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联动联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红 丁琳 +1 位作者 刘文露 赵奕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研究处在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采用四肢联动和心理护理后,对其步行能力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收集到的80例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为主... 目的研究处在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采用四肢联动和心理护理后,对其步行能力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收集到的80例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为主的训练方法),治疗组才采用常规训练方法 +四肢联动(Nustep T4)+心理护理训练方法。结果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动量表(FMA)、最快步行速度(MWS)、Holden分级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步行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进行心理干预后,治疗组中度和重度焦虑患者比例、中度与重度抑郁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联动和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有效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联动 心理护理 脑卒中偏瘫 步行能力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Reconfigurable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planar five-bar metamorphic linkages 被引量:12
2
作者 YE Wei FANG YueFa GUO Sh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10-218,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reconfigurable limbs by integrating metamorphic linkages as subchains.The planar five-bar metamorphic linkages that have three phases resulting from locking of motors are c...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reconfigurable limbs by integrating metamorphic linkages as subchains.The planar five-bar metamorphic linkages that have three phases resulting from locking of motors are considered.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onstraint exerted by the reconfigurable limb can switch between no constraint,a constraint force,and a constraint couple,the output motions of the metamorphic linkage in its two planar four-bar linkage phases are identified.By adding an appropriate joint to planar four-bar linkages with translational output,four planar five-bar linkages that can be employ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configurable limbs are enumerated.Serial chains that can provide a constraint couple and a constraint force are synthesized based on screw theory.Reconfigurable limbs that have three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 distinct phases of the metamorphic linkages are assembled with planar five-bar metamorphic linkages and serial chains with four degrees of freedom.A class of reconfigurable parallel mechanisms are constructed by connecting a moving platform and a base with three identical reconfigurable limbs.The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reconfigurable parallel mechanism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with the metamorphic linkages in different phases are given.Finally,the actuation scheme for this kind of mechanisms is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figurable limb planar five-bar metamorphic linkage screw theory reconfigurable parallel mechanism actuation scheme
原文传递
针灸对腰段以上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欣刚 官霞 郭青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方法配合针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 目的探讨针灸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方法配合针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与Flex Comp Infiniti表面肌电系统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躯干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联动训练配合针灸可更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躯干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四肢联动 躯干 平衡功能 针灸
下载PDF
四肢联动在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秋阳 钱贞 +2 位作者 李瑾 王济红 陈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四肢联动在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6-2018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30例,分别使用四肢联动、上肢功率车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比较两种试验结果[包括静息心率(HRrest)、峰值心... 目的探讨四肢联动在脊髓损伤患者心肺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6-2018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30例,分别使用四肢联动、上肢功率车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比较两种试验结果[包括静息心率(HRrest)、峰值心率(HRpeak)、静息舒张压(DBPrest)、静息收缩压(SBPrest)、峰值舒张压(DBPpeak)、峰值收缩压(SBPpeak)、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摄氧量/预测摄氧量(VO2peak/VO2pred)、无氧域时摄氧量(VO2AT)、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peak)、峰值代谢当量(METpeak)及峰值氧脉搏(VO2/HRpeak)]及试验完成即刻呼吸困难评分、腿部疲劳程度评分;两种试验过程中HRpeak、VO2peak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完成四肢联动及上肢功率车试验,无一例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四肢联动试验与上肢功率车试验过程中HRrest、DBPrest、SBPreat、DBPpeak、SBPpeak及VO2peak/VO2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联动试验过程中HRpeak、VO2peak、VO2AT、VEpeak、RERpeak、METpeak及VO2/HRpeak高于上肢功率车试验(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四肢联动与上肢功率车试验过程中HRpeak(r=0.93)、VO2/HRpeak(r=0.89)均呈正相关(P<0.05)。(3)四肢联动试验完成即刻呼吸困难评分和腿部疲劳程度评分低于上肢功率车(P<0.05)。结论与上肢功率车相比,使用四肢联动进行CPET能更有效地增加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强度,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心肺功能,且患者疲劳感轻微,因此四肢联动可能更适合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四肢联动 上肢功率车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功能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四肢联动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吕运良 王付涛 +1 位作者 万彩玲 郑遵成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52-55,共4页
