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疾病进程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钤 张轶欧 +3 位作者 贾力莉 谢君 冯玛莉 李庭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733-3737,共5页
背景: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抗心肌缺血类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研究热点。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可为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促进心血管疾病有效治疗药物的开发。目的:评价急性... 背景: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抗心肌缺血类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研究热点。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可为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促进心血管疾病有效治疗药物的开发。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损伤后大鼠的心脏功能、组织形态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分别在造模后第7,14,28天,心电图观测大鼠Ⅱ导联ST段改变情况;开胸观察心脏大体改变情况;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脏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7 d心电图可见J点明显抬高,14 d可见Q波的波形增宽、振幅增大;②心脏大体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术后7,14 d时左心室肥大,28 d时心脏萎缩;③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心梗面积进展性增加;④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显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逐渐加重;⑤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加剧,线粒体嵴数量显著减少;⑥提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脏功能、组织形态以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符合心肌梗死发生、发展规律,可为心肌梗死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心电图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精确定位与贯穿左冠状动脉主干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口部病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展 杨跃进 +11 位作者 陈纪林 乔树宾 徐波 秦学文 姚民 刘海波 吴永健 袁晋青 陈珏 尤士杰 李建军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前降支(LAD)开口病变精确定位法和贯穿左冠状动脉主干(LM)法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LAD开口病变用DE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24例患者,其中...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前降支(LAD)开口病变精确定位法和贯穿左冠状动脉主干(LM)法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LAD开口病变用DE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24例患者,其中精确定位有161例(P组),贯穿入LM有63例(C组)。结果基线上C组的参考血管直径(RVD)明显大于P组,而LM和LAD管腔的落差P组明显大于C组。在介入操作特点上,支架直径、球囊后扩张的比率、后扩张球囊直径和左主干分叉处行双球囊对吻技术(kissing balloon)的比率C组均明显大于P组。两组介入成功率均为100%。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比1.6%;P=0.447),其中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0比0,P=1.000;1.2%比1.6%,P=1.000和3.1%比0,P=0.325)。只有1例亚急性血栓发生在P组。造影随访C组支架内和血管段再狭窄率有降低的趋势(7.7%比0,P:0.316;10.8%比3.8%,P=0.431)。支架内和血管段的晚期丢失C组均明显小于P组[(0.12±0.08)mm比(0.59±0.37)mm,P=0.000和(0.17±0.09)mm比(0.64±0.49)mm,P=0.000]。结论DES治疗LAD口部病变贯穿LM法和精确定位法均可显示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精确定位法相比,贯穿LM法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降低再狭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口部病变 前降支
原文传递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华伟 程兆云 +5 位作者 胡俊龙 葛振伟 王保才 徐高俊 赵勇 刘前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单纯左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86例,均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其中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者48例为...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单纯左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86例,均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其中采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者48例为左胸前外侧组,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者38例为胸骨下段组,术中均行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单支搭桥。比较2组年龄、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及术前肌红蛋白、血肌酐水平等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桥血管流量、搏动指数、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治疗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及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切口愈合不良、急性肾损伤、低氧血症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2组随访期间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男性比例、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及术前肌红蛋白、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前外侧组手术切口长度[(7.04±1.03)cm]、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0.56±5.93)h]、ICU治疗时间[(20.05±14.36)h]、术后住院时间[(6.55±2.71)d]均短于胸骨下段组[(10.08±1.12)cm、(13.67±6.36)h、(25.85±7.14)h、(8.06±3.04)d](P<0.05),术后24 