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相圭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15,共4页
朝鲜的文化传承自中华文化,在近两千年的传播和吸纳过程中,在朝鲜,早期的儒学逐渐衰败,朱熹理学渐居主导.在理学主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中,朝鲜的大儒起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 大儒 理学 儒学 朱熹 吸纳 国学 传播 朝鲜 确立 主导
下载PDF
清代礼学复兴及其经世走向
2
作者 康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9,共9页
清代礼学的复兴是纠正明末空疏学风,回应儒学自身“净化”、社会正俗之呼声,以及清政府稳定民心政策实施的综合作用结果。综观二百余年的清代礼学史,“考证”与“经世”是并行的两条线索,“三礼互证”是其特质。十九世纪,礼学研究之经... 清代礼学的复兴是纠正明末空疏学风,回应儒学自身“净化”、社会正俗之呼声,以及清政府稳定民心政策实施的综合作用结果。综观二百余年的清代礼学史,“考证”与“经世”是并行的两条线索,“三礼互证”是其特质。十九世纪,礼学研究之经世致用取向如日中天。这既是学术研究对社会变迁的反应,也是礼学发展自身的需要。清代礼学研究成果丰硕,有被实证的古代经典礼制,有被考据的儒家礼学文本,有被凸显出的礼经学在整理、研究、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功能,有被发掘出的礼学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等。但亦有某些不足:虽然强调了对儒学知识论经验主义的维护,却未顾及宋明理学家通过形上学建构对礼学的“理论化扭曲”;虽然也主张治经明道、通经求义,却过于强调把礼学理论形态拉回社会现实,从而在根底上缺乏义理追求的热情,以致在学术与现实之间没有很好地找到平衡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礼学 考证 知识论 经世走向 近代化转型
原文传递
商丘经学文化资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学勤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8-60,共3页
中国经学源于西汉时期,而商丘是经学发展最兴盛的地区之一,梁国经学影响深远,对 后世的文化发展起了奠定基础和开拓道路的作用,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商丘地区 《易》学 《礼》学 梁国经学 《礼》
下载PDF
赵翼“向来嫌理学”思想的内蕴——赵翼文史哲新探之九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兴勤 《河池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11,16,共6页
瓯北生活在新、旧思想杂陈的清代中叶,虽说缺乏戴震那种激烈批判宋代理学家谬说的勇气,但却有"向来嫌理学"的一贯作风。他虽然对王守仁的文治武功多所推崇,但对其学说如何接纳、接纳什么,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瓯北强调"... 瓯北生活在新、旧思想杂陈的清代中叶,虽说缺乏戴震那种激烈批判宋代理学家谬说的勇气,但却有"向来嫌理学"的一贯作风。他虽然对王守仁的文治武功多所推崇,但对其学说如何接纳、接纳什么,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瓯北强调"论古勿泥古",凡事必求其真,靠个人观察思考,以探求事理的真髓,且经常变换视角,调整聚焦点,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积极求索的开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翼 理学 思想 内蕴
下载PDF
论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学君 张莉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5-100,共6页
赵宋时代积贫积弱,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却异彩纷呈。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华夏民族文化在宋代登峰造极的基本原因是:时代呼唤理性和人文精神,百姓期盼太平盛世,统治者实施了“以文治国”的方略... 赵宋时代积贫积弱,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却异彩纷呈。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华夏民族文化在宋代登峰造极的基本原因是:时代呼唤理性和人文精神,百姓期盼太平盛世,统治者实施了“以文治国”的方略;深重的社会道德危机,催生了救世良方。在构筑理学新体系方面,宋代儒学家崇尚疑古创新精神,勇于开辟理性思维空间,对传统义利观进行了再造。宋儒们在寻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人文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民族文化 理学 儒学新体系
下载PDF
朱子之学的生存背景及理学式微的多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兴勤 《河池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9,共9页
朱子之学的兴起,有着特定的生存背景。朱子之学,以希冀与政治联姻、改善当世之环境起步,到为政治"绑架",沦为维护纲常伦理的工具和被孤立的道德逻辑,不幸从一个硬币的正面走向了反面。朱熹为人、为学为人所推重,后世又屡受学... 朱子之学的兴起,有着特定的生存背景。朱子之学,以希冀与政治联姻、改善当世之环境起步,到为政治"绑架",沦为维护纲常伦理的工具和被孤立的道德逻辑,不幸从一个硬币的正面走向了反面。朱熹为人、为学为人所推重,后世又屡受学人质疑与挑战,其间的原因是复杂的。约略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社会情势与理学发展的受阻,二是取士方法、途径的单一与理学思想的异化,三是理论之延伸、生发与理学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理学 生存背景 式微 原因
