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新型衬底材料LiAlO_2和LiGaO_2晶体的腐蚀形貌和缺陷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科 邓佩珍 +4 位作者 徐军 周永宗 刘文军 蒋树声 蒋建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LiAlO2和LiGaO2是目前找到的和GaN晶格失配率最小的两种晶体,其失配率分别为1.4%和0.2%.本研究分别利用温梯法和提拉法成功地生长出了LiAlO2和LiGaO2单晶.通过化学侵蚀、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 LiAlO2和LiGaO2是目前找到的和GaN晶格失配率最小的两种晶体,其失配率分别为1.4%和0.2%.本研究分别利用温梯法和提拉法成功地生长出了LiAlO2和LiGaO2单晶.通过化学侵蚀、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貌相术对两种晶体中的缺陷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晶体特性、生长方法和缺陷形成的关系.用温梯法生长的LiAlO2晶体质量良好,晶体中无气泡、包裹物.LiAlO2晶体中的位错密度约为3.8×104—6.0×104/cm2,晶体中的主要缺陷为亚晶界或镶嵌,可能是由于温度场不稳定及生长速率太快造成的.而用普通的提拉法生长的LiGaO2晶体由于原料按非化学计量比挥发,致使组分偏离,容易产生γ-Ga2O3包裹物,包裹物和位错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往往形成平行于(001)面的亚晶界,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及生长工艺参数可克服上述问题.测得LiGaO2晶体的位错密度为7.0×105—9.2×105/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锂 镓酸锂 缺陷 衬底材料 晶体 腐蚀
下载PDF
γ-LiAlO_2晶体的退火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邹军 彭观良 +6 位作者 陈俊华 钱晓波 李抒智 杨卫桥 周国清 徐军 周圣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2-925,共4页
利用温度梯度法生长出了透明的γ LiAlO2 单晶 ,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薄膜衍射分析了不同退火气氛对所切得的 ( 0 0 1 )晶片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1 1 0 0℃ / 70h空气和真空中的退火处理使γ LiAlO2 晶片表层变成LiAl5O8多晶 ,而... 利用温度梯度法生长出了透明的γ LiAlO2 单晶 ,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薄膜衍射分析了不同退火气氛对所切得的 ( 0 0 1 )晶片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1 1 0 0℃ / 70h空气和真空中的退火处理使γ LiAlO2 晶片表层变成LiAl5O8多晶 ,而同温度富锂气氛退火可以有效地抑制锂的挥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法 晶体质量 退火气氛 衍射分析 晶格 单晶 表面结构 LiAlO2 多晶 透明
下载PDF
异质衬底上HVPE法生长GaN厚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婷婷 林辉 +3 位作者 滕浩 侯肖瑞 王军 周圣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1-505,共5页
氮化镓基(GaN)光电器件的快速发展,对GaN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质外延可以避免由于失配引起的缺陷,厚膜生长是解决GaN体材料生长困难的有效手段。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是目前最普遍的制备氮化镓厚膜的方法。衬底对于GaN厚膜的影响不... 氮化镓基(GaN)光电器件的快速发展,对GaN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质外延可以避免由于失配引起的缺陷,厚膜生长是解决GaN体材料生长困难的有效手段。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是目前最普遍的制备氮化镓厚膜的方法。衬底对于GaN厚膜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总结了在蓝宝石、碳化硅和铝酸锂衬底上制备GaN厚膜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HVPE 蓝宝石 碳化硅 铝酸锂
下载PDF
γ-LiAlO_2晶体生长挥发和腐蚀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军 彭观良 +5 位作者 陈俊华 李抒智 杨卫桥 周国清 徐军 周圣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7-990,981,共5页
本文采用导向温度梯度法生长出了透明γ LiAlO2 晶体 ,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梯度法生长晶体的工艺过程 ,坩埚中晶体上部为LiAl5O8和LiAlO2 多晶体 ,中部 [10 0 ]方向自由结晶形成了单一透明的γ LiAlO2 晶体 ,... 本文采用导向温度梯度法生长出了透明γ LiAlO2 晶体 ,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梯度法生长晶体的工艺过程 ,坩埚中晶体上部为LiAl5O8和LiAlO2 多晶体 ,中部 [10 0 ]方向自由结晶形成了单一透明的γ LiAlO2 晶体 ,下部为钼金属颗粒 ,蓝宝石籽晶被严重污染 ;坩埚内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是晶体生长过程中熔体组分中L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lO2 LI2O 坩埚 透明 晶形 结晶 熔体 温度梯度法 晶体生长 X射线粉末衍射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偏铝酸锂(γ-LiAlO_2)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广亚 臧佶 +1 位作者 王永兰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51-1354,共4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粉体,冷等静压成型,保护烧结制备出了单一相的 γ-LiAlO2陶瓷试样。采用激光粒度仪,XRD和电子拉伸机等分别测定了粉体的粒度、相组成和试样的抗压性能等。主要研究了粉体合成以及工艺因素对烧结后γ-LiAlO2陶瓷试样的相... 采用固相法合成粉体,冷等静压成型,保护烧结制备出了单一相的 γ-LiAlO2陶瓷试样。采用激光粒度仪,XRD和电子拉伸机等分别测定了粉体的粒度、相组成和试样的抗压性能等。主要研究了粉体合成以及工艺因素对烧结后γ-LiAlO2陶瓷试样的相对密度、气孔率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粉料的粒度和分布对烧结影响很大;成型压力为 300 MPa,烧结温度 1 400℃保温 6 h 所得试样的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铝酸锂 制备工艺 性能 冷等静压
