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 被引量:9
1
作者 傅德元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82,共12页
本文叙述了在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的战争中兴起的以李鸿章为总首领的淮军,为了褒扬祭祀死于战场和积劳病故的官将兵丁,在全国各地修建的几所淮军昭忠祠,分析了李鸿章修建淮军昭忠祠的目的,叙述了淮军昭忠祠实行的入祀、祭祀制度、日常管... 本文叙述了在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的战争中兴起的以李鸿章为总首领的淮军,为了褒扬祭祀死于战场和积劳病故的官将兵丁,在全国各地修建的几所淮军昭忠祠,分析了李鸿章修建淮军昭忠祠的目的,叙述了淮军昭忠祠实行的入祀、祭祀制度、日常管理、资金来源,以及淮军昭忠祠的兴衰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从政治、文化等角度对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进行了分析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淮军 淮军昭忠祠 祭祀管理制度
下载PDF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正平 杨云兰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文主要就李鸿章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创始之初的基本主张和实践 ,即改革科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以及组织翻译科技书籍等史实进行了梳理 ,并指出了这些举措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关键词 李鸿章 中国 近代教育史 科学技术教育
下载PDF
郑观应“专利经营”建议及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实践
3
作者 赵善轩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上海机器织布局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主持人郑观应乃向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为该企业提供十年的专利经营权,打算以此保护织布局的利益,以抗衡外国棉纺织品的输入,可惜事与愿违。学术界历来对此评价不一,但研究共同点,都主要集中于专利权... 上海机器织布局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主持人郑观应乃向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为该企业提供十年的专利经营权,打算以此保护织布局的利益,以抗衡外国棉纺织品的输入,可惜事与愿违。学术界历来对此评价不一,但研究共同点,都主要集中于专利权是否有利于抗衡外国棉纺织品输入的讨论。至于专利权的合理性,以及对本土棉纺织业的影响,则较少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 棉纺厂 李鸿章
下载PDF
中外激荡下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与庚子政情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锋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168,共13页
1900年春夏,由北方义和团事起演变出朝野纷争、中外激荡之危局,民族危亡将远放南国边陲、处于政治边缘的李鸿章再次推向历史前台,成为中外停战和谈的焦点人物。随着形势变化,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也几经起伏。从5月底庚子事起到9月14日决然... 1900年春夏,由北方义和团事起演变出朝野纷争、中外激荡之危局,民族危亡将远放南国边陲、处于政治边缘的李鸿章再次推向历史前台,成为中外停战和谈的焦点人物。随着形势变化,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也几经起伏。从5月底庚子事起到9月14日决然北上的近四个月时间里,李鸿章几乎陷于日日惊心的困窘境地。但他对时局是有着通盘考虑的,通过联络南方督抚齐心协力推行互保安靖边地、使节外交与计议联俄、与清廷讨价还价获得全权代表资格、争取地方大吏支持联衔奏请惩办为祸首凶,在这些步步为营的应对措施之后,乱象纷呈、茫无指归的时局也逐渐明朗,李鸿章终于可以胸有成竹地安然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义和团 东南互保 北上心态 庚子政情
下载PDF
流入东瀛的李鸿章书法——兼论其外交与文化上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天恩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李鸿章执掌晚清外交近三十年,对日外交过程中多有书法作品遗存,并传入日本,流传至今。迄今中日两国鲜有人提及此类作品,更无人探讨其背后的意义。本文对流入日本的李鸿章书法作了大致梳理,并探讨了此类作品与外交的关系,及其在文化交流... 李鸿章执掌晚清外交近三十年,对日外交过程中多有书法作品遗存,并传入日本,流传至今。迄今中日两国鲜有人提及此类作品,更无人探讨其背后的意义。本文对流入日本的李鸿章书法作了大致梳理,并探讨了此类作品与外交的关系,及其在文化交流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书法作品 外交 文化
原文传递
度势量力:《辛丑条约》谈判前李鸿章心路历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晓青 艾虹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7-70,共4页
《辛丑条约》的主要谈判代表和签订者之一的李鸿章,为保证议和局势的稳定,恢复自身的国内外政治影响力,打击政治敌对势力和义和团,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议和所背负的骂名,自接到北上命令至真正赴京津议和期间,在广东、上海两地反复迁延北... 《辛丑条约》的主要谈判代表和签订者之一的李鸿章,为保证议和局势的稳定,恢复自身的国内外政治影响力,打击政治敌对势力和义和团,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议和所背负的骂名,自接到北上命令至真正赴京津议和期间,在广东、上海两地反复迁延北上,与清政府展开了较量。对李鸿章北上议和过程的心路历程研究,有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北上议和 辛丑条约 义和团
下载PDF
李鸿章主导了苏州杀降吗?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皖青 黎俊祥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54-156,共3页
一直以来,学者多认同李鸿章主导或与程学启合谋诱杀了太平军苏州降将。但根据与李鸿章同时代人的相关记载,此说法尚有可商榷之处。根据记载,程学启是苏州杀降的倡导与主持者,而李鸿章不得不附和程学启的主张甚至毫不知情。
关键词 李鸿章 程学启 苏州杀降
下载PDF
李鸿章、张之洞洋务事业比较研究
8
作者 王建辉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75-78,共4页
李鸿章和张之洞的洋务事业主要表现在军事国防、实业建设、近代科技文化方面。比较而言,李鸿章偏重于实践,张之洞的洋务思想较李鸿章深刻些,主要表现在教育近代化和制度改革等方面。两人的洋务活动时间前后达40年,是晚清自强运动的一个... 李鸿章和张之洞的洋务事业主要表现在军事国防、实业建设、近代科技文化方面。比较而言,李鸿章偏重于实践,张之洞的洋务思想较李鸿章深刻些,主要表现在教育近代化和制度改革等方面。两人的洋务活动时间前后达40年,是晚清自强运动的一个缩影。而40年的洋务运动始终无法达到政治改革的层面,说明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我革新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是无法自我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张之洞 洋务事业
下载PDF
李鸿章的实学观与早期现代化意识
9
作者 严亚明 刘俊 《孝感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44-49,共6页