下载PDF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与程朱理学的关系——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张勇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继承程朱理学的“一本万殊”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它以追求国家富强为目标,表明它开始摆脱程朱理学的道德、伦理取向,转向专制保守与实用主义的结合,说明“体用”的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 张之洞 中体西用 理学
下载PDF
胡门的向氏弟子
8
作者 王立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湖湘学派的开创者胡安国,与宋代的开封向氏一族有深挚的交谊,向氏的很多子弟都是胡安国的学生,他们为湖湘学派的奠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 湖湘学派 胡安国 经世致用思想 向沈 向涪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间——论南宋贤相陈俊卿的理学政治人格
9
作者 崔英超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4年第6期40-47,59,共9页
理学自北宋兴起,至南宋而大盛。它赋予儒学以新貌,代表了一种内向的发展,发展了儒学中关于"内圣"的部分。而此种内向的实质乃是为了促成更准确而有力地外向。本文通过对南宋前期著名贤相陈俊卿之理学政治人格的剖析,来展现南... 理学自北宋兴起,至南宋而大盛。它赋予儒学以新貌,代表了一种内向的发展,发展了儒学中关于"内圣"的部分。而此种内向的实质乃是为了促成更准确而有力地外向。本文通过对南宋前期著名贤相陈俊卿之理学政治人格的剖析,来展现南宋理学型士大夫的政治风格,并管窥南宋前期文化与政治交互影响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陈俊卿 理学 政治人格
原文传递
关于“理学”概念的思考
10
作者 高明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2-67,共6页
"理学"这一概念与"道学"、"宋学"等概念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理学"的产生和运用具有特殊的背景,既有经济、政治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又受到学术传统内在理路的制约。因此,把握"... "理学"这一概念与"道学"、"宋学"等概念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理学"的产生和运用具有特殊的背景,既有经济、政治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又受到学术传统内在理路的制约。因此,把握"理学"概念,要运用历史的眼光,结合特定语境,从不同的层面来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概念 辨析
下载PDF
启蒙时代西方对中国宗教的解读
11
作者 张国刚 《暨南史学》 2004年第1期537-555,共19页
礼仪之争其实就是欧洲教俗世界关于中国文化和宗教的一场大讨论。它除讨论耶稣会士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政策是否合理之外,另一核心议题就是讨论中国宗教的性质,本文所要讨论的是,礼仪之争的对立双方对中国儒教的认识,给远在万里之遥的欧洲... 礼仪之争其实就是欧洲教俗世界关于中国文化和宗教的一场大讨论。它除讨论耶稣会士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政策是否合理之外,另一核心议题就是讨论中国宗教的性质,本文所要讨论的是,礼仪之争的对立双方对中国儒教的认识,给远在万里之遥的欧洲本土的知识分子带来什么启发。由于教派之间的辩论促进了理学在欧洲的传播,但对理学更感兴趣的似乎不是围绕耶稣会士传教政策而兴的教会内外的对立两派,却是对天主教会心怀不满或者自成一套的思想家、哲学家。无论17和18世纪的欧洲知识分子怎样评价孔子学说和宋明理学,其共同的本质特点是以对基督教教义体系的情感作为认识、理解和评价中国哲学的参照,没有人能接触到完整的中国哲学,也无人有能力深入其中。中国哲学对于教义的捍卫者和反时者来说,都是对灵感的刺激,都是帮助阐发其观点或建立其学说的证据甚至是发语词而已,但没有人是真正参照中国哲学生发出自己的理论的。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并不像耶稣会士那样希望用自己的哲学改造中国哲学,他们同样也不认真指望将中国哲学作为自己学说中的一个有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时代 儒家哲学 理学
原文传递
刘辰翁文学思想中的理学观念
12
作者 焦印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7-91,共5页
