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致远 高飞 韩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Li嵌入和脱出的过程中,其晶型不发生改变,被称之为“零应变材料”。因而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能够避免电解液分解现象或保护膜的生成,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大大改善。详细描述了Li4Ti... 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Li嵌入和脱出的过程中,其晶型不发生改变,被称之为“零应变材料”。因而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能够避免电解液分解现象或保护膜的生成,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大大改善。详细描述了Li4Ti5O1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介绍了Li4Ti5O12的两种合成方法以及掺杂改性研究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负极材料 固相反应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葛昊 李宁 黎德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697-701,共5页
"零应变"材料Li_4Ti_5O_(12)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等优点,与石墨电极相比,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大大提高。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结构与性能,总结了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 "零应变"材料Li_4Ti_5O_(12)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等优点,与石墨电极相比,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大大提高。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结构与性能,总结了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Li_4Ti_5O_(12)的掺杂改性作了综述,并对Li_4Ti_5O_(12)性能提高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零应变
下载PDF
复合熔盐法合成Li4Ti5O(12)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国庆 吕菲 +1 位作者 白莹 吴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58-1160,1165,共4页
采用LiOH-LiNO3复合熔盐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结构Li4Ti5O12,应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所合成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中n(Li)∶n(Ti)=4时合成的样品为纯的尖晶石相Li4Ti5O12,合成... 采用LiOH-LiNO3复合熔盐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结构Li4Ti5O12,应用XRD、SEM、CV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所合成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中n(Li)∶n(Ti)=4时合成的样品为纯的尖晶石相Li4Ti5O12,合成所需时间短、熔盐比例低。以电流密度15mA/g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4.4mAh/g,电压平台宽,平台电压为1.55V。循环15周后放电比容量为156.7mAh/g,容量保持率为95.3%,循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熔盐合成法 负极材料 li4ti5o12
下载PDF
Li_4Ti_5O_(12)作为混合电化学电容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可 仇卫华 +1 位作者 曹高萍 周国治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1-955,共5页
通过XRD,SEM,BET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高温固相合成条件对尖晶石Li4Ti5O12粉体结构、形貌、孔径分布的影响及其在Li4Ti5O12/C混合电化学电容器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采用800℃合成温度,保温2h的合成条件获得的尖晶石Li4Ti5O12中... 通过XRD,SEM,BET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高温固相合成条件对尖晶石Li4Ti5O12粉体结构、形貌、孔径分布的影响及其在Li4Ti5O12/C混合电化学电容器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采用800℃合成温度,保温2h的合成条件获得的尖晶石Li4Ti5O12中孔发达,电化学性能良好,其比表面积为4.4m2.g-1.该样品采用175mA.g-1充放电时的比容量约为150mAh.g-1,功率特性和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电化学电容器 负极材料 高温固相合成
下载PDF
锡掺杂对尖晶石型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武洪彬 陈猛 +3 位作者 康亮 周锴 王文刚 张晶 《电池工业》 CAS 2010年第5期304-307,共4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研究了Sn元素掺杂对Li4Ti5O12的影响。采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图谱、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研究了Sn元素掺杂对Li4Ti5O12的影响。采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图谱、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Sn元素的掺杂有效地改善Li4Ti5O12电子导电性和循环性能,其中以ST2(nSn:nTi=1:9)为最佳,以0.5 C的倍率循环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38.69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4.30mAh/g,容量保持率为8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高温固相 li4ti5o12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_4Ti_5O_(12)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猛 武洪彬 +1 位作者 刘瑶 康亮 《电池工业》 CAS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图谱、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Li4Ti5O12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其中草... 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型Li4Ti5O12。用XRD、SEM、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图谱、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Li4Ti5O12均具有良好的尖晶石型结构,其中草酸与钛酸四丁酯物质的量比为1.0时Li4Ti5O12电化学性能最佳,以0.5C的倍率循环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40.82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20.06mAh/g,保持率为8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高温固相 溶胶凝胶 li4ti5o12
下载PDF
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_4Ti_5O_(12)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翠环 《电池工业》 CAS 2011年第6期337-341,共5页
用不同的TiO2原料,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固相合成了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4Ti5O1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由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正极材料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倍率放电时,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可获得较高的比容量... 用不同的TiO2原料,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固相合成了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4Ti5O1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由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正极材料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倍率放电时,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可获得较高的比容量,达162.1 mAh/g,而且通过65个循环后,在2 C倍率放电时仍可保持高达102.9 mAh/g的比容量。还通过测试半电池的交流阻抗来进一步验证了由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介孔TiO2原料合成的Li4Ti5O12有较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固相反应 li4ti5o12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固相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文俊 张海朗 +1 位作者 李道荣 李倩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148,15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二氧化钛(TiO_2)和碳酸锂(Li_2CO_3)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中800℃经一步高温煅烧条件下,制得尖晶石型钛酸锂(Li_4Ti_5O_(12))负极材料。通过测试结果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原料中锂元素含量过量5%(wt,质量分数),经800...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二氧化钛(TiO_2)和碳酸锂(Li_2CO_3)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中800℃经一步高温煅烧条件下,制得尖晶石型钛酸锂(Li_4Ti_5O_(12))负极材料。通过测试结果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原料中锂元素含量过量5%(wt,质量分数),经800℃煅烧10h制得的Li_4Ti_5O_(1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在0.1C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67.6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9.1%,电化学性能明显高于优化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固相法
下载PDF
Mg^(2+)掺杂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志伟 戴凤玲 王振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5,99,共4页
以Li2CO3和粒径为70nm的TiO2为原料,以碱式碳酸镁[(MgCO3)4·Mg(OH)2·6H2O]为镁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4Mgx Ti5O12(设定镁锂摩尔比R=x/4=0.01、0.02、0.03、0.04、0.05来确定掺杂镁的量)。采用XRD、SEM、CV、电化学阻抗谱... 以Li2CO3和粒径为70nm的TiO2为原料,以碱式碳酸镁[(MgCO3)4·Mg(OH)2·6H2O]为镁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4Mgx Ti5O12(设定镁锂摩尔比R=x/4=0.01、0.02、0.03、0.04、0.05来确定掺杂镁的量)。采用XRD、SEM、CV、电化学阻抗谱、充放电曲线等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g2+掺杂量的增加,钛酸锂的比容量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R=0.03时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89.9mAh/g,高于Li4Ti5O12的理论容量175mAh/g。由于适量的Mg2+掺杂改善了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了锂离子的嵌入量从而提高了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碱式碳酸镁
下载PDF
LiNO_3-TiO_2-尿素体系燃烧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及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常龙娇 罗绍华 +4 位作者 郭克石 吕方 齐西伟 汪应玲 翟玉春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6-890,共5页
以纳米TiO2和LiNO3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设炉温850℃,尿素与锂摩尔比1,焙烧8 h,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00 nm、粒度分... 以纳米TiO2和LiNO3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燃烧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设炉温850℃,尿素与锂摩尔比1,焙烧8 h,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00 nm、粒度分布均匀的纯相尖晶石型结构Li4Ti5O12,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1.5 V充放电平台,在0.1 C倍率下(1 C=170 mA·h/g),其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168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62 mA·h/g,容量保持率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燃烧法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