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腐朽为神奇:顾颉刚“伪书移置说”的建立及其反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汤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98,共9页
古书考辨是顾颉刚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颉刚早在走上“疑古”之路后不久,便初步形成了“移置”的观念,但他正式将这一观念公之于众,则直接缘起于学界对其处理伪书方式的误解。所谓“伪书移置说”,即将“伪书”置于“作伪的时代”,使... 古书考辨是顾颉刚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颉刚早在走上“疑古”之路后不久,便初步形成了“移置”的观念,但他正式将这一观念公之于众,则直接缘起于学界对其处理伪书方式的误解。所谓“伪书移置说”,即将“伪书”置于“作伪的时代”,使之成为了解“作伪的时代”的“真书”。顾颉刚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建设性的学说,除了自觉接受了欧阳修、胡应麟、梁启超、杨鸿烈、钱玄同等人的“移置”观点外,更在于其以“历史的眼光”与“平等的眼光”对“伪书”进行了审视。因此,此说提出之后,深化了学界对“伪书”的认识,推进了近代古书考辨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古书考辨 伪书移置说 古史层累说
原文传递
从后现代史学论顾颉刚层累说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2
作者 蔡振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23,共10页
顾颉刚在1923年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观点后,在史学界引起两次批判,这两次批判多将顾颉刚视为是“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顾颉刚层累说与后现代史学家海登·怀特的观点在理论上有相似性,所以层累说所受到... 顾颉刚在1923年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观点后,在史学界引起两次批判,这两次批判多将顾颉刚视为是“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顾颉刚层累说与后现代史学家海登·怀特的观点在理论上有相似性,所以层累说所受到传统史学家的质疑,也常与后现代史学遭受的批判有相同之处。虽然顾颉刚有许多与后现代史学相近的看法,但他相信各个时代所建构的历史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意识”,由此可以建立一种“近真”的历史,从而也比后现代史学更能维护史学研究的尊严。从当代史学史的发展而言,顾颉刚的观点早于西方的后现代史学,这不但表现了中国史学见解的自主性,也更早地将中国史学带入了当代的研究趋势之中。因此,层累说可说是让中国的史学界比西方更早接受了后现代史观的冲击,也让传统的史学家借之反思而可顺接后现代史观所引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层累说 疑古学派 后现代史学 海登·怀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