下载PDF
微波烧结偏铝酸锂陶瓷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作中 白新德 +4 位作者 凌云汉 林伟 谢志鹏 马文军 任永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偏铝酸锂(γ-LiAlO_2)陶瓷,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辐照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广泛相容性。采用了微波烧结γ-LiAlO_2陶瓷,避免了试件出现裂纹与变形,实现了快速烧结,并得到了传统电炉烧结无法比拟的优异的力学... 偏铝酸锂(γ-LiAlO_2)陶瓷,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辐照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广泛相容性。采用了微波烧结γ-LiAlO_2陶瓷,避免了试件出现裂纹与变形,实现了快速烧结,并得到了传统电炉烧结无法比拟的优异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如抗压强度、气孔率以及晶粒尺寸。这为以后高效高质生产偏铝酸锂陶瓷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铝酸锂陶瓷 微波烧结 燃料电池 可行性研究 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辐照稳定性 机械强度
下载PDF
LiAl_5O_8∶Tb^(3+)绿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礼梅 杨定明 +1 位作者 魏乐 胡亚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b3+掺杂的LiAl5O8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前驱物在750℃下灼烧2 h得到的样品为纯相的LiAl5O8。样品的激发谱为一宽带,其最强的峰位于231 nm。发射谱由4组窄带组成,其中最强峰位于542 nm,...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b3+掺杂的LiAl5O8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前驱物在750℃下灼烧2 h得到的样品为纯相的LiAl5O8。样品的激发谱为一宽带,其最强的峰位于231 nm。发射谱由4组窄带组成,其中最强峰位于542 nm,对应于Tb3+离子的5D4→7F5跃迁。最佳的Tb3+掺杂摩尔分数为0.01。探讨了Tb3+掺杂浓度、电荷补偿剂(Li+)和助熔剂(H3BO3)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激活剂浓度、添加电荷补偿剂和助熔剂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发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 铝酸锂 溶胶-凝胶法 绿色荧光
下载PDF
热压铸法制备偏铝酸锂陶瓷薄壁管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伟 白新德 +2 位作者 凌云汉 姜作中 马文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74-1080,共7页
以固相反应法合成出的LiAlO2细粉作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热压铸活塞法压制出薄壁管生坯,并对脱蜡后的素坯进行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两种不同工艺试验的比较,从产氚机理、粉体煅烧温度、颗粒尺寸、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烧结工艺等方面展开了较为... 以固相反应法合成出的LiAlO2细粉作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热压铸活塞法压制出薄壁管生坯,并对脱蜡后的素坯进行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两种不同工艺试验的比较,从产氚机理、粉体煅烧温度、颗粒尺寸、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烧结工艺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烧结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保温时间,使晶粒细化均匀,还能提高样品的抗压强度,非常有利于提高氚固体增殖剂的最终产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铸 偏铝酸锂 微波烧结
下载PDF
碳酸锂煅烧制备氧化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尤晶 王耀武 贺晓军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15,共4页
由于碳酸锂熔点低于分解温度,碳酸锂直接煅烧难以获得较好的分解效果。本论文对以碳酸锂和氧化铝混合物料为原料煅烧制备含锂氧化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探讨了混合物料中碳酸锂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 由于碳酸锂熔点低于分解温度,碳酸锂直接煅烧难以获得较好的分解效果。本论文对以碳酸锂和氧化铝混合物料为原料煅烧制备含锂氧化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探讨了混合物料中碳酸锂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锂中加入氧化铝煅烧由于生成Li 2O•Al 2O 3,使碳酸锂的分解温度大幅度地降低,在Al 2O 3与Li 2CO 3摩尔比为1.04∶1,煅烧温度高于800℃的条件下,碳酸锂分解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铝酸锂 煅烧 氧化锂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as CO2 chemisorbent of the Li5(Al1-xFex)O4 solid solution materials:Effect of oxygen addition