目的 :观察运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四肢联动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6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日常康复治疗和普通四肢联动训练;治疗组在日常康复治疗的同时辅以多... 目的 :观察运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四肢联动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6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日常康复治疗和普通四肢联动训练;治疗组在日常康复治疗的同时辅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四肢联动。治疗4周后,采用肩峰与肱骨头间距(AHI)评定肩关节半脱位改善程度;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显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HI值低于对照组;FMA-UE、MBI评分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日常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四肢联动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症状,提高患者上肢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四肢联动 肩关节半脱位 偏瘫
下载PDF
多通路功能性电刺激四肢联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侍中凯 赵小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多通路功能性电刺激(FES)四肢联动干预对其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 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多通路功能性电刺激(FES)四肢联动干预对其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多通路FES四肢联动干预,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步速(0.93±0.22)m/s快于对照组,步长(0.55±0.20)m长于对照组,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分(3.61±0.40)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评分(26.73±2.21)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42.55±3.22)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72.25±4.27)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206.75±11.42)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多通路FES四肢联动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恢复期 多通路功能性电刺激 四肢联动 步行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四肢联动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娅娜 曹岚 +2 位作者 徐影 刘晓丽 李朔蕾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四肢联动联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1月30例本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四肢联动联合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1月30例本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四肢联动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照组增加下肢重复性运动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患者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评定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股四头肌MAS评分高于治疗前,小腿三头肌M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评分及Berg平衡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Fugl-Meyer下肢评分及Berg平衡功能评定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联动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且优于传统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 四肢联动 虚拟现实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
8
作者 汪荦荦 张冰斌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化方法分为HIIT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神经... 目的探讨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化方法分为HIIT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在治疗的基础上行康复评定、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包括各种神经促通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理疗等,1次/d,5d/周,共4周的治疗;HIIT组患者同时接受四肢联动的HIIT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FMA运动、FMA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IT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FMA运动、FMA平衡、ADL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IIT组的FMA运动、ADL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IT组FMA平衡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四肢联动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四肢联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段云欣 杨傲然 +2 位作者 王寒明 王丛笑 郄淑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91-95,共5页
背景据统计,脑卒中后偏瘫的发生率高达30%~50%,其可导致患者肢体平衡协调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四肢联动训练、镜像疗法可通过不同路径促进偏瘫患者康复,目前尚未见二者联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日常... 背景据统计,脑卒中后偏瘫的发生率高达30%~50%,其可导致患者肢体平衡协调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四肢联动训练、镜像疗法可通过不同路径促进偏瘫患者康复,目前尚未见二者联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相关研究。目的分析镜像疗法联合四肢联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联动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镜像疗法联合四肢联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躯干控制测试(TCT)量表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Barthel指数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TCT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TCT量表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AC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分级分别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镜像疗法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镜像疗法 四肢联动训练 治疗结果 下肢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人体下肢假肢发展概况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更林 金宝士 张宇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336-339,351,共5页
介绍了人体下肢假肢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状况 .
关键词 人体 下肢假肢 膝关节 组件化 智能化
下载PDF
