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氮对煤岩的冷冲击作用机制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任韶然 范志坤 +3 位作者 张亮 杨勇 罗炯 车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790-3794,共5页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利用液氮对近井地带煤层进行"冷冲击"能使煤层产生裂纹,同时液氮辅助煤层气压裂具有增能助排、减小地层伤害等优点。分析液氮对煤岩冷冲击的作用机制,建立煤岩基质的冷缩应力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不同条件下...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利用液氮对近井地带煤层进行"冷冲击"能使煤层产生裂纹,同时液氮辅助煤层气压裂具有增能助排、减小地层伤害等优点。分析液氮对煤岩冷冲击的作用机制,建立煤岩基质的冷缩应力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冷冲击试验,测试冷处理前、后煤岩的声波传播特性,分析冷冲击对煤岩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氮的超低温作用能使煤岩基质收缩,产生热应力裂缝,同时煤岩天然裂缝中的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应力超过煤岩的强度,可在煤岩内产生局部裂纹;冷冲击应力产生得裂缝将沿着垂直于面割理裂缝的方向延伸,有助于增加煤岩的整体渗透率。经过液氮处理,煤岩的声波速度与幅度有较大的下降,表明液氮冷冲击作用能对煤岩的内部结构和力学强度产生较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液氮 冷冲击 声波 冷缩应力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品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89年第4期390-398,共9页
引言十九世纪末,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低温生物学(Cryobiology)。气体液化技术使人类可以获得近乎生命的凝固状态。1949年发现了甘油可以防止冰冻对活细胞的伤害,对低温生物学有重要贡献。从而导致了在许多不同领域内广泛应用低温保... 引言十九世纪末,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低温生物学(Cryobiology)。气体液化技术使人类可以获得近乎生命的凝固状态。1949年发现了甘油可以防止冰冻对活细胞的伤害,对低温生物学有重要贡献。从而导致了在许多不同领域内广泛应用低温保护技术。超低温通常指低于-80℃的低温,常用的有干冰(-79℃)、深冷冰箱、液氮(-196℃)及液氮蒸汽相(-140℃)。这样低的温度下保存生物材料,可以大大减慢、甚至终止代谢和衰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超低温保存 液氮
下载PDF
豆科种子休眠破除方法初探 被引量:49
3
作者 胡小文 武艳培 +2 位作者 王彦荣 余进德 张宝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8-573,共6页
对9种常见豆科植物种的适宜休眠破除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硫酸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最佳处理时间因种而异,处理时间过长可引致死种子数增多.在采用的60℃、80℃和95℃热水处理中,以80℃效果最好,60℃仅破除少部分种子休眠,而95℃则... 对9种常见豆科植物种的适宜休眠破除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硫酸休眠破除效果最好,但最佳处理时间因种而异,处理时间过长可引致死种子数增多.在采用的60℃、80℃和95℃热水处理中,以80℃效果最好,60℃仅破除少部分种子休眠,而95℃则引致大部分种子死亡;除60℃外,延长热水处理时间可导致死种子数增加.液氮处理效果与种子大小有关,可显著破除苜蓿等小粒种子休眠,对中粒种子如印度田菁的休眠破除没有影响,但显著伤害苦豆子等大粒种子;液氮破除休眠与种子浸入液氮的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热水 液氮 豆科 物理性休眠
下载PDF
影响精液质量的几个冷冻技术因素 被引量:27
4
作者 渊锡藩 张一玲 邢小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本文提出冷冻精液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是由冷冻温度和降温速度所构成的精液冷冻温度曲线。通过对国内15个省、市级牛冷冻精液生产单位的生产工艺程序进行监测,对细管型及颗粒型精液冷冻温度曲线的类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 本文提出冷冻精液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是由冷冻温度和降温速度所构成的精液冷冻温度曲线。通过对国内15个省、市级牛冷冻精液生产单位的生产工艺程序进行监测,对细管型及颗粒型精液冷冻温度曲线的类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牛冷冻精液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精液 温度曲线 液氮
下载PDF
煤矿液氮防灭火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5
