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
庄森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2
|
胡适与梁启超的白话文学因缘 |
夏晓虹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8
|
|
3
|
新文学的诞生与“革命”话语——中国新文学发生期的一种政治文化的阐释 |
杨洪承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4
|
“文学”如何“革命”——近代“文学革命”话语的生成 |
余来明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3
|
|
5
|
法国文学取向的中国新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诗”与“散文”观(一) |
陈方竞
朱旭晨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6
|
启蒙话语的转换与形成 |
王维国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7
|
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进化论 |
孙晨
严学锋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8
|
“性灵说”的现代学术境遇 |
李勇
|
《商洛学院学报》
|
2012 |
2
|
|
9
|
近代白话通史修撰中的体裁、语言与格式问题——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的几个探索 |
孙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0
|
试论中国新文学的三次“改道” |
周健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1
|
在对抗中思辨与前进——浅谈五四文学革命的几次论争 |
陶禹含
|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2
|
今文经学与晚清文学革命 |
刘再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中西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文学“人学”主题的演变——对一个当代性文学思潮的历史扫描 |
肖向东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4
|
思想启蒙者: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李大钊 |
商昌宝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论“五四”前公共舆论空间中的“文学革命” |
宋声泉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4 |
1
|
|
16
|
瞿秋白与“文腔革命” |
刘小中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7
|
“大系”里的“小文章”——读《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
闫美景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中国现代文学起点探寻——从维新变法看中国现代文学变革的趋势 |
祁志龙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9
|
论“文学革命”爆发的社会时代原因 |
朱丕智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02 |
0 |
|
20
|
近代文学观与科学传播——谈任鸿隽科学救国的文学理念 |
耿娴
田列朋
|
《科普研究》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