Dysferlin缺陷:肢带2B型肌营养不良与Miyoshi肌病的致病原因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顺昌 樊绮诗 +6 位作者 吴华成 France Leturcq 张炳峰 于文 Nathalie Deburgrave 刘明 宋永建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对临床怀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进行分析 ,以明确肌病类型并寻找其致病基因的分子缺陷。方法 用与 8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基因连锁的短串联重复序列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用与 5种肌营养不良相关的单克... 目的 对临床怀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进行分析 ,以明确肌病类型并寻找其致病基因的分子缺陷。方法 用与 8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基因连锁的短串联重复序列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用与 5种肌营养不良相关的单克隆抗体作多重免疫印迹分析检测相应致病基因的编码产物 ;通过逆转录 - PCR扩增先证者致病基因的编码序列并测序 ,确定基因突变。结果 家系连锁分析显示在 DYSF基因附近的 D2 S337位点的优势对数记分值为 1.85 ,提示致病基因与 D2 S337连锁 ;免疫印迹分析提示患者DYSF基因的编码产物 dysferlin缺陷 ;测序证明先证者DYSF基因的c DNA第 6 4 2 9位发生纯合性del G突变。结论 综合研究结果和临床资料 ,这一家系中的先证者被诊断为 Miyoshi肌病 ,由DYSF基因纯合性缺失突变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sferlin缺陷 肢带2B型肌营养不良 MIYOSHI肌病 致病原因
原文传递
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彤 刘永瑞 +2 位作者 张芬 张会聪 司新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458-446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纽曼(Neuman)系统模式的四肢联动疗法(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Neuman组6... 目的:探讨基于纽曼(Neuman)系统模式的四肢联动疗法(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Neuman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Neuman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步行功能以及各肌群的肌电积分值(iEMG),同时采用中文版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L)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4周、8周,Neuman组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衡功能评分、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功能性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man组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和步频优于对照组,步宽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man组肱二头肌、腕屈肌、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iE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Neuman组精力、家庭角色、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上肢功能、工作/劳动和社会角色评分及SS‐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增强其步行功能和下肢肌力,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纽曼系统模式 四肢联动疗法 步行功能 平衡功能 肌电图 护理
下载PDF
心肺联合运动测试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洁萍 彭娟 +2 位作者 张斐雪 樊必双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4-960,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低强度组(n=20)、中等强度组(n=20)、高强度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40%WRpeak(峰值功率)、60%WRpeak和80%WRpeak不同强度的四肢联动训练共12周,每周5天,每次时间40min。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通过CPET检测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WR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呼吸储备(BR)、峰值氧脉搏(VO2/HRpeak)指标变化,同时采用mMRC、BODE、COPD-QOL量表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指标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效果逐步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MRC、BODE、COPD-QOL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mMRC、BODE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降低逐步显著,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COPD-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升高逐渐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ET指导下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效果明显,其中中等强度及高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在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增强呼吸储备,减轻呼吸困难,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四肢联动训练 心肺联合运动测试 心肺功能
下载PDF
四肢联动卧式健身车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14
作者 石森 邢家麒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6,共7页
为了提高健身车的锻炼效果,文中设计了一种四肢联动卧式健身车,并通过解析法建立了其运动方程,一方面获得脚踏点J与扶手点S的轨迹,并据此确定各杆件的最优长度,另一方面获得点J与点S的速度与加速度,并通过运动仿真进行验证,从而确保健... 为了提高健身车的锻炼效果,文中设计了一种四肢联动卧式健身车,并通过解析法建立了其运动方程,一方面获得脚踏点J与扶手点S的轨迹,并据此确定各杆件的最优长度,另一方面获得点J与点S的速度与加速度,并通过运动仿真进行验证,从而确保健身车的运动平稳性;另外,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健身车进行静力学仿真,从而确保满足强度要求;最后,对机架、扶手连杆进行模态仿真,从而避免共振。结果表明:点J与点S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解析值和仿真值吻合,验证了运动方程的准确性;当l_(1)=180 mm,l_(2)=300 mm,l_(0)=600 mm时,点J与点S的轨迹最优,其速度和加速度的波动也较小;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当θ_(1)=-35°或145°时脚踏板所受应力最大,为了保证此时最大应力小于屈服强度,轴A直径须不小于15 mm;机架与扶手连杆的前4阶固有频率均高于健身车的工作频率,因此,不会发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联动 卧式健身车 运动特性 最大应力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进行性呼吸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耐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海燕 吴丽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5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进行性呼吸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其运动耐力、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 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进行性呼吸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其运动耐力、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进行性呼吸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均持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运动耐力、平衡功能、肺功能、肢体功能.结果两组训练前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峰值(PEF)、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6MWT距离(398.67±21.19)m长于对照组,BBS评分(36.52±4.27)分高于对照组,FEV_(1)(3.12±0.18)L、FVC(3.34±0.37)L均大于对照组、PEF(5.47±0.62)L/S快于对照组,FMA中上肢功能评分(41.59±3.88)分、下肢功能评分(25.37±2.49)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进行性呼吸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平衡功能,改善肺功能、肢体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进行性呼吸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 运动耐力 平衡功能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一家系致病基因排除性定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翔 梁直厚 +1 位作者 姚淇 刘木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4-127,共4页