h引流量[(177.56±131.03)mL]少于胸骨下段组[(268.95±191.02)mL](t=-2.107,P=0.040),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6.24±0.79)分]高于胸骨下段组[(4.86±0.85)分](t=4.564,P<0.00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桥血管流量、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二次开胸止血、脑血管意外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情况发生;2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切口愈合不良、急性肾损伤、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左胸前外侧组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前降支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 胸骨下段小切口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肌松解术治疗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沈金强 季强 +5 位作者 丁文军 夏利民 赵东 刘琛 孙勇新 王春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0期3141-3146,共6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肌松解术治疗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的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54例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女20例,男34例,年龄60(51,64)岁,其中31例采用心肌松解术...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肌松解术治疗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的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54例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女20例,男34例,年龄60(51,64)岁,其中31例采用心肌松解术(心肌松解组),23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移植组),比较两组手术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症、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旁路移植组均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乳内动脉到前降支,LIMA-LAD),桥血管流量14(11,20)ml/min;心肌松解组27例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停跳下心肌松解术,4例采用心脏跳动下心肌松解术,其中1例因术中右心室破裂中转体外循环。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无院内死亡。术后随访26(18,32)个月,旁路移植组MACE发生率较心肌松解组高(40.9%比7.4%,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心肌松解术,旁路移植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2.681倍(OR=3.681,95%CI:1.812~8.685,P=0.011)。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显示,旁路移植组比心肌松解组手术效果差(旁路移植组9例患者乳内动脉失功能,心肌松解组1例患者>70%残余压缩,40.9%比3.7%,P=0.003),但对于10例合并有近端病变的旁路移植组患者,冠状动脉CTA显示所有患者乳内动脉均通畅;1例患者冠状动脉CTA显示乳内动脉通畅,但术后2年再发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症状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心肌松解术相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中期效果更好,而对于合并有近端狭窄病变的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旁路移植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前降支 心肌松解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Multiple myocardial bridges affecting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right coronary artery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5
作者 HU Xin-ying ZHOU Da-xin QIAN Ju-ying ZHANG Feng PAN Cui-zhen GE Jun-b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8期734-736,共3页
The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bridging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relatively higher, and it usually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distal portions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t is rarely reported ... The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bridging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relatively higher, and it usually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distal portions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t is rarely reported that multiple lesions of myocardial bridging affecting not only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but also right coronary artery. We reported a 56-year-old man suffering from chest discomfort on exertion. Echocardiography and ventriculography showed hypertrophy of the apex involving the anterior and lateral wall. Coronary angiograph revealed multiple myocardial bridges affect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the right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bridg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right 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阚丽虹 洪家旺 +3 位作者 李纪明 蔡振荣 庄晓华 刘学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7 2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RP、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7 2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CRP、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CAE患者的造影资料。结果在7 204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确诊CAE者共213例,患病率为3.0%,男性占69.0%,吸烟者占37.6%,平均年龄(66.0±10.5)岁,HDL≤1.0 mmol/L占32.8%,LDL≥3.4 mmol/L占27.7%,CRP≥8 mg/L占26.0%,合并冠脉狭窄的狭窄占59.2%,合并高血压占72.8%,合并糖尿病占23.5%,CAE合并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占24.0%。292支冠状动脉存在CAE,单支血管累及多见,分布部位依次为右冠状动脉122支,前降支88支,回旋支73支,及左主干9支。CAE合并冠脉狭窄有195支血管,远高于单纯CAE的97支血管。结论 CAE患病率为3.0%,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合并冠脉狭窄者多见,右冠、单支血管累及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下载PDF
