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的蠡湖CDOM分布特征 被引量:54
1
作者 王书航 王雯雯 +2 位作者 姜霞 赵丽 张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7-524,共8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M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蠡湖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不同组分荧光强度与其他水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蠡湖水体中CDOM主要由2个荧光组分组成,分别为类色氨酸荧光组分...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M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蠡湖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不同组分荧光强度与其他水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蠡湖水体中CDOM主要由2个荧光组分组成,分别为类色氨酸荧光组分C1(225,280/335)和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2(250,300/435),并且C1和C2对总荧光强度的贡献率分别75.70%和24.30%.空间上C1和C2荧光强度自东向西依次递减,呈现东蠡湖高于西蠡湖、沿岸区高于湖心区的趋势.荧光指数(FI)、生物源指数(BIX)和腐殖化指数(HIX)都显示蠡湖水体CDOM来源于自生微生物、藻类等新近自生源,整体呈现弱腐殖质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CDOM与N、P元素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并且对透明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太湖蠡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质的评价 被引量:39
2
作者 孟顺龙 陈家长 +4 位作者 胡庚东 瞿建宏 吴伟 范立民 马晓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6,共7页
2007年冬季(1月30日)和春季(3月27日)对太湖蠡湖进行两次全面调查。采用种类相似性指数、优势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污水生物系统等多项生物学指标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评价蠡湖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蠡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 2007年冬季(1月30日)和春季(3月27日)对太湖蠡湖进行两次全面调查。采用种类相似性指数、优势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污水生物系统等多项生物学指标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评价蠡湖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蠡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8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共48种,占总种数的54.55%;硅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种数的17.05%。两次调查中各个站位的优势种均为绿藻门种类,其中冬季的优势种为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优势指数变化在71.43%~96.28%,春季优势种为小形平藻(Pedinomonas mi-nor)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优势指数变化在67.02%~82.59%,优势种非常明显。浮游植物相似性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冬季和春季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差异很大,相似性指数仅为0.30。同时,生物学评价显示,蠡湖冬季水质劣于春季,与化学评价结果相一致;但从评定级别看,生物评价认为,2007年冬、春季节蠡湖水质分别处于重污染和中度污染状态,较化学评价的污染程度重,显示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水质评价
原文传递
蠡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书航 王雯雯 +1 位作者 姜霞 宋倩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62-3571,共10页
以蠡湖及其入湖河口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和Pb形态的空间赋存特征,同时结合各金属在间隙水体中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各形态金属的稳定度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间隙水体及表层沉... 以蠡湖及其入湖河口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和Pb形态的空间赋存特征,同时结合各金属在间隙水体中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各形态金属的稳定度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间隙水体及表层沉积物可提取态金属分布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Cr、Cu、Zn、Pb的高值区沿宝界桥和蠡湖大桥呈"带状"分布,Ni、As、Cd、Hg的高值区沿河口向湖区扩展,呈"扇形"分布,并且含量都在退渔还湖区较低.沉积物中Cd、Cu、Ni的可提取态占总量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达到71.02%、54.79%和50.62%,其余金属则主要以残渣态为主.8种金属稳定性顺序为Cr>Pb>Hg>As>Cu>Ni>Zn>Cd,Cd和Zn在大部分点位处于不稳定状态,快速解吸释放的风险较大.间隙水体毒性评估表明,各金属不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急性毒性,但部分区域尤其是入湖河口的Hg和Pb可能会对底栖生物产生慢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沉积物 间隙水 重金属 形态 连续提取
