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方法、法的安定性与法治 被引量:92
1
作者 雷磊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76,共19页
法律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于它可能破坏法的安定性,而后者是法治的核心之一。司法裁判首先是一种"依法裁判",在这一领域中,法的安定性涉及制定法规则在"规范上可能的适用范围"。虽然这种适用范围在法律解释和... 法律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于它可能破坏法的安定性,而后者是法治的核心之一。司法裁判首先是一种"依法裁判",在这一领域中,法的安定性涉及制定法规则在"规范上可能的适用范围"。虽然这种适用范围在法律解释和法律续造的情形中都不明确,但是,一方面,法律规则的文义界限、受理性程序性规则导控的商谈、遵循先例与教义学的法律论证、对特定法律解释方法及其顺序的遵循,以及对宪法秩序要求的符合,大大压缩了裁量的空间,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法律解释过程中法的安定性;另一方面,在法律续造过程中,法的安定性必须在权衡过程中被顾及,也在论证负担和碰撞法则中发挥作用,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因逾越文义而带来的安定性损失。因此,法律方法具有满足"法的最大化安定性"的可能,法治也有实现的可能。我们在继受法律方法学说的过程中,不能将它与其背后的价值论割裂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依法裁判 法律解释 法的安定性 法治
原文传递
论刑事既判力范围的确定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烁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02,共11页
既判力概念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生效判决的终局性。相对而言,不起诉决定无既判力,但基于程序安定性和对被追诉人信赖利益保护的要求,有必要对重新起诉的条件有所限制。既判力范围的确定依据系“单一刑罚权下的审判范围”,在此逻辑之下,... 既判力概念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生效判决的终局性。相对而言,不起诉决定无既判力,但基于程序安定性和对被追诉人信赖利益保护的要求,有必要对重新起诉的条件有所限制。既判力范围的确定依据系“单一刑罚权下的审判范围”,在此逻辑之下,以“牵连犯”“连续犯”为代表的“复数犯罪事实构成单一刑罚权”的既判力理论应当修正;违反诉审同一原则的“瑕疵判决”的既判力确定规则有待重新检视。《刑法》第70条所谓“判决后发现漏罪”的“漏罪”应被解释为“复数诉讼客体”下之“漏判”而非“单一诉讼客体”下之“漏未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 法安定性 单一刑罚权不可分割原理 诉讼客体
原文传递
欧洲资本自由流动的黄金时代之开端——评欧洲法院有关黄金股机制案例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永红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2,共3页
黄金股制度系进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之产物,目前在欧洲正面临着来自欧盟的干预。欧洲法院在审理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比利时有关黄金股制度的案件中,宣布黄金股机制对欧洲共同市场中资本自由流动构成障碍,必须严格控制其例外... 黄金股制度系进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之产物,目前在欧洲正面临着来自欧盟的干预。欧洲法院在审理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比利时有关黄金股制度的案件中,宣布黄金股机制对欧洲共同市场中资本自由流动构成障碍,必须严格控制其例外之适用。它预示着资本自由化的黄金时代正在欧盟内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股机制 一般利益 法律的确定性 相称性原则 中立原则
下载PDF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3条(地域范围)评注——以域外管辖为中心 被引量:8
4
作者 俞胜杰 《时代法学》 2020年第2期94-106,共13页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地域管辖范围条款注重域外管辖效果。应当厘清该条款与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之关系,前者指明法律在地理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后者通过设定法律标准以保证欧盟数据出境的安全性。经营场所标准在立法上实现了属地原则的技...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地域管辖范围条款注重域外管辖效果。应当厘清该条款与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之关系,前者指明法律在地理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后者通过设定法律标准以保证欧盟数据出境的安全性。经营场所标准在立法上实现了属地原则的技术性扩张,目标指向标准则以效果原则为正当性基础主张该法的全球性管辖。欧盟将域内管辖与域外管辖杂糅于一条,造成域外管辖权边界模糊。尽管欧盟数据保护机构为了厘清域外管辖的合理边界,提出应当审慎处理欧盟外数据控制者或处理者与欧盟内经营场所之关系,考虑数据控制者或处理者的不同设立地点对域外适用的影响以及综合考量境外数据控制者向欧盟数据主体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主观意图等若干规制思路,但仍然难以兼顾域外管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问题。中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该法第27条中的“代表制度”以及欧盟法院的相关判例,把握该法的规制思路设计数据合规路径。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借鉴欧盟,根据比例原则,适当扩张《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管辖范围,维护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管辖 GDPR 法律确定性 属地原则 效果原则
下载PDF
法教义学在中国:历程、疑问与反思
5
作者 雷磊 《法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1,共19页
