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thiophilic Li-Si alloy-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enabled by high-concentration dual salt-reinforced quasi-solid-state electrolyte
1
作者 Yuanxing Zhang Ling Zhang +7 位作者 Zhiguang Zhao Yuxiang Zhang Jingwen Cui Chengcai Liu Daobin Mu Yuefeng Su Borong Wu Feng W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16-230,I0005,共16页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SPEs)are urgently required to achieve practical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LMBs)and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erein,we proposed a mechanism for modulating interfacial conduction ...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SPEs)are urgently required to achieve practical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LMBs)and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erein,we proposed a mechanism for modulating interfacial conduction and anode interfaces in high-concentration SPEs by LiDFBOP.Optimized electrolyte exhibits superior ionic conductivity and remarkable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with salt-rich clusters:(1)polymer-plastic crystal electrolyte(P-PCE,TPU-SN matrix)dissociates ion pairs to facilitate Li+transport in the electrolyte and regulates Li^(+)diffusion in the SEI.The crosslinking structure of the matrix compensates for the loss of mechanical strength at high-salt concentrations;(2)dual-anion TFSI^(-)_(n)-DFBOP^(-)_(m)in the Li^(+)solvation sheath facilitates facile Li^(+)desolvation and formation of salt-rich cluster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Li conductive segments of TPU-SN matrix;(3)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LiDFBOP form SEI with lower binding energy with LiF in the SN system,thereby enhancing the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cal redox kinetics of SPE and creating a solid interface SEI layer rich in LiF.As a result,the optimized electrolyte exhibits an excellent ionic conductivity of9.31×10^(-4)S cm^(-1)at 30℃and a broadene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up to 4.73 V.The designed electrolyte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formation of Li dendrites in Li symmetric cells for over 6500 h at0.1 mA cm^(-2).The specific Li-Si alloy-solid state half-cell capacity shows 711.6 mAh g^(-1)after 60 cycles at 0.3 A g^(-1).Excellent rate performance and cycling stability are achieved for these solid-state batteries with Li-Si alloy anodes and NCM 811 cathodes.NCM 811‖Prelithiated silicon-based anode solid-state cell delivers a discharge capacity of 195.55 mAh g^(-1)and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97.8%after 120 cycles.NCM 811‖Li solid-state cell also delivers capacity retention of 84.2%after 45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lithiation li-si alloy anode Solid-state electrolyte SEI layer
下载PDF
锂硅合金中主成分锂及杂质铁镍铬的测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臧慕文 刘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4-706,共3页
试样以HF溶解,H2SO4冒烟除尽HF和SiF4,灼烧,锂呈Li2SO4而称至恒量。试样中铁、镍、铬杂质用ICP AES法测定,从灼烧后的不纯Li2SO4质量中减去铁、镍、铬各氧化物的质量,计算锂的质量分数。考察了溶样、除硅、灼烧、扣除杂质量等条件,建立... 试样以HF溶解,H2SO4冒烟除尽HF和SiF4,灼烧,锂呈Li2SO4而称至恒量。试样中铁、镍、铬杂质用ICP AES法测定,从灼烧后的不纯Li2SO4质量中减去铁、镍、铬各氧化物的质量,计算锂的质量分数。考察了溶样、除硅、灼烧、扣除杂质量等条件,建立了锂硅合金中主成分锂及杂质铁、镍、铬的测定方法。锂的RSD(n=6)<0.5%;铁、镍、铬的RSD(n=6)均<5%。试样加标回收率,锂为99.3%~99.7%,铁为97.5%~105.0%,镍为95.0%~100.0%,铬为103.0%~106.0%。方法完全能满足Li13Si4合金的分析,也适合其它类型锂硅合金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硅合金 杂质 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热电池 阳极材料
下载PDF
