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存勇
陈斌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2-635,共4页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属于轻微污染,生态质量总体较好,沉积物中As、Cu相对于Hg、Pb、Cd污染水平较高。
关键词
连云港近岸海域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云港近岸海域2011~2016年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以斌
刘军
+5 位作者
邵帅
张爱军
陈金凤
周德山
臧家业
郭佩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0-3440,共11页
依据2011年2月~2016年1月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的19个季节航次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分析探讨了该海域主要海水要素的季节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合历史资料阐述和评价了海域的营养状态水平、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
依据2011年2月~2016年1月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的19个季节航次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分析探讨了该海域主要海水要素的季节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合历史资料阐述和评价了海域的营养状态水平、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无机氮(DIN)是海域内最主要的环境污染因子,且DIN含量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年均值已经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此外其他环境污染因子是活性磷酸盐(DIP)、化学需氧量(COD)和油类.调查期间研究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潜在富营养化分析显示氮磷比值(N/P)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绝大多数季节的有机污染状况为轻度污染状态.研究结论对科学、系统的认识和评估连云港近海生态环境现状及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连云港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海域
海洋环境长期变化
水质现状评价
富营养化
陆海统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端元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存勇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了研究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中所蕴涵的沉积信息,利用端元分析模型对连云港近岸海域108个沉积物样品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分布区存在着3个具有一定动力意义的粒级组,代表了不同能量环境下形成的沉积...
为了研究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中所蕴涵的沉积信息,利用端元分析模型对连云港近岸海域108个沉积物样品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分布区存在着3个具有一定动力意义的粒级组,代表了不同能量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并初步探讨了沉积物来源及其演变,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近岸海域
沉积物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动力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存勇
陈斌林
机构
淮海工学院空间信息科学系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2-635,共4页
文摘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属于轻微污染,生态质量总体较好,沉积物中As、Cu相对于Hg、Pb、Cd污染水平较高。
关键词
连云港近岸海域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评价
Keywords
lianyungang
coastal
area
sediments
heavy
metals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分类号
P736.4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云港近岸海域2011~2016年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以斌
刘军
邵帅
张爱军
陈金凤
周德山
臧家业
郭佩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连云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
青岛海华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0-344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6097)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GHY115039)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7QD00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7Q10)
文摘
依据2011年2月~2016年1月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的19个季节航次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分析探讨了该海域主要海水要素的季节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合历史资料阐述和评价了海域的营养状态水平、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无机氮(DIN)是海域内最主要的环境污染因子,且DIN含量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年均值已经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此外其他环境污染因子是活性磷酸盐(DIP)、化学需氧量(COD)和油类.调查期间研究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潜在富营养化分析显示氮磷比值(N/P)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绝大多数季节的有机污染状况为轻度污染状态.研究结论对科学、系统的认识和评估连云港近海生态环境现状及预测未来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连云港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连云港海域
海洋环境长期变化
水质现状评价
富营养化
陆海统筹
Keywords
lianyungang
coastal
area
long
temporal
variations
of
marine
environment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eutrophication
land-sea
coordination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7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端元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存勇
机构
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7KJD170012)
淮海工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KQ07063)
文摘
为了研究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中所蕴涵的沉积信息,利用端元分析模型对连云港近岸海域108个沉积物样品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分布区存在着3个具有一定动力意义的粒级组,代表了不同能量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并初步探讨了沉积物来源及其演变,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连云港近岸海域
沉积物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动力组分
Keywords
lianyungang
coastal
area
sediment
particle
End-member
Modeling
dynamic
population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张存勇
陈斌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连云港近岸海域2011~2016年环境变化研究
王以斌
刘军
邵帅
张爱军
陈金凤
周德山
臧家业
郭佩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端元模型分析
张存勇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