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申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改善脑微循环、改善脑细胞功能代谢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小剂量药物辅助睡眠。对照组3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改善脑微循环、改善脑细胞功能代谢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小剂量药物辅助睡眠。对照组37例针刺,华佗牌一次性30号毫针,三针组穴法,四神针(百会四周旁1.5寸;脑三针(脑户及两侧脑空);智三针(神庭及两侧本神);颢三针(耳尖上2寸为首针,前后1寸分别是第二、三针);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以及涌泉穴、安眠穴;肢体障碍加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足三里、阳陵泉、飞扬;语言、吞咽障碍加舌三针;留针30min,行针3次后出针。2d 1次,3次/周。治疗组37例耳穴压豆(取神门、交感、心、肾及脾穴),两侧交替,按压3次/d,20s/穴,力度以耳穴微红为宜;1次/d,3次/周。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儿童睡眠习惯调查问卷、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总时长、夜醒情况、白天睡眠情况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上床睡觉时间、睡眠习惯、睡眠行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 睡眠障碍 耳穴压豆 四神针 智三针 颢三针 手智针 舌三针 肢体障碍 语言/吞咽障碍 儿童睡眠习惯调查问卷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改善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光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神经科脑外伤7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运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神经科脑外伤7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运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分析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护理后HAMD、HAMA、NHI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FMA、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改善脑外伤病人负面情绪及肢体障碍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脑外伤 心理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气虚血瘀中风后肢体障碍 被引量:4
3
作者 喻桂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后肢体障碍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上肢瘫痪按摩合谷、内关、曲池、少海等穴,托住患者肘关节将上肢托起,使肱骨外旋让肩关节依次做外展、内收、外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后肢体障碍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使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上肢瘫痪按摩合谷、内关、曲池、少海等穴,托住患者肘关节将上肢托起,使肱骨外旋让肩关节依次做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等动作,托起前臂,使前臂分别做前旋和后旋动作,握住患侧手掌,使腕关节依次做内旋、外旋、腕屈、背伸等动作,握住指尖,使指关节依次做外展、内收、屈伸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0~100次;下肢瘫痪按压双膝眼,照海,昆仑,承山,涌泉等穴,双手握抬起瘫痪下肢,使髋关节依次做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动作,使下肢屈膝、屈髋,踝关节做左旋、右旋、背屈、跖屈,每个动作重复50~100次。连续护理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满意度、MBI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护理2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愈52例,好转1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70.00%;MBI指数评分(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后肢体障碍,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肢体障碍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MBI指数评分 满意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探探 曾繁华 朱小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指导的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江西省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接诊救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指导的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江西省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接诊救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急救效率、预后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耗时、护理耗时、诊断至专科治疗耗时、急救总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DTMW)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基于急救优先调度系统指导的急救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的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后续神经损伤、后遗症及其严重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优先调度系统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神经损伤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 郭汝宝 +2 位作者 应晓明 张狄 田俊松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8期200-204,共5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余姚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共120例。按随机...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观察不同介入时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余姚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在发病后7~14 d的时间段开始采用推拿手法,对照组为在发病后14~30 d的时间段开始采用推拿手法。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NFDS)、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简式Fugl-Meyer(FMA)及改良的Barthel(MBI)指数量表的评分,评估不同介入时间的推拿手法对脑卒中肢体障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NFDS、BBS、10 m MWS、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F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10 m MWS、FMA评分、MBI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7~14 d时间段开始对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采用推拿干预后,不仅可提早促进神经恢复,还可提高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运动能力,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介入时间 推拿手法 肢体障碍
原文传递
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规律及中药预防作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天懿 王睿 +1 位作者 孔晓海 周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8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规律及中药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接收的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病的中药护理,对...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规律及中药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接收的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病的中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其中观察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1例,占5%;对照组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为6例,占30%。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15例(75%);满意人数为4例(20%);不满意人数为1例(5%)。对照组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人数为10例(50%);满意人数为4例(20%);不满意人数为6例(3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病中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中药预防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肢体障碍
下载PDF
无缝隙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王辉 于冉 丁娅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无缝隙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无缝隙康复护理。对比两... 目的分析无缝隙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无缝隙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为(2.08±0.52)分,与对照组的(2.04±0.47)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为(3.54±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3±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1.36±11.51)分,与对照组的(50.14±12.2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19±8.33)分,高于对照组的(75.27±7.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缝隙康复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肢体障碍 无缝隙康复护理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曹民娟 彭美娟 +2 位作者 杨艳红 冯青嫦 卢秋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包括被动活动关节、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态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等治疗;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包括限制健肢的使用,集中、重复、强化训练患肢,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行为中。两组每天训练1 h,每周5 d,4周后对两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 偏瘫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CD62p表达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一茗 孙贵才 +1 位作者 徐轶尔 郑春雨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CD62p表达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腹针组,疗程均为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血中CD62p含量的变化,并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测定参考值。... 目的:观察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CD62p表达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腹针组,疗程均为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血中CD62p含量的变化,并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测定参考值。选用简化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评估孙氏腹针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D62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治疗后CD62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腹针组CD62p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腹针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孙氏腹针结合体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有更好的改善,降低CD62p表达水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氏腹针 CD62P 下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娜 何小辉 +1 位作者 刘毅梅 陆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比较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与单纯靳三针、单纯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作业疗法,在此基础... 