原文传递
蠡湖水体氮、磷时空变化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书航 王雯雯 +3 位作者 姜霞 张博 胡佳晨 赵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8-1276,共9页
蠡湖是一个典型处于从浊水藻型向清水草型转换过渡时期的浅水湖泊.根据2012~2013年周年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水体氮、磷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水体氮、磷形态的时空差异及其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 蠡湖是一个典型处于从浊水藻型向清水草型转换过渡时期的浅水湖泊.根据2012~2013年周年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水体氮、磷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水体氮、磷形态的时空差异及其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表明,蠡湖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中氮、磷浓度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各采样点总氮(TN)浓度在0.74~4.93mg/L之间,平均值为1.35mg/L;总磷(TP)浓度在0.03~0.31mg/L之间,平均值为0.073mg/L.空间上,TN和TP浓度自东向西依次递减,呈现东蠡湖高于西蠡湖,沿岸区高于湖心区的趋势;季节上,TN、TP浓度呈现夏季、秋季较高,而冬季、春季低的特点;水体中氮主要以溶解态为主,DTN占TN的比例在35%~99%之间,平均为77.98%;而磷主要是以颗粒态的形态占优势,颗粒态磷占TP的比例在11%~90%之间,平均值为59%.多元统计表明,TN与DTN和总悬浮物(TSS)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与TSS的相关性系数较小,而TP与DTP和TSS都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要降低水体中氮磷浓度,可以从减少通过干湿沉降进入湖泊水体的氮磷或者降低沉积物再悬浮、抑制底泥氮磷释放两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氮磷 时空变化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蠡湖表层沉积物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俊伊 王书航 +2 位作者 姜霞 黄晓峰 赵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研究了蠡湖表层沉积物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光谱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中FDOM来源及与有机氮(SON)、无机氮(SI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蠡湖表层沉积物FDOM由2类3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40,3...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研究了蠡湖表层沉积物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光谱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中FDOM来源及与有机氮(SON)、无机氮(SI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蠡湖表层沉积物FDOM由2类3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40,310/420 nm)、C2(260,360/460 nm)和类色氨酸荧光组分C3(225,275/340 nm).总荧光强度变化范围为:49.97~159.19 R.U.·g-1,在空间上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且沿岸区高于湖心区的趋势,C1、C2和C3相对比例分别为33.63%、26.87%、39.49%.荧光指数(FI)、生物源指数(BIX)和腐殖化指数(HIX)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6~2.22、0.69~0.94、2.62~4.39,显示蠡湖表层沉积物FDOM的来源具有自生源特性,主要为自生微生物、藻类等新近自生源.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FDOM各组分与SON和SI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SIN的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荧光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相关性分析 表层沉积物
原文传递
蠡湖水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书航 姜霞 +4 位作者 王雯雯 胡佳晨 张博 李佳璐 赵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8-1555,共8页
根据2012~2013年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浅水湖泊蠡湖总悬浮物(TSS)的时空分布特征、组成、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水体悬浮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氮、磷的关系.结果表明,ρ(TSS)的年内变化范围在1.00~78.00mg/L之间,平均值... 根据2012~2013年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浅水湖泊蠡湖总悬浮物(TSS)的时空分布特征、组成、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水体悬浮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氮、磷的关系.结果表明,ρ(TSS)的年内变化范围在1.00~78.00mg/L之间,平均值为17.35mg/L,空间上呈现东蠡湖大于西蠡湖,沿岸高于湖心区的分布趋势;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且冬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全湖水体中ρ(OSS)和ρ(ISS)所占ρ(TSS)的比例相当,分别为51.52%和48.48%,但组成比例空间差异较大,东蠡湖ρ(OSS)比例较大,而西蠡湖ρ(ISS)的比例较大.