锂硼合金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浩 王力军 +2 位作者 罗远辉 尹延西 江洪林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将纯度为99.9%(质量分数)的锂与纯度为90%~99%无定形硼粉按成分配比混合后,放在特制的坩埚中在受控气氛(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中熔炼,制备出锂含量约70%的热电池阳极材料锂硼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单元... 将纯度为99.9%(质量分数)的锂与纯度为90%~99%无定形硼粉按成分配比混合后,放在特制的坩埚中在受控气氛(氦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中熔炼,制备出锂含量约70%的热电池阳极材料锂硼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单元电池放电装置等设备对其物相结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放电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X射线衍射和密度测试结果表明:锂硼合金由自由金属锂和锂硼化合物两相组成,制得的锂硼合金锭的均匀致密与否与熔炼温度有关。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硅合金相比,锂硼合金作为阳极材料所装配的单元电池在最高电压和放电工作时间这两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在不同的负载下,锂硼合金阳极单元电池最高电压较锂硅合金阳极单元电池提高了0.10~0.27V,放电时间延长了11.4%~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硼合金 锂硼化合物 锂硅合金
下载PDF
李土司先世辨正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建福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9-128,68,共11页
本文主要对土族李土司家谱中关于其先世为李晋王的传说加以考证,认为李土司家族传说的晋王即是曾五次出征河湟的西夏晋王察哥,李土司初祖赏哥为晋王察哥子孙,所任之职为西夏齐王遵顼大都督府,出镇鄯州,夏封鄯善王,后世遂误传为元代之事.
关键词 李土司 晋王 察哥 赏哥 西夏
原文传递
锂硅粉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秦拥军 罗玲 +1 位作者 徐虎 张德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109,112,共3页
利用锂硅粉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通过不同掺量、细度、外加剂对新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锂硅粉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其经时损失也有着明显影响。通过调整混凝土用水量、外加剂种类... 利用锂硅粉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通过不同掺量、细度、外加剂对新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锂硅粉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其经时损失也有着明显影响。通过调整混凝土用水量、外加剂种类和掺量可以有效改善新拌混凝土性能,满足预拌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硅粉 新拌混凝土 坍落度
下载PDF
Li原子修饰笼型Si_6团簇的结构和储氢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阮文 蔡余峰 +5 位作者 宋红莲 谢安东 伍冬兰 罗文浪 余晓光 曾华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2-876,共5页
利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Si_6和Li修饰的Si_6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Si_6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纯Si_6团簇不能有效吸附氢分子.Li原子的引入显著改善... 利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Si_6和Li修饰的Si_6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Si_6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纯Si_6团簇不能有效吸附氢分子.Li原子的引入显著改善了Si_6团簇的储氢能力.以两个Li原子端位修饰Si_6团簇为载体,其氢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1.692~2.755 kcal/mol,每个Li原子周围可以有效吸附五个氢分子,储氢密度可达9.952 wt%.合适的吸附能和较高储氢密度表明Li修饰Si_6团簇有望成为理想的储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si6.nH2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电子性质 吸附能 储氢性能
下载PDF
Nano silica aerogel-induced formation of an organic/alloy biphasic interfacial layer enables construction of stable high-energy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被引量:1
7
作者 Chengwei Ma Xinyu Zhang +6 位作者 Chengcai Liu Yuanxing Zhang Yuanshen Wang Ling Liu Zhikun Zhao Borong Wu Daobin M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71-1080,共10页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represen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high-energy-density batteries, however, many challenges must still be overcome,e.g., interface instability and dendrite growth. In this work, nano silica aero...