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铁南 孙忠东 +1 位作者 尹志伊 胡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LIP)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将3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n=6),建立灌注模型,灌注KH液15min转为工作心...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LIP)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将3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n=6),建立灌注模型,灌注KH液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全心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E1组(n=6),动物麻醉后反复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min,松开5min,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全心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E2组(n=6),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前静脉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至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完毕,重复E1组方法;E3组(n=6),静脉注射蛋白激酶C(PKC)阻滞剂polymyxin(PMB),时间10min,重复E1组方法;E4组(n=6),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阻滞剂5-HD,时间10min,重复E1组方法。观察左心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MWC)、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等指标。结果E1组的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E2组、E3组、E4组(P<0.05),ATP含量、SOD活性均优于其它各组(P<0.05),心肌含水量低于其它各组(P<0.05),MDA含量、CK、LDH漏出率低于其它各组(P<0.05);I/R组、E2组、E3组、E4组的以上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前、后E1组、E3组、E4组的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PKC通路和mitoKATP通道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预处理 未成熟心肌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闯 齐亮 +2 位作者 陈伏庭 郝立俊 蒋厚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00-1502,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I-R组,LIPC组,每组12只。S组仅行开腹,不作其他处理;I-R组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LIPC组先行双后肢缺血5min,反复3...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I-R组,LIPC组,每组12只。S组仅行开腹,不作其他处理;I-R组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LIPC组先行双后肢缺血5min,反复3次24h后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手术完毕,腹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血清ALT与AST;切取肝组织,测定肝脏的湿干比(W/D),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同时光电镜观察肝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LIPC组T-SOD活性增加(P<0.01),MDA水平、ALT、AST、W/D值及TNF-α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LIPC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水肿、抑制TNF-α的表达和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肢体缺血预处理
原文传递
肢体缺血预处理减少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凋亡(英文) 被引量:36
3
作者 赵红岗 李文斌 +4 位作者 李清君 陈晓玲 刘慧卿 冯荣芳 艾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7-412,共6页
探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的影响。46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分为假手术组、肢体缺血组、脑缺血组、LIP组。重复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3次(每次10min,间隔10min)作... 探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的影响。46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分为假手术组、肢体缺血组、脑缺血组、LIP组。重复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3次(每次10min,间隔10min)作为LIP,之后立即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进行全脑缺血8min后再灌注。DNA凝胶电泳、TUNEL和吖啶橙/溴乙锭(AO/EB)双染技术从生化和形态学方面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情况。凝胶电泳显示,脑缺血组出现了凋亡特征性DNA梯状条带,而LIP组无上述条带出现。与脑缺血组比较,LIP可明显减少海马CAI区TUNEL阳性神经元数(17.8±5.8vs 69.8±12,P<0.01)。AO/EB染色也显示LIP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以上结果提示,LIP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进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肢体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凋亡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红岗 李文斌 +5 位作者 刘惠卿 冯荣芳 李清君 陈晓玲 周爱民 艾洁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3,T003,共5页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 (LIP)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随机分为假手术 (Control)组、脑缺血组、肢体缺血组、LIP 0d组 (LIP后即刻行脑缺血 )、LIP 1d组 (LIP后 1d行脑缺血 )和LIP 2d组 (LIP后...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 (LIP)对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随机分为假手术 (Control)组、脑缺血组、肢体缺血组、LIP 0d组 (LIP后即刻行脑缺血 )、LIP 1d组 (LIP后 1d行脑缺血 )和LIP 2d组 (LIP后 2d行脑缺血 )。重复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 3次 (每次 10min ,间隔 10min)作为LIP ,夹闭颈总动脉进行全脑缺血 8min后再灌注。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学分级及锥体神经元密度以判断海马损伤程度。结果 :脑缺血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严重 ,与Control组比较 ,组织学分级明显升高 ,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 (P <0 .0 1)。LIP 0d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较脑缺血组明显减轻 ,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 ,神经元密度明显升高 (P <0 .0 1)。而LIP 1d组和LIP 2d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缺失较多 ,仍有明显的组织损伤。结论 :LIP可减轻随后立即发生的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但对间隔 1d后的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无显著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肢体预缺血减小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梗塞范围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京辉 刘宜先 +1 位作者 吉恩生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大鼠上观察肢体预缺血(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的影响,旨在探讨LIP对IR心肌有无保护效应,并明确腺苷和神经通路是否参与此效应。