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明三朝的官员廖纪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日举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99-105,共7页
廖纪是明代的名臣,《明史》有传,但对其家世、生卒年、出生地及为官履历都记载不全。根据有关史料,他的迁琼始祖在南宋后期入琼,并入赘"土官"之家;二世祖移居海南岛万安军陵水县那亮村,其祖父因事被逮系京师,其父陪赴京师并... 廖纪是明代的名臣,《明史》有传,但对其家世、生卒年、出生地及为官履历都记载不全。根据有关史料,他的迁琼始祖在南宋后期入琼,并入赘"土官"之家;二世祖移居海南岛万安军陵水县那亮村,其祖父因事被逮系京师,其父陪赴京师并落籍于直隶河间东光;廖纪于景泰六年出生于东光,弘治三年登进士第入仕,为官历孝宗、武宗、世宗三朝,卒于嘉靖十一年八月。在为官的36年中,他能坚持"守正",表现出廉洁、恪尽职守、不阿权贵的高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纪 家世 生卒年 为官品格
下载PDF
明代海南先贤廖纪的仕宦意识
2
作者 薛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6-140,共5页
明代海南先贤廖纪,少小即有强烈的仕宦意识。入仕后,其仕宦意识的内涵相当丰富。为官当清正廉洁勤于政事的操守、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为政惜才的人才观等,是其中重要的三个层面。这种仕宦意识对明正德、嘉靖初年的政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廖纪 仕宦意识 忧患意识 人才观
下载PDF
论《辽纪》的史料价值
3
作者 时仁达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7-72,共6页
对明代田汝成编纂的《辽纪》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得出了该书非取材于《明实录》的结论。认为它的史料来源于私人书疏和官署册牍,能对明代官书所记载的历史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辨析评估了《辽纪》的史料价值,审慎拣择、博考,以求其是,可... 对明代田汝成编纂的《辽纪》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得出了该书非取材于《明实录》的结论。认为它的史料来源于私人书疏和官署册牍,能对明代官书所记载的历史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辨析评估了《辽纪》的史料价值,审慎拣择、博考,以求其是,可为当代明代地方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纪》 明代 私记 田汝成
下载PDF
廖纪《中庸管窥》对朱熹《中庸章句》思想的遮蔽与彰显
4
作者 王征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11,共2页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传统的核心之一。简单讲,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庸的意思是不易,合起来就是无时无刻都要不偏不倚,是让人保持独立精神而又不以自我为中心。明代的廖纪继宋代朱熹之后,拓展了这一思想。
关键词 廖纪 中庸 天理 人事
下载PDF
辽东半岛隆昌地区~2113 Ma变辉长岩地球化学与Hf同位素研究:对胶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岩 寇林林 +3 位作者 张朋 毕中伟 李东涛 陈聪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33-3345,共13页
辉长岩的成岩时代、成因等研究对限定胶辽吉造山带构造背景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U-Pb测年及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受蚀变影响不大,TiO2含量较低(<1.31%),FeOT(11.91%~... 辉长岩的成岩时代、成因等研究对限定胶辽吉造山带构造背景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开展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U-Pb测年及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受蚀变影响不大,TiO2含量较低(<1.31%),FeOT(11.91%~14.25%)、MgO(6.88%~7.62%)含量不高,K2O含量中等偏高(0.85%~1.23%),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岩石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P、Hf等,岩石相对富集Nd同位素,εNd(t)值介于-1.6~2.6,(176Hf/177Hf)i比值变化于0.281497~0.281612之间,εHf(t)值变化于2.2~6.3之间,模式年龄tDM1(Hf)值介于2.25~2.33 Ga.多种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图解显示辉长岩具有E-MORB特征,与裂谷构造环境中产出的MORB和OIB不同.研究认为胶辽吉造山带在~2.1 Ga已存在洋壳俯冲,并可能已存在古岛弧,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存在弧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胶辽吉造山带 隆昌地区 古元古代 变质辉长岩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郭沫若题赠沈钧儒《水龙吟》词考
6
作者 何志文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08-115,187,共9页
郭沫若题赠沈钧儒的《水龙吟》词是见证二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结下的深厚友谊的重要诗词作品。该词被《寥寥集》《蜩螗集》《沫若文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等沈钧儒和郭沫若的权威作品集收录。因各书关于该词的信息不一致,导... 郭沫若题赠沈钧儒的《水龙吟》词是见证二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结下的深厚友谊的重要诗词作品。该词被《寥寥集》《蜩螗集》《沫若文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等沈钧儒和郭沫若的权威作品集收录。因各书关于该词的信息不一致,导致研究者在引用该词时出现了一些错误。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与石居”手卷等,对该词写作的时间、相关人物、产生背景以及流传情况等进行了简单梳理、考订和分析,纠正了对该词的各种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沈钧儒 《水龙吟》词 《寥寥集》 《蜩螗集》 《沫若文集》