线性拟合表明,ρ(TSS)与ρ(PN)、ρ(TN)、ρ(PP)、ρ(TP)均具呈显著正相关(P〈0.01).浮游藻类增殖、水生植物的残体以及底泥的再悬浮是影响水体ρ(TSS)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悬浮物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城市湖泊水环境整治对改善水质的影响:以蠡湖近30年水质变化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田伟 杨周生 +6 位作者 邵克强 潘辉 胡洋 白承荣 姜星宇 高光 汤祥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自"十五"以来,为改善水质,我国许多城市湖泊均先后采取了水环境治理措施.为了解这些措施对富营养化城市湖泊水质改善成效,根据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对蠡湖的长期监测数据和本课题组2017年对蠡湖的两次调查结果进... 自"十五"以来,为改善水质,我国许多城市湖泊均先后采取了水环境治理措施.为了解这些措施对富营养化城市湖泊水质改善成效,根据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对蠡湖的长期监测数据和本课题组2017年对蠡湖的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探讨了无锡蠡湖综合整治前后近30年来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等水质指标的浓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997~2003年间处于最差状态,2003年经过综合整治后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但近两年略有反弹;水体透明度整治前后无明显改善.②从季节上看,综合整治之前,水质波动较大;综合整治之后,蠡湖各项指标出现显著差异,冬季水质明显好于夏季.③从区域上来看,蠡湖西部水质明显优于东部湖区.综合其他城市湖泊治理情况,研究表明水环境治理可以改善湖泊水质,但在水质改善后需要恢复草型生态系统,推进以生物调控为主的生态修复,逐步提升物种多样性,真正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城市湖泊 富营养化 水环境整治 水质改善
原文传递
蠡湖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书航 姜霞 +2 位作者 王雯雯 赵丽 李佳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8-695,共8页
为揭示浅水湖泊水体SD(透明度)下降的主导因子,根据2012—2013年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浅水湖泊蠡湖SD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了SD与ρ(TSS)(TSS为总悬浮物)、ρ(Chla)和ρ(DOC)的相... 为揭示浅水湖泊水体SD(透明度)下降的主导因子,根据2012—2013年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浅水湖泊蠡湖SD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了SD与ρ(TSS)(TSS为总悬浮物)、ρ(Chla)和ρ(DOC)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SD在年内变化范围为20.0~209.0 cm,平均值为64.1 cm,总体上呈西蠡湖大于东蠡湖、湖心大于沿岸区的分布趋势;春、夏、秋、冬四季的SD分别为(51.1±15.1)、(41.3±10.6)、(28.3±7.4)和(127.1±43.2)cm,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SD平均值可达127.1 cm,而秋季仅有28.3 cm.多元回归分析表明,ρ(TSS)是影响水体SD的最主要因子,其次为浮游藻类生物量;SD与ρ(TSS)呈幂函数关系,拟合方程为y=220.61x-0.54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透明度 时空分布 沉水植物 悬浮物
下载PDF
蠡湖沉积物不同形态氮赋存特征及其释放潜力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雯雯 王书航 +3 位作者 姜霞 郑丙辉 赵丽 陈俊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为了揭示蠡湖沉积物中氮对上覆水体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各形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及相关性分析识别了潜在生物可利用性氮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同时,结合室内矿化实验,评估了有机氮的矿化潜力及其主要来... 为了揭示蠡湖沉积物中氮对上覆水体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各形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及相关性分析识别了潜在生物可利用性氮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同时,结合室内矿化实验,评估了有机氮的矿化潜力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w(TN)均值为1417.97mg/kg,东蠡湖明显高于西蠡湖,TN主要存在形式为HN(酸解态氮),w(HTN)占w(TN)的平均比例为66.5%.沉积物NH_4^+-N释放通量为1.93-20.88mg/(m^2·d),主要受F-NH_4^+-N(游离态NH_4^+-N)和E-NH_4^+-N(可交换态NH_4^+-N)的影响.沉积物氮平均矿化势为248.55mg/kg,F-ON(游离态有机氮)和AAN(酸解氨基酸态氮)是可矿化态有机氮最有效的贡献者,直接影响沉积物向上覆水体释放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沉积物 连续提取 氮形态 扩散通量
下载PDF
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及水生态差异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姜霞 王书航 +2 位作者 杨小飞 王雯雯 李佳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5-601,共7页
