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镍LiNi0.9Co0.05Mn0.05O2正极材料的形貌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作伟 赖晶 +3 位作者 向伟 吴振国 郭孝东 钟本和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22期46-50,119,共6页
研究氢氧化物共沉淀反应的氨浓度对Ni0.9Co0.05Mn0.05(OH)2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氨浓度下制备的前驱体H-NCM具有更大的一次晶粒和二次颗粒粒径,且一次晶粒有序定向生长形成高暴露{010}晶面。其正极材料H-LNCM的{010}活... 研究氢氧化物共沉淀反应的氨浓度对Ni0.9Co0.05Mn0.05(OH)2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氨浓度下制备的前驱体H-NCM具有更大的一次晶粒和二次颗粒粒径,且一次晶粒有序定向生长形成高暴露{010}晶面。其正极材料H-LNCM的{010}活性晶面增大、锂镍混排降低以及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从而产生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7~4.3 V电压区间,0.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218.31 mAh·g^-1,5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为152.24 mAh·g^-1,1 C倍率下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76.05%,均优于L-LNCM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9co0.05mn0.05o2 氢氧化物共沉淀 形貌调控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Co、Mn包覆镍基材料LiNi_(0.90)Co_(0.05)Mn_(0.05)O_2的烧结温度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梅佳 张骞 +4 位作者 钟盛文 张淑静 初旭光 李月涛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6-381,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即将Co、Mn氢氧化物包覆球形Ni(OH)2合成了正极材料LiNi0.90Co0.05Mn0.05O2的前驱体,利用该前驱体和氢氧化锂球磨混匀后,高温焙烧,合成了Co、Mn包覆镍基三元正极材料LiNi0.90Co0.05Mn0.05O2,分析了烧结温度对结构、形...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即将Co、Mn氢氧化物包覆球形Ni(OH)2合成了正极材料LiNi0.90Co0.05Mn0.05O2的前驱体,利用该前驱体和氢氧化锂球磨混匀后,高温焙烧,合成了Co、Mn包覆镍基三元正极材料LiNi0.90Co0.05Mn0.05O2,分析了烧结温度对结构、形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720℃烧结的LiNi0.90Co0.05Mn0.05O2性能最佳,在25℃,2.75 ̄4.2V,1C充放电条件下,具有160 ̄180mAh/g的比容量;循环300次,其容量保持率为1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包覆 lini0.90co0.05mn0.05o2 烧结温度 性能
下载PDF
双掺杂策略助力单晶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
3
作者 陈彦恒 张志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锂离子电池中,由超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组成的层状正极材料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关键。高镍含量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优势,商业化需求量很大。高压运行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然而,高... 锂离子电池中,由超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组成的层状正极材料是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关键。高镍含量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优势,商业化需求量很大。高压运行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然而,高压循环下不可逆的容量衰减使正极材料难获得高效的容量保持率。以Al_(2)O_(3)和TiO_(2)为掺杂物质,经高温固相烧结合成Al/Ti共掺杂的单晶正极材料LiNi_(0.9)Co_(0.05)Mn_(0.05)O_(2)。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Al/Ti共掺杂的调节机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Al/Ti共掺杂可有效抑制不可逆相变,促进Li^(+)的传输,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这项工作揭示共掺杂的关键作用,说明Al/Ti掺杂如何调控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为开发高性能层状正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单晶lini_(0.9)co_(0.05)mn_(0.05)o_(2) Al/Ti共掺杂 层状结构
下载PDF
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9)Co_(0.05)Mn_(0.05)O_(2)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4
作者 宋慧娟 张龙华 李西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6-131,共6页
