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裁判中的隐性知识论纲 被引量:36
1
作者 胡学军 涂书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103,共11页
作为现代认识论的重要课题的隐性知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更在于论证了知识的本质是隐性的。司法隐性知识问题在当代英美法系司法实践中得以显现并在相关法学著述中多有表述。在我国大陆,司法隐性知识也广泛存在于案... 作为现代认识论的重要课题的隐性知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更在于论证了知识的本质是隐性的。司法隐性知识问题在当代英美法系司法实践中得以显现并在相关法学著述中多有表述。在我国大陆,司法隐性知识也广泛存在于案件裁判的事实建构与法律发现诸环节中,并在司法判案中有它特定的位置。司法前见、一般推理、事实解释、图式加工、事实剪裁、经验参与、结果导向、观念辐射等都是对司法隐性知识的艰难表述。连接隐性知识与既定法律规范依赖于法律修辞,裁判凭藉判决修辞而获得形式正当性并为公众更好地接受。现代诉讼程序规则是激励与规制司法隐性知识运用的制度环境,司法隐性知识的研究对当前我国大陆法治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隐性知识 实证考察 判决修辞 规制 意义
下载PDF
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效力、现实意义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彬 陈磊 高雪春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教师惩戒权是国家赋予教师依法管理学生的权力,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体现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正当性,也反映出"惩而有教,罚而有爱"的教育宗旨,对改善当前学校教育中"惩戒权旁落、教育管理乏力&q... 教师惩戒权是国家赋予教师依法管理学生的权力,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体现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正当性,也反映出"惩而有教,罚而有爱"的教育宗旨,对改善当前学校教育中"惩戒权旁落、教育管理乏力"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教师惩戒权,是对当前错误教育管理理念的"拨乱反正",它充分保障教育惩戒中师生的合法权益,既能保证教育管理的惩戒有度,又有利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惩戒权的顺利实施,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来加大普法范围与力度,学校管理部门构建科学合理的惩戒申诉机制,规范教师对惩戒权的科学运用,培育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方协同合作的教育惩戒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惩戒权 法律效力 现实意义 舆论宣传 申诉机制 共育模式
下载PDF
论我国商事主体范围的界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吕来明 《北方法学》 2008年第4期5-15,共11页
商事主体概念及范围的确定,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效力规则、权利内容规则、责任内容规则以及合同法规则的专门适用等方面具有法律实务上的意义,因而明确商主体的范围是必要的。界定商事主体范围的标准涉及到... 商事主体概念及范围的确定,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效力规则、权利内容规则、责任内容规则以及合同法规则的专门适用等方面具有法律实务上的意义,因而明确商主体的范围是必要的。界定商事主体范围的标准涉及到存在目的标准、行为特征标准、主体存在形态标准和素质标准四个方面。在我国应采取以行为特征标准和主体存在形态标准为主,辅之以目的标准和素质标准的模式。根据这一标准,我国商事主体的范围可以概括为,具备一定行为特征或以某种形态存在或宣称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体和具备一定行为特征且以某种形态存在的个人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事主体 法律意义 界定标准 范围
下载PDF
论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对主流观点的反思与补充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朝霞 《行政与法》 2008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环境标准不同于环境标准法律规范,也不同于环境标准法律制度,从形式上看,它无构成法律规范所需的完整结构,也无独立的法律效力,故其属性只可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而不应归于环境法的渊源,但环境标准可经法律规范的援引而成为构成该规范的... 环境标准不同于环境标准法律规范,也不同于环境标准法律制度,从形式上看,它无构成法律规范所需的完整结构,也无独立的法律效力,故其属性只可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而不应归于环境法的渊源,但环境标准可经法律规范的援引而成为构成该规范的"条件假设"或"行为模式"的组成部分,从而才被赋予相应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在裁判实践中,环境标准可作为判断环境行为违法与否的法律事实——"超标"或"达标"的依据,但不能单独作为环境行为是否违法的判断准则,违法与否还必须结合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即达标不一定合法,超标也并不必然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标准 属性 法律意义
下载PDF
科技期刊论文署名不端的法律意义及风险防范 被引量:13
5
作者 晏妮 冷怀明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为了保护原创作者的著作权,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对科技期刊论文署名不端现象及其法律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的措施。认为国家应当尽快建立署名不端的判定及惩罚机制,从法律的层面规范期刊作者署名。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署名不端 法律意义
原文传递
病案管理与法律意识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德华 《中国病案》 2006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疗侵权诉讼中的法律意义,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自我意识,不断培养法律观念,在医务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方法通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提出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分析和揭示当前病案管理存在的一些现...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疗侵权诉讼中的法律意义,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自我意识,不断培养法律观念,在医务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方法通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提出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分析和揭示当前病案管理存在的一些现状,论证病案管理法律意义的重要性。结果保证病案管理客观、真实、完整,一靠法律,二靠自律。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和病案管理的法制化是医疗机构乃至医学界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 病案管理 法律意义
原文传递
Web Archive的内涵、意义与责任、发展进程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兰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4,38,共8页
Web Archive对政府、国家文化记忆机构、技术人员、学术科研人员、法律界人士等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技术、法律和学术意义。全球范围内的Web Archive实践经历了初期各国文化记忆机构的实验探索、中期不同层次规模的合作和后期基于第三... Web Archive对政府、国家文化记忆机构、技术人员、学术科研人员、法律界人士等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技术、法律和学术意义。全球范围内的Web Archive实践经历了初期各国文化记忆机构的实验探索、中期不同层次规模的合作和后期基于第三方Web Archive服务的历史进程。Web Archive实践研究的未来趋势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动态交互式网站的采集和长期保存将被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存档将引起学界和业界的研究与探索,存档资源价值的评估和挖掘将越来越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ARCHIVE 社会责任 法律意义 学术价值 移动互联网