为探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对工程实施前后蠡湖水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蠡湖水质明显好转,水体中ρ(TN)、ρ(TP)、ρ(CODMn)和ρ(Chla)年均值显著下降(P<... 为探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对工程实施前后蠡湖水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蠡湖水质明显好转,水体中ρ(TN)、ρ(TP)、ρ(CODMn)和ρ(Chla)年均值显著下降(P<0.01),ρ(TN)、ρ(TP)、ρ(Chla)分别由综合治理前(1992—2002年平均值)的5.77、0.19 mg/L和59.90μg/L降至综合治理后的3.13、0.13 mg/L和27.12μg/L,ρ(CODMn)则由7.09 mg/L降至5.00 mg/L以下;表层沉积物中w(OM)、w(TN)和w(TP)分别由2001年的40.40、1.19、2.61 g/kg降至2012年的19.60、1.16、0.59 g/kg;2012年生态修复工程区内初步形成了一个水生植物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后,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但部分水体感观指标〔如ρ(TSS)、SD(透明度)〕改善效果不明显,底栖动物优势种群仍为耐污种,生态系统完全恢复还需时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以提高透明度、恢复沉水植物为核心的生态优化调控,促进蠡湖由藻型浊水稳态向草型清水稳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效果评估
下载PDF
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段金荣 张宪中 +3 位作者 刘凯 徐东坡 张敏莹 施炜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27-330,共4页
2008年7—9月在蠡湖设置宝界桥和石塘桥两个实验点进行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测定了鲢鳙鱼的体长、体重、消化腺指数、肠长指数、食物充塞度、肥胖度系数、饱满度等参数。试验表明微囊藻和颤藻在鲢鳙鱼体... 2008年7—9月在蠡湖设置宝界桥和石塘桥两个实验点进行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测定了鲢鳙鱼的体长、体重、消化腺指数、肠长指数、食物充塞度、肥胖度系数、饱满度等参数。试验表明微囊藻和颤藻在鲢鳙鱼体内得不到完全消化,但可以破坏藻类的存在形式,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鲢鳙鱼对于微囊藻和颤藻的治理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鳙鱼 藻类 蠡湖
下载PDF
环境治理工程对蠡湖水体中磷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博 李永峰 +2 位作者 姜霞 王书航 胡佳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71-1279,共9页
为评估水环境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2012年4月对湖体与环湖河口调查分析,研究了蠡湖磷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蠡湖水体总磷浓度介于0.03~0.31mg/L之间,平均为0.06mg/L,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趋势,且环... 为评估水环境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2012年4月对湖体与环湖河口调查分析,研究了蠡湖磷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蠡湖水体总磷浓度介于0.03~0.31mg/L之间,平均为0.06mg/L,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趋势,且环湖河口磷含量明显高于湖体;沉积物中总磷空间分布趋势类似于水体,湖体总磷含量在321.77~1062.08mg/kg之间,平均为593.75mg/kg,而环湖河口总磷含量在523.38~1396.39mg/kg之间,平均为784.51mg/kg;结合历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工程使得蠡湖水质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水体中总磷的年均值由治理前0.18mg/L下降到0.06mg/L,但仍没有完全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主要原因是沉积物中总磷对水体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磷的扩散通量与沉积物总磷和可交换态磷成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沉积物 内源负荷 释放通量
下载PDF
蠡湖4种鲌鱼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海彦 狄瑜 +2 位作者 赵永锋 宋迁红 邴旭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8-494,共7页
采集并测量了蠡湖水域173尾鲌鱼样本的8个常规形态指标和18个框架形态指标。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法,根据25个标准化形态性状对4种鲌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类形态性状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翘嘴鲌(C... 采集并测量了蠡湖水域173尾鲌鱼样本的8个常规形态指标和18个框架形态指标。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法,根据25个标准化形态性状对4种鲌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类形态性状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蒙古鲌(C.mongolicus)形态特征最接近,蒙古鲌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共析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0.86%。通过逐步判别法建立了4种鲌鱼的判别方程,综合判别率为100%。结果表明达氏鲌(C.dabryi)和蒙古鲌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鳍后区,而它们与翘嘴鲌及红鳍原鲌的差异则集中于头部至背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翘嘴鲌 达氏鲌 蒙古鲌 红鳍原自自 多元分析
下载PDF
