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辟文学理论研究的新空间--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1
作者 颜红菲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文学地理学是目前国内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却表现出理论研究与文本实践之间的不平衡,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远大于理论方法上的探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产生于空间批评的历史语境,同时借鉴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逐步形成了自身... 文学地理学是目前国内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却表现出理论研究与文本实践之间的不平衡,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远大于理论方法上的探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产生于空间批评的历史语境,同时借鉴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理路的梳理与解析可以为国内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空间批评 文化地理学
下载PDF
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文学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文学地域差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学发展程度和文学... 文学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文学地域差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学发展程度和文学风格的差异。陕西文学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不平衡,其中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以及交通要道、文化交流较多的地区多是文学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自然景观的单调与繁复除直接影响着文风的质朴与瑰丽外,更多的通过在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有着独特区域特点的经济类型、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民风民性等方面曲折地影响着文学家,进而影响其风格。文学的这种空间分异性使文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空间分异 陕西文学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志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129,共8页
文学地理学是中国本土化学科,其学科建立的意义在于以中国声音传达在以批判传统文学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对于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开拓,然这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由于对"文学地理"这一核心概念理论界定不清,而直接导致了文学... 文学地理学是中国本土化学科,其学科建立的意义在于以中国声音传达在以批判传统文学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对于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开拓,然这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由于对"文学地理"这一核心概念理论界定不清,而直接导致了文学地理学系统建构的盲点与困难。为此,回归中国古代资源,从人-地及其关系-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地理-作家-文学-地理两个关系范式来寻求这一问题的解答显然具有研究的学理性和学科发展的亟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文学地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
下载PDF
陕西文学地理初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璐 司徒尚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进行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陕西文学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不平衡,其中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以及交通要道、文化交流较多... 本文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进行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陕西文学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不平衡,其中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以及交通要道、文化交流较多的地区多是文学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自然景观的单调与繁复除直接影响着文风的质朴与瑰丽外,更多的通过在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有着独特区域特点的经济类型、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民风民性等方面曲折地影响着文学家,进而影响其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空间分异 陕西文学
下载PDF
想象的城市——南京诗词景观的塑造与网络结构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长松 邹文卉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城市作为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被赋予一种"想象性的现实",城市物理空间、想象性与读者认知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世界文学之都,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学界的卓越地位。借助数字... 城市作为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被赋予一种"想象性的现实",城市物理空间、想象性与读者认知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世界文学之都,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学界的卓越地位。借助数字技术探索古代南京城市景观的意象维度、景观意象层级和景观意象的网络结构。研究结论包括:宋代诗词对南京景观的塑造对后世影响较大;"金陵"的书写主题维度凝聚了城市历史发展特征,"秦淮"表现出区域性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区域性的景观中以"钟山""凤凰台""雨花台""玄武湖""莫愁湖""白鹭洲""新亭""鸡鸣寺""朱雀桥"等为重要网络节点,其为南京古代诗词中的书写对象,并被赋予了多样的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学地理学 诗词景观 社会网络分析 南京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的六个研究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大兴 《中文论坛》 2017年第1期282-302,共21页
本文首次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六种,即系地法、现地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区域比较法和地理意象研究法。系地法,就是考证文学事象发生的地点,然后按照形式文学区或功能文学区进行排列;现地研究法,就是把文献研究法... 本文首次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六种,即系地法、现地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区域比较法和地理意象研究法。系地法,就是考证文学事象发生的地点,然后按照形式文学区或功能文学区进行排列;现地研究法,就是把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空间分析法,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包括各种空间元素及其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和解读;区域分异法,就是按照文学的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地理板块;区域比较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不同区域的文学事象进行共时比较或平行研究;地理意象研究法,就是准确地描述地理意象的地理特征和文学特征,深入地揭示其文化内涵、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系地法 现地研究法 空间分析法 区域分异法 区域比较法 地理意象研究法