法教义学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在继受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中国式疑问。在中国,法教义学起步于“局外人”批判,成型于与社科法学的论战,并因多种关联性研究的兴起而壮大。围绕法教义学形成的“中国之问”主要包括性质之问、功用之问... 法教义学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在继受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中国式疑问。在中国,法教义学起步于“局外人”批判,成型于与社科法学的论战,并因多种关联性研究的兴起而壮大。围绕法教义学形成的“中国之问”主要包括性质之问、功用之问和普遍性之问。这些疑问的产生或者是源于“跨语际实践”中的中国式联想,或者是因为过于轻视法教义学的功效或忽视其功效的限度,或者是出于对学术自主性与开放性之关系的误解。目前对法教义学的定位也存在片面理解或者误区。在澄清这些疑问的同时必须指出,中国的法教义学研究与司法实践之间仍比较疏离,研究的成熟度在各法律领域的差异较为明显,法教义学概念构造和知识体系化的自主能力尚有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法的安定性 法学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环境立法确定性命题的提出与展开——以固废法体系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1,共10页
环境立法的确定性命题提出不惟是纯粹价值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对中国环境法治需求与问题的回应。现阶段环境法律可司法性难题的解决、环境行政恣意的克制与环境善治的达成均高度依赖具有确定性的环境立法。在环境部门法的视野之下,这一... 环境立法的确定性命题提出不惟是纯粹价值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对中国环境法治需求与问题的回应。现阶段环境法律可司法性难题的解决、环境行政恣意的克制与环境善治的达成均高度依赖具有确定性的环境立法。在环境部门法的视野之下,这一命题需进一步在实证法上的技术转换,即将这一命题解构为环境法律概念的精确性、环境法律规则结构的完整性与环境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三个子命题相互耦合,所面临的立法实践难题与因应之策各有侧重。结合《固废法》规则实例,将上述命题具体化,提出针对性的立法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立法 确定性 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
下载PDF
现实主义法律运动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445-450,共6页
现实主义法律运动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一种反动和纠偏。文章通过历史性、比较性、语义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法律现实主义对于当时急速发展的美国社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回应,其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评可以概括为对法律确定性的怀疑... 现实主义法律运动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一种反动和纠偏。文章通过历史性、比较性、语义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法律现实主义对于当时急速发展的美国社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回应,其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评可以概括为对法律确定性的怀疑,而怀疑的重心又归于现实主义者们洞悉到在司法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客观介入和不可小觑,即归于司法过程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和影响,并且"新"的更为真实的法律确定性正是存在于其中。当我国的法律规则日臻完善之后,我们需要借助现实主义法律运动的观点及时地将中国的法制建设推进到"下一步",即关注法治中"人"的因素,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现实主义 法律形式主义 法律确定性 自由裁量权 法制
下载PDF
法的确定性和规则中心主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贾敬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90,共9页
人性中总有偏私的一面,为此以确定性、客观性、形式性、科学性的法律来限制行为模式中任意性的一面,可以被视为划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法律的确定性带给人类生活的安定性之后,人们又把视角移向缤纷多彩的现实世界和高度抽象的概念世界... 人性中总有偏私的一面,为此以确定性、客观性、形式性、科学性的法律来限制行为模式中任意性的一面,可以被视为划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法律的确定性带给人类生活的安定性之后,人们又把视角移向缤纷多彩的现实世界和高度抽象的概念世界之间的矛盾中去。于是,曾经被高度提防的某个群体——拥有自由裁量权的法官——又开始在法律帝国中充当王侯的角色。不过对这种范式转变所作的分析是关于西方法律文本的解读,所以在我国要冷静地追问在形式主义法治尚未确立时就过度钟情于实质主义法治是否存在着语境的错位。如果是那样,为了早日达到法治的最低状态而选择立法中心主义就是一个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确定性 自由裁量权 语境 规则中心主义
下载PDF
法律确定性的统合理性根据与法治实施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曦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8,共14页
法治是理性事业,法律确定性是法律理性的最重要表征。确立法律确定性的理性根据,抵御法律怀疑主义,对法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法律确定性存在形式、实质、程序、生存四个维度。基于人类理解世界的视域分化,理性分别在本体、认知... 法治是理性事业,法律确定性是法律理性的最重要表征。确立法律确定性的理性根据,抵御法律怀疑主义,对法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法律确定性存在形式、实质、程序、生存四个维度。基于人类理解世界的视域分化,理性分别在本体、认知、实践上具有与同一世界三重关系对应的三重核心意义,即作为逻各斯的理性与主体内在关系对应,合理性与主客关系对应,合理与主体间关系对应。分立来看,法律确定性四维度对理性三重核心意义有所侧重。然而,欲全面、深刻理解包括法律现象在内的世界现象,理论家当有以统合视域关照世界之权限,法理论家亦可根据统合理性理解法律确定性。其中,"内嵌统合"使得统合理性具有辩证内涵,这不仅令以统合理性为根据的法律确定性理论能有效回应法律怀疑主义的挑战,而且当以统合理性阐发法治实施时,法治实施亦相应蕴含"和而不同"的科学意义、文化意义和生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确定性 统合理性 法治实施
下载PDF