为了定位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家系的致病基因(ADLGMD),采用13个荧光微卫星标记对收集到的一个包括4代33人的ADLGMD家系进行连锁分析,所选择的标记覆盖了3个已知ADL-GMD致病基因位点和4个已报道的致病基因定位区段.通过... 为了定位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家系的致病基因(ADLGMD),采用13个荧光微卫星标记对收集到的一个包括4代33人的ADLGMD家系进行连锁分析,所选择的标记覆盖了3个已知ADL-GMD致病基因位点和4个已报道的致病基因定位区段.通过Linkage 5.1软件包计算连锁概率,各位点连锁分析所得的LOD值均小于-3,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与这7个位点均不连锁.该家系的肌营养不良症致病基因不在已知的位点内,很可能是一个新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显性 连锁分析 荧光微卫星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患者四肢联动训练时脑功能活动区的协同作用研究
17
作者 帕力丹木·吾买尔 阿里木江·阿卜杜凯尤木 +2 位作者 维克拉木江·祖农 艾洁尔古丽·麦合苏木 戴国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5,41,共6页
目的 通过采用功能MRI(functional MRI, fMRI)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四肢联动训练时脑区激活情况,探讨该疗法的干预机制。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 目的 通过采用功能MRI(functional MRI, fMRI)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四肢联动训练时脑区激活情况,探讨该疗法的干预机制。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基线资料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四肢联动时的全脑fMRI扫描。结果 对照组做四肢联动运动时,脑激活区主要有右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sensorimotor cortex, SM1)(t=14.4829, P<0.05),左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t=8.7640, P<0.05),左侧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t=8.4628, P<0.05),右侧丘脑(t=9.3230, P<0.05),右侧岛叶(t=8.8615, P<0.05),左侧颞上回(t=9.0467, P<0.05)及左侧顶下小叶(t=10.8249, P<0.05)。PD患者做四肢联动运动时,脑激活区主要有右侧SM1(t=10.0234, P<0.05),左侧SMA(t=7.8221, P<0.05),右侧岛叶(t=6.3241, P<0.05),左侧颞上回(t=7.6571, P<0.05)及左侧顶下小叶(t=4.9862, P<0.05)。与对照组对比,PD患者做四肢联动运动时,激活减弱的区域有左侧SMA(t=6.011, P<0.05),右侧岛叶(t=5.610, P<0.05)及左侧颞上回(t=6.781, P<0.05),而激活增强的区域有右侧SM1(t=3.652, P<0.05)。结论 四肢联动训练使PD患者初级运动功能区功能代偿性增强,这对PD患者康复治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四肢联动训练 脑功能活动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医证候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朱贵荣 韦建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4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北京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收治的98例IS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四... 目的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北京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收治的98例IS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四肢联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不遂、肢体麻木、大小便不调、伤处肿痛评分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内各维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肢体不遂评分为(1.35±0.16)分,肢体麻木评分为(1.56±0.09)分,大小便不调评分为(1.23±0.07)分,伤处肿痛评分为(1.54±0.0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9±0.21)分、(2.15±0.13)分、(1.77±0.15)分、(2.35±0.11)分,FMA评分为(81.23±6.87)分,ADL评分为(79.84±5.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9±5.20)分、(71.25±4.16)分,GQOLI-74内各个维度评分分别为(78.63±3.79)分、(77.35±4.16)分、(78.65±5.02)分、(79.86±3.9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9±3.13)分、(68.89±3.47)分、(66.79±4.11)分、(71.54±3.0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可减轻ISCI患者的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由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四肢联动训练 中医证候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治国 马越 +2 位作者 于利娜 包小波 熊燃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8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4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8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4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和四肢联动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Berg平衡量表评定法(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改良Barthel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进行评估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FMA评分(t值由-0.158转为-5.052)、BBS评分(t值由-0.623转为-3.910)、TUGT评分(t值由0.572转为2.490)、MBI评分(t值由-0.773转为-4.66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PD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尤其对于PD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改善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更有效,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 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四肢联动及核心肌群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站立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剑飞 李强 +3 位作者 谢建平 徐献民 韩静 曹坤茂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和四肢联动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站立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且ASIA损伤分级为〉B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和四肢联动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站立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且ASIA损伤分级为〉B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及四肢联动训练的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键肌肌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键肌肌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及四肢联动对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站立功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不完全损伤 站立功能 核心肌群 四肢联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