果下地壳的密度降低(低于下伏地幔),如果地幔停止热的供给,如果陆壳底部的软流圈地幔又恢复为岩石圈地幔,拆沉即终止。文中讨论了中国东部中生代下地壳拆沉的可能性,探讨了岩石圈减薄的机制,认为下地壳不需要也不可能与岩石圈地幔一道拆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下地壳 拆沉作用 埃达克岩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地幔
下载PDF
西藏高原上地幔的精细结构与构造——地震层析成像给出的启示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赵文津 薛光琦 +7 位作者 吴珍汉 赵逊 刘葵 史大年 J.Mechie D.Nelson L.Brown T.Hearn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利用布置在亚东—格尔木的 1 6 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 92 6个远震事件的 2 4 2 4 1条射线 ,进行远震P波层析成像处理 ,高分辨率的西藏高原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图 ,显示了印度巨厚地幔岩石圈在向高原之下推进的过程中 ,在高喜马拉雅之下拆... 利用布置在亚东—格尔木的 1 6 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 92 6个远震事件的 2 4 2 4 1条射线 ,进行远震P波层析成像处理 ,高分辨率的西藏高原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图 ,显示了印度巨厚地幔岩石圈在向高原之下推进的过程中 ,在高喜马拉雅之下拆分成上、下两层 ,这是发生的第一次拆沉 .下层从高喜马拉雅以下约以 2 2°的角度向高原北部插入到 35 0km深 ;而其上层则向北伸展直到雁石坪 ,并构成了高原薄的地幔岩石圈 .在雁石坪北 (33.7°N) ,当其与亚洲大陆岩石圈地幔相遇后发生断离并下沉 .再次证实了五道梁 (35 .2 7°N)深部低速体的存在 ,本区内地壳内低速物质可能与上述运动有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上地幔 精细结构 构造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Mantle olivine xenocrysts entrained in Mesozoic basalts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mplication for replacement process of lithospheric mantle 被引量:44
16
作者 ZHANGHongfu YINGJifeng XUPing MAYugu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Mesozoic (125 Ma) Fangcheng basalt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contain clearly zoned olivines that are rare in terrestrial samples and provide first evidence for the replacement of lithospheric mantle from high-Mg peridot... Mesozoic (125 Ma) Fangcheng basalt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contain clearly zoned olivines that are rare in terrestrial samples and provide first evidence for the replacement of lithospheric mantle from high-Mg peridotites to low-Mg per-idotites through peridotite-melt reaction.Zoned olivines have compositions in the core (Mg#=87.2—90.7) similar to those olivines from the mantle peridotitic xenoliths entrained in Ceno-zoic basalts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n the rim (Mg#=76.8—83.9) close to olivine henocrysts of the host basalts (75.7—79.0). These compositional features as well as rounded crystal shapes and smaller grain sizes (30—800 μm) demon-strate that these zoned olivines are mantle xenocrysts, i.e. disag-gregates of mantle peridotites. Their core compositions can represent those of olivines of mantle peridotites. The zoned texture of olivines was formed through rapid reaction between the olivine xenocryst and the host basalt. This olivine-basaltic melt reaction could have been ubiquitous in the Mesozoic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e. an important type of the replacement of lithospheric mantle. The reaction resul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leozoic refractory (high-Mg) peridotites to the late Mesozoic fertile (Iow-Mg) and radiogenic isotope-enriched peridotites, leading to the loss of old lithospheric man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部 克拉通地区 中生代 玄武岩 橄榄石 地幔捕获晶 岩石地幔
原文传递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of the cratonic lithosphere:A global perspective 被引量:43
17
作者 WU FuYuan XU YiGang +1 位作者 ZHU RiXiang ZHANG GuoW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2878-2890,共13页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was thinned up to a thickness of>100 km during the Phanerozoic,and underwent an associated craton destruction.Evidently,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worthy of future...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was thinned up to a thickness of>100 km during the Phanerozoic,and underwent an associated craton destruction.Evidently,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worthy of future study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cratonic destruction and its role played in the continental evolution.After synthesized the global cratons of India,Brazil,South Africa,Siberia,East Europe(Baltic)and North America,we found that lithospheric thinning is common in the cratonic evolution,but it is not always associated with craton destruction.Most cratons was thinned by thermal erosion of mantle plume or mantle upwelling,which,however,may not cause craton destruction.Based on the studies of the North American and North China Cratons,we suggest that oceanic sub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ton destruction.Fluids or melts released by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ed slabs metasomatize the mantle wedge above and trigger extensive partial melting.More importantly,the metasomatized mantle lost its original rigidity and make craton easier to be deformed and then to be destoyed.Therefore,we suggest that the widespread crust-derived granite and large-scale ductile deformation with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etrological and structural indicators of craton destruction,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spheric thinning DESTRUCTION mantle plume SUBDUCTION CRATON
原文传递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39
18