10
作者 Paulina Olavarría Elizabeth Vera +1 位作者 Enrique J.Lima Heriberto Pfeiffer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48-955,共8页
Pentalithium aluminate(β-LiAlO) and the corresponding iron-containing solid solution(Li(AlFe)O)were synthet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ll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 and microstructurally by X-ray ... Pentalithium aluminate(β-LiAlO) and the corresponding iron-containing solid solution(Li(AlFe)O)were synthet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ll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 and microstructurally by X-ray diffraction,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N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CO. Results showed that 30 mol% of iron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β-LiAlOcrystalline structure at aluminum positions. Moreover, iron addition induced morphological and superficial reactivity variations. Li(AlFe)Osamples chemisorbed CObetween 200 and 700 °C, where the superficial chemisorption presented the highest enhancement,in comparison to β-LiAlO. Additionally, Li(AlFe)Osamples sinter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thanβ-LiAlO. Isothermal COchemisorption experiments of β-LiAlOand Li(AlFe)Owere fitted to a first order reaction model, corroborating that iron enhances the COchemisorption, kinetically. When oxygen was added to the gas flow, COchemisorption process was mainly enhanced between 400 and 600 °C for the Li(AlFe)Osample in comparison to β-LiAlO. Hence, Li(AlFe)Osolid solution presented an enhanced COchemisorption proces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oxygen, in comparison to β-LiA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aluminate CO2 chemisorption Solid solution THERMOGRAVIMETRY
下载PDF
大尺寸高质量γ-LiAlO_2晶体的制备研究
11
作者 邹军 周圣明 +1 位作者 张连翰 徐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提拉法快速(6mm/h)生长了透明、Φ45mm×50mm完整的铝酸锂晶体,但晶体中下部出现了一个树状、乳白色的核芯.分别从透明和乳白色核芯部位取样,研磨作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发现两个样品所有的衍射峰均可以用γ-LiAlO2指标化.双... 采用提拉法快速(6mm/h)生长了透明、Φ45mm×50mm完整的铝酸锂晶体,但晶体中下部出现了一个树状、乳白色的核芯.分别从透明和乳白色核芯部位取样,研磨作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发现两个样品所有的衍射峰均可以用γ-LiAlO2指标化.双晶摇摆曲线显示晶体透明和乳白色部位的半高宽分别为116.9arcsec和132.0arcsec,结晶质量较差.通过三步气相传输平衡法(简称VTE)处理后,透明部位半高宽值(FWHM)降至44.2arcsec,乳白色部位 FWHM值降至53.3arcsec.结合快速生长和VTE技术,可以得到40mm×40mm高质量的铝酸钾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传输平衡法(VTE) 铝酸锂 提拉法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用γ-LiAlO_2粉末的制备
12
作者 邱绍坤 李淑文 麻森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本文简介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及其优点;叙述了合成LiAlO_2的方法,用Al_2O_3(a,γ)成功地制得了稳定的适合于MCFC用的γ-LiAlO_2,在MCFC工作温度(923K)下,β-LiAlO_2是不稳定的;973-1073K时,β-LiAlO_2向γ-LiAlO_2转变速度明显增... 本文简介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及其优点;叙述了合成LiAlO_2的方法,用Al_2O_3(a,γ)成功地制得了稳定的适合于MCFC用的γ-LiAlO_2,在MCFC工作温度(923K)下,β-LiAlO_2是不稳定的;973-1073K时,β-LiAlO_2向γ-LiAlO_2转变速度明显增大;a-LiAlO_2要在1073K以上转变为γ-LiAl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碳酸盐 偏铝酸锂 制备
下载PDF
柠檬酸盐法合成γ-LiAlO_2超微粉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立民 赵敏寿 董相廷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18-621,共4页