所得结果如下:(1)在心脏缺血...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大鼠上观察肢体预缺血(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的影响,旨在探讨LIP对IR心肌有无保护效应,并明确腺苷和神经通路是否参与此效应。所得结果如下:(1)在心脏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过程中,梗塞心肌占缺血心肌的51.48±0.82%。(2)LIP时心肌梗塞范围为35.14±0.88%,较单纯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显著减小(P<0.01),表明LIP对心肌有保护作用。(3)事先切断股神经可取消LIP的保护效应。(4)股动脉内局部给予腺苷(10nmol/kg),可模拟LIP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心肌梗塞范围是37.28±1.68%,而股静脉内注射同等剂量腺苷则无保护作用。(5)股动脉内预先应用腺苷A.受体拈抗剂8-环戊-1,3-二丙基嘌呤(DPCPX)(32 nmol/kg)可部分阻断LIP诱发的心肌保护效应。以上结果表明,肢体短暂预缺血可减小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梗塞范围,而局部释放的腺苷和由此所激活的相关的神经通路在LIP的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肢体预缺血 腺苷 心肌梗塞范围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适应联合超早期静脉溶栓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改善预后 被引量:18
6
作者 苏俊 李鑫海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联合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ACI患者按照年龄及危险因素等分层匹配,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联合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ACI患者按照年龄及危险因素等分层匹配,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给予肢体缺血预适应联合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及mRS评分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均<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可耐受;联合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92%vs 81.63%,P<0.05)。结论:肢体缺血预适应联合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适应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脑梗死后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辉 汪永新 +4 位作者 刘辉 杜郭佳 汪庆森 李大志 更.党木仁加甫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92-594,597,共4页
目的:研究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增殖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观察LIP后不同时段的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数量的变化。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 目的:研究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增殖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观察LIP后不同时段的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数量的变化。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n=12),假预处理+脑梗死;(2)LIP+脑梗死,根据LIP与脑梗死间隔时间不同,分为12、24、48h组。所有大鼠在脑梗死后24h,断头取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高倍镜下观察梗死侧海马Nestin阳性细胞数,随机3个视野,取其平均数。结果:对照组Nestin阳性细胞数为(27.33±3.38);LIP12、24、48h组分别为(32.94±6.12)、(50.61±6.11)和(52.17±6.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LIP后使脑梗死大鼠海马的神经干细胞数量增加,且在12~48h内持续增加。结论:LIP后12~48h可以激活脑梗死大鼠海马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可能对脑梗死后机体自我修复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神经干细胞 增殖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持续保护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建波 张颖 娄建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不同天数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延迟保护持续时间的差别。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包括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和股动脉缺血预适应组;(2)无创性延迟肢体缺... 目的:探讨连续不同天数的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延迟保护持续时间的差别。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包括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和股动脉缺血预适应组;(2)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包括1 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 d组、3 d组和5 d组,3 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 d组、3 d组和5 d组,7 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 d组、3 d组和5 d组。每组分别在间隔末期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监测缺血再灌注期间左心室功能、心律失常情况和S-T段升高幅度,并检测再灌注结束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糖原磷酸化酶BB(glycogen phosphorylase BB,GPBB)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缺血预适应组、股动脉缺血预适应组、3 d和7 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 d组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心律失常,降低S-T段抬高幅度,降低H-FABP和GPBB活性,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3 d与7 d可获得相似的心肌持续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保护
下载PDF
p38MAPK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修丽梅 李光来 +2 位作者 张晓敏 曹丽君 吉晨晖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9期126-131,共6页
目的:应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无创性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RL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探讨RLIP是否通过降低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的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 目的:应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无创性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RL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探讨RLIP是否通过降低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的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成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无创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LIP组)。(1)Sham组:分离右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但不阻断血流。(2)I/R组:参照Longa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2 h后再灌注24 h。(3)RLIP组:在大鼠右后肢根部用改良的自制血压袖带施行远端缺血预处理,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共3个循环,RLIP后即刻行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步骤同前。