正当裁判对依法裁判的超越与融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途 《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2,共13页
法官对一般案件负有“依法裁判”的义务,对疑难案件需要作出建立在政治道德共识基础上的“正当裁判”。在疑难案件中,除非将法官的裁判结论等同于“什么是法律”,否则无论法官“越法裁判”进行自由裁量,还是依靠法律解释,都超越了法教... 法官对一般案件负有“依法裁判”的义务,对疑难案件需要作出建立在政治道德共识基础上的“正当裁判”。在疑难案件中,除非将法官的裁判结论等同于“什么是法律”,否则无论法官“越法裁判”进行自由裁量,还是依靠法律解释,都超越了法教义学标准中的法律在进行正当裁判。正当裁判之所以能超越依法裁判,是因为两者本质融贯,即司法裁判的本质目标就是正当裁判,依法裁判是实现正当裁判不可或缺的手段。法的安定性有助于呈现这一融贯关系。依法裁判能充分实现法的安定性,因为大部分时候法官正是通过依法裁判维系一个在政治道德上相对合理可靠的社会秩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法官的依法裁判正是建立在正当裁判的前提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裁判 正当裁判 政治道德 法的安定性
原文传递
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矛盾样态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彬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1,共8页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法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领域新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具体体现为: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之间的矛盾,国家法治发展统一性与区域法治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为化解这些矛盾,必须...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权利需求与法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领域新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具体体现为: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之间的矛盾,国家法治发展统一性与区域法治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为化解这些矛盾,必须立足于当下中国民众的权利诉求进行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矛盾 法律发展 区域法治 法治思维 安定性
原文传递
法律解释实现法律确定性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驰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6-22,94,共7页
针对许霆的行为,律师和法院对刑法同一法律条文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一情况的出现提出了法律解释如何实现法律确定性的路径问题。法律确定性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精神与现实价值,但法律确定性却受到法律对语言的依赖性和法律的经验性的挑战... 针对许霆的行为,律师和法院对刑法同一法律条文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一情况的出现提出了法律解释如何实现法律确定性的路径问题。法律确定性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精神与现实价值,但法律确定性却受到法律对语言的依赖性和法律的经验性的挑战。这种挑战揭示了法律解释实现法律确定性所应满足的标准。目前各种试图实现法律确定性的法律解释路径都存在不同层面的缺陷,而唯有建构在判例之上的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释,才是实现法律确定性的正途。我国台湾地区的判例制度可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确定性 判例制度 法律效力
下载PDF
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对刑事判决证明标准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新文 杨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在理论上的对立只是一种误解中的对立,它们的攻击对象并不是对方本身,实际上,它们是在以不同的视角阐述着相同的理念。但是,在我们选择证明标准时,却只能选择法律真实观,因为,法律真实观具有理论上的兼容性、对客观...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在理论上的对立只是一种误解中的对立,它们的攻击对象并不是对方本身,实际上,它们是在以不同的视角阐述着相同的理念。但是,在我们选择证明标准时,却只能选择法律真实观,因为,法律真实观具有理论上的兼容性、对客观真实的依赖性、标准上的可行性及价值理念上的合理的可接受性。而且,这一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错案追究
下载PDF
论复议申请人(原告)资格与信赖利益保护的运用——基于冯书军案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新民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9,共8页
依据"保护性法规"和"竞争之诉"理论,所有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相对人都拥有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而不应局限于权利联系上狭义的"承继论"。在信赖利益保护领域,只要存在信赖公权力即可享受信赖利... 依据"保护性法规"和"竞争之诉"理论,所有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相对人都拥有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而不应局限于权利联系上狭义的"承继论"。在信赖利益保护领域,只要存在信赖公权力即可享受信赖利益保障;同时也应强调法律的安定性,当违反信赖利益保障原则之时,法律安定性也就无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救济 行政复议 原告资格 信赖利益保护 法律安定性
原文传递
论法的安定性与民法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部门法中的体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林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72,共9页