环境治理工程对蠡湖水体中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佳晨 姜霞 +2 位作者 李永峰 王书航 张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8,共9页
为评估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于2012年4月及10月对蠡湖湖区及环湖河口共64个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及分析,探讨了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蠡湖上覆水中ρ(TN)为0.82~3.20... 为评估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措施对蠡湖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于2012年4月及10月对蠡湖湖区及环湖河口共64个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及分析,探讨了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蠡湖上覆水中ρ(TN)为0.82~3.20 mg/L,平均值为1.35 mg/L;间隙水中ρ(DTN)为1.28~5.36 mg/L,平均值为2.51 mg/L.上覆水和间隙水分布趋势均为自西向东递增,并且环湖河口ρ(TN)显著高于湖区.研究期间蠡湖NH4+-N平均扩散通量为4.80 mg/(m2.d),并且NH4+-N扩散通量与表层沉积物中w(TN)和w(E-NH4+-N)呈显著正相关.2003年以来,经过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工程后,蠡湖水质改善较为明显,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蠡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因此在外源污染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需加强对蠡湖水体沉水植物的恢复,优化调控蠡湖目前的生态系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氮形态 扩散通量 沉积物 沉水植物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连续提取与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博 王书航 +2 位作者 姜霞 黄晓峰 王雯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78-2888,共11页
采用化学连续提取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蠡湖沉积物中可提取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可提取态有机质组分与可交换态氮和弱吸附态磷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蠡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为5.59~22.11 g·kg... 采用化学连续提取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蠡湖沉积物中可提取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可提取态有机质组分与可交换态氮和弱吸附态磷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蠡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为5.59~22.11 g·kg^(-1)(以C计),均值为12.28g·kg^(-1),其中水可提取态有机质(WSOM)、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的比例分别为5.14%、11.81%、9.63%和73.42%,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增,湖岸大于湖心的分布趋势.WSOM鉴别出3个荧光组分,以类氨基酸荧光峰(W-C1)占优势,占总荧光强度的比例为42.49%;FA鉴别出2个荧光组分,以富里酸荧光峰(F-C2)为主,比例为67.63%;HA的3个荧光峰中,以类胡敏酸荧光峰(H-C1和H-C3)为主,两者之和的比例为71.55%.多元回归统计表明,可提取有机质组分与游离态氮和易解析态磷含量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且与氮的相关性系数大于与磷,反映了可提取有机质与可交换态氮的关系更为密切,可用于指示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氮磷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三维荧光 化学连续提取 可提取有机质 生物可利用性
原文传递
蠡湖鲢鳙鱼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海彦 张宪中 +2 位作者 曹晓东 邴旭文 戈贤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7-339,共3页
2009年9月,在蠡湖的水上明月、珍宝舫、美湖和鹿顶山用网具共进行了4次捕捞作业,鲢鱼的体重主要集中在6000-11000g范围内,年龄为3-5龄,鳙鱼的体重主要集中在7000-12000g范围内,年龄为3-5龄。鲢鱼的生长方程为Lt=130.56[1-e^-0.... 2009年9月,在蠡湖的水上明月、珍宝舫、美湖和鹿顶山用网具共进行了4次捕捞作业,鲢鱼的体重主要集中在6000-11000g范围内,年龄为3-5龄,鳙鱼的体重主要集中在7000-12000g范围内,年龄为3-5龄。鲢鱼的生长方程为Lt=130.56[1-e^-0.0958(t+0.1499)] ,Wt=19768[1-e^-0.0958(t+0.1499)]^3.035 ;鳙鱼的生长方程为Lt=135.78[1-e^-0.0952(t+0.2403)] ,Wt=21465[1-e^-0.0952(t+0.2403)]^2.8128 ,蠡湖鲢鳙鱼生长速度最快的年龄段是3-5龄。本研究对蠡湖鲢鳙鱼的种群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保护和科学利用其渔业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鳙鱼 蠡湖 生长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河湖健康评估——以无锡蠡湖为例
17