原文传递
严苍山《疫痉家庭自疗集》的学术成就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文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5-218,共4页
1929年上海疫痉流行,一代名医严苍山积极救治患者,挽回许多危重病例,《疫痉家庭自疗集》即为其临证经验的总结。该书是第1部以疫痉命名的疫病学专著,在病名、遣方用药等方面颇多创新之处,集中体现了严氏防治疫痉的学术成就,至今仍具有... 1929年上海疫痉流行,一代名医严苍山积极救治患者,挽回许多危重病例,《疫痉家庭自疗集》即为其临证经验的总结。该书是第1部以疫痉命名的疫病学专著,在病名、遣方用药等方面颇多创新之处,集中体现了严氏防治疫痉的学术成就,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近代史 严苍山 《疫痉家庭自疗集》 疫痉
原文传递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of Paleoproterozoic Intrusive Rocks and Its Constraints on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Liao-Ji Belt,Sino-Korean Craton 被引量:2
8
作者 Jingsheng Chen Zhongzhu Yang +7 位作者 Dexin Tian Dehe Xing Lidong Zhang Fan Yang Bin Li Miao Liu Yi Shi Chao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24,共17页
The Liao-Ji belt(LJB)is one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tectonic belts located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A large number of Paleoproterozoic meta-volcanic-sedimentary rock and intrusive rocks are preserved in the LJB,which... The Liao-Ji belt(LJB)is one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tectonic belts located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A large number of Paleoproterozoic meta-volcanic-sedimentary rock and intrusive rocks are preserved in the LJB,which provide reliable carriers for the study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The Paleoproterozoic intrusive rock in the LJB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ven types:syenogranite,quartz diorite,porphyry granite,migmatitic granite,sye-nite,metamorphic plutonic rock,and granitic pegmatite and metagabbro(metamorphic diabase).Zir-con U-Pb dating of 15 samples from intrusive rocks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study.The chronology framework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intrusive rock in the LJB was established,and the magmatism of intrusive rock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2200 to 2110,2010 to 1937,1900 to 1820 Ma.Th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supported the evolution model of subduction accretionary arc-continent colli-sion in the LJB effectively.Combined with previous geochemical work,it was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environment at approximately 2200 Ma,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and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The bimodal intrusive rocks between 2180 and 2150 Ma indicated a back-arc tension envi-ronment which lasted until approximately 2110 Ma with a large number of basic intrusive rocks.And then the back-arc basin began to contract and the magmatic activities were reduced,with only a small number of intrusive rock activities occurring at approximately 2040,2010 and 1937 Ma.After the orogenic activities,there was a post-orogenic extension stage from 1900 to 1820 Ma.Magmatic activi-ties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extension started to occur more frequently and subsequently resulted in the large-scale intrusive rocks in eastern Lia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o-ji belt Paleoproterozoic intrusive rocks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tectonic evolution
原文传递
廖纪与运河关系考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书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4-69,78,共7页
