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8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萨城市用地变化分析 被引量:82
1
作者 张镱锂 李秀彬 +2 位作者 傅小锋 谢高地 郑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5-406,共12页
根据 1 999年 8~ 9月实地调查和以往文献资料、4期航片和地形图等大量信息 ,运用遥感信息解译和 GIS软件分析及 GPS定位核查 ,准确地展现了过去 50年中拉萨城市用地变化进程 ,重点分析了城市用地变化产生的生态与环境效应和问题。主要... 根据 1 999年 8~ 9月实地调查和以往文献资料、4期航片和地形图等大量信息 ,运用遥感信息解译和 GIS软件分析及 GPS定位核查 ,准确地展现了过去 50年中拉萨城市用地变化进程 ,重点分析了城市用地变化产生的生态与环境效应和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拉萨城区拓展迅速 ,从 1 951年始到 1 999年 ,城区扩大了 1 0 .31倍 ,城市建设面积扩大了近 1 9倍。城区发展分为 :城市扩建初期 (1 952~ 1 965年 )、高速发展时期 (1 966~ 1 989年 )和完善期 (1 990~ 1 999年 )。 2确定了拉萨 1 951年、 1 965年、 1 970年、 1 986年和 1 989年及 1 999年城区空间结构、范围、面积 ;3拉萨市城关区人均耕地急剧减少 ,1 999年初人均耕地 0 .0 4 9hm2 ,仅为 1 964年的 77.7% ;4拉萨市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城市用地变化 环境问题 拉鲁湿地
下载PDF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天华 陈利顶 +2 位作者 普布丹巴 黄琼中 徐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76-3180,共5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我国及南亚、东南亚地区江河水系的主要水源区。该区分布有13.3×104km2的天然湿地,仅西藏自治区就有6×104km2的各种类型湿地。这些湿地对于维护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保证下游地区江河水生态安...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我国及南亚、东南亚地区江河水系的主要水源区。该区分布有13.3×104km2的天然湿地,仅西藏自治区就有6×104km2的各种类型湿地。这些湿地对于维护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保证下游地区江河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由于许多湿地紧邻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也被视为重要的城市建设土地后备资源,他们的开发与保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以拉萨拉鲁湿地为例,对高寒草甸沼泽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估算。研究发现,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5481万元,其中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仅有315万元,占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5.75%;如果将该湿地开发为城市建设用地,平均每年的增值也只有1391万元,仅为生态系统功能总价值的25.38%。可以看出,保护这些湿地的生态价值要远比直接开发的价值高得多,因此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拉鲁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估算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 被引量:67
3
作者 钱俊希 杨槿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1-1295,共15页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在赋予人类更大...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在赋予人类更大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与压抑。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现代性的束缚,在那些似乎存在于现代性过程之外的、"落后"的地方重新寻找原真性的生存体验。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文以长期留居在西藏拉萨的汉族"藏漂"群体为对象,探讨在中国后改革时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成员如何实现对现代性的"逃离"。"藏漂"群体的身份认同,其本质是对西藏的地方性的建构。这一过程包含两个维度,即对西藏的地方性的想象与表征,以及在日常生活的层面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体验。一方面,"藏漂"通过一系列的表征与话语,将西藏想象为一个与内地在社会文化秩序上截然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体现了"藏漂"群体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展演,对文化身份同样起到重要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认为:"藏漂"对现代性的体验,反映了现代社会内在的矛盾,而"藏漂"对地方性的建构与体验,对理解"他者"与"我者"之间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地方性 认同 “藏漂” 拉萨
原文传递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 被引量:65
4
作者 胡宪洋 白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2-1649,共18页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游客认同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识觉空间、生活空间和主体空间3个主范畴以及自然独特性、人文独特性、自我效能、环境可管理性、一致性、依恋和自我尊重等7个副范畴;研究所开发的地方性游客认同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计23个问项,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鉴别度;游客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认同整体持积极态度,其中,识觉空间平均分最高,生活空间次之,而以主体空间得分最低;依据5种不同的理论结构设计成的5种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并通过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对所选模型加以验证,认为模型5是地方性游客认同的最佳模型,同时证明了探索性模型建构的正确性。此外,文章还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这一概念使用的理论渊源及其与重点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概念模型建构的深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游客认同 八廓街 扎根理论 理论建构 量表开发 拉萨
原文传递
拉萨夏季降水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58
5
作者 田立德 姚檀栋 +1 位作者 蒲健辰 杨志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5-301,共7页
根据青藏高原拉萨气象站1993~1996年雨季降水中δ18O的测量和IAEA/WMO的观测结果,分析了拉萨雨季降水中δ18O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受青藏高原季风的影响,拉萨降水季节变化异常明显,降水... 根据青藏高原拉萨气象站1993~1996年雨季降水中δ18O的测量和IAEA/WMO的观测结果,分析了拉萨雨季降水中δ18O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受青藏高原季风的影响,拉萨降水季节变化异常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半年,尤其是7~9月份。拉萨降水中δ18O也表现出季风降水的典型特征。降水中δ18O“雨量效应”明显,而且这种降水量的影响远远掩盖了气温对降水中δ18O的作用。高降水对应降水中δ18O低值,反之亦然。拉萨降水中δ18O的这种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北部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稳定同位素 拉萨市
