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端融合椎的选择对Lenke 5C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代杰 阿不都乃比·艾力 +3 位作者 朱旭 买买提艾力·尼亚孜 斯刊达尔·斯依提 马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 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48例Lenke 5C型AIS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选择性胸腰椎融合术,根据UIV和UEV之间的关系,将UIV作为UEV的设定为UEV组,将UIV作为UEV+1的设定为UEV+1组,比较两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结果的异同。结果48例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UEV组26例,UEV+1组22例。UEV+1组术后末次随访时TL/L矫正率明显高于UEV组(73.14%vs 63.71%,P<0.05),UIV倾斜度明显降低,影像学的肩高度差(RSH)绝对值显著增加(7.63 mm vs 0.72 mm,P<0.05),冠状面失衡绝对值显著增加(12.02 mm vs 4.81 mm,P<0.05)。UEV+1组术后肩失衡(RSH≥20 mm)发生率明显高于UEV组。两组在矢状位排列和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UIV选择为UEV+1时,TL/L矫正率提高,但增加了肩和冠状面失衡的风险,临床应尽可能选择UEV作为UIV,以维持AIS患者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5c 上端固定椎
下载PDF
Lenke 5C型脊柱侧凸后路选择性矫形术下端融合椎影像学改变对冠状面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臻 郭倞 +6 位作者 朱泽章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朱锋 孙旭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下端融合椎(10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相关影像学指标对Lenke5C型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冠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30例行后路选择性融合的Lenke5C型AIS患者... 目的:探讨下端融合椎(10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相关影像学指标对Lenke5C型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冠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30例行后路选择性融合的Lenke5C型AIS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前后位像及术前仰卧位拍摄左右Bending像。对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平衡与uV相关影像学指标(LIV偏移、LIV旋转、LIV倾斜度、LIV尾侧椎间盘开角)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3个月(24~50个月),其中LIV为L3者20例,L4者10例。30例Lenke5C型AIS患者术前冠状面胸腰弯/腰弯Cobb角平均为49-8。±5.1。,术前冠状面胸弯Cobb角平均为25.60±7.10。相关性检验发现以下3个指标与术后即刻冠状面平衡(coronaltrunkbalance,CTB)有显著相关性:(1)术前CTB(r=0.69,r2=0.48,P〈0.01);(2)术前LIV倾斜度(r=O.63,r2=O.40,P〈0.01);(3)术后即刻UV倾斜度(r=0.60,r2=0.36,P〈0.01)。在末次随访时,不管是术前还是术后的UV相关影像学指标均与末次随访时CTB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行后路选择性融合术的Lenke5C型AIS患者而言,术前冠状面平衡与否及术前LIV倾斜度大小对预测术后即刻冠状面平衡有重要的作用。术前LIV倾斜大于25。的患者容易发生术后即刻冠状面失平衡。然而,LIV倾斜度对Lenke5C型AIS患者术后冠状面平衡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5c 冠状面平衡 下端椎
下载PDF
Lenke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自发性矫正分析:前路与后路疗效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潘伟 刘臻 +7 位作者 赵志慧 李劼 曾昌淳 朱泽章 王斌 钱邦平 俞杨 邱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2650-2655,共6页
目的分析Lenke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行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后未融合胸弯自发性矫正的长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89例在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接受选择性胸腰/腰弯矫形手术治疗且随访5年以上的Lenke5C... 目的分析Lenke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行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后未融合胸弯自发性矫正的长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89例在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接受选择性胸腰/腰弯矫形手术治疗且随访5年以上的Lenke5C型AIS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行前路手术43例,后路手术46例。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两组患者胸弯Cobb角、胸腰/腰弯Cobb角、躯干偏移、胸弯顶椎偏距、上端固定椎倾斜、胸椎后凸角、近端交界性后凸角、矢状面整体平衡等影像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两组影响胸弯自发矫正的因素。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前路组平均融合节段小于后路组[(5.4±0.6)个比(5.9±0.8)个,t=3.318,P=0.001],手术时间长于后路组[(276±28)min比(186±36)min,t:13.101,P〈0.001]。术后即刻畸形得到显著矫正,其中两组胸弯自发矫正率分别为50%±21%和5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沁1.489,P=0.140)。两组平均随访(6.8±1.7)年和(6.3±1.3)年。末次随访时胸弯白发矫正率分别为46%±22%和49%±19%(t=0.703,P=0.484),无明显矫正丢失。其他影像学参数同样维持稳定。两组末次随访时代偿胸弯自发矫正率均与上端固定椎(UIV)倾斜呈显著负相关(前路组:r=一0.526,后路组r:一0.399,均P〈0.05),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结论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C型AIS代偿胸弯自发矫正长期随访效果满意,且手术入路对于自发矫正无影响,UIV倾斜是影响胸弯自发矫正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5c 选择性融合 自发矫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