作者 许文良 王冬艳 +1 位作者 王清海 林景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3-636,共14页
鲁西铁铜沟岩体辉石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32.79±0.27Ma。产于辉石闪长岩中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野外资料表明,它们可划分成两组。组Ⅰ为具有变质-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和尖... 鲁西铁铜沟岩体辉石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32.79±0.27Ma。产于辉石闪长岩中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野外资料表明,它们可划分成两组。组Ⅰ为具有变质-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类。该类捕虏体耗损易熔元素(如Ca、Al)、橄榄石具有较高的Mg~#值和较高的含量表明它们可能为古老岩石圈地幔高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然而,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的配分形式、较高的^(87)Sr/^(86)Sr比值以及交代型金云母的存在暗示着该类捕虏体遭受了晚期交代作用的改造;组Ⅱ为具有残留的嵌晶结构、再平衡结构,并叠加有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橄辉岩和二辉石岩类。该类捕虏体具有较低的Mg~#值和^(87)Sr/^(86)Sr比值以及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表明可能代表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物质。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共存对认识华北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以及揭示中国东部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 中生代 闪长岩 幔源捕虏体 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符山高镁闪长岩的成因——拆沉陆壳物质熔融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的结果 被引量:40
19
作者 许文良 杨德彬 +1 位作者 裴福萍 于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47-1961,共15页
本文对太行山南段符山高镁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其中地幔橄榄岩包体的研究,对符山高镁闪长岩的成因和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符山闪长岩体是由一套含橄榄石角闪闪长岩-角闪闪长岩-闪长岩构成。... 本文对太行山南段符山高镁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其中地幔橄榄岩包体的研究,对符山高镁闪长岩的成因和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符山闪长岩体是由一套含橄榄石角闪闪长岩-角闪闪长岩-闪长岩构成。含橄榄岩包体的寄主岩——角闪闪长岩中的锆石可划分为两种:一是代表寄主岩浆结晶的锆石:内部结构均匀、呈条带状吸收、自形-半自形晶形,具有较高的Th/U比值(1.10~4.08),其^(206)Pb/^(238)U年龄介于123~128Ma之间,12个点的加权平均值为125±1Ma,这表明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二是捕获或继承锆石:具有核边结构、吸收程度不均匀、呈浑圆状和自形-半自形两种,它们的Th/U比值介于0.32~2.03之间,构成了3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2503±11Ma、2181±26Ma和1778±36Ma。该类岩石的SiO_2和MgO含量分别介于56.69%~59.21%和3.60%~6.33%之间;且以高Mg~#(0.51~0.64)、富Na(Na_2O/K_2O大于1)、高Cr(93.1×10^(-6)~420×10^(-6))、Ni(35.1×10^(-6)~137×10^(-6))为特征。该类岩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_i、ε_(Nd)(t)值和(^(206)Pb/^(204)Pb)_i分别变化于0.70581~0.70641、-8.30~-16.56和17.052~17.512之间。综合上述特征,同时结合地慢橄榄岩包体的特征和古元古代捕获锆石的大量存在,认为符山高镁闪长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拆沉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其后经历了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南 高镁闪长岩 成因 物质 熔融 熔体 地幔橄榄岩 橄榄岩包体 岩反应 结果 North China Craton central southern continental crust partial melting peridotite XENOLITHS high field strength rare earth elements crystallization time lithospheric mantle
下载PDF
Peridotite-melt interaction:A key point for the destruction of 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 被引量:36
20
作者 ZHANG HongF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9期3417-3437,共2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recent studies dealing with different ages of mantle peridotitic xenoliths and xenocrysts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ith aim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destru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recent studies dealing with different ages of mantle peridotitic xenoliths and xenocrysts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ith aim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Re-Os isotopic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s of Archean age prior to its thinning. The key reason why such a low density and highly refractory Archean lithospheric mantle would be thinned is changes in composition, thermal regim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due to interaction of peridotites with melts of different origins. Inward subduction of circum craton plates and collision wi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provided not only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raton, but also continuous melt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continental or oceanic crustal materials that resulted in the compositional change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Regional thermal anomaly at ca. 120 Ma led to the melting of highly modified lithospheric mantle. At the same time or subsequently lithospheric exten- sion and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further reinforced the melting and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Therefore, the destruction and thinning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s a combined result of peridotite-melt interaction (addition of volatile), enhanced regional thermal anomaly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lithospheric extension (decompression). Such a complex geological process finally produced a "mixed" lithospheric mantle of highly chemical heterogeneity during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It also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mantle peridotitic xenolith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 交互作用 稳定地块 地球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