作者 史波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液氮技术是预防和处理煤矿井下大型火灾事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采用Damkohler准则定性分析了煤矿液氮的防灭火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液氮防灭火工业试验的典型案例及液氮防灭火技术工艺,定量讨论了液氮灌注量、管路的压降、注液氮口位置... 液氮技术是预防和处理煤矿井下大型火灾事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采用Damkohler准则定性分析了煤矿液氮的防灭火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液氮防灭火工业试验的典型案例及液氮防灭火技术工艺,定量讨论了液氮灌注量、管路的压降、注液氮口位置与间距等液氮防灭火技术参数。指出煤矿液氮防灭火的发展趋势,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及立足防灭火系统安全,实现矿井液氮防灭火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煤矿火灾 防灭火 技术 惰化
原文传递
液氮速冻技术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余世锋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液氮速冻技术是一种食品冷加工技术,在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阐述了液氮速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并对液氮速冻技术在食品冷加工领域中应用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液氮 速冻 冷加工 食品
原文传递
饱水度和再溶浸对液氮冷冻煤致裂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春会 张海霞 +2 位作者 于永江 李和万 王来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00-406,共7页
为解饱水度和液氮再溶浸对液氮冷冻煤致裂效果的影响,取王营子矿的干燥、天然含水和饱水3组原煤煤样在室内实验室开展了液氮溶浸实验,测试液氮溶浸前后煤样波速变化,观察煤样表面裂隙发展。定义了煤样波速变化率和代表性裂隙面积变化率... 为解饱水度和液氮再溶浸对液氮冷冻煤致裂效果的影响,取王营子矿的干燥、天然含水和饱水3组原煤煤样在室内实验室开展了液氮溶浸实验,测试液氮溶浸前后煤样波速变化,观察煤样表面裂隙发展。定义了煤样波速变化率和代表性裂隙面积变化率2个指标,分析了饱水程度、液氮再溶浸对煤内原生裂隙结构扩展和新裂隙萌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液氮作用下,原煤内主要发生原生裂隙扩展及新裂隙萌生。2煤的饱水程度对液氮溶浸煤致裂效果影响很大。随着饱水度增加,煤样的波速变化率和代表性裂隙面积变化率都增加。饱水煤样的波速变化率和代表性裂隙面积变化率分别为干燥煤样的21.2倍和11.7倍。3液氮再溶浸作用将加剧煤样内缺陷结构发育,提高液氮作用效果。天然含水煤样的液氮再溶浸作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冷冻 饱水度 低渗煤层 液氮再溶浸
下载PDF
保鲜运输用液氮充注气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广海 吕恩利 +2 位作者 陆华忠 韩小腾 张明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5-259,共5页
为实现对气调保鲜运输厢体内气体成分的自动控制,以液氮充注气调为对象,搭建了液氮充注气调试验平台。设计了基于低温保护优先的气调方案,采用双限值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液氮充注气调的自动控制。以香蕉为试验物料,开展液氮充注气调保鲜... 为实现对气调保鲜运输厢体内气体成分的自动控制,以液氮充注气调为对象,搭建了液氮充注气调试验平台。设计了基于低温保护优先的气调方案,采用双限值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液氮充注气调的自动控制。以香蕉为试验物料,开展液氮充注气调保鲜试验。结果表明:运输厢体气密性对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影响较大,气密性差则增加了系统执行机构的工作频率及液氮消耗量;塑料筐和纸皮箱2种香蕉包装条件对液氮充注降氧影响不大;初始温度对液氮充注的降氧时间影响较大,初始温度高时降氧时间短,初始温度低时降氧时间长;系统实现了以温度优先的气调控制策略,系统工作稳定性良好。上述研究为开发液氮充注气调保鲜运输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 液氮 控制系统 气调 香蕉
下载PDF
液氮对不同温度煤裂隙冻融扩展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和万 王来贵 +2 位作者 牛富民 刘文峰 张春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液氮冻融循环作用对煤内原生裂隙扩展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选取初始温度分别为35,55和75℃的原煤煤样,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声波测速仪测试煤样经液氮冻融前后的裂隙扩展程度,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前后煤样抗压强度的变化... 为研究液氮冻融循环作用对煤内原生裂隙扩展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选取初始温度分别为35,55和75℃的原煤煤样,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声波测速仪测试煤样经液氮冻融前后的裂隙扩展程度,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前后煤样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液氮冻融循环对煤裂隙的发育有促进作用,相同冻融循环周期下试样裂隙宽度扩展量随初始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同初始温度下试样裂隙宽度扩展量随冻融循环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试样裂隙沿垂直节理方向扩展明显;55和75℃煤样破坏周期数分别为8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裂隙 冻融循环 显微形貌 衰减率
