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yering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被引量:16
1
作者 Ling Che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4期1030-1034,共5页
Recent seismic studies reveal a sharp velocity drop mostly at^70–100 km depth within the thick mantle keel beneath cratons, termed the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MLD).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MLD in cratonic re... Recent seismic studies reveal a sharp velocity drop mostly at^70–100 km depth within the thick mantle keel beneath cratons, termed the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MLD).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MLD in cratonic regions indicates structural and property layering of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SCLM).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 MLD, and man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layering of the SCLM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and have become frontier subjects in the Earth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原文传递
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 被引量:7
2
作者 邓晋福 莫宣学 +2 位作者 赵海玲 罗照华 吴宗絮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基于大陆根柱构造概念,讨论了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地壳浅部主要表现为3种构造形态,即西部青藏挤压造山带、东部大陆裂谷带和中部克拉通块体群,它们分别对应山根与造山岩石圈根、地幔热柱和大陆(岩石圈)... 基于大陆根柱构造概念,讨论了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地壳浅部主要表现为3种构造形态,即西部青藏挤压造山带、东部大陆裂谷带和中部克拉通块体群,它们分别对应山根与造山岩石圈根、地幔热柱和大陆(岩石圈)根.认为浅部构造形态是对壳幔深部构造的一种响应.简述了对应于岩石圈尺度的3个大地构造单元的软流圈的性质与类型.讨论了中国大陆东西部的成因联系.中国大陆上同时并存的3种构造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岩石圈尺度 大地构造分区 新生代 中国
下载PDF
Study on Eogene Basalts: Implication of the Deep Process over the Bohaiwan Basin Evolu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Ye Delong Lu Fengxiang Zhu Qinwen Zheng Jianping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8-82,共5页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ozoic basalt in the Bohaiwan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of the control of deep process over the basin evolution. The large scale Eogene basalts lying on the base...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ozoic basalt in the Bohaiwan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of the control of deep process over the basin evolution. The large scale Eogene basalts lying on the basement of the Bohaiwan basin belong to alkaline series and subalkaline series. The basalt magma originates at a depth of 48-76 km and a temperature of 1 300-1 400 ℃ with the mantle partial melting degree of 8%-14%. In Eogene period, the rising of the top of asthenosphere from 100-140 km to 50-70 km led to the strong extension and thinning of the overlying lithosphere, which was stretched at an average rate of 0.41 cm/a and the β value from 1.9 to 2.3. At the same time, it triggered the great scale rifting in the earth crust, forming large rift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wan basin BASALT deep process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rift basin.
下载PDF
地球电磁感应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国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地球电磁感应方法的应用研究在陆地上不断深化的同时,正在向海洋区和大陆边缘扩展,各种电磁方法的观测、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正在提高到新的水平,模型和反演技术的研究正在开创一些新的思路,畸变效应及消除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
关键词 电磁感应 岩石层和软流层 模型和反演 畸变效应 岩石电导率实验
下载PDF
Tidal drag and westward drift of the lithosphere
5
作者 Vincenzo Nesi Oscar Bruno +2 位作者 Davide Zaccagnino Corrado Mascia Carlo Doglion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2-116,共15页