下载PDF
近45年拉萨深层地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杜军 胡军 +2 位作者 杨勇 拉巴 路红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100,共5页
利用1961—2005年拉萨0.8m,1.6m和3.2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近45年拉萨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拉萨0.8m和1.6m年平均地温呈极显著的增温趋势... 利用1961—2005年拉萨0.8m,1.6m和3.2m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近45年拉萨深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异常、突变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拉萨0.8m和1.6m年平均地温呈极显著的增温趋势,倾向率为(0.58~0.69℃)/10a;0.8m和1.6m平均地温倾向率春季最大,秋季最小;3.2m平均地温却以夏季升幅最大,冬季最小;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比较,地温增幅更大;20世纪60—90年代0.8m和1.6m年平均地温呈明显的逐年代升高趋势;季平均地温20世纪60—70年代均偏低,80年代大部分季节仍略偏低,90年代都表现为正距平;0.8m,1.6m和3.2m年平均地温均在1999年出现了异常偏暖,异常偏冷现象仅发生在1.6m土层上,时间为1963年;夏季深层平均地温异常偏暖均发生在1999年;冬季0.8m和1.6m平均地温多异常偏冷年份,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1999,2002—2005年冬季3.2m平均地温异常偏暖;夏、秋季和年平均地温的气候突变都出现在1986年,冬、春季发生在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地温 倾向率 异常年份 气候突变
下载PDF
近50年拉萨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7
作者 杜军 周明君 +2 位作者 罗布次仁 次仁德吉 路红亚 《气象科技》 2007年第6期818-821,共4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拉萨1953~2005年的年、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0年来拉萨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每10年27.6h倾向率减少,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增大,主要表现在夏、秋季。20世...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拉萨1953~2005年的年、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0年来拉萨年日照时数和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每10年27.6h倾向率减少,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增大,主要表现在夏、秋季。20世纪50~80年代年日照时数均为正距平,90年代以负距平为其主要的年际变化特征;90年代夏季日照明显偏少,60年代冬季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90年代末出现异常偏少年,夏季日照时数仅在2000年出现了异常偏少现象,而冬季日照时数多异常年份,主要发生在50年代。年平均总云量减少趋势明显,低云量下降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异常年份 拉萨
下载PDF
Alpine wetlands in the Lhasa River Basin, China 被引量:35
8
作者 ZHANG Yili WANG Chunlian +3 位作者 BAI Wanqi WANG Zhaofeng TU Yanli YANGJAEN Dor Gk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375-388,共14页
The Lhasa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typical distribution regions of alpine wet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wetland fo... The Lhasa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typical distribution regions of alpine wet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wetland for monitoring,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etland constr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basi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including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CBERS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other thematic data provided by 3S technology. The results are (1) the total area of wetlands is 209,322.26 hm^2, accounting for 6.37%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the basin. The wetland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natural wetland, with artificial wetland occupying only 1.09% of the wetland area; marsh wetland is the principal part of natural wetland, dominated by Kobresia littledalei swampy meadow which is distributed in the river source area and upstream of Chali, Damshung and Medro Gongkar counties. The ratio and type of wetlands in different counties differ significantly,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ali and Damshung counties (accounting for 62% of the total wetland area). (2) The concentrate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wetlands is at an elevation of 3600-5100 m The wetland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Valley from river source to river mouth into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Marsh wetland is dominant in the source area and upstream of the river, with the mosaic distribution of lakes, Kobresia litUedalei and Carex moorcroftii swampy meadow, shrubby swamp and river; as for the middle-down streams, the primary types are river wetland and flooded wetland. The distribution is in a mosaic pattern of river, Kobresia humilis and Carex moorcroftii swampy meadow,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subordinate grass marsh, flooded wetland and artificial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asa River Basin alpine wetl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3S technology