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represen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high-energy-density batteries, however, many challenges must still be overcome,e.g., interface instability and dendrite growth. In this work, nano silica aerogel was employed to generate a hybrid film with high lithium ion conductivity(0.6 mS cm^(-1)at room temperature) via an in situ crosslinking reaction. TOF-SIMS profile analysis has revealed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hybrid film to Li–Si alloy/Li F biphasic interface layer, suggesting that the Li–Si alloy and Li F-rich interface layer promoted rapid Li+transport and shielded the Li anodes from corrosive reactions with electrolyte-derived products. When coupled with nickel-cobalt-manganese-based cathodes, the batteries achieve outstanding capacity retention over 1000 cycles at 1 C. Additionally the developed film coated on Li enabled high coulombic efficiency(99.5%) after long-term cycling when coupled with S cathodes. Overall,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in confirm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nergy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Nano silica aerogel In situ crosslinking Biphasic interface layer lisi alloy
下载PDF
多孔锂-硅薄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沉积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吕荣冠 杨军 +1 位作者 王久林 努丽燕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9-763,共5页
采用多步恒电流沉积技术,在铜箔上电沉积制备了多孔锂-硅薄膜电极(LSF).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研究了该电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锂-硅薄膜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改... 采用多步恒电流沉积技术,在铜箔上电沉积制备了多孔锂-硅薄膜电极(LSF).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研究了该电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锂-硅薄膜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改变电沉积条件,可有效调控该电极的嵌脱锂容量及首次循环效率.譬如,在0.5mo·lL-1四氯化硅+0.7mo·L-1高氯酸锂的碳酸丙烯酯电解液中,首先以-3.82mA·cm-2的恒定电流密度沉积600s,再将电流密度恒定为-1.27mA·cm-2,继续电沉积7200s,制得锂-硅薄膜电极(LSF-3),该电极以12.7μA·cm-2的电流密度预循环2次,其首次循环库仑效率高达97.1%.预循环2次后,电流密度增加到25.5μA·cm-2,此时,锂-硅薄膜电极充电质量比容量和面积比容量分别为1410mAh·g-1及240.6μAh·cm-2;5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为179μAh·cm-2(1049mAh·g-1),容量保持率为74.4%.锂-硅薄膜电极中的活性锂组分可补偿首次循环时不可逆容量损失,同时薄膜电极中的多孔结构可缓解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并改善其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锂-硅薄膜 电沉积 库仑效率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Li原子修饰笼型Si_5团簇的结构和储氢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阮文 宋红莲 +3 位作者 伍冬兰 罗文浪 余晓光 谢安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理论,对Si_5及Li原子修饰的Si_5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_5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纯笼型Si_5团簇不能有效地吸附氢分子;Li原子的修饰可以显著改善其储氢能力,在两个Li原... 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理论,对Si_5及Li原子修饰的Si_5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_5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纯笼型Si_5团簇不能有效地吸附氢分子;Li原子的修饰可以显著改善其储氢能力,在两个Li原子端位修饰Si_5笼型团簇体系中,其氢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7.259~11.330 k J/mol,每个Li原子周围可以有效吸附5个氢分子,储氢质量分数达11.554%。因此,Li修饰Si_5笼型团簇体系有望成为理想的储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si5笼型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电子性质 吸附能 储氢性能
下载PDF
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的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阮文 宋红莲 +3 位作者 伍冬兰 罗文浪 余晓光 谢安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的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结果表明,氢分子能在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表面发生吸附,每个Li原子周围均可有效吸附三个氢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及合适的吸氢条件表明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在常温...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的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结果表明,氢分子能在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表面发生吸附,每个Li原子周围均可有效吸附三个氢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及合适的吸氢条件表明平面星形Li_6Si_6团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作为储氢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星形li6si6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吸附能 储氢