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付金国 高光仁 +8 位作者 牛和平 于恺 王磊 马占峰 郭润 李凤鹏 穆丽平 刘静 张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主动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闭塞部位临近左前降支起始处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4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 目的探讨主动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闭塞部位临近左前降支起始处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4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闭塞部位距左前降支开口部10 mm以内的患者,介入术中均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主动深插至左前降支的闭塞部位保护左主干及左回旋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情况、术中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4例均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保护左主干及左回旋支后顺利完成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手术成功率为100%。12例患者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深插后进行了血栓抽吸,8例患者经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或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14例患者术中均无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血栓漂移至左主干、左回旋支等部位,无急性周围脏器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中与住院期间未发生死亡或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情况。14例患者中,12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2例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心原性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本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急性闭塞部位距左前降支开口部10 mm以内富含血栓的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利用深插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可起到保护左主干、左回旋支,预防血栓移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前降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Guidezilla^(TM)延长导管
下载PDF
左前降支长支起自右冠状动脉或右冠状窦的双前降支变异的CT血管成像解剖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刘晓龙 王小强 +5 位作者 孙占国 邵凯 陈月芹 李开华 王彦辉 王培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探讨左前降支(LAD)长支起自右冠状窦(RCS)/右冠状动脉(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79617例患者中LA... 目的探讨左前降支(LAD)长支起自右冠状窦(RCS)/右冠状动脉(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79617例患者中LAD长支起自RCS/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9~87(59.0±15.2)岁。根据LAD长支走行方式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前型12例(pre-LAD组)和肺动脉下型13例(sub-LAD组)。另纳入30例CCTA检查无冠状动脉变异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6(59.6±11.6)岁。观察指标:(1)测量和比较LAD短支及LAD长支全程长度、起始段管径的差异;比较pre-LAD组、sub-LAD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LAD长度(全程、前室间沟前段)、管径(起始段、中段、远段)的差异。(2)比较pre-LAD组、sub-LAD组患者的LAD长支起源、对角支、间隔支及右圆锥支的差异。(3)评估pre-LAD组与sub-LAD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有无斑块以及管腔有无狭窄,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整体斑块发生率的差异,以及pre-LAD长支与sub-LAD长支、LAD长支与LAD短支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LAD长支起自RCS/RCA变异的发生率为0.31‰(25/79617),其中0.20‰(16/79617)起自RCS、0.11‰(9/79617)起自距RCA开口10 mm范围内的RCA近段。(1)LAD长支、LAD短支的全程长度分别为(137.5±23.4)mm和(47.6±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1,P<0.001);二者起始段管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re-LAD组、sub-LAD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LAD全程长度[(149.0±17.6)mm]大于sub-LAD组[(129.2±21.2)mm];pre-LAD组长支进入前室间沟前段长度[(90.8±15.7)mm]依次大于sub-LAD组[(48.1±8.4)mm]和对照组[(21.6±5.2)mm];对照组LAD起始段管径依次大于pre-LAD组和sub-LAD组;对照组LAD及pre-LAD组长支中段管径均大于sub-LAD组;对照组LAD及sub-LAD组长支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左前降支 CT血管成像 解剖变异 容积再现
原文传递
原位左侧乳内动脉重建前降支血管术中瞬时血流参数对围术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国栋 秦俊超 +5 位作者 张显贵 韩增强 赵舟 高卿 刘晶 陈彧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原位左侧乳内动脉重建前降支术中瞬时血流(TTFM)指标,在右冠和回旋系统血流参数满意的3支病变患者中,对术后死亡和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单纯初次传统正中切口的3支病变患... 目的:探讨原位左侧乳内动脉重建前降支术中瞬时血流(TTFM)指标,在右冠和回旋系统血流参数满意的3支病变患者中,对术后死亡和主要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单纯初次传统正中切口的3支病变患者230例,均接受LIMA-LAD,且均满足右冠和回旋系统桥血管血流参数满意(PI<5,MGF>20 ml/min)。其中ON-PUMP 111例,OFF-PUMP 119例,分别按前降支PI与MGF满意与否分组,分别对比PI和MGF满意与否对术后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对OFF-PUMP手术分析结果发现,LIMA-LAD桥血管PI>5组(5例)较PI≤5组(114例),术后死亡(20.0%∶0%,P=0.042)、术后IABP使用率(20.0%∶0%,P=0.042)及术后新发肾衰需CRRT治疗(40.0%∶0.9%,P=0.004)、术后重返手术室(40.0%∶1.8%,P=0.008)及术后二次插管(20.0%∶0%,P=0.042)发生率更高,复合终点事件有更高的趋势(50.0%∶8.8%,P=0.079)。