下载PDF
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约翰 张平宇 张忠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4-159,共6页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 34 hm2,其中交通、餐饮组分别占85%和12.5%,随着与客源地空间距离增加,生态足迹趋向于交通组别;②高原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中拉萨市内为0.051 343 hm2,区域外为0.012 28 hm2,旅游活动对高原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③拉萨市旅游收入足迹为0.716 548 hm2/万元,占万元GDP生态足迹的24%,旅游业发展潜力大;④高原城市旅游业中低生态效率的餐饮和交通组别比重过高,而游、娱等高生态效率部门发展滞后;⑤拉萨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仅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旅游业仍处在稳步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拉萨市
下载PDF
“日光城”拉萨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3
10
作者 周长艳 杨秀海 +1 位作者 旦增顿珠 李跃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0-1104,共5页
利用拉萨1970年~2004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35年来拉萨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拉萨年日照时数达2980h;一年中10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长达281h,8月份日照时数... 利用拉萨1970年~2004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35年来拉萨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拉萨年日照时数达2980h;一年中10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长达281h,8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219h。4个季节中,秋季日照最丰富,长达777h,其次是春季、冬季,分别为769h、736h,夏季最少为698h。1970年~2004年以来拉萨的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近58h,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减少;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最大,减幅为27h/10年。六气水汽压、降水是影响拉萨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们的显著增加对该时期日照时数的减少有着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水汽压 降水
下载PDF
拉萨地区被动太阳能传统民居测试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刘艳峰 刘加平 +1 位作者 杨柳 李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1-394,共4页
针对拉萨地区某一经过被动太阳能改造典型藏族单层民居,分别在冬、夏季测试了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不同房间的室内温度。分析测试结果后发现:在拉萨的典型天气条件下(冬季室外平均气温约为0℃,日照时间内太阳总辐射平均强度约为0.45... 针对拉萨地区某一经过被动太阳能改造典型藏族单层民居,分别在冬、夏季测试了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不同房间的室内温度。分析测试结果后发现:在拉萨的典型天气条件下(冬季室外平均气温约为0℃,日照时间内太阳总辐射平均强度约为0.45kW/m^2),采用大面积南向单玻外窗的被动太阳房室内最低温度与其他房间接近,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比其他房间提高约3℃和7℃;而被动太阳房在夏季并未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针对该地区被传统民居室内温度整体偏低、被动太阳房室内温度波动大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建筑保温和蓄热性能的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被动太阳房 太阳辐射强度 室内温度
下载PDF
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居民感知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旺姆 吴必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历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价值,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是历史地段发展一直面临的挑战。拉萨市八廓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代表着藏族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历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价值,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是历史地段发展一直面临的挑战。拉萨市八廓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代表着藏族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与特色,同时也是西藏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本文以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实地观察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旅游开发影响与居民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积极效益已得到普遍肯定,但是旅游对历史街区的具体作用,尤其是对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表现是存在分异的,由此也形成了居民态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历史街区 八廓街 拉萨
下载PDF
用拉萨点大地测量资料检测青藏高原地壳的增厚 被引量:30
13
作者 邢乐林 孙文科 +1 位作者 李辉 杨光亮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58,共5页
青藏高原地壳的隆升与增厚,是一个复杂的热点问题。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地壳的隆升与增厚,已被地质、构造学等方面资料证实,但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定量确定高原地下地壳增厚速率的很少。基于此,利用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资料及... 青藏高原地壳的隆升与增厚,是一个复杂的热点问题。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地壳的隆升与增厚,已被地质、构造学等方面资料证实,但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定量确定高原地下地壳增厚速率的很少。基于此,利用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资料及GPS结果定量检测高原拉萨点地下地壳增厚速率((3.9±0.8)cm/a),并给出简单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高原地下物质亏损,地壳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 GPS 青藏高原 拉萨 地壳 隆升 增厚
下载PDF
拉萨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被引量:26
