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两淮盐务中的引窝资本市场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康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83,共17页
清代两淮盐务中,由“世业”根窝、“年窝”朱单组成的引窝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围绕其交易、炒作、质押,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其中,根窝虽可交易,但须受盐运使司、总商严密控制;朱单在经“预纳纸朱”、颁“朱单式”与“滚总... 清代两淮盐务中,由“世业”根窝、“年窝”朱单组成的引窝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围绕其交易、炒作、质押,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其中,根窝虽可交易,但须受盐运使司、总商严密控制;朱单在经“预纳纸朱”、颁“朱单式”与“滚总成纲”等改革后,成为可通过引行中介进行交易的有价证券。是故,引窝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与炒作主要围绕朱单来展开。引窝价值涨落虽受产盐数量及官方政策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口岸行盐之畅滞,销盐最多的湖广口岸由此成为该资本市场的重心。引窝也可用于抵押借款,乾隆间即有专门针对运商放贷的“■商”,至嘉道间1/2乃至3/4的运商依靠“借■”来行盐。盐官并未意识到根窝、朱单的融资功能,只是为减轻运商的成本与治理滞岸而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政策,这反而加重了运商的成本,加速了两淮纲法的崩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 纲法 资本市场 根窝 朱单
原文传递
中古两淮盐业历史演进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传江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第2期67-78,共12页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等国都曾在两淮地区经营盐业,秦汉时期两淮盐业得到集权政府的重视,尤其东汉郡县直接管理的民营官税更是刺激了两淮盐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淮盐业经济始终在连年战火中求得生存,而隋朝至唐初一百多年的无税...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等国都曾在两淮地区经营盐业,秦汉时期两淮盐业得到集权政府的重视,尤其东汉郡县直接管理的民营官税更是刺激了两淮盐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淮盐业经济始终在连年战火中求得生存,而隋朝至唐初一百多年的无税制,使得两淮盐业经济相对突飞猛进,后经第五琦和刘晏的盐法改革,两淮盐业已经成为帝国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宋元时期两淮盐业虽受战乱影响,但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两淮盐业生产规模较之从前有较大提高。明清政府沿袭元朝设立的两淮都转运使司,并实施开元法、票盐制、纲盐法等改革政策,两淮盐业生产达到鼎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 盐业 中古 演变
下载PDF
清代两淮“官私”述略
3
作者 吴海波 《盐业史研究》 2012年第1期15-26,共12页
有清一代,以盐务官员和缉私兵役为主体的食盐走私行为,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普遍现象。专卖体制下,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各级盐务官员和缉私兵役无不以食盐为利薮,千方百计盗卖私盐。他们或化官为私,或藉官行私,或得贿纵私,有时甚至与盐枭勾结... 有清一代,以盐务官员和缉私兵役为主体的食盐走私行为,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普遍现象。专卖体制下,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各级盐务官员和缉私兵役无不以食盐为利薮,千方百计盗卖私盐。他们或化官为私,或藉官行私,或得贿纵私,有时甚至与盐枭勾结,共同贩卖私盐。盐务官员和缉私兵役的贩私行为,既可能与俸禄太低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身处困境所为,当然,利益的诱惑更是关键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 盐务官员 缉私兵役 官私
下载PDF