京杭大运河阜城段西岸出土了明代吏部尚书廖纪的墓志,可以展现廖纪的一生。廖纪的先祖沿着大运河从海南远迁至此,其海南亲戚也沿运河来北方探亲。廖纪的姻亲沧州马氏亦是运河沿岸的名门显族;明代无锡富商安国与廖纪的交游成就了一段运... 京杭大运河阜城段西岸出土了明代吏部尚书廖纪的墓志,可以展现廖纪的一生。廖纪的先祖沿着大运河从海南远迁至此,其海南亲戚也沿运河来北方探亲。廖纪的姻亲沧州马氏亦是运河沿岸的名门显族;明代无锡富商安国与廖纪的交游成就了一段运河史、印刷史的佳话;廖纪的《漕运通志序》是研究运河史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廖纪 大运河 《漕运通志序》
下载PDF
Formation of Foliations and their Related Minerals from Diagenetic to Medium-grade Metamorphic Rocks:A Case Study of the Hongyanjing and Liao-Ji Backarc Basins,China
10
作者 TIAN Zhonghua WEN Fei +2 位作者 LIU Fulai ZHU Haozhong YE Zhanghu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158-1170,共13页
Deciph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phase tectonic foliations and their associated mineral assemblages is signific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from diagenesis to low-/medium-/high-grade metamorphism.It can pr... Deciph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phase tectonic foliations and their associated mineral assemblages is signific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from diagenesis to low-/medium-/high-grade metamorphism.It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strain,metamorphic conditions and overprinting relationships and so help reveal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orogenesis.In this study,we predominately focus on the formation of foliations and their related minerals,as developed in two separate basins.First of all,two stages of axial plane cleavages(S1 and S2)were recognized in the Hongyanjing inter-arc basin,the formation of the S1 axial plane cleavage is associated with mica rotation and elongation in mudstones in the local area.The pencil structure of S2 formed during the refolding phase,the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ary rocks not changing their shape and orientation.Secondly,in the Liao-Ji backarc basin,foliations include diagenetic foliation(bedding parallel foliation),tectonic S1 foliation(secondary foliation or axial plane cleavage of S0 folding)and crenulation cleavage(S2).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oliation changes from mineral rotation or elongation and mineral solution transfer in S1 to crystal-plastic deformation,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micro-folding in S2.Many index metamorphic minerals formed from low-grade to medium-grade consist of biotites,garnets,staurolite and kyanite,constituting a typical Barrovian metamorphic belt.Accordingly,a new classification of foli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The foli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continuous and disjunctive foliations,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microlithons,detectable with the aid of a microscope.Disjunctive foliation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spaced foliation and crenulation cleavage,according to whether(or not)crenulation(micro-folding)is present.The size of the mineral grains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l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classification of foliations mineral transformation OROGENESIS Hongyanjing basin liao-ji backarc basin
下载PDF
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巨量变沉积岩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11
作者 刘福来 刘平华 +2 位作者 王舫 刘超辉 蔡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16-2846,共31页