目的:比较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与单纯靳三针、单纯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作业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采用靳三针疗法,头针留针1 h,体针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2组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5次;观察组予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3组均2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个月后记录3组患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抓握能力(sGr)和视觉-运动整合(sVI)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和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ARO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4、6个月sGr升高(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6个月sGr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2、4、6个月sVI升高(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6个月sVI升高(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sGr和sVI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儿治疗6个月MAS评级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功能和肌张力,改善作用优于单纯靳三针与单纯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偏瘫 靳三针 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疗法 上肢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赖登军 刘弈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58例脑卒中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以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以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58例脑卒中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以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以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Wolf运动功能(WMFT)评定、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周,治疗组三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WMFT、ARA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BI评分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组WMFT、ARAT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比较无差异,但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评分。治疗后4周,对照组WMFT、ARAT评分较治疗后2周无差异,但BI评分高于治疗后2周;治疗组三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后2周,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的三项评分。结论:针刺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针刺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功能康复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原宏 李剑峰 张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6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1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09-2016-11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DL、FMA、VAS、N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FMA、VAS、N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组间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增义 涂晓华 符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22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4周后对2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 脑卒中 急性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爱平 刘慧青 崔莎莎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头皮针治疗,6...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头皮针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生物刺激反馈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的预防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亮 向明 +1 位作者 刘俊钧 孙晓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对65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病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随访3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存在差异显著。结论 :对早...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对65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病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随访3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存在差异显著。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手术方式尽可能选用改良根治术或其它缩小手术方式进行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预防 手术治疗 上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郝孝盈 刘静 +2 位作者 郭新荣 祁占宁 郭小雄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184-318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对脑损伤患者肢体障碍康复的影响,为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51.13±3.22)分、(27.13±2.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39±3.09)分、(20.13±2.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评分、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76.29±4.52)分、(12.15±2.13)分、(11.02±1.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8±4.11)分、(8.13±2.01)分、(8.79±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针灸 神经肌肉刺激 肢体障碍 平衡功能 康复 疗效
下载PDF
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春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①保持患肢功能位置,按良肢位(抗痉挛体位)摆放;②早期被动运动,中后期主动运动...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①保持患肢功能位置,按良肢位(抗痉挛体位)摆放;②早期被动运动,中后期主动运动;③心理疏导:个体化、规范化心理疏导,分析和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心理需求。治疗组42例①患肢穴位推拿,包括肩、肘、指、髋、膝、踝的屈曲、伸展、内收、外旋、抬举等活动;取穴肩前、手三里、曲池、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穴,按压2min/穴,再用揉法、一指禅、推法等,1次/d,20min/次;②灸盒灸,选肩前、血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以潮红为度,1次/d;③拔罐:走罐、留罐,动作轻、快、稳、准,以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为度,隔日1次;④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肌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不良反应。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规范护理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障碍 穴位推拿 灸盒灸 拔罐 心理疏导 良肢位 中医护理 常规护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媛媛 董美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6期1-2,5,共3页
目的探究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4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外一组40例设为观察组行无缝隙康复... 目的探究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4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外一组40例设为观察组行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采用FMA评分评估两个组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据此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2.91±0.45)分明显较观察组(3.69±0.32)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较观察组9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行无缝隙康复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加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 肢体障碍 康复训练 应用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燕静 张丽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6期2169-2173,共5页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延续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5例,...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延续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6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及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高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改善肢体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肢体障碍 延续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龙雨 时光 王舜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8期88-92,共5页
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行为与康复治疗出发,探索符合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要求的康复环境中景观要素设计,寻找益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有利因素,探索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实现康复环境良性改观,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真正适宜肢体... 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行为与康复治疗出发,探索符合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要求的康复环境中景观要素设计,寻找益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有利因素,探索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实现康复环境良性改观,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真正适宜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景观设计新模式与新策略,给康复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与设计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康复景观 园艺疗法 肢体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