刘辰翁是宋元之交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丰富而又深刻,主要体现在诗文序跋和大量的评点批语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与归纳,再联系他所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其文学思想中具有鲜明的理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刘辰翁是宋元之交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丰富而又深刻,主要体现在诗文序跋和大量的评点批语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与归纳,再联系他所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其文学思想中具有鲜明的理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思与综合,其文学思想以儒家为主,体现了对儒学基本观念的认同,但又做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指向心性的批评视界,其对作品的批评视点由客体转向主体,重视内心生活的感悟,注重情感体验;推崇合乎"理"的真情抒发,他继承了传统理学诗学中的"情性说",但赋予"情性说"以新的内涵,他不满江西诗派的雕饰奇拗,追求质朴天成,在传统上要继承汉魏六朝,崇尚高古淳朴的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辰翁 理学 文学思想 情性说 江西诗派 传统儒家思想
下载PDF
黄道周礼学思想论略
13
作者 杨毓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67,72,共8页
为了探究晚明经学思潮狂飙的重要助推者黄道周的礼学思想,详尽梳理其原始著述以及学界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认为,黄道周主张《孝经》对于饱受深重社会危机的晚明儒家道德教化实践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因此,他重拾汉儒重"... 为了探究晚明经学思潮狂飙的重要助推者黄道周的礼学思想,详尽梳理其原始著述以及学界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认为,黄道周主张《孝经》对于饱受深重社会危机的晚明儒家道德教化实践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因此,他重拾汉儒重"孝"的思想资源来诠释儒家礼学以导民化俗,所以他侧重从宇宙本体论、形而上学等层面阐释"孝"之于拯救晚明社会危机的学术合理性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礼学 儒学
下载PDF
理血解毒类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京霞 李萍 +5 位作者 刘欣 王萍 张蕾 王丽华 周冬梅 陈维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差异及理血解毒类方对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的调节作用,探讨银屑病的病机基础及中医药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5例寻常... 目的观察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差异及理血解毒类方对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的调节作用,探讨银屑病的病机基础及中医药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患者口服凉血解毒汤、养血解毒汤和活血解毒汤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银屑病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热型银屑病组患者血清VEGF显著高于血燥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瘀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燥型银屑病组患者与血瘀型组患者相比血清VEGF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血热型和血燥型银屑病组经中药治疗后血清VEGF均明显降低(P<0.05),血瘀型银屑病组患者经中药治疗后血清VEGF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的变化与银屑病之间具有疾病特异性,而证候及发展阶段的特异性不明显。抑制血管新生可能是凉血解毒方、养血解毒方治疗血热型和血燥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理血解毒
下载PDF
礼学与等级人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泽华 刘丰 《河北学刊》 2001年第4期46-51,97,共7页
针对学术界认为儒学是“人学”的观点,本文从礼的角度认为,中国古代的人是处于等级礼仪之中的人,“我”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而表现出来的。这种关系受到礼的制约。因此,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没有独立的个体观念,这种看法类似于现代的... 针对学术界认为儒学是“人学”的观点,本文从礼的角度认为,中国古代的人是处于等级礼仪之中的人,“我”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而表现出来的。这种关系受到礼的制约。因此,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没有独立的个体观念,这种看法类似于现代的“社群主义”,但二者之间也有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对人的探讨最终归结于“等级人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学 儒学 等级人学 中国 古代 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个人主义 社群主义
下载PDF
