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小转子骨折对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林锴锋 李忠辉 郑艳璇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小转子骨折对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3年8月东莞市虎门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小转子骨折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螺旋... 目的探究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小转子骨折对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3年8月东莞市虎门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小转子骨折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手术指标、康复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合并组的骨折良好复位率低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未合并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扶拐负重时间均长于未合并组(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合并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均低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未合并组(P<0.05)。结论相较于合并小转子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未合并小转子骨折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有利于髋关节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小转子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晓泽 章莹 +2 位作者 肖进 谢会斌 余杰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设计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并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其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解剖特点,设计制作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2010年1月-2012年7月,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66例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设计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并通过临床应用验证其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解剖特点,设计制作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2010年1月-2012年7月,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66例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基础上,使用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对小转子进行固定;对照组34例仅单纯行DHS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股骨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固定成功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8.4±5.3)min和(186.3±6.6)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78.5±6.2)min和(246.2±8.7)mL](t=—14.040,P=0.000;t=—31.145,P=0.000);两组术后股骨颈干角[试验组(138.6±3.0)°和对照组(139.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4,P=0.301)。两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对照组3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骨折均顺利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8.8±2.0)周]显著少于对照组[(10.7±3.4)周](t=—2.871,P=0.006)。术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3.3%(28/30)和67.7%(2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9,P=0.022)。试验组和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3.3%(25/30)和58.1%(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P=0.049)。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在DHS固定基础上应用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可减少骨折块周围软组织剥离,缩短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最大限度地保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器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飞 章振伟 车伟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对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21例进行治疗,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比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对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21例进行治疗,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观察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87%,DHS组92.6%,PFN组96%。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各有其自身特点,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是治疗粗隆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粗隆 小粗隆 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威 赵士君 +1 位作者 李翔 燕冰 《中医正骨》 2021年第10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将采用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将采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19例),将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13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一般指标。联合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67.3±16.8)min,(50.4±15.2)min,t=0.332,P=0.035]、术中出血量多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167±46)mL,(122±23)mL,t=0.447,P=0.01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11.7±3.3)周,(13.9±2.6)周,t=0.612,P=0.027]。②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94.5±3.6)分,(85.4±6.8)分,t=0.022,P=0.015]。③并发症发生率。联合治疗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畸形、下肢短缩畸形等并发症;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术后2个月发生髋内翻畸形1例、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1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8,P=0.077)。结论:采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单纯PFNA内固定相比,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骨折愈合快、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二者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转子间骨折 股骨 小转子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糖果包扎” 骨固定钢丝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对小粗隆的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喻单根 李宏杰 +4 位作者 张建河 冯志斌 高永胜 路露 吕飞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1084-1085,1147,共3页
目的探讨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时对小粗隆骨折固定与否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新鲜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其中小粗隆骨折固定(以下称为A组)治疗36例,小粗隆骨折不固定(以下称为B组)治疗42例,随访8~36... 目的探讨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时对小粗隆骨折固定与否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新鲜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其中小粗隆骨折固定(以下称为A组)治疗36例,小粗隆骨折不固定(以下称为B组)治疗42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9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小粗隆骨折固定与不固定,在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小粗隆骨折不固定组在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小粗隆骨折 固定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方法处理内侧弓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方华 黄杰 +1 位作者 陈丰 蒋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采用固定小转子和不固定小转子两种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DHS治疗45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Evans-Jensen分类:ⅡB型(三部分骨折,小转子骨折)32例,Ⅲ型(四部分骨折,大、小...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采用固定小转子和不固定小转子两种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DHS治疗45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Evans-Jensen分类:ⅡB型(三部分骨折,小转子骨折)32例,Ⅲ型(四部分骨折,大、小转子都骨折)13例。按AO推荐方法安装DHS,小转子固定17例,小转子未固定28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术后1周、6个月、2年的患侧股骨颈干角以及术后2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数据。结果45例均获2年随访。小转子固定组与未固定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6个月和2年髋内翻发生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转子固定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高于未固定组(P<0.05);而小转子固定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低于未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的ⅡB型和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系统无论修复或是不修复股骨内侧弓(固定小转子),都无法避免在远期髋内翻畸形有相似的发生率。而小转子不固定因为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是相对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动力髋螺钉 小转子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小转子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瑞 葛莹 +1 位作者 王坤正 杨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0-1884,共5页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因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5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小转子是否重建(复位并固定)分为2组,小转子重建组25例,小转子非重建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及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转子重建组需要的手术时间(99.72±13.41)min较非重建组(88.90±16.53)min更长(t=2.369,P=0.023),二者在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69.06±5.64)分高于非重建组(63.35±5.93)分(t=2.982,P=0.005);术后6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86.67±4.49)分也高于非重建组(82.34±5.68)分(t=2.782,P=0.009);③此外重建组和非重建组在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χ2=0.008,P=0.927);④提示对于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行小转子重建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是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早期的髋关节功能,初步说明小转子重建在高龄Evans-Ⅲ型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小转子重建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