华北克拉通发育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包括:东部陆块内部的胶-辽-吉带(Jiao-Liao-Ji belt)、西部陆块内部的孔兹岩带(Khondalite belt)以及两个陆块之间的中部造山带(Trans-North China Orogen)。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区域构... 华北克拉通发育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包括:东部陆块内部的胶-辽-吉带(Jiao-Liao-Ji belt)、西部陆块内部的孔兹岩带(Khondalite belt)以及两个陆块之间的中部造山带(Trans-North China Orogen)。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区域构造、变质地质、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以及地球物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进展。其中,胶-辽-吉带是华北克拉通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它不仅接受了古元古代巨量的陆壳物质沉积,而且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经受了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胶-辽-吉造山/活动带的物质组成最为丰富,以大面积分布的巨量(火山)沉积岩系为特征,在中国境内包括吉南地区的集安群和老岭群、辽东南地区的南辽河和北辽河群、胶北地区的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向南西则有可能穿越郯庐断裂延伸至徐州-蚌埠一带的五河群,总体呈NE向展布,延伸规模长约1000km。从巨量沉积岩系的岩石组合和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荆山群与南辽河群、集安群可以对比,而粉子山群则与北辽河群、老岭群相当。然而,由于多期/多阶段强烈构造变形作用的影响,原来各群、组中地层的上下层位及接触关系已完全破坏,目前均已呈规模不一的构造岩片形式叠置在一起,彼此之间呈断层或韧性剪切带接触。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造山/活动带内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和两侧古老陆块的变质基底,原岩形成时代为1.95~2.15Ga左右。以往研究表明,胶-辽-吉造山/活动带变质作用的强度十分不均匀,(中-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只局限于胶北的荆山群及相关岩石,而粉子山群以及辽东南的南、北辽河群和吉南的集安群、老岭群只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局部甚至只达到绿片岩相变质。粉子山群、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量变沉积岩系 变质作用 岩浆-深熔作用 构造背景 古元古代 胶-辽-吉造山/活动带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胶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多期岩浆-变质热事件:来自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78
12
作者 刘建辉 刘福来 +2 位作者 刘平华 王舫 丁正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3-960,共18页
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胶北地体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进行系统原位U-Pb定年和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研究区早前寒武变质结晶基底存在多期岩浆-变质热事件。4件TTG片麻岩和2件花岗质片麻岩锆石样品记录了2909±13Ma... 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胶北地体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进行系统原位U-Pb定年和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研究区早前寒武变质结晶基底存在多期岩浆-变质热事件。4件TTG片麻岩和2件花岗质片麻岩锆石样品记录了2909±13Ma、2738±23Ma、2544±15~2564±12Ma和2095±12Ma4组岩浆事件年龄,以及2504±16~2513±32Ma和1863±41Ma2组变质事件年龄。结合以往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研究发现,约2738Ma的TTG岩浆事件可能代表胶北地体地壳最主要的生长事件,而2544~2564Ma的岩浆事件则可能代表古老地壳重熔的最强烈岩浆事件,约2095Ma岩浆事件则反映了胶-辽-吉构造带内部在该时期与地壳拉张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2504~2513Ma是研究区以及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基底最主要的一期变质热事件,可能与地幔柱(热点)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而TTG片麻岩记录的约1863Ma的变质年龄与研究区基性和泥质高压麻粒岩相岩石记录的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一致,暗示TTG片麻岩可能也经历了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上述研究进一步表明胶北地体在古元古代的确存在一期陆-陆碰撞的重要造山事件。该项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胶北乃至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形成演化、岩浆-变质热事件序列及其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TTG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 胶北地体 胶-辽-吉构造带
下载PDF
辽阳河栏地区辽河群中变质基性熔岩的锆石U-Pb年龄与形成构造背景 被引量:65
13
作者 王惠初 陆松年 +3 位作者 初航 相振群 张长捷 刘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2-1334,1361,共14页
