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丽 陈邕凌 《行政与法》 200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 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检讨信访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以期能够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困境 制度变迁
下载PDF
组织创新、权力重组与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1-86,共6页
“信访洪峰”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民主与法治建设滞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架滞后的集中体现,信访制度改革应同整个宏观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法治为核心实行渐进性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分... “信访洪峰”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民主与法治建设滞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架滞后的集中体现,信访制度改革应同整个宏观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法治为核心实行渐进性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分析信访制度的性质的基础上,认为转型期信访制度的功能应定位在利益表达、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上,按照党政、人大、司法的机构性质和基本定位,重整信访的组织体系和权力结构,探索信访与法治契合的可能路径,形成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信访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组织体系 权力重构 法治
下载PDF
论纠纷解决视野下信访制度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奎 梁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信访制度由民主参与方式向多元功能的演进,是适应社会转型的正当功能扩容,但是信访制度的实践却使其处于去留两难的尴尬境地。民众高涨的上访热情以及执政者对信访的强烈渲染使信访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信访不再是化解民怨的地方,反倒是... 信访制度由民主参与方式向多元功能的演进,是适应社会转型的正当功能扩容,但是信访制度的实践却使其处于去留两难的尴尬境地。民众高涨的上访热情以及执政者对信访的强烈渲染使信访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信访不再是化解民怨的地方,反倒是民怨产生和国家权威削弱之处。在此情境下,信访制度变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亦由此产生了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建构措施。笔者认为,单纯政治话语中的信访强化会消解国家权威,而信访回归民意上通下达之本意则难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状,将信访制度纳入纠纷解决系统进行制度设计应是当前信访困境化解可选择之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解决 信访制度 现代转型
下载PDF
探寻信访与法治的可能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第4期79-83,共5页
“信访洪峰”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民主与法治建设滞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架滞后的集中体现。信访制度改革应同整个宏观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法治为核心实行渐进性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分... “信访洪峰”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民主与法治建设滞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架滞后的集中体现。信访制度改革应同整个宏观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法治为核心实行渐进性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分析信访制度性质的基础上,认为转型期信访制度的功能应定位在利益表达、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上,按照党政、人大、司法的机构性质和基本定位,重整信访的组织体系和权力结构,探索信访与法治契合的可能路径,形成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信访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组织体系 权力重构 法治
下载PDF
信访制度变革的法理学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满静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当前,我国学术界发起了一场关于信访制度的存废之争,双方各执一词,两方看似均有道理,但信访制度的存在不是单单研究是存还是废便可圆满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国情、民情等许多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因而“存必改之,废必缓之”,使信访制度既要... 当前,我国学术界发起了一场关于信访制度的存废之争,双方各执一词,两方看似均有道理,但信访制度的存在不是单单研究是存还是废便可圆满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国情、民情等许多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因而“存必改之,废必缓之”,使信访制度既要成为预防社会失控的安全阀的同时,又要扮演人民自力救济的最重要的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司法独立 信访制度变革
下载PDF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先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度进行改造。近期应加大对领导干部实质性解决信访问题的考核,而不是过于注重对领导接访台帐、文案等形式程序的考核;可以在接访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保持适当平衡,避免大接访制度过多冲击领导干部的常规业务工作;长期应在形成信访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构建干部与群众良性对话、协商的平台。切实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只有这样大接访制度才可能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下载PDF
信访动力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从基层民众利益表达与科层系信息不对称的展开
7
作者 王鸿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却可能难以摆脱"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从而导致强制解纷的路径依赖。而作为信访产品提供者的国家,可以通...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却可能难以摆脱"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从而导致强制解纷的路径依赖。而作为信访产品提供者的国家,可以通过信访机制获得代理人地方治理的绩效考评,实现中央对地方的便宜治理。但这一效能,还需要配套足够的上级信访受案容量,以免形成信访者的逆向激励而过度放大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动力机制 法经济学
原文传递
我国信访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
8
