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94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儿童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晓丽 黄岩杰 +2 位作者 吴光华 吕伟刚 张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热妄行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探讨其疗效特点。方法:收集94例HSP初治患儿,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主证为血热妄行,兼证包括:风热、湿热、热毒、瘀血,均服用凉血解毒活血方,并根...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活血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热妄行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探讨其疗效特点。方法:收集94例HSP初治患儿,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主证为血热妄行,兼证包括:风热、湿热、热毒、瘀血,均服用凉血解毒活血方,并根据兼证加减。疗程1~3个月,停药后随访观察9个月。结果:血热妄行兼湿热、瘀血证(52例)和血热妄行兼热毒、瘀血证(17例)患儿的疗程明显长于血热妄行兼风热、瘀血证(25例)的疗程(P<0.05)。辨证治疗后血热妄行证不同兼证组均较本组治疗前瘀血积分显著降低(P<0.05),湿热、瘀血兼证组上焦湿热评分也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凉血解毒活血方加减既有减少皮肤紫癜反复的近期疗效,又有降低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保护肾脏的远期疗效。在改善上焦湿热证和瘀血证方面作用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紫癜 血热妄行证 辨证论治 凉血解毒活血方
原文传递
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政芳 黄伟 +2 位作者 李芹 林恢 刘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8周,并于第1周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及大黄乌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开始后0、4、8、12、24周时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变化,并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治疗开始后4周,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试验组TBil、IL-4、IL-6低于对照组(P<0.05,P<0.01)。8周时,试验组AST、TBil、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试验组TBil、PTA、IL-5、IL-6、IFN-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周时,试验组ALT、NH3+、CD4+、CD8+、NK、IL-2、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和提高PTA,对部分炎症细胞因子降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 凉血解毒化瘀方 湿热瘀黄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凉血解毒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对紫癜性肾炎Ⅲ型患儿尿蛋白及尿中ANXA2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岩杰 杨晓青 +11 位作者 刘萌 吴光华 张亚楠 岳上赛 毕亮亮 侯改灵 李晓丽 倪晓天 邓志芬 张书胜 张霞 翟文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2-375,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对紫癜性肾炎(HSPN)Ⅲ型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和新月体病变相关尿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差异蛋白的检测分析和筛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差异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位点。结...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对紫癜性肾炎(HSPN)Ⅲ型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和新月体病变相关尿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差异蛋白的检测分析和筛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差异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位点。结果:火山图结果显示膜联蛋白A2(ANXA2)是HSPN(Ⅲ型,新月体形成)与HSPN(Ⅱ型,无新月体形成)之间最有意义的差异蛋白(P<0.05);以肾脏病理诊断新月体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ANXA2作为尿生物标志物诊断新月体病变的敏感性:80%,特异性:76.7%;IHC结果显示ANXA2在细胞性和纤维细胞性新月体组成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阳性表达。凉血解毒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显著降低了HSPN(Ⅲ型)组24h尿蛋白定量和尿ANXA2的浓度。结论:凉血解毒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尿蛋白和尿中新月体相关蛋白ANXA2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凉血解毒活血方 新月体 尿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LC-MS分析凉血解毒利湿方对咪喹莫特诱导ApoE^(-/-)小鼠的血清脂质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解欣然 张蕾 +4 位作者 李雪 林燕 刘卫红 韩旭阳 李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应用脂质组学分析凉血解毒利湿方对咪喹莫特诱导ApoE^(-/-)小鼠血清脂质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凉血解毒利湿方对银屑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凉血解毒利湿方组,灌胃给药3周后,ApoE^(-/-)... 目的应用脂质组学分析凉血解毒利湿方对咪喹莫特诱导ApoE^(-/-)小鼠血清脂质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凉血解毒利湿方对银屑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凉血解毒利湿方组,灌胃给药3周后,ApoE^(-/-)小鼠背部外涂5%62.5mg咪喹莫特乳膏,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连续5日。应用LC-MS分析血清代谢物,应用Lipid search软件定性分析差异代谢物,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代谢通路。结果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凉血解毒利湿方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组群分离,对升高的脂质代谢物TG、DG、Cer、PC、PE、LPC和LPE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Metabo Analyst分析凉血解毒利湿方对脂质代谢中甘油磷酸代谢途径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凉血解毒利湿方能够通过调控甘油磷酸代谢途径干预银屑病合并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脂代谢紊乱 凉血解毒利湿方 脂质组学 甘油磷脂代谢
原文传递
凉血解毒化瘀方通过抑制cGAS-STING通路治疗小鼠慢加急性肝衰竭
6
作者 唐巧 周超 +7 位作者 柏兆方 姚清 陈思敏 温心茹 何召云 张瑾 李瑞生 宫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1-2299,共9页
目的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LXJDHYF)治疗小鼠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凉血解毒化瘀方高剂量组、凉血解毒化瘀方低剂量组及cGASSTING信号通路特异性... 目的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LXJDHYF)治疗小鼠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凉血解毒化瘀方高剂量组、凉血解毒化瘀方低剂量组及cGASSTING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H151组,6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诱导形成肝硬化,后予以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形成ACLF小鼠模型。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以及TUNEL染色,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以检测凉血解毒化瘀方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同时采用RT-qPCR测定凉血解毒化瘀方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β干扰素(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凉血解毒化瘀方对BMDMs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合RT-qPCR检测ACLF小鼠肝组织中上述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ACLF小鼠血清IL-6及TNF-α水平以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对cGAS-STING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HE染色显示,凉血解毒化瘀方组肝细胞坏死及炎症浸润程度与模型组相比较轻,TUNEL染色提示凉血解毒化瘀方组凋亡阳性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01)。凉血解毒化瘀方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01)。RT-qPCR结果表明,凉血解毒化瘀方能抑制BMDMs及小鼠肝组织IFN-β、ISG15、IL-6及TNF-α的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凉血解毒化瘀方给药剂量增加,BMDMs细胞中IRF3及STING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凉血解毒化瘀方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方能够改善ACLF小鼠肝功能,降低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GAS-STING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cGAS-STING信号通路 Β干扰素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凉血解毒化瘀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