三组大鼠均再灌注24 h后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用TTC法测定脑梗死容积;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椎体细胞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CA1区P-p38MAPK蛋白、Caspase8蛋白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缺陷评分:sham组无神经功能缺陷;RLIP组比I/R组评分降低,但两组24h NDS评分中位数相同。(2)TTC染色:sham组无梗死体积,与I/R组相比,RLIP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sham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致密,为2-3层,细胞核圆而大,染色呈浅蓝色。I/R组椎体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碎裂、溶解、染色加深,间质水肿明显。与I/R组比较,RLIP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次较清楚,数目多且细胞形态较完整,间质水肿较轻。(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 I/R 组比较, RLIP组P-p38MAPK蛋白、Caspase8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脑保护 肢体缺血预处理 P38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多疗程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持久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建波 张颖 娄建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多疗程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持久效应差别,确定最佳的临床应用方案。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进行如下分组:①对照组,包括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股动脉缺血预适应组;②... 目的:探讨多疗程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持久效应差别,确定最佳的临床应用方案。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进行如下分组:①对照组,包括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股动脉缺血预适应组;②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包括1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d组、1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2d组、3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3d组、3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5d组。每组分别在间隔末期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监测缺血再灌注期间左心室心功能、心律失常、ST段升高幅度,检测再灌注结束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缺血预适应组、1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d组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心律失常、降低ST段抬高幅度、降低H-FABP和GPBB活性、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多疗程1d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间隔1d可提供长期的心肌保护,有望成为临床应用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疗程 肢体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保护 方案
原文传递
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蕾 张曦 +5 位作者 朱学慧 张颖 王亚霓 康毅 高卫真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LIP)对1周和4周病程糖尿病(DM)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成1周和4周病程的DM模型后,被随机分为假...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LIP)对1周和4周病程糖尿病(DM)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成1周和4周病程的DM模型后,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缺血/再灌注(I/R)、心脏缺血预适应(CIP)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NLIP)4组。NLIP组连续3 d经历左后肢缺血预适应。d4,I/R、CIP和NLIP组动物经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CIP组于缺血前行心肌缺血预适应,Sham组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不结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变化,检测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CK-MB、LDH活性。结果成模动物表现出血糖明显升高,体重下降。NLIP可明显降低1周和4周病程DM动物室性早搏(VPC)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推迟1周病程DM模型缺血期间VPC的出现时间并缩短其持续时间,与CIP作用程度相当,同时可缩短4周病程DM动物VPC持续时间。与1周病程比较,4周病程I/R组动物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NLIP与CIP均可使两病程动物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与I/R组比较,两病程动物NLIP与CIP组CK-MB、LDH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NLIP对1周和4周病程DM动物均具有延迟相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肢体缺血预适应 糖尿病 不同病程 缺血 再灌注 延迟相心脏保护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丽 张元红 +6 位作者 陈会 雷桂军 田庆中 郭浩 王奕秋 李相成 王云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临床中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前行肢体缺血预处理,在降低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不做缺血预处... 目的探讨对临床中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前行肢体缺血预处理,在降低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不做缺血预处理(患者血压计袖带压力在0mmHg,无阻断及开放);观察组100例,PICC置管前行肢体缺血预处理(患者血压计袖带压力在200mmHg,持续5min,后开放5min,连续3个循环)。监测患者PICC置管后凝血功能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ICC导管相关血栓发生情况;比较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PICC置管术后3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凝结时间(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00%vs3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8.75±3.50)dvs(9.96±3.32)d,P<0.01]。结论PICC置管前对乳腺癌患者行肢体缺血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肢体缺血预处理 乳腺癌 血栓
原文传递