Tidal forces are generally neglected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mechanisms driving plate tectonics despite a worldwide geodynamic asymmetry also observed at subduction and rift zones.The tidal drag could theoreticall... Tidal forces are generally neglected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mechanisms driving plate tectonics despite a worldwide geodynamic asymmetry also observed at subduction and rift zones.The tidal drag could theoretically explain the westerly shift of the lithosphere relative to the underlying mantle.Notwithstanding,viscosity in the asthenosphere is apparently too high to allow mechanical decoupling produced by tidal forces.Here,we propose a model for global scale geodynamics accompan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tidal interaction of the Earth with the Moon and the Sun.We provide for the first time a theoretical proof that the tidal drag can produce a westerly motion of the lithosphere,also compatible with the slowing of the Earth’s rotational spin.Our results suggest a westerly rot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with a lower bound ofω≈(0.1-0.2)°/Myr in the presence of a basal effective shear viscosityη≈10^(16)Pa-s,but it may rise toω>1°/Myr with a viscosity ofη≈≤3×10^(14)Pa-s within the Low-Velocity Zone(LVZ)atop the asthenosphere.This faster velocity would be more compatible with the mainstream of plate motion and the global asymmetry at plate boundaries.Based on these computations,we suggest that the super-adiabatic asthenosphere,being vigorously convecting,may further reduce the viscous coupling within the LVZ Therefore,the combination of solid Earth tides,ultra-low viscosity LVZ and asthenospheric polarized small-scale convection may mechanically satisfy the large-scale decoupling of the lithosphere relative to the underlying mantle.Relative plate motions are explained because of lateral viscosity heterogeneities at the base of the lithosphere,which determine variable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decoupling and plate interactions,hence plate tect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drag Plate motions Polarized plate tectonics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A three-dimensional Moho depth model beneath the Yemeni highlands and rifted volcanic margins of the Red Sea and Gulf of Aden, Southwest Arabia
6
作者 Amin Noman Al Kadasi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11-622,共12页
Knowing Moho discontinuity undulation i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of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extensional tectonism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n volcanic passive margins such as the study are... Knowing Moho discontinuity undulation i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of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extensional tectonism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n volcanic passive margins such as the study area,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corner of the Arabian Peninsula bounded by the Red Sea and the Gulf of Aden. In this work, a 3D Moho depth model of the study area is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inverting gravity data from the 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EGM2008) using the ParkerOldenburg algorithm. This model indicates the shallow zone is situated at depths of 20 km to 24 km beneath coastal plains, whereas the deep zone is located below the plateau at depths of 30 km to 35 km and its deepest part coincides mainly with the Dhamar-Rada ’a Quaternary volcanic field.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wo channels of hot magmatic materials joining both the Sana’a-Amran Quaternary volcanic field and the Late Miocene Jabal An Nar volcanic area with the Dhamar-Rada’a volcanic field. This conclusion is supported by the widespread geothermal activity(of mantle origin) distributed along these channels,isotopic data, and the upper mantle low velocity zones indicated by earli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EGM2008) Moho discontinuity Mantle upwelling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Volcanic passive margin ISOSTASY Gulf of Aden Red Sea Arabian Peninsula