下载PDF
当代三秦文学地域特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45-149,共5页
文学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新兴分支,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文学作为文化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关系密切。一定地域内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区域内的文化以及民... 文学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新兴分支,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文学作为文化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关系密切。一定地域内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区域内的文化以及民风民性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从而在文学上表现出相异的地域特色。处于农耕文明的地域环境对三秦文学影响甚大,其表现出与地域环境、区域文化相协调的"重农恋土、重质轻文、史诗情结、忧患意识"美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秦文学 文学地理学 地域特色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构热点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庆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学地理学是近30年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宏观层面看,主要热点问题集中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与任务及理论体系的建构等方面。文学地理学应该"成为一个可以和文学史双峰并峙的独立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以... 文学地理学是近30年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宏观层面看,主要热点问题集中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与任务及理论体系的建构等方面。文学地理学应该"成为一个可以和文学史双峰并峙的独立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以文学为本位,其理论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并亟待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文化地理 人文地理
下载PDF
文学地理视域下的甘肃作家群与地域文化关系——甘肃文学的一种观察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继红 郭文元 《唐都学刊》 2015年第5期89-95,共7页
地理空间是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自然环境,更是作家"精神原乡"的生成背景。从地理格局分布和作家的文化认同来看,甘肃文学已初步形成了河西走廊与大漠文学、黄河文化与城市文学等多元文化板块和多样文学形态,因此也产生了与之... 地理空间是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自然环境,更是作家"精神原乡"的生成背景。从地理格局分布和作家的文化认同来看,甘肃文学已初步形成了河西走廊与大漠文学、黄河文化与城市文学等多元文化板块和多样文学形态,因此也产生了与之直接关联的作家群体。但是甘肃作家群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的位置模糊,且作家对社会剧变过程中河陇大地上人的精神状态仍缺乏宏阔的概括力。其主要原因有二:一为借重地域资源而未能超越地理视域,二为彰显多元格局而缺乏板块互动。所以,构建以空间地理为背景的"精神原乡",以此统摄不同文化空间的人生世相和题材类型,形成以边缘冲击中心的文化板块运动,当是甘肃作家群乃至边缘作家汇入文学中心版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甘肃作家群 甘肃文学 地域文化 边缘冲击
下载PDF
瓯江山水诗路的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4-79,共6页
走出依据时间线考察文学史的藩篱,从文学地理学的基本方法深入考察瓯江山水诗路的地理形态可见,历经先宋山水诗的肇起与地域文化的勃兴、两宋文教的灿烂与山水诗的繁荣、元明清及近代的自适和深入,瓯江山水诗文学实绩卓越。近代以来,温... 走出依据时间线考察文学史的藩篱,从文学地理学的基本方法深入考察瓯江山水诗路的地理形态可见,历经先宋山水诗的肇起与地域文化的勃兴、两宋文教的灿烂与山水诗的繁荣、元明清及近代的自适和深入,瓯江山水诗文学实绩卓越。近代以来,温州现代诗歌、散文创作的助力,使得瓯江山水诗路自古至今的流域轴线、城市轴心及文人流向更加显著地影响着温州文化发展,其对温州山水人文基本范式的确立和生态文明建设动力的持续供给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也需要在新时代更好地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山水诗路 文学地理 山水文脉 生态文明 温州
下载PDF
“文学桂地”视野中的广西侗族作家文学书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秀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6,共8页
21世纪以来广西地域内"桂西北作家群""独秀峰作家群""相思湖作家群"及"文学桂军"等具有文学地理学视角的地域文学和作家研究建起了"文学桂地"的地理概观。以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与... 21世纪以来广西地域内"桂西北作家群""独秀峰作家群""相思湖作家群"及"文学桂军"等具有文学地理学视角的地域文学和作家研究建起了"文学桂地"的地理概观。以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与批评方法为基础,考察广西侗族作家文学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同或相近的地理特征、民族特征、文化特征。广西侗族作家以"民族书写"传统为背景,积极思考与建构广西地域内的侗族作家自身的"民族书写",他们具有广西侗族地理叙事特征、民族"籍贯"意识、身份意识及文化认同的文学创作,既展现了广西侗族作家个体和广西侗族作家群文学创作的丰富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也为"文学桂军"、广西文学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时代发展提供了有效经验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桂地 侗族作家 文学书写 文学地理
原文传递
西南联大作家创作中的文学地理问题——以汪曾祺创作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明飞龙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汪曾祺西南联大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入阐述战时昆明的自然、人文地理对汪曾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动呈现。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汪曾祺 文学创作 文学地理
下载PDF
紫阳民歌的“文学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承元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紫阳民歌与紫阳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分布受制于紫阳的地理环境。因而对紫阳民歌的理解,必须与紫阳的地貌特征结合起来。紫阳民歌对自然地理因素描写,反映了紫阳民歌独特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 紫阳民歌 文学地理学 地理政治学 太阳意象
下载PDF
吴澄文气论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万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7,共10页