下载PDF
垂直圆管内液氮流动沸腾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祥东 汪荣顺 +1 位作者 黄荣国 石玉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1-497,共7页
分析了液氮流动沸腾过程中气液两相间动量、能量以及质量的传输规律,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新模型重点修正了界面面积浓度和气泡挣脱直径的计算式;采用新建立的理论模型作为封闭方程对CFX-4.3中内建的双流体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采用修正... 分析了液氮流动沸腾过程中气液两相间动量、能量以及质量的传输规律,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新模型重点修正了界面面积浓度和气泡挣脱直径的计算式;采用新建立的理论模型作为封闭方程对CFX-4.3中内建的双流体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采用修正后的双流体模型模拟了液氮在垂直圆管内的流动沸腾过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所建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两相流参数分布的不均匀性对液氮流动沸腾过程中的热质传输特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流动沸腾 双流体模型 相间传输 传热 空泡份额
下载PDF
海产饵料微藻超低温保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志珍 张继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3-17,共5页
15种海产饵料微藻在超低温(-196℃)下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波海红胞藻和中肋骨条藻未能活化复苏外,其余13种微藻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化复苏,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只是各种微藻的生长延缓期和生长率各有不同。细小裂面藻... 15种海产饵料微藻在超低温(-196℃)下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波海红胞藻和中肋骨条藻未能活化复苏外,其余13种微藻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化复苏,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只是各种微藻的生长延缓期和生长率各有不同。细小裂面藻的延缓期最短,为4天,15天的平均生长率最大(K=0.253);盐沼杜氏藻为最长,15天,生长率最小(K=0.077),其他微藻的延缓期都在5—10天,生长率为0.121-0.204。多数微藻在超低温条件都能长期保持生命活力,超低温技术是微藻保种中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液氮 冷冻保护剂 保种技术
下载PDF
液氮对页岩的致裂效应及在压裂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蔡承政 李根生 +1 位作者 黄中伟 高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5,共7页
为研究液氮对页岩的致裂效应,对同一页岩岩样在液氮冷却处理前后进行超声波和渗透率测试,并对比岩样表面的变化情况,分析液氮对岩石的致裂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讨论液氮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上具有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经过... 为研究液氮对页岩的致裂效应,对同一页岩岩样在液氮冷却处理前后进行超声波和渗透率测试,并对比岩样表面的变化情况,分析液氮对岩石的致裂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讨论液氮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上具有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液氮冷却后,页岩表面有明显的热力裂缝产生,液氮能够对页岩产生显著的致裂效果;液氮低温作用能够促进页岩内部微裂纹的扩展,提高孔隙结构的连通性,使页岩波速降低、渗透率增加;试验中页岩的波速最大降幅为10.43%,渗透率最大增幅为17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液氮 致裂 渗透性 应用前景
下载PDF
630kVA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制和并网试验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银顺 赵祥 +9 位作者 韩军杰 李会东 关颖 包庆 许熙 戴少涛 宋乃浩 张丰元 林良真 肖立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24-31,共8页