p38 MAPK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阻断肢体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晓彩 李文斌 +5 位作者 李清君 张敏 羡晓辉 李淑琴 齐杰 刘会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p38MAPK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对肢体缺血预处理(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48只永久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分为8组(n=6):sham组、LIP组、脑缺血损伤组、LIP+脑缺血损伤组、双蒸水+LIP+脑缺血损伤组、p38MAP... 目的:观察p38MAPK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对肢体缺血预处理(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48只永久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分为8组(n=6):sham组、LIP组、脑缺血损伤组、LIP+脑缺血损伤组、双蒸水+LIP+脑缺血损伤组、p38MAPKAs-ODN组和p38MAPKAs-ODN+LIP+脑缺血损伤组,p38MAPKAs-ODN的剂量又分为5nmol/5μl和10nmol/5μl。所有动物均在sham手术后或末次全脑缺血/再灌注后7天断头取脑,硫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情况。结果:sham组和LIP组均未见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ND)。与sham、LIP组相比,脑缺血损伤组出现了明显的DND,表现为组织学分级(HG)升高和锥体神经元密度(ND)下降(P<0.05)。LIP可显著抑制脑缺血损伤引起的DND。与LIP+脑缺血损伤组相比,p38MAPKAs-ODN+LIP+脑缺血损伤组出现了显著的DND,表现为HG升高、ND降低(P<0.05),且此种变化与p38MAPKAs-ODN的注射剂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p38MAPKAs-ODN可阻断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进一步证实了p38MAPK表达上调参与了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p38MAPKAs-ODN 肢体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耐受 海马
下载PDF
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伟佳 刘东明 +5 位作者 强兆艳 温克 袁恒杰 康毅 娄建石 吴艳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2-1697,共6页
目的研究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C)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LIPC组、I/R+5羟基癸酸钠(5-hydroxydecanoate,... 目的研究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C)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LIPC组、I/R+5羟基癸酸钠(5-hydroxydecanoate,5-HD)组及I/R+LIPC+5-HD组。I/R+LIPC组和I/R+LIPC+5-HD组连续3 d经历左后肢缺血预适应。d 4,全部动物经历心肌I/R损伤。I/R+5-HD组和LIPC+5-HD组于缺血前及I/R期间给予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HD。结果与I/R组比较,LIPC缩小心肌梗死范围(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减少Fas、Fas L阳性细胞数(P<0.01),减少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比值降低的程度(P<0.05)。5-HD取消LIPC诱导的上述保护作用。与正常对照比较,心肌组织mir-30a-3p的表达在I/R组增加(P<0.01),在LIPC组减少(P<0.01)。结论LIPC可减轻心肌I/R损伤,改善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开放ATP敏感性钾通道、调节血中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之间的平衡、减少心肌组织mir-30a-3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再灌注 ATP 敏感性钾通道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mir-30a-3p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统计参数图观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玉盛 马云川 +1 位作者 王曼 张琳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统计参数图(SPM)观察烟雾病患者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前后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门诊缺血型烟雾病患者62例,随机纳入肢体缺血预适应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PET成像检查。采...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统计参数图(SPM)观察烟雾病患者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前后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门诊缺血型烟雾病患者62例,随机纳入肢体缺血预适应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PET成像检查。采用比值法和SPM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进展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01)。设治疗后代谢增加,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得到7个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总KE=1121;对照组得到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和顶叶,总KE=292。设治疗后代谢减低,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得到1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位于额叶;对照组得到8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顶叶、枕叶,总KE=629。结论 PET和SPM能观察到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肢体缺血预适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脑葡萄糖代谢 统计参数图
下载PDF
大鼠肢端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新迪 王震宇 +3 位作者 丁雷 莫茜 朱德明 王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8-12,I0001,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肢端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重要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2只SD大鼠,实验组(LIP组)30只、缺血组30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 目的通过观察肢端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重要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L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2只SD大鼠,实验组(LIP组)30只、缺血组30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和缺血组设立5个时间点:6 h、12 h、24 h、48 h和72 h,每点6只。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LIP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采用HE观察每组大鼠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Q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7及IL-6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脑组织学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实验组的IL-17和IL-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整体水平均呈下降趋势;mRNA水平提示实验组在缺血12 h、24 h和48 h后脑组织中IL-17、IL-6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蛋白水平提示实验组在缺血24 h和48 h后脑组织中的IL-6以及在缺血12 h、24 h和48 h后脑组织中IL-17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LIP诱导脑缺血耐受,可以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神经系统 脑损伤 肢端缺血预处理 缺血耐受
下载PDF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快速相与延迟相叠加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江湖 郑晓春 +1 位作者 李荣钢 涂文劭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9-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快速相与延迟相叠加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0 g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将其随机分成单纯IR组、快速相(EPC)组、延迟相(DPC)组、EPC与DPC叠加(EDPC)组,每组各12只。通...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快速相与延迟相叠加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0 g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将其随机分成单纯IR组、快速相(EPC)组、延迟相(DPC)组、EPC与DPC叠加(EDPC)组,每组各12只。通过实验设计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对比各组皮瓣IR后血清LDH、MDA、GSH-Px、SOD变化情况以及皮瓣存活率。结果 EDPC组的MDA、LDH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而GSH-Px、SOD及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快速相与延迟相叠加对大鼠IR皮瓣具有保护作用且优于单一的快速相或延迟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快速相 延迟相 缺血再灌注 皮瓣 大鼠