14
作者 马戎 旦增伦珠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4-171,共48页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城镇的开发项目和服务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来自东部和中部的汉族地区,这些流动人口为西部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动力,但同时与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形成一定的...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城镇的开发项目和服务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来自东部和中部的汉族地区,这些流动人口为西部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动力,但同时与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加之具有不同的民族身份与文化习俗,在与本地人的互动中又增加了民族、宗教等复杂因素。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流动人口,本文即是作者2005年在拉萨城区开展的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对拉萨流动人口的基本人口、经济特征作了系统的分析,同时也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流动人口 民族交往
原文传递
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与气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琼中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3,共4页
分析了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及其拉萨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沙尘是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自然源。月降尘量与降水、大风等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加快拉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增加植被覆盖率 。
关键词 拉萨市 空气质量 气象特征 沙尘 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
下载PDF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Tethyan Himalayan Sequence in southeastern Tibet 被引量:21
16
作者 DAI JinGen YIN An +1 位作者 LIU WenCan WANG ChengSh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9期1306-1316,共11页
The Himalayan orogen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lithologic units that are separated by two major north-dipping faults: the Lesser Himalayan Sequence (LHS) below the Main Central Thrust (MCT), the Greater Himalayan Crysta... The Himalayan orogen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lithologic units that are separated by two major north-dipping faults: the Lesser Himalayan Sequence (LHS) below the Main Central Thrust (MCT), the Greater Himalayan Crystalline Complex (GHC) above the MCT, and the Tethyan Himalayan Sequence (THS) juxtaposed by the South Tibet Detachment fault (STD) over the GHC. Due to widespread meta-morphism and intense deformation, differentiating the above three lithologic units is often difficult. This problem has been overcome by the use of Sm-Nd isotopic analysis. The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LHS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GHC and THS by their Nd isotope compositions. However, the lack of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Sm-Nd isotopic studies of the THS across the Himalaya in general has made differentiation of this unit from the nearby GHC impossible, as the two appear to share overlapping Nd compositions and model age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systematically sam-pled and analyzed Nd isotopes of the THS in southeastern Tibet directly north of Bhutan. Our study identifies two distinctive fields in a εNd -TDM plot. The first is defined by the εNd(210 Ma) values of -3.45 to -7.34 and TDM values of 1.15 to 1.29 Ga from a Late Triassic turbidite sequence, which are broadly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Lhasa block. The second field is derive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meta-sedimentary rocks with εNd(130 Ma) values from -15.24 to -16.61 and TDM values from 1.63 to 2.00 Ga; these valu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Greater Himalayan Crystalline Complex in Bhutan directly south of our sampling traverse, which has εNd(130 Ma) values of -10.89 to -16.32 and Nd model ages (TDM) of 1.73 to 2.20 Ga. From the above observations, we suggest that the Late Triassic strata of the southeast Tibetan THS were derived from the Lhasa block in the north, while the Early Cretaceous strata of the THS were derived from a source similar to the High Himalayan Crystalline Complex or Indian craton in the south. Our 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ALAYAN OROGEN SM-ND isotopic systematics Greater HIMALAYAN Crystalline Complex TETHYAN Himalaya SEQUENCE lhasa ter- rane Indian CRATON
原文传递
拉萨地区夏季地面臭氧的观测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汤洁 周凌晞 +3 位作者 郑向东 周秀骥 石广玉 索郎多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1-229,共9页