研发了630kVA、10.5kV/0.4kV三相交流高温超导变压器,并成功进行了并网试验运行。该变压器导线采用多芯Bi2223/Ag不锈钢加强高温超导带材;高压绕组采用多层圆筒式结构,层间置有绝缘和冷却通道;低压绕组采用并联饼式结构。铁心采用非晶... 研发了630kVA、10.5kV/0.4kV三相交流高温超导变压器,并成功进行了并网试验运行。该变压器导线采用多芯Bi2223/Ag不锈钢加强高温超导带材;高压绕组采用多层圆筒式结构,层间置有绝缘和冷却通道;低压绕组采用并联饼式结构。铁心采用非晶合金材料,为三相五柱式结构。绕组置于环形带有室温孔径的玻璃钢低温杜瓦中,以保证铁心处于室温环境。超导线的绝缘利用自主开发的包扎机以聚酰亚胺薄膜采用双半叠包工艺进行绝缘包扎。经过对该变压器进行基本性能测试,满足并网试验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变压器 BI2223/AG带材 非晶合金 绕组 损耗 液氮
下载PDF
大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艳军 李锡香 +2 位作者 向长萍 沈镝 宋江萍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7-509,共3页
用山东‘苍山大蒜’进行了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5~8mm大蒜茎尖在MS+0.7mol/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7d,切取3.0~3.5mm的茎尖,在20℃下经60%PVS2处理60min,再于0℃下用PVS2处理5~60min后,换适量新鲜PVS2,浸入液氮。保... 用山东‘苍山大蒜’进行了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5~8mm大蒜茎尖在MS+0.7mol/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7d,切取3.0~3.5mm的茎尖,在20℃下经60%PVS2处理60min,再于0℃下用PVS2处理5~60min后,换适量新鲜PVS2,浸入液氮。保存2d或1个月后取出,在37℃水浴中解冻2min,用MS+1.2mol/L蔗糖液体培养基洗涤2次,每次10min,经过恢复培养,茎尖成活率最高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茎尖培养 液氮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液氮冻结技术在井筒封水抢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岳丰田 王涛 +3 位作者 檀鲁新 齐吉龙 国重宽 张洪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1,46,共4页
为了封堵某矿井异常出水的水文孔,基于液氮气化时剧烈吸热的原理,提出了采用液氮土层冻结技术快速冻结水文孔的解决思路。通过在出水水文孔下放液氮冻结管,液氮气化吸热,直至冻结水文孔及周围土体。在矿井建设中其他封水措施都失效的情... 为了封堵某矿井异常出水的水文孔,基于液氮气化时剧烈吸热的原理,提出了采用液氮土层冻结技术快速冻结水文孔的解决思路。通过在出水水文孔下放液氮冻结管,液氮气化吸热,直至冻结水文孔及周围土体。在矿井建设中其他封水措施都失效的情况下,液氮快速冻结取得了理想效果;这表明液氮快速冻结技术可以作为应用冻结法出现险情时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冻结 矿井
下载PDF
果蔬气调保鲜运输车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吕恩利 陆华忠 +3 位作者 罗锡文 王广海 许锦锋 杨松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9-16,共8页
为解决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气调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液氮充注气调保鲜运输技术,应用该技术制造的运输车主要由汽车底盘、基于压差原理的运输厢体、液氮充注气调装置、超声波加湿装置、制冷机组、变风量通风装置、换气装置... 为解决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气调效率低且成本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液氮充注气调保鲜运输技术,应用该技术制造的运输车主要由汽车底盘、基于压差原理的运输厢体、液氮充注气调装置、超声波加湿装置、制冷机组、变风量通风装置、换气装置和集中控制系统等组成。整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33.5±1)℃、相对湿度59%±3%、采用仅中间留空堆栈、装载后厢体内后部温度(22.3±0.3)℃的条件下,物料初始温度为4.82和6.38℃时,调控至目标环境所用时间为52和90min;物料初始温度基本相同(4.65~4.82℃)、采用仅中间留空、中间与两侧留空和无空留堆栈方式时,调控至目标环境所用时间分别为52、30和77min,相对湿度自85%升至90%所用时间分别为26、9和33min,中间与两侧留空堆栈方式在调控速度方面依次优于仅中间留空和无空留堆栈;实载时厢体内氧气体积分数自20.9%降至5%用时28min,平均消耗液氮18.99kg,气调效率高且使用成本低。研究结果对提升果蔬气调保鲜运输技术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气调 保鲜 运输车 果蔬
下载PDF
低温对煤岩渗透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兆中 张云鹏 +3 位作者 贾敏 李小刚 魏卓 张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60,共7页