在海城—草河口的北辽河群中分布大量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基性岩墙,其中辽阳河栏镇南部大石桥组中的基性火山岩保存有良好的枕状构造。这些变质枕状熔岩化学成分上低碱低钾富铁,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岩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变质... 在海城—草河口的北辽河群中分布大量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基性岩墙,其中辽阳河栏镇南部大石桥组中的基性火山岩保存有良好的枕状构造。这些变质枕状熔岩化学成分上低碱低钾富铁,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岩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变质枕状熔岩形成于与岛弧相关的构造背景,很可能是弧后盆地环境的产物,而非大陆裂谷。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变质枕状熔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 869±28)Ma;变辉绿岩墙的形成年龄为(1 828±13)Ma,并有一组~2 080Ma的捕获锆石年龄;花岗伟晶岩锆石U-Pb年龄为(1 869.7±7.6)Ma。结合岩石的产出状态和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变质枕状熔岩形成年龄为~1 880Ma,可以代表北大石桥组的形成时代;花岗伟晶岩的年龄为~1 860Ma,可作为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变基性岩墙为~1 830Ma,可作为后造山伸展张裂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活动带 辽河群 枕状熔岩 锆石U-PB年龄 构造背景 构造 辽阳
下载PDF
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地层单元划分与构造属性 被引量:54
14
作者 王惠初 任云伟 +4 位作者 陆松年 康健丽 初航 于宏斌 张长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98,共16页
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造山带的沉积构造背景和地层格架长期存在争议。最近的研究表明,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沉积环境为一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经历了早期弧后盆地扩张和晚期盆地收缩-俯冲-造山的演化过程。北辽河群... 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造山带的沉积构造背景和地层格架长期存在争议。最近的研究表明,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沉积环境为一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经历了早期弧后盆地扩张和晚期盆地收缩-俯冲-造山的演化过程。北辽河群的浪子山组—里尔峪组(含老岭群达台山组)与南辽河群的里尔峪组和老岭群的蚂蚁河组应是同时异相的产物,前者沉积在弧后盆地大陆边缘一侧,以陆缘碎屑沉积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后者发育在弧后盆地岩浆弧一侧,火山作用强烈。集安群(荒岔沟组和大东岔组)和南辽河群的中上部(南高家峪组—大石桥组)所构成的孔兹岩系为弧后盆地收缩-俯冲阶段的沉积建造(相当于弧前构造背景),遭受了~1.9 Ga的变质作用,并被~1.9 Ga的石榴石花岗岩侵入。河栏—草河口地区的“大石桥组一段”为一套大理岩夹变质基性火山岩的沉积建造,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变质基性岩脉均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特征,形成于弧后盆地的构造背景。依据其中基性火山岩~1.87 Ga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推测其为弧后盆地俯冲收缩阶段的产物。狭义的盖县组及其相当地层的碎屑锆石反映出大量古元古代的年龄信息,太古宙年龄信息相对较少,故推测物源区主要来自南侧的岩浆弧,所谓的“狼林地块”不是一个太古宙陆块,而主要表现为一条古元古代岩浆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古元古代 辽吉造山带 地层划分 弧后盆地
下载PDF
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15
作者 陈斌 李壮 +2 位作者 王家林 张璐 鄢雪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20,共18页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29±22)Ma,该年龄可代表安山岩的形成年龄。辽吉花岗岩的锆石同样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3),锆石U-Pb年龄为(2 199±10)Ma,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辽河群火山岩喷发时代一致,表明辽吉花岗岩并不是辽河群的基底,二者可能为同一次岩浆作用过程的产物。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的识别及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属性至关重要。结合前人有关辽东半岛前寒武纪岩石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可能与弧-陆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定年 ~2.2Ga 岩浆事件 辽东半岛 胶-辽-吉活动带 辽吉花岗岩 辽河群变质火山岩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带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杨明春 陈斌 闫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1-51,共21页
华北克拉通胶一辽一吉带内发育大量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岩性主要为含角闪石或磁铁矿的二长花岗岩,以暗色矿物定向排列为显著识别特征。基于系统的野外调查、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条痕状花岗岩成因和其形成的构造环... 华北克拉通胶一辽一吉带内发育大量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岩性主要为含角闪石或磁铁矿的二长花岗岩,以暗色矿物定向排列为显著识别特征。基于系统的野外调查、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条痕状花岗岩成因和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提出了不同的模式。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这些条痕状花岗岩形成于2173~2205Ma,基性岩脉侵位于2159Ma,后期的角闪岩相变质发生于约1907Ma。条痕状花岗岩中发育基性暗色微粒包体,也发育钙质角闪石和镁铁质角闪石,副矿物为锆石、榍石和磁铁矿。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条痕状花岗岩属于钙碱性岩浆系列,A/CNK值为0.9~1.2(多数小于1.1),A/NK值为0.9~1.4,SiO2质量分数为68.3%~76.9%,岩石具有低TiO2质量分数(小于0.3%);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Sr、Cs),亏损部分高场强元素(如Nb和Ti)。这些特征都指示条痕状花岗岩可能是形成于俯冲带环境下的I型花岗岩。部分岩体(如大房身岩体)具有类似A型花岗岩的特征,这是岩浆体系富硼而引起的高分异所致的,岩体高SiO2质量分数(76.7%~77.1%)也是高分异的表现。硼的加入会导致岩浆体系固相线温度降低,使得岩浆具有更为充分的时间进行演化。全岩εNd(t)值(一8.6~1.5)和锆石εHf(t)值(一1.3~5.6)都具有非常宽的变化范围,结合基性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相学特征以及斜长石的环带,说明条痕状花岗岩形成于下地壳熔融的酸性岩浆和富集地幔熔融的基性岩浆的混合。花岗岩的弧岩浆属性及其老于2500Ma的太古代继承锆石指示胶一辽一吉带在古元古代可能发生了北向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痕状花岗岩 古元古代 岩石成因 电子探针分析 弧岩浆 俯冲带 华北克拉通 胶—辽—吉带
