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教育场域中的学习者建模研究趋向 被引量:52
1
作者 黄涛 王一岩 +1 位作者 张浩 杨华利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60,共11页
在智能教育时代下,个性化学习者模型的构建是变革智能教育服务模式、破解教育公平问题、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关键。从学习者模型构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推动智能教育场域中学习者建模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在极大程度... 在智能教育时代下,个性化学习者模型的构建是变革智能教育服务模式、破解教育公平问题、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关键。从学习者模型构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推动智能教育场域中学习者建模发展的核心要素,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建模的研究进程。通过对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学习者建模研究的理论趋向、目标趋向、数据趋向、特征趋向、技术趋向加以系统阐述,发现智能教育时代学习者模型的构建,需要以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经典学习理论为指导,实现面向学习者的多层次、全方位建模分析;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基于多模态感知的全时空多维度数据采集;需要构建时空融合的建模分析方法,对学习者“知识、认知、情感、交互”等潜在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实现对学习者知识建构模式、认知发展规律、情感发生机制的深层解析。在智能教育场域中,学习者模型的构建,对智能化的资源供给、个性化的教学干预、精准化的教育治理、智慧化的评价体系、科学化的教育研究的开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学习者建模 量化学习 情感计算 场景感知 教育服务模式
下载PDF
在线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 被引量:29
2
作者 蒋志辉 赵呈领 +2 位作者 李红霞 黄琰 疏凤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在线学习中学习者表现自学能力差、浅层学习、辍学率高等问题频发不止,让其发展前景迷雾重重。如何拨雾见云?研究着力于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设计了"维度构成研究——问卷设计与检验——模型构建"等... 在线学习中学习者表现自学能力差、浅层学习、辍学率高等问题频发不止,让其发展前景迷雾重重。如何拨雾见云?研究着力于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设计了"维度构成研究——问卷设计与检验——模型构建"等三个部分的整体研究思路,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即从质性研究的视角分析了教师支持行为的维度构成,从量化分析的视角验证了各维度间的逻辑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了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研究发现:学习者感知教师支持行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交性支持、知识性支持及工具性支持四个维度。通过对修正后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效应发现,知识性支持受社交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的影响;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受社交性支持的正向影响。社交性支持对知识性支持具有直接的影响,又存在通过工具性支持的间接影响。基于结论可得几点启示建议。(1)桥梁与纽带:情感性支持和社交性支持是开展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2)保障与引领:知识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是发展在线学习的前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教师支持行为 学习者感知 模型构建
下载PDF
俄语母语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实验研究
3
作者 贾珍妮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本文通过实验考察俄语母语者对汉语塞擦音/擦音(z/c/s、zh/ch/sh/r、j/q/x)的知觉同化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对汉语塞擦音/擦音的知觉同化作用主要依据了辅音发音方法(塞擦-摩擦)特征,另外还依据了辅音知觉中"长音"这一特征。学... 本文通过实验考察俄语母语者对汉语塞擦音/擦音(z/c/s、zh/ch/sh/r、j/q/x)的知觉同化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对汉语塞擦音/擦音的知觉同化作用主要依据了辅音发音方法(塞擦-摩擦)特征,另外还依据了辅音知觉中"长音"这一特征。学习者区分难度,从难到易依次是送气-不送气塞擦音对比、送气塞擦音-擦音对比(发音部位相同)次之、辅音发音部位对比(发音方法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母语者 知觉同化 塞擦音 擦音
原文传递
二语习得中的重述研究回顾及其教学启示(英文)
4
作者 林生淑 《中国英语教学:英文版》 2009年第2期40-52,126,共14页
重述作为二语习得中的一种纠错反馈,因其隐含性,不干扰意义交流过程等特点,在关注意义的课堂上倍受关注。重述在各种语言学习环境下都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纠错方式。研究说明重述能够促进某些语言形式的习得。随着研究的深入,接纳作为... 重述作为二语习得中的一种纠错反馈,因其隐含性,不干扰意义交流过程等特点,在关注意义的课堂上倍受关注。重述在各种语言学习环境下都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纠错方式。研究说明重述能够促进某些语言形式的习得。随着研究的深入,接纳作为衡量重述有效性的概念也受到了质疑,并得到了改进。同时,通过刺激回忆的方法考察学习者对重述的辨识揭示了影响重述有效性的因素。研究者对重述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并开始从重述本身的特征考察哪些因素有助于二语习得。研究表明,这一反馈可以被技巧性地运用于课堂,因此文章建议教师创造有利的课堂因素,利用重述本身特征,最大化地发挥其纠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述 有效性 学生接纳 辨识 纠错反馈
原文传递
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普通话鼻音韵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韫佳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60,共14页