1998年 6~ 9月 ,在西藏拉萨郊区 (海拔 36 5 0m ,2 9.6 5°N ,91.16°E)对地面臭氧进行了连续观测。该地区夏季地面臭氧日平均浓度在 10~ 6 0nL/L ,夏初的浓度较高于夏季后期。地面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 ,峰值出现在当地... 1998年 6~ 9月 ,在西藏拉萨郊区 (海拔 36 5 0m ,2 9.6 5°N ,91.16°E)对地面臭氧进行了连续观测。该地区夏季地面臭氧日平均浓度在 10~ 6 0nL/L ,夏初的浓度较高于夏季后期。地面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 ,峰值出现在当地时间 10~ 18时 ,具有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变化特征。局地风速、降水、太阳总辐射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地面臭氧浓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拉萨地区大规模宗教活动中的露天生物体燃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臭氧 观测 太阳总辐射 降水 变化特征 风速 特征分析 拉萨地区 氧浓度 后期
下载PDF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巴桑 次仁 +1 位作者 普布 拉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8-1243,共6页
2001年~2004年,通过路线统计法和样点统计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在野外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3个目,24个科,44个属,62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7种,被列... 2001年~2004年,通过路线统计法和样点统计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在野外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3个目,24个科,44个属,62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7种,被列为西藏自治区Ⅱ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62种鸟类中留鸟和冬候鸟的种类最多,两者的种类均为24种;其次是夏候鸟,占总数的19.4%;旅鸟种类最少,只有2种。属古北界的有39种,占总数的62.9%;属东洋界的种类只有3种,仅占总数的4.8%。另外,还有广布种和青藏高原特有种。本文根据拉鲁湿地鸟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拉鲁湿地鸟类栖息地多样性的保护及水鸟的保护等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资源 保护 拉鲁湿地 西藏拉萨
原文传递
The trend on runoff variations in the Lhasa River Basin 被引量:19
19
作者 LIN Xuedong ZHANG Yili +5 位作者 YAO Zhijun GONG Tongliang WANG Hong CHU Duo LIU Linshan ZHANG Fe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8年第1期95-106,共12页
Taking the Lhasa River Basin above Lhasa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Tibetan Plateau as a study ar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ual and monthly mean runoff during 1956-2003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ydro-data of th... Taking the Lhasa River Basin above Lhasa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Tibetan Plateau as a study are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ual and monthly mean runoff during 1956-2003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ydro-data of the two hydrological stations (Lhasa and Tanggya) an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thre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Damxung, Lhasa and Tanggya). The trends and the change points of runoff and climate from 1956 to 2003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and Pettitt-Mann-Whitney change-point statistic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unoff and climate change were analyze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major result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annual mean runoff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is characterized by a great fluctuation and a positive trend with two change points (around 1970 and the early 1980s), after which the runoff tended to increase and was increasing intensively in the last 20 years. Besides, the monthly mean runoff with a positive trend is centralized in winter half-year (November to April) and some other months (May, July and September). (2) The trends of the climate change in the study area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the runoff, but the leading climate factors which aroused the runoff variation are distinct. Precipitation is the domin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annual and monthly mean runoff in summer half year, while temperature is the primary factor in winter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asa River Basin trend of runoff variation Pettitt change-point test Mann-Kendall trend analysi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下载PDF
拉萨拉鲁湿地夏季鸟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19
20
作者 包新康 张健 +1 位作者 曲扎 张迎梅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20 0 4年 8月采用样线法调查了拉萨市拉鲁湿地夏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共记录到 2 6种鸟。鸟类群落中以灰沙燕 (Ripariariparia)、红脚鹬 (Tringatotanus)为优势种 ,优势度明显 (D =0 . 40 8) ,但群落多样性不高 (H′=1 . 5 3 1 )。拉鲁... 20 0 4年 8月采用样线法调查了拉萨市拉鲁湿地夏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共记录到 2 6种鸟。鸟类群落中以灰沙燕 (Ripariariparia)、红脚鹬 (Tringatotanus)为优势种 ,优势度明显 (D =0 . 40 8) ,但群落多样性不高 (H′=1 . 5 3 1 )。拉鲁湿地夏季鸟类群落中涉禽和草甸鸟类占主导地位 ,标示着湿地表面水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拉萨 拉鲁湿地 夏季 鸟类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