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问题之探讨 被引量:66
1
作者 陈光中 张益南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共16页
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是刑事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有新发展,正在进行的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具有一定突破性,但仍感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当考虑将刑事辩护援助扩大至适... 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是刑事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有新发展,正在进行的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具有一定突破性,但仍感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当考虑将刑事辩护援助扩大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中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加强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创新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模式并完善援助质量监督体系。同时,鉴于人命关天,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必须为被告人提供全覆盖的刑事辩护法律援助,而且必须保证援助律师高质量的有效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 法律援助 全覆盖 死刑复核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实施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2013年《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的考察与思考 被引量:53
2
作者 顾永忠 杨剑炜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51,共17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和显著进步。2014年笔者先后到十个省、市的30多个法律援助机构对2013年1月1日以来刑事法律援助新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考察,所取得的大量实证调研数据、信息反映了执行的现状和...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和显著进步。2014年笔者先后到十个省、市的30多个法律援助机构对2013年1月1日以来刑事法律援助新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考察,所取得的大量实证调研数据、信息反映了执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其一,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其二,各级政法委应当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实施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其三,对于应当通知而没有通知造成没有律师辩护的案件应当建立程序无效制度;其四,多方努力、多措并举,解决刑事法律援助经费不足的问题;其五,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内部管理上解决好影响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若干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法律援助 现状 对策
原文传递
论值班律师制度的价值与完善 被引量:49
3
作者 程衍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4,共9页
刑事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法律援助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尖锐,而这也是刑事辩护率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值班律师制度的广泛建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其以减损个案法律援助质量为代价,换取法律援助数量的增长。我国... 刑事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法律援助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尖锐,而这也是刑事辩护率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值班律师制度的广泛建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其以减损个案法律援助质量为代价,换取法律援助数量的增长。我国值班律师制度还不够成熟,存在以下问题:值班律师的诉讼身份没有得到明确,严重影响了其诉讼权利的行使;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值班质量难以保障。因而应当明确值班律师的辩护人身份;以聘请全职值班律师或者与律所签订长期值班合同为手段,建立长效的值班机制。就未来发展而言,需要警惕值班律师制度的滥用,防止损害被援助者的诉讼权益。在将来的制度设计中,应当明确值班律师制度和传统法律援助形式的适用案件范围,保证二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法律援助 刑事辩护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法律援助: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瓶颈 被引量:35
4
作者 马明亮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69-76,共8页
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在实践中华而不实,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乃至严厉的批评。国务院近期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试图提高法律援助的质量,但经过分析发现,其制度夙愿也许并不能转化为现实。笔者以我国当代刑事诉讼制度对律师的依赖、法... 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在实践中华而不实,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乃至严厉的批评。国务院近期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试图提高法律援助的质量,但经过分析发现,其制度夙愿也许并不能转化为现实。笔者以我国当代刑事诉讼制度对律师的依赖、法律援助对诉讼制度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揭示刑事法律援助在整个司法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探讨完善法律援助的思路。同时还说明,如果整个刑事辩护执业环境不改变,即使法律援助本身完善到极致,保护被告人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制度 中国 刑事诉讼 法律援助条例 被告人 被害人 诉讼权利
下载PDF
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根菊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8,共7页
中国法律援助经历了从 1 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法律援助的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 ;其性质是法律之助 ,即援助公民个人或者人民法院不向受援人收费或者少收、缓收从而在法律方面提供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援助的特别包... 中国法律援助经历了从 1 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法律援助的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 ;其性质是法律之助 ,即援助公民个人或者人民法院不向受援人收费或者少收、缓收从而在法律方面提供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援助的特别包括 :具有国家、社会承担援助的公助性 ;受援人享受法律援助的无偿性和优惠性 ;律师、公证员等提供帮助的法律专业性。法律援助的理论基础有四 :权利保障之要求 ;实现控、辩双方力度平衡之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援助 刑事诉讼 律师 人民法院 司法公正 被告人 权利保障
原文传递
值班律师制度研究:实然分析与应然发展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迎龙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119,共11页
值班律师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值班律师制度定位的认识上,囿于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背景,忽略了值班律师制度整体的功能性特征,存在"以偏概全"的认识局限。... 值班律师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值班律师制度定位的认识上,囿于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背景,忽略了值班律师制度整体的功能性特征,存在"以偏概全"的认识局限。而在具体的适用中,又因值班律师制度初步性法律帮助职能导致认罪认罚程序中值班律师功能异化问题。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一方面应在法律援助语境下构建"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与"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两分的法律援助格局,使两者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应在认罪认罚从宽语境下改良值班律师制度,赋予值班律师阅卷权等诉讼权利,完善职务保障、考评等机制,充分发挥其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与真实性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法律援助 辩护人 法教义学
