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敏
片莹
张敬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指在癫痫治疗过程中由抗癫痫药物诱发的与药物相关的脑病,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该病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呈非典型性,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及时明确诊断是争取合理治疗的关键。传统与新型抗癫痫药物所...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指在癫痫治疗过程中由抗癫痫药物诱发的与药物相关的脑病,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该病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呈非典型性,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及时明确诊断是争取合理治疗的关键。传统与新型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不尽相同,本文围绕不同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进行综述,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其中丙戊酸钠脑病、托吡酯脑病、唑尼沙胺脑病、吡仑帕奈脑病以高血氨脑病最为常见,卡马西平脑病可表现为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苯妥英钠脑病可表现为小脑综合征。脑电图改变以背景活动减慢、放电波形增加为主,缺乏特异性。发病机制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相关,其中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可通过阻滞钠通道发挥作用,唑尼沙胺、托吡酯、丙戊酸钠、吡仑帕奈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血氨显著升高。治疗原则以抑制吸收、促进排泄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脑病
高血氨脑病
脑电图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左旋肉毒碱
γ
-氨基丁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敏
片莹
张敬军
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基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编号:2019QL013)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21NS287)。
文摘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指在癫痫治疗过程中由抗癫痫药物诱发的与药物相关的脑病,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亡。该病发生率低,临床表现呈非典型性,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及时明确诊断是争取合理治疗的关键。传统与新型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不尽相同,本文围绕不同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进行综述,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其中丙戊酸钠脑病、托吡酯脑病、唑尼沙胺脑病、吡仑帕奈脑病以高血氨脑病最为常见,卡马西平脑病可表现为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苯妥英钠脑病可表现为小脑综合征。脑电图改变以背景活动减慢、放电波形增加为主,缺乏特异性。发病机制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相关,其中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可通过阻滞钠通道发挥作用,唑尼沙胺、托吡酯、丙戊酸钠、吡仑帕奈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血氨显著升高。治疗原则以抑制吸收、促进排泄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脑病
高血氨脑病
脑电图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左旋肉毒碱
γ
-氨基丁酸
Keywords
Anti-epileptic
drugs
Encephalopathy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
Electroencephalogram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left
-
handed
carnitine
γ
-
propalanine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癫痫药物性脑病研究进展
高敏
片莹
张敬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