下载PDF
数字的法律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何柏生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2,共20页
数字是解释法律现象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给法律文化带来新的解读视角。早期的法律文化充满了神秘数字,许多法律制度的形成都与数字有关。而在司法过程中,众多的证据,在司法人员心目中都变成了不同的数字,对案件的判定变成了... 数字是解释法律现象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给法律文化带来新的解读视角。早期的法律文化充满了神秘数字,许多法律制度的形成都与数字有关。而在司法过程中,众多的证据,在司法人员心目中都变成了不同的数字,对案件的判定变成了对数字的加减。由于数字化带来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所以,数字正义有助于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数字民主开启了民主的新形式,挑战了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大数据中的“数据”既包括数字也包括符号、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这些数字以外的数据也是可以计算数据量的,而数据量就是数字。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开放法律数据,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要挖掘法律数据的潜在价值,把昔日无用的法律数据转变为有用的法律数据。在数字时代,量化方法越来越多,从前一些不可量化的法律现象现在变得可以量化,预示着数字时代许多法律问题将会顺利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大数据 数字正义 数字民主 法律意义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及其法律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韩小兵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在概括、分析国内现有几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定义表述。比较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差异,意在证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分... 本文在概括、分析国内现有几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定义表述。比较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差异,意在证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立所产生的国内与国际法律意义,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念界定 法律意义
下载PDF
法律视野中的时间范畴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兵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5期128-135,共8页
“时间”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范畴 ,其运动规律在法律制度设计的技术化特征上也有体现。本文从分析法学与哲学、经济学的学科间影响 ;法律制度中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规则和原则 ;法律规范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入手 ,阐述了“时间”范... “时间”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范畴 ,其运动规律在法律制度设计的技术化特征上也有体现。本文从分析法学与哲学、经济学的学科间影响 ;法律制度中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规则和原则 ;法律规范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入手 ,阐述了“时间”范畴与法律制度、法律价值、法律程序、法律成本的密切联系 ,意在提醒人们 ,在研究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和伦理评价的基础上 ,法律中的时间问题或是以“时间”为重要范畴来分析法律制度的有关内容 ,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工具意义 ,值得做思考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法律制度 法律价值 法律程序 法律成本
原文传递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翠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7期23-25,共3页
韩非子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之大成 ,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整套法治理论。他的法治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 ,对我国新旧体制、新旧观念更替的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现实意义 韩非子 法治 法治思想
下载PDF
劳动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之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德成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100,共4页
劳动派遣机构是随着劳动派遣这一特殊社会现象而在法律概念上逐步明确下来的。劳动派遣的样态和性质决定了派遣机构的性质。用人单位是我国劳动法上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的法律概念和范畴。要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劳动派遣关系纳入其调... 劳动派遣机构是随着劳动派遣这一特殊社会现象而在法律概念上逐步明确下来的。劳动派遣的样态和性质决定了派遣机构的性质。用人单位是我国劳动法上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的法律概念和范畴。要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劳动派遣关系纳入其调整,必须要对这两个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两个主体的法律资格、职能、法律责任承担以及法律创制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厘清这两个主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派遣机构 用人单位 资格 职能 法律意义 对比
下载PDF
论劳动力权的法权意义及理论启迪 被引量:6
13
作者 景春兰 徐志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作为劳动力的产权化形式,劳动力权是一种"内物权"性质的权利。劳动力权具有权利的天然"弱势"性、权利价值的隐蔽性和人权属性的基本特征。劳动力权是劳动权的基础,以劳动权...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作为劳动力的产权化形式,劳动力权是一种"内物权"性质的权利。劳动力权具有权利的天然"弱势"性、权利价值的隐蔽性和人权属性的基本特征。劳动力权是劳动权的基础,以劳动权为价值表达和实现方式。劳动力权决定了劳动者人格的形成,其本身的从属性决定了劳动权行使上的附属性,进而决定了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劳动力权的双重属性要求强化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用工事实"本身的法律意义,劳动关系"不法"时仍应保护劳动者的既成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权 法权意义 理论启迪
原文传递
确立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社会意蕴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留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人类进化与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规 律的基本要求,也符合社会规范两性关系的基本宗旨,同时还可以强化人们在生育问题上的责任感,减少非婚生子 女的出生率,有利于家庭和社会...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人类进化与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规 律的基本要求,也符合社会规范两性关系的基本宗旨,同时还可以强化人们在生育问题上的责任感,减少非婚生子 女的出生率,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婚生子女 法律地位 生育 社会意义
下载PDF