本文研究了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汉语普通话鼻音韵母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知觉中对韵腹音值相差较远的韵母对的区分率高于对韵腹音值较为相似的韵母对的区分率,但在发音实验中没有发现相应的现象.学习者对韵尾[η]的知觉正确... 本文研究了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汉语普通话鼻音韵母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知觉中对韵腹音值相差较远的韵母对的区分率高于对韵腹音值较为相似的韵母对的区分率,但在发音实验中没有发现相应的现象.学习者对韵尾[η]的知觉正确率高于韵尾[n],这个现象在发音实验中也有所表现.被试分析的结果表明,知觉正确率与发音正确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知觉正确率高于发音正确率;但在项目分析中,知觉与发音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过程中,知觉与发音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习者 感知 产生 普通话 鼻音韵母 实验研究 鼻韵尾 汉语教学
原文传递
智能时代的学习者情绪感知:内涵、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一岩 刘士玉 郑永和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3,共10页
学习者情绪状态的智能感知是当前智能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有助于揭示深层次的情感发生机制,并完善基于情绪感知的智能化学习服务。近年来,智能教育领域中的学习者情绪感知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情感建模、基于文本、语音、视频、生... 学习者情绪状态的智能感知是当前智能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有助于揭示深层次的情感发生机制,并完善基于情绪感知的智能化学习服务。近年来,智能教育领域中的学习者情绪感知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情感建模、基于文本、语音、视频、生理信息数据的单模态和多模态学习者情绪识别方法,以及学习者情绪感知与学习投入、学业表现、智能导学策略的内生机理诠释等方面。今后,面向智能时代学习者情绪感知研究的开展,要从"情感数据的多源整合性、情感发生的情境依存性、情感状态的时序变化性、情感模型的层次表征性、情感发展的协同进化性"五个方面加以突破;需要在多学科融合的情绪发展规律诠释、多模态情感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基于情绪感知的智能化学习服务、情绪感知的数据安全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加以重视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情绪感知 多模态情绪识别 学习者建模 情感建模 情境感知
下载PDF
理工科学生对外语课堂焦虑的感知——对一所理工类大学低水平外语学习者的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思本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众所周知,外语课堂焦虑对于外语学习有着普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心理感知角度出发,通过FLCAS问卷和小组访谈,对一所理工类大学低水平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课堂焦虑进行调查。其结果表明低水平外语学习者感受到的焦虑水平高于普通学生,但和... 众所周知,外语课堂焦虑对于外语学习有着普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心理感知角度出发,通过FLCAS问卷和小组访谈,对一所理工类大学低水平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课堂焦虑进行调查。其结果表明低水平外语学习者感受到的焦虑水平高于普通学生,但和低水平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并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本文阐述了焦虑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引发焦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堂焦虑 低水平外语学习者 感知
下载PDF
韩国汉语习得者普通话声调感知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红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观察韩国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在识别普通话四声时的脑偏侧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任意抽取30例以韩语为母语的韩国汉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是22.96±2.62岁,根据韩国汉语习得者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分为24个月以内... 观察韩国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在识别普通话四声时的脑偏侧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任意抽取30例以韩语为母语的韩国汉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是22.96±2.62岁,根据韩国汉语习得者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分为24个月以内、36个月以上两组。用双耳分听技术进行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的识别测试,统计元音音节四声识别的错误率。结果发现学习汉语24个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和"去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学习汉语36个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去声"和"上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阴平"感知的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笔者得出学习汉语24个月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在识别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阴平"和"去声"时显示出显著的右耳(大脑左半球)优势。36个月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的声调感知发展的结果是右耳(大脑左半球)感知"上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习得者 声调 脑偏侧化 双耳分听 感知能力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