下载PDF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 被引量:172
7
作者 邓晋福 莫宣学 +3 位作者 赵海玲 罗照华 赵国春 戴圣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15,共7页
中国东部在燕山期发生了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LAS) 大灾变事件, 并识别出被扰动的LAS的两种类型, 即在挤压造山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与巨大增厚作用; 它们分别对应相关的安第斯型和海西型成矿作用。大量的新生、热地幔物质... 中国东部在燕山期发生了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LAS) 大灾变事件, 并识别出被扰动的LAS的两种类型, 即在挤压造山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与巨大增厚作用; 它们分别对应相关的安第斯型和海西型成矿作用。大量的新生、热地幔物质和再活化的热的下地壳物质取代、加热和注入冷的岩石圈和地壳是燕山期成矿大爆发的基因和基本的深部环境。再活化和活动的岩石圈尺度的不连续带是成矿带的良好储矿空间。巨大的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是形成巨大矿集区的必需。从深部成矿环境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软流圈系统 成矿环境 大灾变 燕山期
下载PDF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 被引量:136
8
作者 朱介寿 曹家敏 +2 位作者 蔡学林 严忠琼 曹小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6-664,T003,T004,共21页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 58个数字地震台站约 1 2 0 0 0个长周期波形记录 ,挑选出 41 0 0条面波大圆传播路径 ,采用面波频散及波形拟合反演方法 ,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 (60°E— 1 60°E ,2 0°S— 60°N)的...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 58个数字地震台站约 1 2 0 0 0个长周期波形记录 ,挑选出 41 0 0条面波大圆传播路径 ,采用面波频散及波形拟合反演方法 ,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 (60°E— 1 60°E ,2 0°S— 60°N)的地壳上地幔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S波速度成像 .结果表明 ,从上地壳到 70km深 ,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为高速分布 ,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极低速分布 .自地中海经土耳其、伊朗、喜马拉雅山到缅甸、印尼群岛的特提斯汇聚碰撞带 ,显示为低速异常链 .从 85km至 2 50km深 ,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 ,自北向南显示出一条巨型低速异常带 ,西部地区为高速异常分布 .以东经 1 1 0°E为界 ,东西两部分岩石圈、软流圈的结构与深部动力过程有着巨大的差异 .此界线以西主要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岩石圈汇聚增厚区 ,东部则主要是由于软流圈上涌 (地幔热物质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面波三维层析成像 岩石圈 软流圈结构 数据处理 地壳 上地幔
下载PDF
太行山中生代板内造山作用与华北大陆岩石圈巨大减薄 被引量:56
9
作者 罗照华 魏阳 +4 位作者 辛后田 柯珊 李文韬 李德东 黄金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63,共12页
近年来,华北大陆岩石圈巨大减薄成为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对其减薄的时间、机制仍然知之甚少。约束条件的多解性和表面上相互矛盾的证据导致了对区域构造发展史的模糊认识。笔者认为,华北板内造山过程是理解岩石圈巨大减薄机... 近年来,华北大陆岩石圈巨大减薄成为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对其减薄的时间、机制仍然知之甚少。约束条件的多解性和表面上相互矛盾的证据导致了对区域构造发展史的模糊认识。笔者认为,华北板内造山过程是理解岩石圈巨大减薄机制的关键,因为华北岩石圈是在造山带而不是在克拉通基础上开始减薄过程的。岩石圈减薄过程可以划分为拆沉减薄、伸展减薄、热减薄和化学侵蚀减薄4种类型。前者依赖于岩石圈重力不稳定性,是一种突变过程;后三者取决于软流圈挤出构造,属于渐变过程。减薄过程主要始于120-110Ma的拆沉减薄,其标志是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形成。亚洲大陆软流圈的多阶段汇聚过程造成软流圈向东挤出,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以来岩石圈持续减薄的重要基础。因此,大陆动力学与大洋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大陆岩石圈经常发生减薄作用,特别是拆沉作用,并由此将软流圈系统区分为浅部混染系统和深部纯净系统,火成岩的地球化学属性主要取决于岩浆起源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造山作用 岩石圈巨大减薄 软流圈挤出构造 拆沉作用 底侵作用
下载PDF
中国东部深部构造特征及其与矿集区关系 被引量:30
10
作者 邢集善 杨巍然 +2 位作者 邢作云 刘建华 赵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4-130,共17页