元代理学大儒吴澄颇重游艺之事,并显露出圣贤多能之气象。他习惯于以理学思辨为根据阐发文学艺术之见解,因此其文艺思想具有内在的哲学逻辑。他不仅推崇以气论文,而且由全体贯通的天地之气分解出时代气运、地方土气和作者才气等多重序列... 元代理学大儒吴澄颇重游艺之事,并显露出圣贤多能之气象。他习惯于以理学思辨为根据阐发文学艺术之见解,因此其文艺思想具有内在的哲学逻辑。他不仅推崇以气论文,而且由全体贯通的天地之气分解出时代气运、地方土气和作者才气等多重序列,并最终归结到气质之性上来,整个过程浑然邃密。不过,吴澄并不是“气本论”主张者,他坚持“理在气中”的学术立场和“理主气辅”的文艺观念,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初质素,理才是气得以如此的依据。如此,则气运和土风通过作者的才性气质发挥作用,作者也可通过积学明理的变化气质之功突破气运和土风的笼罩,此即时地因素影响文艺的机制与局限。基于对理气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认知,吴澄在文艺批评实践中构建了内涵丰富而体系圆融的文气思想,不仅将中国古代文气命题推进到新的境界,也对当下的文学地理学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澄 文气论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试论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以陕西作家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祖群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7-52,共6页
地理环境影响文学风格,滋润地域文学。中国北方黄土地区的陕西因自然与文化地理背景差异,天然分割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文化地理亚区,产生三大陕派作家与代表作,并且在新的时期表现为冲出潼关、陕军东征。基于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 地理环境影响文学风格,滋润地域文学。中国北方黄土地区的陕西因自然与文化地理背景差异,天然分割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文化地理亚区,产生三大陕派作家与代表作,并且在新的时期表现为冲出潼关、陕军东征。基于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文学作为一种地理学表达,具有鲜明的乡土指向。陕西文学地理的乡土指向主要体现在鲜明的黄土本色、造反创业爱情的文化主题、震撼的底层真实、独特的现实主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地理环境 乡土指向 陕派作家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野中的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文珍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16,28,共7页
贾平凹通过对商州的书写不断建构着自我意义上的文化乡愁与文学版图。贾平凹在商州的生活经历既促成了他对世界的理解,也使他基于原乡书写的作品成为商州的地理表征和文化景观。从文学地理和文学地域两条路径对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进... 贾平凹通过对商州的书写不断建构着自我意义上的文化乡愁与文学版图。贾平凹在商州的生活经历既促成了他对世界的理解,也使他基于原乡书写的作品成为商州的地理表征和文化景观。从文学地理和文学地域两条路径对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进行梳理,探寻贾平凹对商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独特观照,通过分析作品中对山水、方言、神秘文化的精心描绘,寻觅贾氏独有的商州文学地图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商州系列小说 文学地理
下载PDF
打工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书写——基于索亚“第三空间”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家熙 翁时秀 彭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9-640,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与资本的双重作用下,流动于农村与城市的打工一族开始出现。打工文学作为打工者发声的平台,不仅反映了打工者观照城市的方式,也体现出城市中不同主体对打工者的规训。文章以打工文学为分析内容与工具,以索亚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与资本的双重作用下,流动于农村与城市的打工一族开始出现。打工文学作为打工者发声的平台,不仅反映了打工者观照城市的方式,也体现出城市中不同主体对打工者的规训。文章以打工文学为分析内容与工具,以索亚的"第三空间"为分析理论,从身体、厂区、城市三种空间层次出发,探讨了外来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空间体验。研究发现,外来工的生活空间充满了"第三空间"的特征,是一个被资本与权力的话语操控的空间,体现为外来工"我者-他者""压迫-抵抗""核心-边缘"的多元体验。这一城市空间体验也促进了打工者群体主体性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空间 打工文学 外来工 索亚 文学地理
下载PDF
“阳国北门”居庸关的地理叙事和审美空间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2,共9页
作为长城关隘文学景观的代表,居庸关的文学地理意义是多重的。首先从地理意象的文化意蕴上看主要是“阳国北门”精神,即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精神。长城关隘曾是“阳国北门”“阴国南门”或“国中虚门”,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阳国北门”... 作为长城关隘文学景观的代表,居庸关的文学地理意义是多重的。首先从地理意象的文化意蕴上看主要是“阳国北门”精神,即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精神。长城关隘曾是“阳国北门”“阴国南门”或“国中虚门”,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阳国北门”,即守护国家安危的存亡之门。其次从地理叙事看,主要为战争灾难的多重“复奏”与民族融合的“变奏”。动荡年代,入关与出关,家园与异乡,生与死,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和平时期,关口的开放与融通大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安乐之音。最后,从审美空间看,关外的苍凉悲慨、关内的苍翠秀丽也涵盖在一道雄关之中,是复杂的统一,多样的和谐。开放、融通、和平的精神应成为当下这个时代长城文化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庸关 文学地理 地理意象 地理叙事 审美空间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科反省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文学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5-93,共9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成为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普遍接纳。在现代科学研究之背景下,从宏观视野反思和省察过去学术界关于文学地理学之研究,审视2500多年来关于文学与地理关...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成为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普遍接纳。在现代科学研究之背景下,从宏观视野反思和省察过去学术界关于文学地理学之研究,审视2500多年来关于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研究。以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有一个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到独立学科的逐渐超越和提升的过程。文学地理学致力于文学与地理之互动影响关系的研究,既要彰显文学活动的地域风土质性,亦当呈显地域空间的文学意义。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关于研究方法和态度的诸多问题,皆需认真反思和省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地域文学 文学地理学 学科反省
下载PDF
地理叙事:论易卜生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途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艺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3-49,共7页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通过分析易卜生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途径,诠释和实践地理空间的建构途径,即地理叙事。在易卜生的诗歌中,特定的地理位置、非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想象的地理位置相互关联。这些地理位...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通过分析易卜生诗歌中的地理空间建构途径,诠释和实践地理空间的建构途径,即地理叙事。在易卜生的诗歌中,特定的地理位置、非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想象的地理位置相互关联。这些地理位置并列存在而距离跳跃,彼此临近而逐渐延展,虚虚实实而相互转换,共同组建易卜生诗歌的地理框架,联结诗人的脚步和思想,诗人内心的种种情感也在这些地理位置之间强烈迸发。诗人通过实景与幻象交织,真情与诗意的交融,建构起一个个独立而统一的地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叙事 易卜生诗歌 地理意象 地理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