OFF-PUMP手术前降支MGF不满意组(24例)较满意组(95例),术后重返手术室(12.5%∶1.1%,P=0.026)及术后复合终点事件(25.0%∶6.3%,P=0.015)发生率更高,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有更高趋势(16.7%∶4.2%,P=0.051)。但单独ON-PUMP手术,按前降支PI和MGF分组,均未发现死亡和主要并发症方面有明显区别。结论:TTFM参数中PI和MGF在OFF-PUMP手术对围术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更高。OFF-PUMP前降支桥血管PI>5发生术后死亡、术后需要IABP治疗、术后新发肾衰需CRRT治疗、术后二次插管率更高。前降支桥血管血流<20 ml/min发生术后重返手术室及术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但本研究未发现在ON-PUMP手术前降支血流和PI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瞬时血流测定 左侧胸廓内动脉 前降支 围术期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无扩张川崎病左前降支血流动力学超声评估及随访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粤粤 徐秋琴 +2 位作者 王辉 侯翠 吕海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不同分期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nCAL-KD儿童、32例发热儿童和26例正常儿童的LAD血流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期nCAL-KD40例,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为38例和28例,记录...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无扩张(nCAL)川崎病(KD)不同分期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nCAL-KD儿童、32例发热儿童和26例正常儿童的LAD血流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期nCAL-KD40例,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为38例和28例,记录LAD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平均血流速度(MDV)、速度时间积分(VTI)及舒张期血流量(Q)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AL-KD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及发热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V、MDV、VTI和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AL-KD亚急性期和恢复期VTI值均较发热组和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无扩张性川崎病LAD血流增加,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对nCAL-KD随访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非扩张性冠状动脉损害 左前降支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伴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东 张春鹏 +2 位作者 刘顺顺 高迪 马春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90-192,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以“活动后乏力、气短4月,加重1天”于2016年4月1日住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 起源 前降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临界靶病变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斌 韩雅玲 +5 位作者 荆全民 马颖艳 王效增 王耿 刘海伟 徐凯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 研究前降支近段临界靶病变的血管内影像特点,为治疗该类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诊治的10例冠心病患者,造影显示前降支存在临界病变,直径狭窄程度30%-50%,其中男性7例,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 研究前降支近段临界靶病变的血管内影像特点,为治疗该类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诊治的10例冠心病患者,造影显示前降支存在临界病变,直径狭窄程度30%-50%,其中男性7例,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不适感,同时伴有糖尿病者2例,高血压者3例,高胆固醇血症者1例,有吸烟史者2例,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2例。对症状典型的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明确斑块分布情况后行介入治疗,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先行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血管内超声检查后行介入治疗。结果 10例经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最小血管管腔面积为(4.85±1.49)mm^2,其中大于4 mm2共7例,占70%;斑块面积负荷为(69.99±7.07)%,其中小于70%共4例,占40%。结论 在前降支近段,以最小管腔面积4 mm^2或斑块面积负荷70%作为判断是否应行介入治疗的界值是不可靠的,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情况有助于准确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前降支 临界病变 血管内超声
原文传递
Coronary-Cameral Fistula appeared after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13
作者 Yeo-Jeong Song Sang-Hoon Seol +4 位作者 Yun-Seok Song Seunghwan Kim Dong-Kie Kim Ki-Hun Kim Doo-Il Kim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07-308,共2页
A 63-year-old male with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referred to cardiology department with cardiac arrest.Electrocardiogram revealed Q wave in the precordial leads demonstrating ischemia of anterior left ventricular... A 63-year-old male with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referred to cardiology department with cardiac arrest.Electrocardiogram revealed Q wave in the precordial leads demonstrating ischemia of anterior left ventricular wall.Mild pulmonary edema was documented on chest X-ray.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severely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EF: 28%) with enlarged left atrium and ventricle.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showing a total occlusion of the proximal por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Figure 1)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in the proximal portion of right coronary artery.Xience stent 2.75 × 23 mm (Abbott) was implanted in the proximal LAD lesion.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revealed no definite coronary fistula (Figure 2).Two weeks later,follow-up coronary angiography demonstrated multiple coronary-left ventricular fistulas (Figure 3) which were absent in the previous angi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下载PDF
