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漏洞填补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1
作者 张家源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作为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方式之一,指导性案例承载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体系完整性和实现法律价值的职责与使命。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司法案例,可以发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参照率低、参照形式不规范... 作为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方式之一,指导性案例承载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体系完整性和实现法律价值的职责与使命。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司法案例,可以发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参照率低、参照形式不规范、个案被引频次差异悬殊、应用案例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造成指导性案例“参照难”的直接原因包括案例数量供给不足、相似性判断标准不统一、参照内容不明确等,但根本原因乃是案例适用技术的缺陷。法官应熟练掌握类推适用、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法律原则具体化的漏洞填补方法,严格遵循法律漏洞的识别与确认、类案检索与相似性比对、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和裁判实效的预先评估四个步骤完成待决案件漏洞填补工作,以实现案例适用技术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法律漏洞 适用技术 漏洞填补
下载PDF
法律漏洞分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磊 王书剑 《民间法》 2022年第1期290-305,共16页
对法律漏洞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立法科学性以避免漏洞产生,以及根据漏洞类型选择正确的漏洞填补方法。传统法律漏洞分类多从立法者视角出发,关注法律规范本身逻辑结构的融洽性,却忽视了法律只有在适用时才存在真实漏洞的特征,... 对法律漏洞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立法科学性以避免漏洞产生,以及根据漏洞类型选择正确的漏洞填补方法。传统法律漏洞分类多从立法者视角出发,关注法律规范本身逻辑结构的融洽性,却忽视了法律只有在适用时才存在真实漏洞的特征,导致现有分类难以为司法实践提供有效指引。为解决这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需要从立法中心主义转向司法中心主义,通过司法者的视角,以“规范与事实的不调适状态”为标准构建漏洞类型与填补方法相关联的法律漏洞类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漏洞 法外空间 漏洞类型 漏洞填补方法
原文传递
法律漏洞填补理论的历史演进: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经超 《南海法学》 2021年第3期33-43,共11页
概念法学自诩建构了一个无漏洞的封闭体系,其代表人物普赫塔认为从法律概念出发可以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法律规则,并且,就算在疑难案件中不存在能够与事实直接涵摄的法律规则,也能通过对法律概念的逻辑演绎解决无规则对应的情形。埃利希与... 概念法学自诩建构了一个无漏洞的封闭体系,其代表人物普赫塔认为从法律概念出发可以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法律规则,并且,就算在疑难案件中不存在能够与事实直接涵摄的法律规则,也能通过对法律概念的逻辑演绎解决无规则对应的情形。埃利希与康特洛维茨主导的自由法运动则坚决反对概念法学的主张,并认为制定法无处不存在漏洞,在制定法之外还存在自由法,而自由法才是法官裁判的依据。利益法学同样批判了概念法学的形式主义,其代表人物赫克明确表示概念法学的建构主义是一种“颠倒程序”,同时,还否定了自由法学的极端情形,主张通过利益衡量的方法来填补法律漏洞。也正是从利益法学开始,法律漏洞填补理论真正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填补 概念法学 自由法运动 利益法学
下载PDF
道德填补法律漏洞的理论探析
4
作者 章璐璐 《潍坊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9-54,共6页
法律漏洞的存在是法律自身特征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历史悠久,道德底蕴深厚,再加上道德与法律的密切关系,因此以道德来填补法律漏洞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引入道德前要对个案进行道德强度分析和利益权衡,以确定其... 法律漏洞的存在是法律自身特征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历史悠久,道德底蕴深厚,再加上道德与法律的密切关系,因此以道德来填补法律漏洞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引入道德前要对个案进行道德强度分析和利益权衡,以确定其具有以道德填补漏洞的前提条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以归纳类似案件的形式选择符合立法意图兼顾地方道德习俗的道德规范,来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当然还应当警惕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只有在法律规则穷尽的情况下才可以结合主流道德观念进行漏洞的填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漏洞 道德 中国文化 填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