下载PDF
胶北地体多期变质事件的P-T-t轨迹及其对胶-辽-吉带形成与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平华 刘福来 +5 位作者 王舫 刘超辉 杨红 刘建辉 蔡佳 施建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89-2941,共53页
胶北地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胶-辽-吉带南端,主要由闪长质-TTG-花岗质片麻岩、变质表壳岩系和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所组成。本文通过对胶北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学、矿物化学、变质反应结构和序列、变质温度和压力估算与同位素... 胶北地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胶-辽-吉带南端,主要由闪长质-TTG-花岗质片麻岩、变质表壳岩系和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所组成。本文通过对胶北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学、矿物化学、变质反应结构和序列、变质温度和压力估算与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研究和总结,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其它地区太古宙变质基底类似,本区也存在~2500Ma区域性新太古代变质事件,且与本区2550~2500Ma岩浆作用在时间上非常接近,其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比岩浆作用要晚10~50Myr,指示本区~2500Ma区域性变质事件可能与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2)胶北还存在1950~1850Ma区域性古元古代变质事件,并导致了大量高压基性和泥质麻粒岩的形成,高压基性麻粒岩主要以不规则透镜体、变形岩墙群或岩脉群的形式赋存于闪长质-TTG-花岗质片麻岩之中,并集中分布在安丘-平度-莱西-莱阳-栖霞一带,大致沿北东-南西向断续带状分布,构成了一条长约300km的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带。(3)本区古元古代高压麻粒岩以记录近等温减压(ITD)及随后近等压降温(IBC)的顺时针P-T-t轨迹为特征,指示本区变质杂岩在古元古代晚期曾强烈地卷入了与俯冲-拼贴-碰撞造山有关的构造过程,并可能经历了如下复杂的构造演化:(I)在古元古代晚期2000~1950Ma,随着有限大洋地壳的持续俯冲作用,本区各类变质岩的原岩开始经历一次构造增厚事件,并导致了它们的原岩经历了早期绿片岩相-角闪岩相进变质作用;(II)1950~1870Ma,大洋地壳俯冲作用结束,本区开始发生弧-陆拼贴和陆-陆碰撞作用,大陆地壳持续缩短和加厚,在加厚下地壳或岛弧根部带约50km的深度,发生了区域性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导致了本区变基性岩和变泥质岩分别形成了石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轨迹 多期变质事件 胶北地体 胶-辽-吉带
下载PDF
辽东半岛北部三家子石榴斜长角闪岩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相平衡模拟与锆石U-Pb定年的约束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平华 蔡佳 邹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49-2674,共26页
石榴斜长角闪岩常蕴含着丰富的变质反应结构,对古元古代造山带构造热演化过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胶-辽-吉带辽东半岛北部三家子地区出露的石榴斜长角闪岩,主要以岩脉的形式顺层侵入至南辽河群(里尔峪岩组)含黑云母的斜长片麻... 石榴斜长角闪岩常蕴含着丰富的变质反应结构,对古元古代造山带构造热演化过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胶-辽-吉带辽东半岛北部三家子地区出露的石榴斜长角闪岩,主要以岩脉的形式顺层侵入至南辽河群(里尔峪岩组)含黑云母的斜长片麻岩之中。三家子石榴斜长角闪岩以发育典型的"白眼圈"结构为特征,并保留了三个不同演化阶段矿物组合,峰前矿物组合为分布于石榴子石内部细粒包体矿物,主要包括角闪石+石英+磁铁矿+钛铁矿(M_1);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单斜辉石+斜长石(An=44~45)+石英+钛铁矿(M_2);峰后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An=64~90)+石英+钛铁矿+磁铁矿+榍石(M_3)。相平衡模拟与矿物对地质温压计算表明,三家子石榴斜长角闪岩峰前变质阶段(M_1)、峰期变质阶段(M_2)与峰后退变质阶段(M_3)稳定的P-T条件分别为:P=0.68~0.72GPa、T=570~600℃,P=0.98~1.01GPa、T=690~710℃,P=0.52~0.61GPa、T=670~700℃。锆石矿物包体扫描电镜分析、锆石CL图像分析与锆石LAICP-MS U-Pb定年的综合研究表明,三家子石榴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时代为2.17~2.06Ga之间;近峰期高压角闪岩相变质的时代为1.96~1.94Ga;峰后近等温减压中-低压角闪岩相退变质时代为1.92~1.83Ga,记录该组年龄的变质锆石微区含有典型的中-低压角闪岩相矿物包体(角闪石+斜长石(An=60~90)+石英+磷灰石)。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初步认为三家子石榴斜长角闪岩具有顺时针P-T-t轨迹,其主要特点是从M_1到M_3表现为升温升压的变质过程,并达到变质作用的峰期阶段,峰后开始表现为近等温减压的变质过程,随后可能表现为冷却降温的退化变质过程。因此,它们与胶-辽-吉带古元古代造山作用有关的构造增厚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带 石榴斜长角闪岩 P-T-T轨迹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胶-辽-吉造山带辽河群石墨矿碳同位素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建江 刘福来 +3 位作者 刘福兴 石闯 王舫 徐文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9-618,共20页