文中以地震层析原始数据为基础,结合大地电磁测深和热流值数据,对老资料重新开发,编制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厚度图、大地热流值图、岩石圈构造与矿集区关系图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及其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1... 文中以地震层析原始数据为基础,结合大地电磁测深和热流值数据,对老资料重新开发,编制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厚度图、大地热流值图、岩石圈构造与矿集区关系图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及其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1)中生代燕山期较大型深部构造(如软流圈上涌体)的地震层析影象可存留至今,运用大地热流值及其相应浅表岩浆岩、矿集区等特征差异可以将中、新生代深部构造加以区分;(2)中国东部深部构造总特征: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构造起伏变化,岩石圈西厚东薄,软流圈上涌发育且形式各异。大体可分为华南(构造线呈NWW)、华北(构造线近SN)、东北(构造线呈NNE)三大块,其基本特征各异。整个中国东部深部构造中,软流圈上涌起主导作用;(3)中生代软流圈上涌是相应浅表燕山期花岗质岩形成的根源,并与金属矿集区密切相关,新生代软流圈上涌则是大陆裂谷、玄武岩喷发及大型油气田形成的基础;(4)岩石圈减薄的主因是软流圈上涌,中生代燕山期主要减薄于中国东部大陆内部,新生代主要减薄于偏东部沿海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构造 岩石圈-软流圈构造 金属矿集区 软流圈上涌 岩石圈减薄
下载PDF
利用S波接收函数研究华南块体的岩石圈结构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耀阳 陈凌 +3 位作者 艾印双 姜明明 许卫卫 申中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本文基于跨越华夏块体至四川盆地西部的130个线性流动地震台站及其附近90个固定台网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S波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开展了华南大陆岩石圈结构研究.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岩石圈结构复杂,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差异显著,... 本文基于跨越华夏块体至四川盆地西部的130个线性流动地震台站及其附近90个固定台网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S波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开展了华南大陆岩石圈结构研究.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岩石圈结构复杂,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差异显著,构造边界带附近小尺度变化强烈.150km以上的厚岩石圈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不足100km的薄岩石圈主要分布于川东褶皱带和华夏块体.雪峰山下方岩石圈厚度显著增加,且以雪峰山为界岩石圈结构和性质存在着显著的东西差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得到的地壳-上地幔结构信息,我们提出:(1)四川盆地还保留着厚而冷的克拉通岩石圈根,且岩石圈地幔具有结构分层特征;(2)雪峰山可能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块体在西南部的边界;(3)雪峰山以东区域可能经历了岩石圈的减薄和改造,且华南岩石圈的减薄与华北相似,都主体发生在东部地区,造成现今南北重力梯度带两侧强烈的结构差异.研究结果为认识华南大陆的构造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提供了地震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接收函数 岩石圈结构 华南块体 岩石圈底界面
下载PDF
中国东部壳-幔、岩石圈-软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带:特征及转换时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路凤香 郑建平 +1 位作者 侯青叶 李方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73-781,共9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下部岩石圈存在壳与幔、岩石圈与软流圈两个相互作用带,它们是重要的岩浆源区,在层圈相互作用中,热和物质的交换及其动力学过程是引起中、新生代岩石圈内部层圈间的厚度调整、岩石圈不均匀减薄以及区域构造-岩浆-成...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下部岩石圈存在壳与幔、岩石圈与软流圈两个相互作用带,它们是重要的岩浆源区,在层圈相互作用中,热和物质的交换及其动力学过程是引起中、新生代岩石圈内部层圈间的厚度调整、岩石圈不均匀减薄以及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重要机理。大陆内部的壳-幔作用有3种类型:地幔来源的底侵熔体与下地壳的作用;下地壳拆沉进入弱化(weakening)了的岩石圈地幔二者发生的作用以及陆-陆碰撞深俯冲带的壳-幔相互作用。它们形成的火山岩组合有一定的差别,但源区都含有地壳组分。岩石圈-软流圈的作用带也是重要的岩浆源区,源区是以软流圈地幔为主,基本不含地壳组分。东部岩石圈的减薄时间大体与出现大规模软流圈来源的玄武岩喷发的时间一致,也与上述两类层圈作用转换的时间一致,大约在100Ma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相互作用 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下地壳与弱化岩石圈地幔的作用 岩石圈减薄
下载PDF
对流地幔输入大陆与大陆成矿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邓晋福 邱瑞照 +6 位作者 肖庆辉 吴宗絮 周肃 彭聪 赵国春 苏尚国 刘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4-31,共8页
文章讨论了对流地幔向大陆的输入是大陆成矿作用的直接驱动力。以华北燕山造山带为例,认为卷入的对流地幔可能深达670km界面。对流地幔的热和物质输入大陆诱发形成一个新的被扰乱的岩石圈–软流圈系统(LAS),它成为大陆成矿作用的重要深... 文章讨论了对流地幔向大陆的输入是大陆成矿作用的直接驱动力。以华北燕山造山带为例,认为卷入的对流地幔可能深达670km界面。对流地幔的热和物质输入大陆诱发形成一个新的被扰乱的岩石圈–软流圈系统(LAS),它成为大陆成矿作用的重要深部环境。提出了被扰乱的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及其成矿作用的4个类型:①伸展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②挤压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③挤压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加厚作用;④太古克拉通岩石圈根在造陆运动中,地幔深部小的热扰乱。最后讨论了大陆成矿作用的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地幔 岩石圈-软流圈系统 大陆成矿作用
下载PDF
鹤壁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成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昱升 侯广顺 杨进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64-4076,共13页