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制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8-87,共10页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法治化进程也逐步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中国地方省市逐渐出现了公众参与立法的现象,这不仅从实践层面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立法质量,实现"立法型"法治到"实施型"法治的转变,...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法治化进程也逐步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中国地方省市逐渐出现了公众参与立法的现象,这不仅从实践层面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立法质量,实现"立法型"法治到"实施型"法治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加快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尤其是地方法制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协商民主特色,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公共意识,实现其民主权利,同时也有利于缓解法治与民主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地方立法 法制意义
下载PDF
体育高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路径刍论——以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法治思想为视角
16
作者 孟萍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8期5-8,共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和成熟的标志,将其融入体育高职思政课教学,对落实体育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法治中国和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体育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和成熟的标志,将其融入体育高职思政课教学,对落实体育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法治中国和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体育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体育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体育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以切实提升体育高职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体育高职思政课 法治素养 立德树人 重要意义
下载PDF
中国的宪法惯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卫华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判断我国是否存在宪法惯例以及有哪些宪法惯例,应当以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中国宪法学研究只有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才可能生长出有生命力的中国的宪法学理论。本文试从宪法惯例的概念及其特征、宪法惯例的形成及其在成文宪法国... 判断我国是否存在宪法惯例以及有哪些宪法惯例,应当以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中国宪法学研究只有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问题,才可能生长出有生命力的中国的宪法学理论。本文试从宪法惯例的概念及其特征、宪法惯例的形成及其在成文宪法国家的客观存在、宪法惯例的作用等出发,阐述宪法惯例在中国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确立中国宪法惯例的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惯例 中国 客观存在 法律地位 意义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永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新时代“送法进乡”活动也随之不断升级与创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了政策结构协同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等社会先进治理理念的高度契合。它的治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护村民基本权益、促进乡村法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新时代“送法进乡”活动也随之不断升级与创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了政策结构协同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等社会先进治理理念的高度契合。它的治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护村民基本权益、促进乡村法治、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然而,当前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实际建设中仍面临着环境、体制、主体等多个维度的挑战和困境,对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域,通过激活乡村内生力量、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等举措,来促进“三治”真正结合,形成法律服务共同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服务意愿与能力,切实完善与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法律服务 意义 建设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的法律意义——对国际环境法“软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扬勇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通过对国际环境法产生重要作用的几个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的述评,分析了它们相应的法律意义,指出虽然国际法院规约没有预见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作为新的国际法渊源,但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中它们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共同信念。这些... 通过对国际环境法产生重要作用的几个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的述评,分析了它们相应的法律意义,指出虽然国际法院规约没有预见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作为新的国际法渊源,但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中它们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共同信念。这些“软法”为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国内环境法提供了可借鉴的原则和规则,为各国在不能得到条约正式考虑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 宣言 决议 法律意义
下载PDF
论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性、功能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礼果 尹春桃 张文龙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法律方法论是人们认知法律之根本,同时也是法律人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近年,随着哲学诠释学观念的影响,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研究日渐兴隆,引起了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切与重视。事实上,法治的成熟直接依赖于法律方法或法治方法,而法律方... 法律方法论是人们认知法律之根本,同时也是法律人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近年,随着哲学诠释学观念的影响,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研究日渐兴隆,引起了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切与重视。事实上,法治的成熟直接依赖于法律方法或法治方法,而法律方法论或法学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我国法治或法学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的主因之一,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强法律(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从法律解释方法的概念、特性、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方法 特性 功能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