明代两淮运学倡设中的盐商地位变迁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小琴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子弟遭遇异地科考困境。为此,两淮山陕籍盐商、徽籍盐商合力多次通过盐场官员奏请创建盐场运学来解决这个问题,虽一再被朝廷否决,但终于万历十三年以山陕籍盐商子弟可凭"商籍"异地科考而获部分解决。未沾... 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子弟遭遇异地科考困境。为此,两淮山陕籍盐商、徽籍盐商合力多次通过盐场官员奏请创建盐场运学来解决这个问题,虽一再被朝廷否决,但终于万历十三年以山陕籍盐商子弟可凭"商籍"异地科考而获部分解决。未沾优惠的徽籍盐商被迫继续向明朝廷吁请创建运学,但因此举已不符实力强大的山陕籍盐商利益而遭遇掣肘,最终两淮运学即使在得到崇祯皇帝允可情况下仍不免创建未果。明代两淮运学倡设始末反映出两淮盐商在实力和地位上的两方面变化:一是明中叶以降,两淮盐商因整体实力的增强而使其政治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最终促使明廷出台举措解决其子弟异地科考问题;一是明代淮扬地区的盐商界是由山陕商人为主导的,尽管万历以后徽籍盐商实力大增,呈超越山陕籍盐商之势,但是,即便至明末山陕籍盐商在地位上仍不亚于徽籍盐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盐商子弟 两淮运学 “商籍” 地位变迁
下载PDF
明末清初的两淮盐政状况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崇筼 《盐业史研究》 2010年第2期13-23,共11页
明朝末期,魏忠贤党羽对两淮盐利大肆搜括,论者比之绝流而渔。袁世振在推行其纲运法时,曾许诺用十年时间疏清积引,然后年年行新引,商人不再有资本被压之苦。但实际表明,直到明朝末年,该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明朝正额盐每年约70万引,到万... 明朝末期,魏忠贤党羽对两淮盐利大肆搜括,论者比之绝流而渔。袁世振在推行其纲运法时,曾许诺用十年时间疏清积引,然后年年行新引,商人不再有资本被压之苦。但实际表明,直到明朝末年,该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明朝正额盐每年约70万引,到万历年间时,灶户只上缴约37.32万引,其余部分则因灶户逃亡及赈济等原因而被免除。只是这部分盐课并没有被免除,商人凭引到官仓已领不到这部分盐货,他们必须另出代价,通过"卖补"的方式予以解决。另仓盐折征中应补偿给商人的折价银每年约7万两,商人也从未得到过。清朝初年两淮行盐额度与课额,以及仓盐折价等,都是由明朝沿袭而来,但清代纲运法肯定不是对袁世振纲运法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 清初 两淮盐政 沿革与变迁
下载PDF
从《盐法策》案看乾隆晚期两淮盐务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清清 《盐业史研究》 2010年第1期16-23,共8页
乾隆五十一年,骆愉向两淮盐政投递了《盐法策》,陈述两淮盐务弊端,揭发两淮盐商和两淮盐官的舞弊行为。《盐法策》本身没有重大的价值,但乾隆皇帝却非常重视。而在审理过程中,乾隆重点审查的是两淮盐官,而对两淮盐商却采取保护政策,并... 乾隆五十一年,骆愉向两淮盐政投递了《盐法策》,陈述两淮盐务弊端,揭发两淮盐商和两淮盐官的舞弊行为。《盐法策》本身没有重大的价值,但乾隆皇帝却非常重视。而在审理过程中,乾隆重点审查的是两淮盐官,而对两淮盐商却采取保护政策,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审查。笔者从乾隆晚期的经济大环境和两淮盐务状况两方面展开分析,认为乾隆皇帝如此举措与当时两淮盐务的萧条有关系:乾隆皇帝重视《盐法策》的原因是想要通过这个案子来调查两淮盐务弊端;而在审理过程中重点审查两淮盐官,是为了打击两淮盐官,以恢复两淮盐商的力量从而恢复两淮盐务运作。但乾隆皇帝的目的没有达到,两淮盐商没有逃脱衰败的命运,两淮盐务也最终逐渐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法策》 骆愉 两淮盐官 两淮盐商 乾隆皇帝
下载PDF
试论清代两淮盐政中的法律体系
7
作者 曹爱生 周亮 《盐业史研究》 2013年第2期22-28,共7页
本文论述了两淮盐政中法律体系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法律的内容。其中《吏部处分例》涉及的对象是各种盐务官员;《户部盐法》中既有对盐务官员的考成,又有产盐、销盐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还规定了两淮海盐的销售引地、每引重量、... 本文论述了两淮盐政中法律体系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法律的内容。其中《吏部处分例》涉及的对象是各种盐务官员;《户部盐法》中既有对盐务官员的考成,又有产盐、销盐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还规定了两淮海盐的销售引地、每引重量、征课银数、行盐方式;《私盐罪名》主要内容为禁贩私盐;《保甲法》则是为了强化对灶民的控制。此外,还对清代两淮盐政中法律体系予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两淮盐政 法律体系
下载PDF
“课归商办”:析论陶澍整饬两淮盐务的主张和实践
8
作者 丁慧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课归场灶"与"课归商办"代表了清代处理盐法主体关系的两种相向立场。陶澍力主后者并努力践行,虽总体并不成功,但其意义主要在于对"课归商办"的确认,在于对清初以来盐法动荡的某种稳定。在这个意义上说,... "课归场灶"与"课归商办"代表了清代处理盐法主体关系的两种相向立场。陶澍力主后者并努力践行,虽总体并不成功,但其意义主要在于对"课归商办"的确认,在于对清初以来盐法动荡的某种稳定。在这个意义上说,陶澍在两淮的盐法主张和实践具有"变法"和"改革"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澍 两淮盐务 变法 官督商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