心电图诊断冠脉前降支闭塞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贵奇 李德栋 +2 位作者 罗理宁 王俊谊 颜程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体表心电图(ECG)预测前降支(LAD)阻塞部位的准确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145例前壁AMI患者ECG预测阻塞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显示阻塞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大对...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体表心电图(ECG)预测前降支(LAD)阻塞部位的准确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145例前壁AMI患者ECG预测阻塞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显示阻塞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大对角支(LD)或第一对角支(D1)为界划分LAD为近远段。结果前间壁AMI 20例,LAD阻塞部位均在LD或D1开口以远。前壁AMI、前壁+下壁AMI共67例LAD阻塞部位大多在LD或D1开口以远(80.6%vs.86.6%),两种分界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广泛前壁、广泛前壁+高侧壁、前壁+高侧壁AMI共58例LAD阻塞部位多发生LD或D1开口以近(96.55%vs.72.4%),两种分界法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以LD为界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96.55%vs.72.41%p=0.000)、特异度(97.3%vs.83%,p=0.003),心电图判断LAD近段阻塞以LD分界更准确。结论前壁AMI心电图对预测LAD阻塞部位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支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术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外膜超声评价左前降支桥血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蕾 董然 +3 位作者 勇强 党海明 宋跃 郑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7-952,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心外膜超声(IEE)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中评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桥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EE对53例OPCABG患者的桥血管-LAD吻合口进行检测,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桥血管-LA... 目的探讨术中心外膜超声(IEE)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中评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桥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EE对53例OPCABG患者的桥血管-LAD吻合口进行检测,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桥血管-LAD吻合口近端及远端管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回声,测量内径及狭窄率,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桥血管血流频谱及血流量,同时应用术中瞬时血流测量仪(TTFM)测量桥血管搏动指数和血流量参数。结果53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OPCABG患者中,左乳内动脉桥(LIMA)38例,大隐静脉桥(GsV)15例,TTFM测量搏动指数和血流量参数均显示为正常。使用lEE检测桥血管-LAD吻合口近端和远端的显示率均为100%,其中检出吻合口斑块10例,冠状动脉LAD吻合口近端斑块10例。术中IEE与TTFM测量桥血管血流量参数比较,LIMA桥血管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1),而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809,P〈0.001);GSV桥血管差异两者之间亦无统计学意义(P=0.821),而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684,P=0.005)。结论IEE可清晰显示桥血管及LAD的管腔结构,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为OPCABG术中检测桥血管通畅性提供了一种直观、准确、便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左前降支 桥血管
原文传递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左前降支远端血流频谱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16
作者 冯杰莉 李昭屏 +2 位作者 冯新恒 高炜 毛节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介入治疗 (PCI)后左前降支 (LAD)远端血流频谱形态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TTDE)探查 3 2例前壁AMI急诊PCI后第 3天LAD远端血流 ,测定室壁运动指数 (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介入治疗 (PCI)后左前降支 (LAD)远端血流频谱形态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TTDE)探查 3 2例前壁AMI急诊PCI后第 3天LAD远端血流 ,测定室壁运动指数 (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LAD远端血流频谱舒张期减速时间 (DDT)≤ 60 0ms组 (A组 )WMSI及心肌标记物峰值高于DDT >60 0ms组 (B组 ) ;出现收缩早期逆向血流 (ESRF)组 (a组 )WMSI明显高于无ESRF组 (b组 ) ,LVEF明显低于b组。结论 LAD远端血流频谱DDT缩短及存在ESR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低 ,ESRF可较DDT更好地反映左室收缩功能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左前降支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RBBB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多学 潘路华 梁潇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RBBB)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右束支阻滞的患者的临床经过、心电图和预后。结果观察组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RBBB)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右束支阻滞的患者的临床经过、心电图和预后。结果观察组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患者,共有81例,其中48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3例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59例,对照组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不合并右束支阻滞者,共有526例,其中365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1例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死亡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往往提示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心肌坏死面积大,血流动力学往往不稳定,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要高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不合并右束支阻滞者。前降支开口齐头闭塞也不一定导致新发右束支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降支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阻滞