大陆碱性玄武岩是研究大陆地幔、软流圈和岩石圈、壳幔相互作用的窗口。鹤壁碱性玄武岩为华北中部新生代玄武岩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区和成因对了解新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中部岩石圈地幔改造提供了重要依据。鹤壁新生代玄武岩主要为碱性玄武... 大陆碱性玄武岩是研究大陆地幔、软流圈和岩石圈、壳幔相互作用的窗口。鹤壁碱性玄武岩为华北中部新生代玄武岩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区和成因对了解新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中部岩石圈地幔改造提供了重要依据。鹤壁新生代玄武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贫硅(SiO2=45.0%~47.8%)富镁(MgO=7.3%~8.5%)和全碱(Na2O+K2O=4.6%~6.3%),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馏[(La/Yb)N=15.1~21.2],无明显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具有明显的Nb、Ta正异常,其中Nb/U=35~48、La/Nb=0.4~0.7、Ba/Nb=3.6~11。全岩的Sr、Nd、Hf同位素比值分别为87Sr/86Sri=0.7036~0.7044,εNd(t)=+0.4~+5.4,εHf(t)=+5.0~+9.7,显示鹤壁新生代玄武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岩相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鹤壁新生代玄武岩是软流圈地幔(>80km)小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地壳物质混染和结晶分离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地球化学 地幔 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华北鹤壁
下载PDF
华南地区岩石圈电性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营 徐义贤 +2 位作者 张胜业 杨文采 杨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34-4244,共11页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TheLithosphere—AsthenosphereBoundary,LAB)是地球内部主要界面之一.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MT)是研究地球壳幔电性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可以较好地探测LAB.在SinoProbe-01...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TheLithosphere—AsthenosphereBoundary,LAB)是地球内部主要界面之一.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MT)是研究地球壳幔电性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可以较好地探测LAB.在SinoProbe-01—03课题的资助下,首次获得了华南地区4°×4°网度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利用一维奥卡姆(Occam)算法反演了MT阻抗的反对角线元素所计算出的平均视电阻率.根据一维地电结构可以将华南地区岩石圈划分为五种类型:以湖南邵阳和贵州施秉为代表的克拉通型,以四川达州和彭州及湖北荆门为代表的构造边界型,以浙江湖州和广东云浮为代表的岩石圈中等改造型,以江西赣州、广东揭阳及福建霞浦为代表的岩石圈强烈改造型,以湖北英山为代表的造山带型.除湖南邵阳、贵州施秉及广东揭阳外,华南地区岩石圈厚度为60~145km.本文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岩石圈显示出南北两侧上抬、中部下凹、东部受不均匀改造的趋势,这一结果与之前发表的文献所揭示的华南地区岩石圈东薄西厚的典型特征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反映华南地区岩石圈稳定性较好,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伸展作用对岩石圈的改造程度有限,可能主要以不同形式的软流圈底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地电结构 华南 岩石圈改造
下载PDF
用瑞利面波研究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介寿 宣瑞卿 +2 位作者 刘魁 徐宏斌 秦建业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5-193,179,共9页
用分布于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106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约20000多个长周期波形记录,挑选出沿10600条大圆路径传播的瑞利面波,采用频散分析及波形拟合反演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地壳上地幔进行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高分辨... 用分布于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106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约20000多个长周期波形记录,挑选出沿10600条大圆路径传播的瑞利面波,采用频散分析及波形拟合反演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地壳上地幔进行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高分辨率速度成像表明,从上地壳到70km深,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均为高速分布,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呈极低速分布。从100km至250km深,在东亚东部及西太平洋边缘海,自北向南显示出一条宽约2500km^4000km,长约8000km的巨型低速异常带。深度为300km^400km的平面图上,速度差异幅度不大,塔里木至扬子地块仍然显示为高速分布。东、西两部份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西部主要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岩石圈汇聚增厚区;东部则主要是由于软流圈上涌(地幔热物质上升)引起的岩石圈拉张减薄区。古新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岩石圈板片以低角度下插到青藏高原之下,引起高原隆起和地壳增厚,西部地区成为岩石圈汇聚区。中生代中晚期东亚大陆东缘岩石圈解体,软流圈物质上涌,岩石圈减薄张裂,形成巨型低速带,并演化为东亚裂谷系。现今的西太平洋边缘海、沟弧盆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 瑞利面波层析成像 东亚巨型裂谷系 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