以LiNO3,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γLiAl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TG,DTA,XRD和TEM等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在550℃以上试样基本恒重,562℃有一相变峰,生成纯相γL... 以LiNO3,Al(NO3)3·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γLiAl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TG,DTA,XRD和TEM等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在550℃以上试样基本恒重,562℃有一相变峰,生成纯相γLiAlO2超微粉。600和900℃焙烧试验表明,粒径在40~70nm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650℃焙烧1,24和148h,产物γLiAlO2超微粉无相变,粒径几乎没有变化,保持在40~50nm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铝酸锂 超微粉 柠檬酸盐法 陶瓷
下载PDF
氯化物法制备MCFC隔膜用α-LiAlO_2细料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化新 衣宝廉 +5 位作者 李乃朝 孔连英 张恩浚 曲天锡 程英才 王风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2-460,共9页
用氯化物法制得α-LiAlO2细料.两种反应物料分别在650℃和550℃反应1h,生成α-LiAlO2.经过水洗等,产生水合作用,生成水合物(LiAlO2)2·5H2O.此水合物失水后,又变为α-LiAlO2细料... 用氯化物法制得α-LiAlO2细料.两种反应物料分别在650℃和550℃反应1h,生成α-LiAlO2.经过水洗等,产生水合作用,生成水合物(LiAlO2)2·5H2O.此水合物失水后,又变为α-LiAlO2细料.其粒度分别为0.33μm和0.45μm.反应物的粒度和性质及反应温度等对产物α-LiAlO2粒度均有一定影响.在本方法中,吸入反应机理仍起主要作用.以此细和粗α-LiAlO2粉料为原料,用流铸法制得电池隔膜.用此隔膜和两张烧结多孔Ni板组装的电池在200mA/cm2放电时,输出电压为0.85V.6次再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法 偏铝酸锂 隔膜 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水溶性隔膜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化新 程谟杰 衣宝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用水溶性粘结剂聚乙烯醇(PVA)和α-LiAlO2粉料等制备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水溶性隔膜(PVA隔膜).粉料的水合作用导致PVA隔膜的孔隙率和热失重均比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隔膜的大,但前者的最大孔径却比后者的小.当反应气压为0.9MPa,反应气体... 用水溶性粘结剂聚乙烯醇(PVA)和α-LiAlO2粉料等制备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水溶性隔膜(PVA隔膜).粉料的水合作用导致PVA隔膜的孔隙率和热失重均比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隔膜的大,但前者的最大孔径却比后者的小.当反应气压为0.9MPa,反应气体利用率为20%,分别于300和428.57mA·cm-2下放电时,PVA隔膜电池输出电压分别为0.849和0.739V;输出功率密度分别为254.7和316.7mW·cm-2,高于PVB隔膜电池的.经10次热循环启动,电池性能出现下降—回升—稳定的变化.这可能是PVA隔膜高温失水引起隔膜电导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隔膜 α-偏铝酸锂粉料 PVA
下载PDF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铝酸锂的改性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心安 傅小兰 +4 位作者 王超 王博 赵冬妮 张飞龙 李世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4-1069,共6页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铝酸锂(NCA)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严重、易发生结构相变和安全性能不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对NCA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综述了NCA材料表面...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铝酸锂(NCA)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阳离子混排严重、易发生结构相变和安全性能不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对NCA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综述了NCA材料表面包覆、体相掺杂、梯度化和单晶化等最新改性方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能量密度 正极材料 镍钴铝酸锂 改性方法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γ-LiAlO_2:Eu^(3+)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发光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吉红新 杨定明 +2 位作者 胡文远 谢礼梅 叶旭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30-203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γ-LiAlO2:Eu3+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电镜、荧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Eu3+最佳掺杂量以摩尔计为2%,样品γ-LiAlO2:2%Eu3+为四方晶系结构,样品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γ-LiAlO2:Eu3+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电镜、荧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Eu3+最佳掺杂量以摩尔计为2%,样品γ-LiAlO2:2%Eu3+为四方晶系结构,样品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呈片状。荧光体的最大激发峰λex=254nm,属于宽带激发,最大发射峰λem=613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Eu3+在LiAlO2晶格中主要占据非对称中心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红色荧光粉 铝酸锂 稀土