下载PDF
笼型Li_6Si_5团簇的结构和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文 宋红莲 +3 位作者 谢安东 伍冬兰 罗文浪 余晓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328,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M06方法,在6-311+G(d, p)基组水平上对Si_5和Li修饰的Si_5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Si_5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纯Si_5团簇不能有效吸附氢分子. Li原子的引入显著改善了Si_5团... 利用密度泛函M06方法,在6-311+G(d, p)基组水平上对Si_5和Li修饰的Si_5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Si_5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纯Si_5团簇不能有效吸附氢分子. Li原子的引入显著改善了Si_5团簇的储氢能力.以六个Li原子穴位修饰Si_5团簇为载体,每个Li原子周围可以有效吸附三个氢分子,其氢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2.395 kcal/mol,储氢密度可达16.617 wt%.合适的吸附能和较高储氢密度表明Li修饰Si_5团簇有望成为理想的储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6si5·nH2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电子性质 吸附能 储氢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Li_2Si_2O_5-La_2O_3及其导电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汝芬 宋秀芹 +1 位作者 马建峰 贾密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Si2O5XLa2O3(X=0~9%)复合电解质,与传统的固相合成方法相比,发现该法可使样品的合成温度降低,其离子导电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 氧化镧 复合电解质 硅酸锂 导电性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论高力士在盛唐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9-102,共4页
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宦官 ,是坚定的皇权维护者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杰出的时代弄潮儿 ,对于开元、天宝盛世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而受到玄宗以及姚崇、张说等同时代人的敬重。可是 ,由于他是宦官 ,因而死后受到历代史家们的... 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宦官 ,是坚定的皇权维护者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杰出的时代弄潮儿 ,对于开元、天宝盛世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而受到玄宗以及姚崇、张说等同时代人的敬重。可是 ,由于他是宦官 ,因而死后受到历代史家们的非议。今天 ,我们应该站在历史辩证法的客观立场 ,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一生的功过是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史 唐玄宗 高力士 盛唐政治
下载PDF
纳米晶Li_7Si_3合金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晓艳 贺将韬 +1 位作者 周媛媛 刘泉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2-1435,共4页
为研究纳米结构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特性,试制了纳米晶Li-Si合金.采用优化的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制备工艺,即熔炼制备粗晶Li7Si3合金铸锭、高能球磨得到Li7Si3非晶粉末,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得到了纳米晶Li7... 为研究纳米结构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特性,试制了纳米晶Li-Si合金.采用优化的纳米晶合金块体材料制备工艺,即熔炼制备粗晶Li7Si3合金铸锭、高能球磨得到Li7Si3非晶粉末,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得到了纳米晶Li7Si3合金,并对其进行了Rietveld结构精修和杨氏模量测定.结果表明:纳米晶Li7Si3单胞结构参数为a=b=0.4452 nm(比粗晶增加0.38%),c=1.8239 nm(比粗晶增加0.58%),单胞体积Vo=0.313 070nm3(比粗晶增加1.35%).利用纳米压痕法测定纳米晶Li7Si3合金的杨氏模量为(30.6±2.4)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li7si3 结构精修 杨氏模量
下载PDF
Li-Si-Zr三元相图的实验研究与热力学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朝辉 梁思远 +3 位作者 尹付成 赵满秀 李智 刘永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7-1235,共9页
采用平衡合金法,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Li-Si-Zr三元系的470K等温截面的相关系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等温截面中存在(Si)+Zr Si2+Zr LiS i三相区;采用CALPHAD方法对Li-Si-Zr三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首先优化计算了Li-Z... 采用平衡合金法,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Li-Si-Zr三元系的470K等温截面的相关系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等温截面中存在(Si)+Zr Si2+Zr LiS i三相区;采用CALPHAD方法对Li-Si-Zr三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首先优化计算了Li-Zr二元系,其中熔体相(Liquid、BCC、FCC和HCP)采用替换溶液模型,过剩自由能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展开;然后,结合文献中已有的Li-Si和Si-Zr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对Li-Si-Zr三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获得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i-Zr三元系 相平衡 平衡合金法 热力学优化