作为华北克拉通周缘三条石墨成矿带之一的东部带,胶-辽-吉古元古代石墨成矿带是研究早前寒武纪石墨成矿机制及地球早期气候特征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对胶-辽-吉造山带辽河群石墨矿(甜水乡马沟石墨矿)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拉曼... 作为华北克拉通周缘三条石墨成矿带之一的东部带,胶-辽-吉古元古代石墨成矿带是研究早前寒武纪石墨成矿机制及地球早期气候特征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对胶-辽-吉造山带辽河群石墨矿(甜水乡马沟石墨矿)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拉曼光谱学以及碳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河群含石墨矿岩石主要为含石墨变质杂砂岩、含石墨黑云母长英质片麻岩和含石墨透闪大理岩,在log(Fe_(2)O_(3)/K_(2)O)-log(SiO_(2)/Al_(2)O_(3))判别图解中,这些含石墨岩石位于砂岩和页岩区域内,它们具有和太古宙后澳大利亚平均页岩(PAAS)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具有低的成熟度,未经历长途搬运,是快速堆积的产物,主要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环境。碳同位素研究表明辽河群石墨矿碳同位素值具有很宽的变化范围(δ^(13)C_(PDB)=-16.49‰~-25.93‰),是有机物在变质过程中脱CH_4造成的。结合拉曼光谱学特征,我们认为辽河群石墨矿是由有机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其变质程度可以达到高角闪岩相(551~627℃)。综合分析前人年代学数据,我们认为辽河群石墨矿的沉积时代为2.13~2.17Ga,在后期的弧-陆碰撞造山以及后碰撞作用过程中(2000~1895Ma;1875~1850Ma),有机物逐渐发生变质形成石墨并聚集形成石墨矿床。华北克拉通周缘大量石墨矿的沉积时代(2.3~2.05Ga)和大氧化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致,可能是地球早期大氧化事件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造山带 辽河群 石墨矿 碳同位素 大氧化事件
下载PDF
胶-辽-吉造山带北辽河变基性岩的成因、地球化学属性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许王 刘福来 刘超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43-2757,共15页
大规模出露于胶-辽-吉造山带的北辽河变基性岩(NLHmetabasicrocks)是恢复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然而,研究者们对这些变基性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有很大争议,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早期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 大规模出露于胶-辽-吉造山带的北辽河变基性岩(NLHmetabasicrocks)是恢复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然而,研究者们对这些变基性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有很大争议,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早期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本文对北辽河变基性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研究并提供了新的全岩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前人的测试结果,我们对这些变基性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了相关探讨。变基性岩侵入于北辽河群的大理岩和碎屑岩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蚀变以及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类型包括变质辉长岩、变质辉绿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石榴斜长角闪岩;前两者具有明显的变余辉长或者辉绿结构,可见自形斜长石,少见原生矿物单斜辉石的残留;后两者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部分含有石榴子石变斑晶;此外,岩石中出现大量Fe-Ti氧化物(磁铁矿和钛铁矿)。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北辽河变基性岩均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SiO_2=44.55%~54.11%,Nb/Y=0.16~0.31),以低TiO_2(0.69%~1.99%)和低MgO(多数5.47%~7.97%)为特征,轻稀土轻微富集((La/Sm)_N=1.22~2.66;(La/Yb)_N=1.66~4.56),并具有明显的Nb、Ta、P以及轻微的Zr、Ti亏损,岩石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的三相结晶分异以及Fe-Ti氧化物(磁铁矿和钛铁矿)的堆晶;它们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类似于E-MORB和地壳岩石,并且地球化学组成与MORB相近,而不同于弧玄武岩和板内玄武岩;这些变基性岩的Ce/Pb(3.07~26.58)、(Ta/La)PM(0.47~1.45)以及(Hf/Sm)PM(0.91~1.15)显示出有限的俯冲相关流体的交代作用;此外,大多数不相容元素比值(例如Th/Nb、La/Nb及Th/La等)的变化趋势则表明北辽河变基性岩的岩浆源区不可能是大陆岩石圈地幔,并且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基于这些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研究,我们认为北辽河变基性岩应形成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胶-辽-吉造山带 北辽河群 变基性岩 地球化学特征 弧后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