采用简易的共沉淀及随后的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合成出了不同Zr掺杂量的NCM90(LiNi_(x)Co_(y)Mn_(1-x-y)O_(2),x≥0.9)单晶正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晶体结构中具有电化学惰性的Zr同时进入锂层及过渡金属层。一方面,进入到锂层的Zr有... 采用简易的共沉淀及随后的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合成出了不同Zr掺杂量的NCM90(LiNi_(x)Co_(y)Mn_(1-x-y)O_(2),x≥0.9)单晶正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晶体结构中具有电化学惰性的Zr同时进入锂层及过渡金属层。一方面,进入到锂层的Zr有效地拓宽了层间距,加速循环过程中锂离子的扩散;另一方面,进入过渡金属层的Zr通过与晶格氧的键合作用,形成具有较高键能的Zr-O键,有效稳定材料晶体结构。与所预期一致,改性材料展现出了较为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其中掺杂0.5%Zr得到的LiNi_(0.9)Co_(0.05)Mn_(0.05)O_(2)-0.5%Zr(NCM90-Zr2)电化学性能最优。NCM90-Zr2在2.95~4.30 V电压范围内、1C倍率下循环2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74.1%;进一步提升截止电压至4.50V,材料释放出215.5 mAh·g^(-1)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循环100周后,仍保持初始容量的86.9%,表现出优异的高压稳定性。本研究为后续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9)co_(0.05)mn_(0.05)o_(2)正极材料 单晶结构 Zr掺杂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9)Co_(0.05)Mn_(0.05)O_(2)的制备与改性
5
作者 孔德昊 李卫 +2 位作者 特古斯 吴含 廖波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4-7,14,共5页
采用La掺杂和固态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4)_(3)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进行改性,研究掺杂和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La掺杂可以降低LiNi_(0.9)Co_(0.05... 采用La掺杂和固态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4)_(3)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进行改性,研究掺杂和包覆对LiNi_(0.9)Co_(0.05)Mn_(0.05)O_(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La掺杂可以降低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的离子迁移阻抗,提高Li^(+)扩散系数,稳定材料的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及循环性能,当La掺杂量为0.1 wt%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0.1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3.34%,远高于未掺杂样品的86.20%。Li_(1.3)Al_(0.3)Ti_(1.7)(PO4)_(3)包覆可以抑制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减少循环过程中生成的HF对材料的损害,稳定材料的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当包覆量为1 wt%时,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4.74%,远高于未包覆材料的6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9)co_(0.05)mn_(0.05)o_(2) 掺杂改性 固态电解质 包覆改性
下载PDF
废旧锂电池回收过程中氟的迁移及其原位掺杂再生制备LiNi_(0.9)Co_(0.05)Mn_(0.05)O_(2)正极材料
6
作者 王天宇 易晨星 +5 位作者 葛鹏 王丽 孙伟 吴美容 张驰 杨越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433-3444,共12页
氟是废旧锂电池回收难以回避的典型杂质元素,其迁移转化行为复杂,制约了高品质正极材料的可控再生制备.本研究通过揭示废旧锂电池在热解、浸出及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再生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氟的定向调控... 氟是废旧锂电池回收难以回避的典型杂质元素,其迁移转化行为复杂,制约了高品质正极材料的可控再生制备.本研究通过揭示废旧锂电池在热解、浸出及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再生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氟的定向调控及材料的可控再生制备奠定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部分氟(45.71%)以气态热解产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而另一部分氟(52.34%)则向废三元材料的晶格内发生迁移,并随着湿法浸出溶解到镍钴锰的浸出液中.浸出液中少量的氟会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过程中迁移到Ni_(0.9)Co_(0.05)Mn_(0.05)(OH)2前驱体材料,并随着配锂烧结掺杂到再生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表面.进一步通过调控氟含量发现,当浸出液中氟浓度控制在0.30 g L^(-1)时,引入到再生LiNi_(0.9)Co_(0.05)Mn_(0.05)O_(2)材料中的氟不仅不会引起不利相变,而且能够稳定材料结构,从而有效提升再生高镍材料的循环稳定性(1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5.7%).因此,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废旧锂电池回收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行为,而且可控再生制备了高性能氟掺杂高镍LiNi_(0.9)Co_(0.05)Mn_(0.05)O_(2)正极材料,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氟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三元材料 废旧锂离子电池 高镍 回收过程 废旧锂电池 循环稳定性 氟掺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