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片中烯脂酰-CoA还原酶基因PsECR的筛选及其启动子的克隆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利 陈桂信 +3 位作者 王玉珍 吕恃衡 潘东明 姜翠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4-582,共9页
【目的】探讨ECR基因在调控蜡质形成过程中分子机制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为其抗病机理研究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已构建好的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烯脂酰-CoA还原酶(E... 【目的】探讨ECR基因在调控蜡质形成过程中分子机制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为其抗病机理研究和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已构建好的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烯脂酰-CoA还原酶(ECR)基因,命名为PsECR,然后,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采用Genome Walking方法从基因组DNA中分离获得PsECR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命名为PsECRp。【结果】PsECR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 717 bp,5′非翻译区长447 bp,3’非翻译区长33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933 bp,编码311个氨基酸。通过蛋白质序列对比发现PsECR与蔷薇科植物苹果的ECR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3%,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sECR在幼叶、老叶中的表达量相对其他3个时期明显最低,而叶芽、展开叶、成熟叶中表达量处于同一水平。将得到的PsECRp序列用在线软件plantcare和plant分析表明,该序列除含有启动基本元件,如TATA-Box、CAATBox外,还含有2个防御相关元件(MYB1LEPR)、2个抗病响应元件(BIHD10S)、1个病原菌应答元件(W-Box)、1个真菌诱导反应元件(Box-w1)、2个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CGTCA-motif)、1个响应逆境胁迫富TC的重复序列(TCrich repeats)等响应元件。【结论】筛选得到了PsECR基因全长序列,对该基因在叶片的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分析显示,PsECR基因可能参与叶片蜡质合成的调控。由获得的PsECRp启动子的序列分析表明,可以推测ECR在植物应答抵抗病原菌和逆境胁迫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 全长CDNA 启动子 调控元件 基因表达分析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叶片乙醇酸氧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利 陈桂信 +3 位作者 潘东明 王玉珍 吕恃衡 姜翠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5-970,共6页
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GLO)是植物光呼吸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催化羟乙酸盐氧化成乙醛酸盐和H2O2,与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试验从已构建好的(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GLO)是植物光呼吸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催化羟乙酸盐氧化成乙醛酸盐和H2O2,与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试验从已构建好的(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乙醇酸氧化酶(GLO)基因,命名为PsGLO。序列分析表明,PsGLO基因cDNA全长为1 531 bp,开放阅读框为1 122 bp,编码374个氨基酸。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与陆地棉乙醇酸氧化酶基因相似性最高,为90%。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sGLO基因在叶中木奈叶芽、展开叶、幼叶、成熟叶、老叶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中都有表达,其中,老叶中表达量最高,叶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奈(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 乙醇酸氧化酶 全长CDNA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嫩芽总RNA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桂信 吕柳新 +1 位作者 赖钟雄 潘东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以嫩芽为材料,对Trizol法进行改进提取总RNA,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0%PVPP与材料共研磨,并在Trizol提取液中加入1%β-巯基乙醇,可以完全排除酚类物质、色素等杂质的干扰;采用在匀浆液中加入终浓度为20%乙醇沉淀多糖、在裂解液抽提的上相中... 以嫩芽为材料,对Trizol法进行改进提取总RNA,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0%PVPP与材料共研磨,并在Trizol提取液中加入1%β-巯基乙醇,可以完全排除酚类物质、色素等杂质的干扰;采用在匀浆液中加入终浓度为20%乙醇沉淀多糖、在裂解液抽提的上相中加入终浓度为3mol/LLiCl沉淀RNA、在RNA的粗提液中加入适量的3mol/LNaAc(pH5.2)和低浓度的无水乙醇沉淀多糖等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去除多糖的干扰,获得纯净、完整的RNA样品,用它为模板进行RT-PCR反应,获得PPO基因保守区约600~800bp的cDNA条带;而单独采用在匀浆液中加入终浓度为20%乙醇沉淀多糖的方法,不能将样品中的多糖去除干净,这些残留的多糖会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导致逆转录反应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RNA 提取与纯化