作者 杨卡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信访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愈来愈背离法治的轨道。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信访必须法治化,要完善信访制度,而程序建设则是实现信访法治化的重要保障。把信访制度纳入法治运行轨道,用程序保障法治运行,综合运用多元化...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信访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愈来愈背离法治的轨道。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信访必须法治化,要完善信访制度,而程序建设则是实现信访法治化的重要保障。把信访制度纳入法治运行轨道,用程序保障法治运行,综合运用多元化途径解决信访难题,这不仅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必要选择,也是信访制度法治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法治化 程序推进 程序正义
下载PDF
青海藏族地区信访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9
作者 陈永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6-99,共4页
信访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信访制度的设立对于维护青海藏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发挥信访制度在党和政府沟通藏族群众方面的历史作用,需要结合... 信访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信访制度的设立对于维护青海藏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发挥信访制度在党和政府沟通藏族群众方面的历史作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与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青海藏族地区 合理性 法治秩序
下载PDF
涉法涉诉信访之案件成因、制度困局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25
10
作者 章彦英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1,共7页
外在的制度性诱因和内在的观念性诱因促成了当下持续攀升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此类信访不仅打破了司法救济的最终性,人治色彩浓厚,而且因处访机构众多、效率低下、处访程序失范、救济成本高昂等屡遭诟病。但在司法公信力低下、权利救济... 外在的制度性诱因和内在的观念性诱因促成了当下持续攀升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此类信访不仅打破了司法救济的最终性,人治色彩浓厚,而且因处访机构众多、效率低下、处访程序失范、救济成本高昂等屡遭诟病。但在司法公信力低下、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的今天,相比终止信访的救济功能而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信访制度,使其适应我国转型期的特殊需要,似乎来得更为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案件成因 制度困局 破解之道
原文传递
信访制度的法理探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最新 朱孔武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39,共5页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律性制度。目前学界认为,公民因信访所受有之利益并非源自其应有权利,而是一种非法律上之合法利益,即反射利益。从考察信访制度及其规范目的之历史演变、比较研究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制度,特别是日本的“...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律性制度。目前学界认为,公民因信访所受有之利益并非源自其应有权利,而是一种非法律上之合法利益,即反射利益。从考察信访制度及其规范目的之历史演变、比较研究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制度,特别是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入手,对信访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法秩序体系中的定位从法理学的角度作了全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权 信访制度 中国特色
下载PDF
行政信访处理纠纷的预设模式检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国乾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157,共20页
《信访条例》将行政信访定位为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的补充渠道,承袭这些机制处理纠纷的核心技术,预设了处理信访事项的"规范一决定"裁决模式。经检验,该模式预设与行政信访处理争议的制度效能不足具有明显相关性。实践中,行... 《信访条例》将行政信访定位为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的补充渠道,承袭这些机制处理纠纷的核心技术,预设了处理信访事项的"规范一决定"裁决模式。经检验,该模式预设与行政信访处理争议的制度效能不足具有明显相关性。实践中,行政信访处理的事项,多属"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和"抽象法律、政策目标落实"引发的争议。此两类事项通常缺乏具体的指引规则,该模式易被作为回绝信访诉求的制度庇护。即便进行裁量处理,裁决机制也因"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具有"多中心任务"特征而难以适用,对于要求充分实现法律或政策目标的诉求,裁决机制难以提供有效的救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信访 信访处理 权利救济 信访条例
原文传递
信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坚 卢露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8-85,共8页
运用芝加哥学派的成本—收益分析手段,对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进行了相关的法经济学分析,并通过考察信访制度成本—收益状况,对信访制度的实效性进行论证,同时,解析信访被高频度选用的原因。援用诺斯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 运用芝加哥学派的成本—收益分析手段,对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进行了相关的法经济学分析,并通过考察信访制度成本—收益状况,对信访制度的实效性进行论证,同时,解析信访被高频度选用的原因。援用诺斯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剖析了信访制度的形成机制与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访制度的改革应当走诱致性制度变迁道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法经济学 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变迁
下载PDF
涉刑信访的现实困境与诉讼解决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长军 裴振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5-50,共6页
涉刑信访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或者审结后,当事人或其亲属通过来信、来访等方式向法院、检察院等机关提出申诉的行为。涉刑信访是当下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司法的难题。涉刑信访加剧了行政权的肥大化及其对司法权的挤压态势,同时也削弱... 涉刑信访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或者审结后,当事人或其亲属通过来信、来访等方式向法院、检察院等机关提出申诉的行为。涉刑信访是当下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司法的难题。涉刑信访加剧了行政权的肥大化及其对司法权的挤压态势,同时也削弱了司法权威,损害了程序安定,使法院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一怪圈的合理化解,端赖于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和回归诉讼程序的涉刑信访终结机制之构建等多方面的建设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刑信访 司法权 刑事再审制度 信访终结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