民法作为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对法治有其独特的表达。民法法治即表达了在民法领域实行与实现法治的理想状况。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民法部门自然属于"全面"中的一份子。本文的研究即在于从民... 民法作为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对法治有其独特的表达。民法法治即表达了在民法领域实行与实现法治的理想状况。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民法部门自然属于"全面"中的一份子。本文的研究即在于从民法这一部门法的视野去观察法治,特别是从法的安定性角度观察。民法法治有其不同于一般法治的特点,在立法、司法以及法律意识的养成和法律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民法理论与实务可以为法治建设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法治事业也是民法和其他部门法的事业。因此,开展法治建设的部门法研究,在方法论上也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民法法治 部门法治 法的安定性
原文传递
关于法律确定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乐华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2,共3页
法律确定性可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可预测性,可以控制权力,保障权利。但是,法律的确定性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在介绍这些理论争论的基础上我们展现法律确定性的困境与出路,在中国法制建设中实现法律的确定性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法律确定性 法律不确定性 自由裁量权
下载PDF
法律信仰缺失的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佑勇 陈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35-140,共6页
良法并不代表法治,法治是法律被信仰的神圣化过程与结果。客观而言,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已基本上实现了法律文本的法治,然而如何将这种立法法治转变为法治秩序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法律先是一个社会问题,然后才是一个制度问题。因此,中... 良法并不代表法治,法治是法律被信仰的神圣化过程与结果。客观而言,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已基本上实现了法律文本的法治,然而如何将这种立法法治转变为法治秩序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法律先是一个社会问题,然后才是一个制度问题。因此,中国法律确信之路的探讨必须先是一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客观讨论与批判,然后才是一个制度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法治 法治秩序 法律确信
下载PDF
交往行为理论下的裁判效力优化探析——以法律确定性与裁判可接受性之间的张力为出发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卞文忠 杨铭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2-51,共10页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提出的解释社会行为与推动共识达成的交往有效性理论,并提出了实现有效性诸要素。裁判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交往行为,也具有在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实现效力优化的可行性。裁判行为中的交往有效性转...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为基础提出的解释社会行为与推动共识达成的交往有效性理论,并提出了实现有效性诸要素。裁判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交往行为,也具有在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实现效力优化的可行性。裁判行为中的交往有效性转化为法律有效性,在发展中逐步形成法律确定性与裁判可接受性两种要素的张力。交往行为理论通过对有效性要素的要求,实现一种渐进式的正当性赋值,弥合法律确定性与裁判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从而促成司法裁判的共识达成与效力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法律有效性 法律确定性 裁判可接受性
下载PDF
基于问题生成语境的法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解读
19
作者 庞海峡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从法确定性的问题生成语境出发,对理性与法律确定性联盟建立及破裂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分析认为:法的确定性问题是理性危机在法律领域的必然逻辑推演;拯救法的确定性,需要在理性反思"理性"的基础上,赋予法的确定性... 从法确定性的问题生成语境出发,对理性与法律确定性联盟建立及破裂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分析认为:法的确定性问题是理性危机在法律领域的必然逻辑推演;拯救法的确定性,需要在理性反思"理性"的基础上,赋予法的确定性以新的时代内涵,应清醒认识中西问题语境的差异,确立对中国法治"坚守中适度超越"的应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确定性 法的不确定性 理性 问题生成语境
下载PDF
弗兰克命题之证伪
20
作者 于晓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85-90,共6页
所谓的"弗兰克命题"是指,就任何具体情况而言,法律或者是(1)实际的法律,即关于这一情况的一个已做出的判决;或者是(2)可能的法律,即关于一个未来判决的预测。针对确定性问题、视角问题、关注的领域、判决一致性以及法律效力... 所谓的"弗兰克命题"是指,就任何具体情况而言,法律或者是(1)实际的法律,即关于这一情况的一个已做出的判决;或者是(2)可能的法律,即关于一个未来判决的预测。针对确定性问题、视角问题、关注的领域、判决一致性以及法律效力五个方面的理论焦点,逐一进行证伪,进而揭示弗兰克法律现实主义思想的知识贡献与理论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确定性 法律现实主义 证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