原文传递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何以全覆盖——以值班律师角色定位为中心的思考 被引量:40
7
作者 詹建红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30,共11页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是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需要。值班律师制度的建立,使得刑事案件中律师角色呈辩护律师和值班律师二元并存的特征。当前学界主张将值班律师“辩护人化”的代表性观点,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美...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是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需要。值班律师制度的建立,使得刑事案件中律师角色呈辩护律师和值班律师二元并存的特征。当前学界主张将值班律师“辩护人化”的代表性观点,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美好愿景”,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然合理性,但从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制度体系建设及其实现的角度看,则存在司法资源支撑不足、诱发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违规执业、损害值班律师制度价值的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欲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应在坚持值班律师属于特殊的法律援助律师这一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值班律师的辩护前法律帮助功能;进一步发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展法律援助范围;支持引导社会律师积极承担辩护律师职责,最终形成以委托辩护律师、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为主体,以值班律师为必要补充的律师辩护覆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辩护全覆盖 值班律师 法律援助 体系结构
原文传递
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瑞华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7,共15页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发展,可以被梳理成五条线索或脉络:一是律师从“国家法律工作者”向“法律代理人”的转变,律师职业伦理随之从原有的注重公益义务走向对忠诚义务的强化;二是律师辩护阶段从原有的“法庭辩护”逐步走向“全流...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发展,可以被梳理成五条线索或脉络:一是律师从“国家法律工作者”向“法律代理人”的转变,律师职业伦理随之从原有的注重公益义务走向对忠诚义务的强化;二是律师辩护阶段从原有的“法庭辩护”逐步走向“全流程辩护”;三是从原有的注重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走向保障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四是从原有的律师参与诉讼走向“律师有效辩护”;五是在辩护权利的保障机制上引入律师权利救济机制和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在上述五个方面,刑事辩护制度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存在深层的制度问题,更存在着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制度 法律代理人 全流程辩护 法律援助 有效辩护 权利救济 风险防控
原文传递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被引量:17
9
作者 梁仁伟 《河北法学》 2003年第5期98-101,共4页
加入WTO使我国刚刚起步的法律援助事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要将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构建成为既 能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切合我国的国情实际的人权法律保障制度,应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 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法律援助公职律师制度,并通过制定统一... 加入WTO使我国刚刚起步的法律援助事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要将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构建成为既 能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切合我国的国情实际的人权法律保障制度,应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 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法律援助公职律师制度,并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相 关问题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援助制度 公职律师制度 法律援助经费
下载PDF
法律诊所与法律赋能的有机结合:法律赋能诊所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亚文 程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随着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法律赋能理念的发展,两者相结合的法律赋能诊所成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诊所形式。法律诊所和法律赋能在目的上彼此接近,在气质上彼此契合。一方面,法律赋能为法律诊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主题,另一方面,法律诊所为法律赋... 随着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法律赋能理念的发展,两者相结合的法律赋能诊所成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诊所形式。法律诊所和法律赋能在目的上彼此接近,在气质上彼此契合。一方面,法律赋能为法律诊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主题,另一方面,法律诊所为法律赋能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资源,因此,法律赋能诊所这一形式颇有价值。强调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以社区为基础,注重当事人的参与,均构成了法律赋能诊所的特点。而以学生及当事人利益为依归,以法律赋能为基础更是这一诊所形式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法律赋能诊所可以开展个案法律援助、社区法律教育、社区法工培训、社区法律调研和法律政策倡导等活动。为了促进法律赋能诊所的发展,可以用量性和质性方法对其管理和教学质量、赋能成效进行监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诊所 诊所式法律教育 法律赋能 法律赋能诊所 社区 法律援助 社区法工培训
原文传递
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援助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共6页
从事法律援助是法律诊所课堂外的教学形式。来自于美国的经验在中国被认可与应用不能证明诊所教育就是成功的,中国诊所教育有必要对诊所开展法律援助从根本上明确它的社会定位。研究诊所法律援助独特的风格,使之区别于政府的和其他非政... 从事法律援助是法律诊所课堂外的教学形式。来自于美国的经验在中国被认可与应用不能证明诊所教育就是成功的,中国诊所教育有必要对诊所开展法律援助从根本上明确它的社会定位。研究诊所法律援助独特的风格,使之区别于政府的和其他非政府的法律援助,将教学目标与法律援助有机地结合,在教学研究与法律援助理论上有所创新,这对于在多种法律援助机制并存的现实情况下,非常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诊所 法律援助 教学模式 弱势群体
下载PDF
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 被引量:19
12
作者 伍浩鹏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6-139,共4页
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有机整合,是法律援助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法学教育改革之必然。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诊所式法学教育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整合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在我国的制度整合实践中还存在着难点,应从以下四个方... 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有机整合,是法律援助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法学教育改革之必然。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诊所式法学教育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的整合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在我国的制度整合实践中还存在着难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完善:通过相关立法完善法学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权利保障、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应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法学教育管理体制的相应改革、完善法学学生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法学教育 法律援助 法律诊所
下载PDF