李鸿章的实学价值取向表现在诸多方面。他客观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危机 ,主张以实力为基础处理中外关系 ,注重发展经济 ,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提出务实的教育改革措施 ,实学观念成其为早期现代化意识萌发的媒体。他的早期现代化意识涉... 李鸿章的实学价值取向表现在诸多方面。他客观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危机 ,主张以实力为基础处理中外关系 ,注重发展经济 ,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提出务实的教育改革措施 ,实学观念成其为早期现代化意识萌发的媒体。他的早期现代化意识涉及军事现代化、工业化、外交观念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实学观 早期现代化意识 经济 军事 外交 教育 洋务运动
下载PDF
李鸿章与上海近代科技文教的勃兴
10
作者 徐锋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163,共13页
李鸿章在上海奏设广方言馆,赞助并参与格致书院的创建,选派幼童出洋留学,培养出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风气开化、启蒙当时人们的近代意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其后的社会变革在思想上、人力上奠定了基础,对中国... 李鸿章在上海奏设广方言馆,赞助并参与格致书院的创建,选派幼童出洋留学,培养出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风气开化、启蒙当时人们的近代意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其后的社会变革在思想上、人力上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科技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先驱意义。李鸿章倡导西学的实际行动,以及在科技教育方面的身体力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启迪了人们的心灵,普及了国民的近代知识和观念,在国内社会、尤其是处通商前沿的上海,形成了一股学习西方科技的潮流,经世性成为晚清上海文化的一大特点,并为上海成为民国时期的全国文化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上海 广方言馆 格致书院 幼童留学
下载PDF
李鸿章发展民用企业的经济思想——以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办为例
11
作者 刘鹏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5-68,共4页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由李鸿章创办的一家大型现代机器纺织厂。作为晚清洋务派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发展民用企业的经济思想淋漓尽致地凸显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办过程之中。他的经济思想表明了一个政治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qu...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由李鸿章创办的一家大型现代机器纺织厂。作为晚清洋务派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发展民用企业的经济思想淋漓尽致地凸显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办过程之中。他的经济思想表明了一个政治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环境下具有的开明与卓识,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民用企业 经济思想 上海机器织布局
下载PDF
也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以《李鸿章》传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丹丹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历史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李鸿章》传是其新史学思想形成初期阶段的一部传记作品,通篇体现着梁启超对自己所提出的"新史学"理论的认真思考和实践。故文章以《李鸿章》传为代表,...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历史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李鸿章》传是其新史学思想形成初期阶段的一部传记作品,通篇体现着梁启超对自己所提出的"新史学"理论的认真思考和实践。故文章以《李鸿章》传为代表,对梁启超逃亡日本前期初步形成的新史学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如下判断:维新救国的政治理想和实践是梁启超资产阶级新史学产生的根源,《李鸿章》传作为一部其新旧史学思想过渡转型时期的著述,从对旧史学的批判、新政治理想的萌发、传论结合新文风的开创、史学比较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体现着梁启超对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初步尝试,因此这部传记作品与其他时期的传记著述相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传 旧史学 新史学
下载PDF
中法“北黎冲突”前清方情报搜集与传递(1881-1884)
13
作者 赵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1,共8页
在中法战争过程中,清方情报搜集与传递工作基本依赖于李鸿章构建的具有一定私属性质的情报网络。这个情报网络在中法"北黎冲突"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清政府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决策意义重大。但由于决策中心和情报中心的... 在中法战争过程中,清方情报搜集与传递工作基本依赖于李鸿章构建的具有一定私属性质的情报网络。这个情报网络在中法"北黎冲突"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清政府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决策意义重大。但由于决策中心和情报中心的分离使得清方在中法战争的战略决策始终存在较多失误。而这个情报网络在战争全面爆发后最终也走向溃散。本文即试图探讨清政府在中法战争前期的情报工作,通过对清方军政、外交情报网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对中法战争历史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清政府此时段内政治军事系统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战争 李鸿章 唐廷庚 情报网络
下载PDF
晚清对近代国际法的尝试与偏离——基于蒲安臣、李鸿章使团的考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洋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及观念冲击之下,天朝"朝贡体制"让位于近代"条约体系",晚清政府经历着自忖并进而萌生趋同西方外交政策的制度架构与理念认知,在此观念下蒲安臣使团正可看作清廷主动"修约"的一次有益尝试,而李鸿章寻访欧美记的... 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及观念冲击之下,天朝"朝贡体制"让位于近代"条约体系",晚清政府经历着自忖并进而萌生趋同西方外交政策的制度架构与理念认知,在此观念下蒲安臣使团正可看作清廷主动"修约"的一次有益尝试,而李鸿章寻访欧美记的背后所显露的却是清廷在融入国际社会的不自信以及对近代国际社会规则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外交 美国报纸 蒲安臣 李鸿章 近代国际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