原文传递
铝酸锂纳米棒改性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乐 景茂祥 +2 位作者 李东红 扈鑫雨 贾春燕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0,共6页
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电化学稳定窗口窄是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制备了一种铝酸锂(LAO)纳米棒填充聚碳酸亚丙酯(PPC)的复合固体电解质薄膜(LAO-CSE),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LAO纳米棒和复合薄膜的微观... 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电化学稳定窗口窄是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制备了一种铝酸锂(LAO)纳米棒填充聚碳酸亚丙酯(PPC)的复合固体电解质薄膜(LAO-CSE),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对LAO纳米棒和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LAO纳米棒后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达到5.0×10^(-4)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大于4.8 V,LAO-CSE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室温电化学性能,填充8%(质量分数)LAO的NCM622/LAO-CSE/Li固态电池的首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180 mA·h/g,在0.5C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3%。LAO纳米棒的增强效果归因于棒状填料提供了连续的锂离子传输路径。该LAO-CSE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望在高压固态锂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锂纳米棒 固态电解质 电化学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α-LiAlO_2包覆Li[Li_(0.2)Mn_(0.54)Co_(0.13)Ni_(0.13)]O_2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宇 庞国耀 李建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244,共3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溶体正极材料Li[Li0.2Mn0.54Co0.13Ni0.13]O2,并用偏铝酸锂(α-LiAlO2)进行包覆改性。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表明:包覆前后的材料均属于α-NaFeO2六方层状结构,R3m空间群;包覆后的样品颗...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溶体正极材料Li[Li0.2Mn0.54Co0.13Ni0.13]O2,并用偏铝酸锂(α-LiAlO2)进行包覆改性。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表明:包覆前后的材料均属于α-NaFeO2六方层状结构,R3m空间群;包覆后的样品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不均匀絮状包覆物α-LiAlO2。包覆量为3%的样品性能较好:以低电流(0.05c)在2.0~4.8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73.0mAh/g;当电流提高到1.00C时,放电比容量为173.2mAh/g。倍率性能的提高,得益于包覆样品具有的较低的界面电阻与反应电阻,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包覆 性能 偏铝酸锂(α-LiAlO2)
下载PDF
镍钴铝酸锂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英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28期78-80,共3页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革新,人们发现了镍钴铝酸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电池放电过程中会存在阳离子混排的现象,导致带电电荷的流失,最终引起循环性能不好,倍率性能低下等情况。下面作者将通过对材料改进的方法进行...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革新,人们发现了镍钴铝酸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电池放电过程中会存在阳离子混排的现象,导致带电电荷的流失,最终引起循环性能不好,倍率性能低下等情况。下面作者将通过对材料改进的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主要是掺杂其他材料改善电池正极材料各种不足以及通过在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裹覆盖其他正极材料来改变电池的化学性质,通过分析在这些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且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望能够对未来的锂离子技术不断改进,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铝酸锂 正极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