原文传递
平板运动试验对前降支近中段临界病变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斌 韩雅玲 +9 位作者 张剑 荆全民 王效增 马颖艳 王耿 刘海伟 赵昕 徐凯 邓捷 关绍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中段临界病变过程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仅LAD近中段存在临界狭窄(直径狭窄30%~70%)病变、其他...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中段临界病变过程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仅LAD近中段存在临界狭窄(直径狭窄30%~70%)病变、其他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冠心病患者8例,男6例(75%),女2例(25%),年龄44~68(54.88&#177;8.95)岁。入院后3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若发现仅LAD近中段存在临界病变,则造影术后行平板运动试验。若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则对前降支病变进行介入干预;若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则药物保守治疗。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程度为30%~70%,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2例,均实施介入治疗,阴性者6例,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1年。接受介入治疗的2例患者未再出现胸痛等不适症状。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胸痛症状亦得到缓解,无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在指导LAD近中段临界病变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前降支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下载PDF
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预测前降支阻塞部位的研究
19
作者 黄贵奇 李德栋 +2 位作者 罗理宁 王俊谊 颜程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预测左前降支(LAD)阻塞部位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145例前壁AMI患者伴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辅助预测LAD阻塞部位与冠状动...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预测左前降支(LAD)阻塞部位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145例前壁AMI患者伴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辅助预测LAD阻塞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显示阻塞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大对角支(LD)或第1对角支(D1)为界划分LAD为近、远段。结果:145例前壁AMI患者中40例(27.59%)STⅠ、a VL抬高>0.1 m V,42例(28.97%)STⅡ、Ⅲ、a VF压低≥0.1 m V。STⅠ、a VL抬高>0.1 m V判断阻塞部位在LAD之D1或LD开口近段的敏感性(54.90%vs 52.17%,P=0.757)、特异性(87.24%vs 94.74%,P=0.096),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70.0%(28/40)vs 90.0%(36/40),P=0.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LD为界时LAD近段闭塞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STⅡ、Ⅲ、a VF下移≥0.1 m V判断阻塞部位在LAD之D1或LD近段的敏感性(58.82%vs 56.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特异性(87.24%vs 96.06%,P=0.044)、阳性预测值[71.43%(30/42)vs 92.86%(39/42),P=0.01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LD为界时LAD近段闭塞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对前降支阻塞部位的预测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动脉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下双桥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弥漫性病变
20
作者 李大连 张永 +4 位作者 郭建中 程智广 李莹莹 崔永超 杨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双桥”技术在冠状动脉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6例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患者在心脏不停跳下采用“双桥”技术治疗,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6~78(63....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双桥”技术在冠状动脉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6例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患者在心脏不停跳下采用“双桥”技术治疗,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6~78(63.8±7.3)岁;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33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评分为2~7(5.2±1.4)分;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2.8%~65.0%(49.4±12.2)%。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住院死亡。其中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狭窄近端搭桥26例,桡动脉和大隐静脉与前降支狭窄近端搭桥分别为3例和7例;大隐静脉与前降支狭窄远端搭桥20例,桡动脉与前降支狭窄远端搭桥16例。平均搭桥3~5(3.2±0.6)支。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6(11.3±2.9) h、9~22(16.5±4.2) h和5~9(6.9±1.4) d。平均随访0.5~4.8(2.8±1.4)年,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前降支“双桥”技术可以安全用于冠状动脉前降支弥漫性长病变患者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前降支 不停跳冠脉搭桥 序贯吻合 乳内动脉 大隐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