下载PDF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桂信 吕柳新 +1 位作者 赖钟雄 潘东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以嫩芽为材料,对Dellaporta等用CTAB制备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进行改良,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ω=10%PVPP与材料充分研磨,将提取缓冲液的β-巯基乙醇体积分数降低为1%,能有效地去除材料中的多酚类物质;用氯仿/异戊醇(24∶1)抽提裂解液... 以嫩芽为材料,对Dellaporta等用CTAB制备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进行改良,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ω=10%PVPP与材料充分研磨,将提取缓冲液的β-巯基乙醇体积分数降低为1%,能有效地去除材料中的多酚类物质;用氯仿/异戊醇(24∶1)抽提裂解液2次所获得的上相,加入1/10体积的65℃的NaCl/CTAB溶液混匀,再用氯仿/异戊醇(24∶1)连续抽提2次,并在DNA粗提液中加入适量高浓度NaCl和无水乙醇沉淀DNA,可以有效地去除多糖的干扰,获得比较纯净的DNA样品;PCR特异性扩增的结果表明,以改良法的DNA为模板可获得PPO基因保守区约600~800bp特异条带,且扩增条带较亮、无引物二聚体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冷冲击处理对柰李内源激素含量及蛋白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锋 谭兴和 +3 位作者 甘霖 吴永尧 王若仲 李清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柰李果实四种内源激素(IAA,GA3,ABA,ZR)含量。通过比较了不同冷冲击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以及贮藏过程中激素的变化,并结合冷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初步探讨了各处理在冷藏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规律... 本文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柰李果实四种内源激素(IAA,GA3,ABA,ZR)含量。通过比较了不同冷冲击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以及贮藏过程中激素的变化,并结合冷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初步探讨了各处理在冷藏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柰李果实抗冷性的影响。此外,通过SDS-PAGE法分析蛋白质,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能延缓柰李果实冷藏期的蛋白质降解,提高柰李果实的抗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李 激素 冷冲击处理 冷害 蛋白质 贮藏
下载PDF
李花粉生活力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骆建霞 史燕山 +3 位作者 张莉楠 马水英 木红梅 顾俊芹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33-37,41,共6页
采用发芽法和3 种不同的染色法对木奈李、普通李和普通桃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花粉生活力测定时的培养条件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品种类型、 G A 浓度等试验因素、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方法等都会对花粉生活力的... 采用发芽法和3 种不同的染色法对木奈李、普通李和普通桃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花粉生活力测定时的培养条件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品种类型、 G A 浓度等试验因素、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方法等都会对花粉生活力的高低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 花粉 生活力
下载PDF
土壤条件对青(木奈)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苏婷 史燕山 骆建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试验研究了土壤条件对(木奈)(P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对单叶片面积、主干粗度、新梢总生长量、单株最长新梢长度、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 试验研究了土壤条件对(木奈)(P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 J.Y.Zhang et a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对单叶片面积、主干粗度、新梢总生长量、单株最长新梢长度、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在沙土中的青(木奈),其单叶面积、主干粗度、新梢总生长量和单株最长新梢长度均极显著高于种植在粘壤土中的青榇;种植在粘壤土中的青(木奈),其叶片中的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SOD活性显著高于种植在沙土中的青(木奈);Pro含量在两种土壤条件下的表现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测定指标以及青榇在田间的生长表现认为:疏松的沙土比粘壤土更有利于青榇的生长发育,但要注意加强其土壤肥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榇 土壤条件 生长量 MDA Pro SOD POD 可溶性糖
下载PDF
李授粉座果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骆建霞 史燕山 +3 位作者 顾俊芹 木红梅 韩宝星 仇泽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14-17,共4页
选用木奈1、木奈2、木奈3、早生月光以及普通桃等5 种不同的花粉对木奈李3 个株系的授粉母树进行了授粉试验,观察了木奈李在自花授粉、不同株系间异花授粉,与普通李亚种间异花授粉以及和桃属间异花授粉情况下座果和生长的情况。
关键词 授粉 座果率 座果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