作者 宋为威 鞠茂森 《江苏水利》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水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模型,构建了蠡湖健康评估体系。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也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蠡湖健康状况指数综合得分为87.78,健康综合评价等级为“健康”水平,作为城市景观湖... 在水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模型,构建了蠡湖健康评估体系。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也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蠡湖健康状况指数综合得分为87.78,健康综合评价等级为“健康”水平,作为城市景观湖泊在社会服务层面的得分表现良好,由于湖泊连通性差,生物准则层得分较低,从而需要寻找合适的外部水源进行生态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熵权法 健康评估 蠡湖
下载PDF
基于光补偿深度的蠡湖沉水植物恢复区划分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书航 李佳璐 +3 位作者 姜霞 王雯雯 张博 赵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9-1396,共8页
为分析蠡湖沉水植物恢复的光补偿深度和透明度条件,根据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蠡湖水下PAR(光合有效辐射)强度、ρ(SS)、透明度等监测数据以及沉水植物相关资料,探讨了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下... 为分析蠡湖沉水植物恢复的光补偿深度和透明度条件,根据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蠡湖水下PAR(光合有效辐射)强度、ρ(SS)、透明度等监测数据以及沉水植物相关资料,探讨了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下PAR强度随水深呈指数递减,α(光衰减系数)在0.97~6.04 m-1之间变化;光补偿深度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西蠡湖大于东蠡湖、沿岸大于湖心的趋势,并且与水体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狐尾藻、金鱼藻、菹草、黑藻、苦草的光补偿深度及水体真光层深度分别是透明度的1.83、1.92、2.05、2.12、2.57和3.04倍.回归分析表明,光补偿深度主要受ρ(SS)影响,其次为ρ(Chla).以沉水植物群落光补偿深度(水体真光层深度)与水深的比值作为划分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区域的参考依据,将蠡湖水域初步划分为"适宜区""过渡区"和"暂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占蠡湖水域面积的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光补偿深度 光合有效辐射 生态修复 蠡湖
下载PDF
太湖蠡湖水体和沉积物中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海妮 邱伟建 +1 位作者 黄晓峰 王雯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23-28,共6页
通过对蠡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Pb元素的检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述8种元素在蠡湖上覆水中平均质量浓度为0.13μg/L^45.66μg/L,并总体呈现出东蠡湖高于西蠡湖、河口高于湖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对蠡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Pb元素的检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述8种元素在蠡湖上覆水中平均质量浓度为0.13μg/L^45.66μg/L,并总体呈现出东蠡湖高于西蠡湖、河口高于湖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沉积物中质量比为0.28 mg/kg^88.21 mg/kg,并总体呈现东蠡湖普遍高于西蠡湖。元素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蠡湖上覆水中Cr、Ni、Zn、As、Hg不会产生毒性,Cd和Cu产生毒性的风险较小,Pb产生慢性毒性的可能性较大;沉积物中元素生态风险指数为69.31~292.46,处于低到中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水 沉积物 元素 生态风险评估 蠡湖 太湖
下载PDF
蠡湖表层沉积物氮矿化过程及其赋存形态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丽 王书航 +2 位作者 姜霞 黄晓峰 陈俊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26-4632,共7页
蠡湖控源截污10年后,水体中总氮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为探讨沉积物氮的释放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利用淹水培养法研究沉积物矿化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矿化过程中有机氮和无机氮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矿化作用前后沉积物中游离... 蠡湖控源截污10年后,水体中总氮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为探讨沉积物氮的释放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利用淹水培养法研究沉积物矿化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矿化过程中有机氮和无机氮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矿化作用前后沉积物中游离态氮(FN)均值由94.26 mg·kg^(-1)增加到230.71 mg·kg^(-1),以氨氮(NH+4-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为主;可交换态氮(EN)均值由82.50 mg·kg^(-1)增加到165.32 mg·kg^(-1),以氨氮(NH+4-N)占绝对优势;而酸解态氮(HN)均值由1 044.70mg·kg^(-1)减少到815.93 mg·kg^(-1),以氨基酸态氮(AAN)为主,残渣态氮(RN)基本保持不变.淹水培养过程中酸解态总氮的比例由67.18%下降到52.50%,减少量主要由AAN和铵态氮(AN)的矿化分解引起,且AAN是沉积物矿化后无机氮最有效来源之一.对比河口和湖区表明,沉积物氮总量越大,可矿化无机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矿化 形态 蠡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