下载PDF
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减轻肝切除患者术后肝损伤及调控自噬蛋白表达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浩 王云 +2 位作者 王亦秋 拾锦 刘斌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肝切除患者术前应用肢体缺血预处理,术中应用肝门缺血预处理,诱导肝脏组织自噬信号,进而减轻肝切除患者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损伤。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行肝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共160例。对照组:实施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 目的探讨肝切除患者术前应用肢体缺血预处理,术中应用肝门缺血预处理,诱导肝脏组织自噬信号,进而减轻肝切除患者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损伤。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行肝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共160例。对照组:实施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组1:实施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组2:实施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正常肝切除手术;实验组3:实施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正常肝切除手术,每组40例。监测患者肝损害,检测患者肝组织中自噬蛋白、凋亡蛋白变化,并比较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肝功能:实验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实验组3较实验组1和2效果更加明显(P<0.05)。自噬蛋白:实验组患者肝脏组织的自噬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3较实验组1和2自噬蛋白表达更加明显。凋亡蛋白:实验组较对照组凋亡蛋白表达降低,其中实验组3最低(P<0.05)。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各实验组患者肝脏均显示不同程度坏死、脂肪变性等,其中实验组3患者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评分最低(P<0.05)。术中相关情况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联合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患者肝脏组织中自噬信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肝切除患者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损伤,且对肝功能损害的缓解效果较单独术前肢体缺血预处理及单独术中肝门缺血预处理更加明显,为临床减轻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肝门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切除 自噬
下载PDF
60例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春曦 黄达德 +1 位作者 罗兆榴 谢健将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ILIPC)和无创肢体缺血后处理(NILIPostC)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机械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1、2、3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1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ILIPC)和无创肢体缺血后处理(NILIPostC)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机械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1、2、3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1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2组在主动脉开放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ostC;3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主动脉开放前10min左下肢实施NILIPostC;对照组不施加肢体缺血处理。全组患者于手术前,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3、12、24、72h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主动脉开放后四组患者CK-MB和cTnI血清浓度逐步上升,至12h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其中对照组上升幅度最大,3组上升幅度最小,并于72h率先降至术前水平;主动脉开放后3、12、24、72h,3组与对照组对应时点的CK-MB和cTnI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组对应时点的CK-MB和cTnI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个时点的平均值明显低于1、2组。结论 NILIPC和NILIPostC联合应用可产生加强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肢体缺血后处理 无创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春曦 黄达德 罗兆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1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ILIPC)和后处理(NILIPostC)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机械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实验1、2、3组和对照组。实验1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ILIPC)和后处理(NILIPostC)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机械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实验1、2、3组和对照组。实验1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实验2组在主动脉开放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ostC;实验3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主动脉开放前10min左下肢实施NILIPostC;对照组不施加肢体缺血处理。全组患者于手术前、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3h、12h、24h、72h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主动脉阻断后,各组CK—MB和cTnI均呈上升趋势,于开放后12h达峰值,其中对照组CK—MB由(21.4±2.95)U/L至(143.9±21.7)u/L,cTnI由0ng/ml至(6.014±1.505)ng/ml,增幅最大;实验3组CK—MB由(19.3±4.19)U/L至(86.7±16.3)U/L,cTnI由0ng/ml至(2.851-I-.0.997)ng/ml,增幅最小。随后下降,实验3组于开放后72h,CK—MB和cTnI达(25.4±10.8)U/L和(0.399±0.107)ng/ml,率先接近术前水平,而实验1、2组和对照组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0.01).开放后3h、12h、24h、72h,实验3组CK—MB(34.9±23.7、86.7±16.3、56.4±17.9、25.4±10.8)U/L,cTn1(1.008±0.415、2.851±0.997、1.130±0.458、0.399±0.107)ng/ml,与对照组CK—MB(57.2±21.3、143.9±21.7、102.7±23.4、61.9±25.1)U/L,cTnI(1.927±0.971、6.014±1.505、3.985±0.892、1.826±0.973)ng/m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实验3组与实验1组CK—MB(43.2±18.8、112.8±27.1、85.2±22.3、42.7±19.6)U/L,cTnl(1.283±0.437、4.311±1.084、2.201±0.852、0.917±0.226)ng/ml和实验2组CK—MB(49.6±24.5、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肢体缺血后处理 无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