下载PDF
热-流-固耦合方法模拟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建业 杨晓松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949,共11页
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是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模型,开发了新的基于热-流-固三场耦合方法的有限元程序.岩石圈变形和对流的地幔之间的耦合方式为:地幔在热驱动(或运动岩石圈的拖曳)下... 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是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模型,开发了新的基于热-流-固三场耦合方法的有限元程序.岩石圈变形和对流的地幔之间的耦合方式为:地幔在热驱动(或运动岩石圈的拖曳)下产生对流,对流的地幔对耦合边界施加载荷并造成岩石圈的变形,变形的岩石圈反作用于软流圈从而影响其地幔对流的状态.温度场根据速度场和网格变形的结果适时调整,如此反复推动整个系统的演化.利用该耦合方法模拟了"地幔柱作用下地表隆升"地质过程,其结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和地质认识能很好的吻合,验证了该方法模拟地幔与软流圈相互作用过程的有效性及处理复杂耦合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对流 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热-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陆块属性及过程:我国东北地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差异之根本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阿兵 郑建平 潘少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由多个微陆块俯冲拼合所组成,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地区。但该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包括壳幔属性是否解耦、是否有古老地幔残留、导致地幔性质差异的机制是什么,都还不清楚。东北地区多地出露新生代...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由多个微陆块俯冲拼合所组成,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地区。但该区岩石圈地幔性质,包括壳幔属性是否解耦、是否有古老地幔残留、导致地幔性质差异的机制是什么,都还不清楚。东北地区多地出露新生代玄武岩并有橄榄岩捕虏体,如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阿巴嘎、五大连池和蛟河,兴安地块的哈拉哈、诺敏和科洛,以及与华北拼合褶皱带处的双辽、伊通和汪清等。其中阿巴嘎、哈拉哈、诺敏、科洛和蛟河的橄榄岩含有Mg#≥91.5的橄榄石,最大Re亏损年龄是2.1~1.9Ga,富集Sr、Nd同位素组成且变化范围大,反映交代作用强烈,这些特征与大陆岩石圈地幔有明显的相似性;而拼合带处的双辽、伊通、汪清及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中的五大连池地幔包体橄榄石,Re亏损年龄总体为中元古代,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交代作用弱,与大洋岩石圈地幔亲缘性更明显。这些差别总体反映出地块内部与地块边缘相比,有岩石圈地幔形成时代相对较老、亏损程度较高、地幔交代作用较强的特点。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五大连池与科洛相比,更远离贺根山-黑河断裂带,但地幔属性更饱满,反映地块内部深部作用过程可能更强烈。因此,我们认为东北岩石圈地幔性质差异的根本原因与微陆块初始属性和后来的俯冲拼合及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岩石圈地幔 微陆块俯冲拼合 软流圈一岩石圈相互作用 地幔不均一性
下载PDF
华南地区进贤—柘荣剖面深部电性结构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松 刘国兴 韩江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7-1846,共10页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进行了分析。反演结果表明:1)剖面可分为4个构造单元,分别为江南造山带、华夏地块内部、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岩浆岩带;2)武夷山与东南沿海岩浆岩带两处电性莫霍面隆起,电性莫霍面的起伏特征受控于区域深大断裂;3)剖面电性岩石圈整体表现为西薄东厚,江南造山带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为80~100km,华夏褶皱带及东南沿海岩浆岩带的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约为140km,存在一处岩石圈减薄区和两处软流圈上涌区,反映了伸展构造作用对岩石圈的不均匀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电性结构 莫霍面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下载PDF
USArray及其近期科学发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秋生 陈凌 +6 位作者 王良书 吴庆举 刘宏兵 张忠杰 赵俊猛 史大年 贺日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7-853,共7页
美国台阵(USArray)是EarthScope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探测北美大陆变形、结构及其演化。USArray主要由平移/滚动台阵和机动台阵两部分构成。滚动台阵由40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组成,以向前滚动的方式扫过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利用来自... 美国台阵(USArray)是EarthScope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探测北美大陆变形、结构及其演化。USArray主要由平移/滚动台阵和机动台阵两部分构成。滚动台阵由40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组成,以向前滚动的方式扫过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利用来自该台阵的数据,科学家能获得地球内部精细图像,藉此考察地震和火山的过程。作为滚动台阵的补充,机动台阵被用于对关键目标进行详细观测和短期测量。美国台阵计划启动5年来,采集的数据已经提供了足以令科学界考虑重新审视地震物理、火山过程、核幔结构、活动变形构造、大陆结构及其演化、地球动力学和地壳流体等基本科学问题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台阵 科学发现 西北美洲大陆 莫霍面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 岩石圈拆沉 背景噪声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