我国法律援助的困境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凤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我国 ,法律援助作为一种新的制度 ,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着三重困境 :立法困境、机构困境和资源困境。笔者认为 ,有效实施当下的法律援助 ,必须尽快从根本上解决事实上存在的困境 。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当前农村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8
14
作者 沈丽飞 贾舒琪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5,共9页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援助适用标准模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法律援助队伍不健全、法律援助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有鉴于此,应该以...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援助适用标准模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法律援助队伍不健全、法律援助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有鉴于此,应该以坚持基本权利保障、尊重个人发展权和公平正义原则为指导思想,细化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适用标准,加强法律援助队伍的建设与监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法律援助 资金来源 队伍建设 加强监管
原文传递
国际体育仲裁机制的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以佩希施泰因案件为视角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树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与高等法院就佩希施泰因案件的二审裁决,严重质疑了体育仲裁院(CAS)设置的中立性与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对整个国际体育仲裁机制提出挑战,且这一质疑不会因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改判以及欧洲人权法院对CAS的支持而消失。CA...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与高等法院就佩希施泰因案件的二审裁决,严重质疑了体育仲裁院(CAS)设置的中立性与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对整个国际体育仲裁机制提出挑战,且这一质疑不会因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改判以及欧洲人权法院对CAS的支持而消失。CAS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改进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ICAS)的人员组成及CAS仲裁员大名单人员的来源;改进CAS上诉仲裁庭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的选任方式;加强仲裁程序的改革;放宽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国家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仲裁机构 体育仲裁院 佩希施泰因案件 体育纠纷 仲裁程序 法律援助
下载PDF
对我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兼论建立法律援助公职律师制度的必要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裴小梅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我国律师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律师与法律援助制度仍不相协调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除了提高综合国力以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投入、转换观念以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法律援助制度的... 我国律师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律师与法律援助制度仍不相协调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除了提高综合国力以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投入、转换观念以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法律援助制度的认识外,更为必要和紧迫的是应建立法律援助公职律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 法律援助 公职律师 经费 政府责任
下载PDF
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 被引量:17
17
作者 程滔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共11页
法律援助从最初的慈善行为,逐渐成为公民的一项权利。随着法律援助对象、范围的拓宽,公设辩护人的设立,其责任主体逐渐向国家转化。我国将法律援助界定为政府责任,不仅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也不利于法律援助相关方的协调配合,... 法律援助从最初的慈善行为,逐渐成为公民的一项权利。随着法律援助对象、范围的拓宽,公设辩护人的设立,其责任主体逐渐向国家转化。我国将法律援助界定为政府责任,不仅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也不利于法律援助相关方的协调配合,因而应确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法律援助国家责任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社会契约论、人权保障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需要。律师职业的社会与公共属性决定律师应承担法律援助责任,并且,律师双重职责也决定了律师法律援助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国家责任 政府责任 律师责任 律师义务
原文传递
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涛 《行政与法》 2007年第2期36-37,共2页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条件,我国非常有必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而且在当前形势下有很大的可行性;尽快构建农村法律援...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条件,我国非常有必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而且在当前形势下有很大的可行性;尽快构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目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法 农村法律援助制度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律师参与机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卞建林 刘华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6,共5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律师的有效参与是该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律师的参与覆盖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庭审辩护三个重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律师的有效参与是该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律师的参与覆盖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庭审辩护三个重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律师参与机制有三个重心,即建立健全律师值班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律师在庭审前诉讼阶段的"有效参与",以保障认罪协商合法、认罚处罚公正和程序选择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律师值班 法律援助 庭审前律师参与
下载PDF
耦合权利义务说:婚内强奸立论的理论原点 被引量:12
20
作者 冀祥德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0,共6页
笔者提出的“耦合权利义务说”认为,夫妻性权利义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合同关系的一种,虽然一方之权利即另一方之义务,丈夫行使性权利具有该当性,妻子履行性义务也具有该当性,但是,当义务主体拒绝履行义务时,权利主体并不当然取得采... 笔者提出的“耦合权利义务说”认为,夫妻性权利义务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合同关系的一种,虽然一方之权利即另一方之义务,丈夫行使性权利具有该当性,妻子履行性义务也具有该当性,但是,当义务主体拒绝履行义务时,权利主体并不当然取得采用违法甚至犯罪手段强制其履行义务之资格。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正在推动着社会法思想由社会本位走向权利本位的转型。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已经开始从一元的政治国家向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二元分野的转型,个体权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在权利规范从社会本位走向权利本位之后,人权保障功能和提供社会公正功能将是任何一项法律制度所不可或缺的功能。这种理念反映在对婚内强奸问题的认识上,即是冲破婚姻关系对妇女性权利保护的羁绊,走出“只要夫妻正常婚姻关系存续,即足以阻却婚内强奸行为成立犯罪”的误区,实现“告诉乃论”为前提之婚内强奸犯罪化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内强奸 理性分析 价值论解读 法律救济 耦合权利义务说 夫妻性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