液氮压裂过程向地层注入液氮而产生的低温会对煤层岩石造成破坏,导致煤层渗透率升高。为揭示液氮注入地层过程对煤层渗透率影响的规律,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开展了低温处理前、后煤岩渗透率测试试验。对比干燥与饱水煤岩在不同处理温度下... 液氮压裂过程向地层注入液氮而产生的低温会对煤层岩石造成破坏,导致煤层渗透率升高。为揭示液氮注入地层过程对煤层渗透率影响的规律,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开展了低温处理前、后煤岩渗透率测试试验。对比干燥与饱水煤岩在不同处理温度下的渗透率测试结果,-10、-25、-40℃及液氮(-195.8℃)低温处理30 min都会导致煤岩渗透率升高,饱水煤岩渗透率升高幅度高于干燥煤岩;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煤岩渗透率升高幅度变大,拟合得到了渗透率升高率与煤岩处理温度之间的指数关系。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详细论述了低温导致煤岩破坏并提高煤层渗透率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煤岩 岩石破坏 低温处理 渗透率
下载PDF
液态N_2、CO冲击压缩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施尚春 董石 +2 位作者 黄跃 刘福生 孙悦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5-300,共6页
介绍利用液氮致冷技术实现低温靶的冷却及样品气体的液化,并通过二级轻气炮对液态气体加载进行平面冲击压缩,实验分别测得10~57GPa一次冲击压缩下液氮和液态CO的Hugoniot关系数据。这些实验数据结果显示,33GPa以上比其以下更容易压缩,... 介绍利用液氮致冷技术实现低温靶的冷却及样品气体的液化,并通过二级轻气炮对液态气体加载进行平面冲击压缩,实验分别测得10~57GPa一次冲击压缩下液氮和液态CO的Hugoniot关系数据。这些实验数据结果显示,33GPa以上比其以下更容易压缩,这种现象本质是氮发生离解相变消耗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势。液态在20GPa以下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压缩过程,而在其以上则伴随有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现象产生。此外,实验研究还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液态 HUGONIOT 冲击压缩 一氧化碳
下载PDF
液氮冷却煤变形-破坏-渗透率演化模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春会 王来贵 +1 位作者 赵全胜 李伟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0-99,共10页
如何定量评估液氮冷却后煤储层的渗透率演化是液氮冷却增透煤储层技术的关键。为分析液氮注入煤后的变形、破坏和渗透率演化过程,将煤视作弹脆塑材料,其变形过程包括弹性变形、脆性跌落和残余塑性流动3个阶段,结合单元强度退化指数... 如何定量评估液氮冷却后煤储层的渗透率演化是液氮冷却增透煤储层技术的关键。为分析液氮注入煤后的变形、破坏和渗透率演化过程,将煤视作弹脆塑材料,其变形过程包括弹性变形、脆性跌落和残余塑性流动3个阶段,结合单元强度退化指数、扩容指数和Mohr-Column准则,建立了考虑围压对煤单元峰后力学行为影响的本构模型。根据煤岩单元变形过程,将煤岩单元渗透率演化分成2个阶段,即弹性压缩煤岩单元渗透率减小阶段及煤岩单元破坏后的渗透率增加阶段。分析了单元弹性变形、剪切破坏和拉破坏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煤岩单元弹性压缩和拉伸引起单元内孔隙空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单元渗透率;煤岩单元剪切破坏在单元内形成共轭剪切带,在剪切带内的流体流动服从平行板定律,给出了基于单元体应变的剪切带宽度和渗透率计算公式;煤岩单元拉破坏在单元体内形成“十”字型裂隙,在裂隙内的流动也服从平行板定律,给出了基于单元体应变的裂隙宽度和渗透率计算公式。结合热传导理论建立了液氮冷却煤层的温度一变形一破坏一渗透率演化模型,并在FLAC下利用Fish函数方法予以实现。数值算例研究了液氯注入辽宁王营子矿某煤层气抽放井后煤层的变形、破坏和渗透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煤受液氮冷却作用后发生体积收缩,越靠近钻孔温度梯度越大,收缩变形越大,温度拉应力越大,越容易破坏,形成拉破坏区。液氮注入冷却10d后的拉破坏区约0.65m宽。2)在拉破坏区,单元内形成了贯通的裂隙,单元体渗透率显著增长,液氮冷却10d的单元渗透率最大增长幅度可达1.97×10^5倍。3)远离钻孔区域,拉应力也使得煤的渗透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19/6~14%,远小于破坏区。4)随着冷却时间增加,破坏区域扩大,但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工程 液氮 拉破坏 温度 渗透率 演化
下载PDF
用液氮淬冷法进行花粉破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顺华 陶乐仁 +2 位作者 徐斐 刘宝林 郭旭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利用液氮将油菜花粉进行深低温超快速冷冻处理后,借助显微镜对解冻后的花粉进行显微观察拍照和破壁率统计,同时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胞外总糖含量测定. 实验表明油菜花粉破壁优化条件为: 外包紫铜,解冻温度95,反复冻结...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利用液氮将油菜花粉进行深低温超快速冷冻处理后,借助显微镜对解冻后的花粉进行显微观察拍照和破壁率统计,同时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胞外总糖含量测定. 实验表明油菜花粉破壁优化条件为: 外包紫铜,解冻温度95,反复冻结解冻3次,此时每克花粉中胞外总糖变化量最大值达59.588 mg(以葡萄糖计),较未经冻结解冻处理的上升了31.25%,破壁率达9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破壁率 液氮 正交实验 苯酚-硫酸法 显微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