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周文王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华德柱
许林军
-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6-89,共4页
-
文摘
从历史人物到《封神演义》中的艺术典型,周文王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纵观文王形象演变轨迹不难发现:其丰满的政治家形象一元化了,其身上对纣王的反叛性逐渐减少了,个人道德修养则日益趋向完美,这种演变趋势在《封神演义》中达到了极致。这与《封神演义》一书诞生时的文化语境紧密相关,特别是与宋明理学对伦常道德的大力提倡,对君主"心术"的极端强调以及对帝王理想人格的设计分不开;同时也与晚明时期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
关键词
周文王
形象演变
《封神演义》
-
Keywords
Emperor Wen of Zhou Dynasty
image evolution
The legend of deifica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人何以成神?--电影《姜子牙》中的道德之辨
- 2
-
-
作者
张栋
-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9-94,共6页
-
基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国当代小说神话叙事研究”(2021SDKYB010)。
-
文摘
电影《姜子牙》自上映以来,便被两极化的评论声音包围,抛开关于影片的争论,电影实际上触及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通过对姜子牙形象的塑造而呈现出来,如姜子牙围绕“救一人还是救苍生”而产生的道德困境,因为道德立场与师尊产生的道德冲突与道德选择,乃至在由人到神的英雄之旅中到达的道德终点等等。电影《姜子牙》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是电影制作者对传统神话题材的现代化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下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道德生活主题发生了关联。电影《姜子牙》的存在,成为当下学界的道德之辨,以及社会层面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艺术参照。
-
关键词
电影《姜子牙》
善恶
道德
人与神
-
Keywords
legend of deification
good and evil
morality
man and god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解构主义视阈下《姜子牙》对《封神演义》的改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丝雨
-
机构
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3-57,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戏曲动漫化的媒介传播形态研究”(DM202044)。
-
文摘
2020年国庆档上映的《姜子牙》作为改编自《封神演义》的动画电影,在解构主义视阈下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点。有闪光之处,也有不足。《姜子牙》从主题内核、角色设计和故事结构三方面体现出了解构主义在动画电影改编中的运用,以此呈现出了《姜子牙》中的新时代主题、新时代审美趋势和新型故事结构的探索。中国作为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国家,本国的动画电影改编发展空间应是极大的,在动画电影发展的新起步时期,通过研究《姜子牙》对《封神演义》的改编可以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
关键词
解构主义
姜子牙
封神演义
改编动画
-
Keywords
deconstructivism
legend of deification
Creation of Gods
adapted animations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浅析唐崖土司遗址的历史价值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申林灵
-
机构
苏州大学
-
出处
《科教文汇》
2015年第23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随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作为中国"土司遗产"之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个地方。唐崖土司遗址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皇城之一,作为自元以来所设土司制度的物质载体,其对于现今的文物考古活动、城址建筑布局研究等各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其间流传的诸多神话传说也以其历史性、传奇性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信仰。
-
关键词
唐崖土司遗址
历史价值
神化传说
-
Keywords
Tangya relics of ruler of Yi Nationality in China
his-torical value
the legend of deification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封神演义》宝物文化探析
- 5
-
-
作者
卢雯昕
魏刚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8-61,共4页
-
文摘
《封神演义》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而以神话故事为依托的神话小说,其中于神话情节中出现的宝物、法器数量甚多,且具有相应文化蕴含。关于《封神演义》宝物文化的理解,从宝物与现实生活物品的比较上看,大多有着现实原型,许多生产工具、动植物都被神化;从数量上看,写到了相当数目的宝物且体系庞大;从宝物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上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自己擅长运用的宝物,宝物得失与人物遭际命运形成有机联系。另外,其中宝物运用及斗宝描写成为小说中引人入目、具有审美功能的片段。
-
关键词
神话小说
《封神演义》
宝物种类
宝物文化
-
Keywords
mythological novels
“The legend of deification”
kinds of treasure
treasure cultural
artisticfunction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封神演义》革命思想诠释简论
- 6
-
-
作者
冯军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W012)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ZZJH-140)
-
文摘
诠释者立足武王伐纣革命渊源、历史时代风云、个人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诠释视域对《封神演义》中革命思想进行解读。清末民间秘密会社把《封神演义》作为革命宣传的动力与行动指南。毛泽东援引《封神演义》中人物、语言,表达他的革命思想与革命精神。建国后《封神演义》革命思想呈现出或单一或多元的诠释特征。通过《封神演义》带有强烈时代印记与个人情感的革命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诠释的丰富性与当代性。
-
关键词
封神演义
革命
诠释
-
Keywords
The legend of deification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