下载PDF
胸中块垒 笔底波澜——李邺嗣及其诗文
16
作者 戴松岳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李邺嗣作为浙东学派中的文学主将 ,以其深厚的故国之情和丰富的文学创作 ,将浙东地区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世态人情化为诗文 ,成为那个悲惨时代一曲深沉的挽歌 。
关键词 李邺嗣 文学创作 明末清初 诗歌 散文
下载PDF
锂/硅电池抑制硅基电极体积膨胀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鹏浩 陆继鑫 +1 位作者 丁玉寅 王存国 《化工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59-66,共8页
硅元素的含量在地壳中位列第二,而且硅基电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g)高于石墨电极(372 mAh/g)的11倍,因而成为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最有发展前景的电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基电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的体积膨胀,在放电过程中... 硅元素的含量在地壳中位列第二,而且硅基电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g)高于石墨电极(372 mAh/g)的11倍,因而成为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最有发展前景的电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基电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的体积膨胀,在放电过程中又会使电极发生体积收缩,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粉化或脱落,最终使电池的循环寿命缩短,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阐述了近年来电极材料改性、黏结剂和电解液的优化抑制硅基电极材料体积膨胀的方法进展,为大容量锂/硅动力电池的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黏结剂 电解液 锂/硅电池
下载PDF
Li3Si2合金电子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徐波 石晶 孙宝珍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2-17,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硅负极锂化的中间产物Li3Si2合金的电子结构和声子色散关系。利用准谐近似方法研究了Li3Si2合金的热力学特性。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Li3Si2合金呈现金属性,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热力...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硅负极锂化的中间产物Li3Si2合金的电子结构和声子色散关系。利用准谐近似方法研究了Li3Si2合金的热力学特性。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Li3Si2合金呈现金属性,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热力学性质计算表明,在零压下,在低温范围内(0~300 K),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成指数增大;高于300 K时,趋势开始变缓,说明高温段Li3Si2合金热膨胀系数受温度影响较小,Li3Si2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对Li3Si2电子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系统研究,获得完整的热力学参量,为后期研究高性能的硅基负极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3si2合金 第一性原理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Li_(3.4)Si_(0.4)V_(0.6)O_4-xLi_3PO_4复合锂离子导体
19
作者 柴玉俊 宋秀芹 +1 位作者 贾密英 王焕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以柠檬酸为配合剂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 Li3 .4Si0 .4V0 .6O4x Li3 PO4( x=0 .1 0~ 0 .5 0 )复合锂离子导体 ,并用 DTA,XRD,AC阻抗技术等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第 2相含量为 0 .30时 ,室温电导率最高 ,为 1 .5 7μS/cm.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合成 li3.4si0.4V0.6O4-xli3PO4 锂离子导体 复合材料 离子电导率 磷酸锂
下载PDF
Li_2SiO_3: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20
作者 李帅帅 李蔚 顾金楼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3-657,共5页
以LiOH·H_2O、Si(OC_2H_5)_4和Eu(NO_3)_3·6 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简单的机械球磨法,在室温下合成了Li_2SiO_3:Eu^(3+)荧光粉前驱体,再经高温灼烧,得到一系列Li_2 SiO_3:x%Eu^(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灼烧温度、保温时间及Eu^(... 以LiOH·H_2O、Si(OC_2H_5)_4和Eu(NO_3)_3·6 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简单的机械球磨法,在室温下合成了Li_2SiO_3:Eu^(3+)荧光粉前驱体,再经高温灼烧,得到一系列Li_2 SiO_3:x%Eu^(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灼烧温度、保温时间及Eu^(3+)的物质的量浓度对产物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在1.5~15这个较宽的范围内,随着Eu^(3+)物质的量的增加,Li_2SiO_3:x%Eu^(3+)荧光粉的物相组成保持不变,且直到x值达到12之后,才出现了浓度淬灭现象;当灼烧温度为1173K、保温时间为2h时,荧光材料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在467 nm激发下,基于Eu^(3+)的~5D_0→~7F_2(615 nm)跃迁,Li_2SiO_3:Eu^(3+)荧光粉发射出强烈的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si03:Eu^3+ 球磨固相反应法 红色荧光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