《历学会通》中的宇宙模式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铁珠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2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在清代学者薛凤祚所编的《历学会通》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授自波兰传教士穆尼阁的《天步真原》和薛凤祚本人据此而作的"正集"。本文从图形、计算、哥白尼理论在欧洲的发展及穆尼阁在宇宙理论上的倾向性四个方面证明了该书中的... 在清代学者薛凤祚所编的《历学会通》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授自波兰传教士穆尼阁的《天步真原》和薛凤祚本人据此而作的"正集"。本文从图形、计算、哥白尼理论在欧洲的发展及穆尼阁在宇宙理论上的倾向性四个方面证明了该书中的宇宙模式来自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但其中的日地位置被作了人为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凤祚 历学会通 宇宙 模式
下载PDF
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李雪芮和马林决赛技战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聂上伟 《福建体育科技》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女单决赛的技战术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李雪芮的发球稳定性弱于马林,连续得分能力强于对手,李雪芮的挑球技术和马林的高远球技术使用率最高,在相持球和多拍球阶...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女单决赛的技战术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李雪芮的发球稳定性弱于马林,连续得分能力强于对手,李雪芮的挑球技术和马林的高远球技术使用率最高,在相持球和多拍球阶段中李雪芮的失分数均高于对手。建议:在新周期备战中进一步完善各类击球技术细节,提高多拍击球的稳定性和降低非受迫性失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世锦赛 李雪芮 技战术
下载PDF
穴位艾灸法促进产后早期泌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代碧 王官丽 +1 位作者 代继红 唐素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在产后早期,通过艾灸穴位膻中、乳根、足三里以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组选穴膻中、乳根、足三里,乙组选穴天枢、悬钟、巨阙穴。丙组不做特殊处... 目的:探讨在产后早期,通过艾灸穴位膻中、乳根、足三里以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组选穴膻中、乳根、足三里,乙组选穴天枢、悬钟、巨阙穴。丙组不做特殊处理。结果:产后1 d 3组泌乳量和乳房充盈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 d和产后5 d,甲组泌乳量和乳房充盈度均优于乙组和丙组,乙组和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早期艾灸膻中、乳根、足三里能促进泌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膻中穴 乳根穴 足三里穴 泌乳
下载PDF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重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4-250,共7页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史,过去隐而不彰。本文从理学与赣南客地的最初因缘、闽学在福建客家地区的传播、阳明心学在赣闽粤边客地的传播三个方面表而出之。认为周敦颐与二程在赣南的活动对理学的创立具有奠基作用;闽学先驱杨时、罗从...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史,过去隐而不彰。本文从理学与赣南客地的最初因缘、闽学在福建客家地区的传播、阳明心学在赣闽粤边客地的传播三个方面表而出之。认为周敦颐与二程在赣南的活动对理学的创立具有奠基作用;闽学先驱杨时、罗从彦及朱子追随者在闽西客家地区的努力使闽学在闽西得到及时和广泛的传播;明中叶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对于安定湘赣闽粤边区社会、促进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起到特殊作用,他倡导的阳明新学因而大行于赣闽粤边客家地区,促使部分士人由理学改宗心学,使陆王心学在客地乎与程朱理学并驾齐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客家地区 传播史
下载PDF
朱熹诗文的文道一本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利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朱熹崇正、重统、尚雅、尊古的文化心态代表了近古时代正统文人的文化心理。朱熹把理一分殊的思想贯穿到文学的领域中,引申出文道一本论。同时,又将传道之文和抒情之诗加以区别,肯定诗歌的价值多重性,提倡一种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的... 朱熹崇正、重统、尚雅、尊古的文化心态代表了近古时代正统文人的文化心理。朱熹把理一分殊的思想贯穿到文学的领域中,引申出文道一本论。同时,又将传道之文和抒情之诗加以区别,肯定诗歌的价值多重性,提倡一种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的体验诗学。而心性义理不同程度的渗透,则形成了朱熹诗歌的丰富层次和各类文本的独特性。文从道出的观念,又使朱熹的文风趋向平易自然,使其文章呈现出以立意为本而不尚词采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诗文 道学气象 理学诗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