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三种藓类植物及其土壤基质的重金属元素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江洪 张朝晖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615,共6页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三种苔藓植物体及其土壤中Au、Ca、Mg、Cu、Pb、Tl、Zn、Hg八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并对植物体与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及植物对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金矿区生长的苔藓体内金属元素...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三种苔藓植物体及其土壤中Au、Ca、Mg、Cu、Pb、Tl、Zn、Hg八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并对植物体与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及植物对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金矿区生长的苔藓体内金属元素普遍比较高,其体内金属元素含量的顺序与土壤中的金属元素的顺序基本一致。不同物种植物体对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却有较大的差异。Mg-Hg在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正相关,Au-Zn、Tl-Cu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正相关。皱叶毛口藓和芽孢银藓对Au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它们在该地区对红土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红土型金矿 元素测定 富集系数 相关性 贵州
下载PDF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虞人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7,共10页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在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1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 ̄2,矿体厚1.2~41.2m,A...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在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1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 ̄2,矿体厚1.2~41.2m,Au品位(1.1~7.6)×10 ̄(-6)。矿石氧化程度高,金主要呈游离态次显微金形式存在。成矿控制因素主要受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环境和松散层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化原岩及下伏或附近基岩中的原生金矿体、具金矿化或金异常的含金地质体。矿床形成是表生风(红土)化作用的结果,为风化残积成因红土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风化型
下载PDF
老万场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履安 《贵州地质》 2000年第1期18-26,共9页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揭示的与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有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对老万场金矿的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行了讨论 ,阐述了成矿 (成土 )过程中Au和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本类红土型金矿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指...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揭示的与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有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对老万场金矿的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行了讨论 ,阐述了成矿 (成土 )过程中Au和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本类红土型金矿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指出了喀斯特红土化作用在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成土过程中对红土型金矿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 老万场 金矿床
下载PDF
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履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8-637,共10页
对贵州西南部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与相关岩石(矿石)和喀斯特红土等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阐明了矿床的各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追溯了矿床的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本类红土型金矿的物质来源是高硅质(石英... 对贵州西南部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与相关岩石(矿石)和喀斯特红土等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阐明了矿床的各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追溯了矿床的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本类红土型金矿的物质来源是高硅质(石英)、富铁质(黄铁矿等)的富金矿(岩)石;具有Au-As-Sb-Hg-Tl-W-Ag-Ba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卡林型金矿十分相似,是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演化的产物。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红土型金矿矿石一般具有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产物和喀斯特红土的混合特征。其成矿成土过程是:上覆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之上的卡林型金矿在喀斯特作用下,崩塌、垮塌堆积于喀斯特负地形的容矿系统中,除原始矿体的风化成土外,同时伴随掺合混合着喀斯特红土化作用。此种作用使矿石具有红土的特征,还对原始金矿的金品位具有稀释或贫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地球化学 红土化作用 贵州 成因
下载PDF
贵州晴隆沙子锐钛矿矿床与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的成矿差异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敏 聂爱国 张竹如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130,共5页
黔西南有些地段的大厂层——金矿源岩残存裸露于地表的古喀斯特洼地中,第四纪强风化作用导致矿源岩中金元素富集,形成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贵州晴隆沙子一带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顶部形成古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洼地,在低温、低压、弱碱性... 黔西南有些地段的大厂层——金矿源岩残存裸露于地表的古喀斯特洼地中,第四纪强风化作用导致矿源岩中金元素富集,形成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贵州晴隆沙子一带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顶部形成古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洼地,在低温、低压、弱碱性水体中锐钛矿晶出被玄武质黏土及褐铁矿等吸附,形成锐钛矿矿床。大厂层——金矿源岩覆盖于锐钛矿体之上,使已形成的锐钛矿得以保存。同时,玄武质黏土、玄武岩残块等,阻碍上覆大厂层——金矿源岩以下的喀斯特进一步发育,使其大厂层——金矿源岩风化不彻底,导致金不富集,仅表现为弱矿化,不能形成红土型金矿床,这就是导致两者成矿差异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矿床 红土型金矿床 成矿差异性 峨眉山玄武岩 黔西南
下载PDF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帮飞 王庆飞 +1 位作者 刘琰 徐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红土型金矿床是原生金矿化遭受红土化作用改造所形成的一种表生金矿床,包括“红色粘土型”和“铁帽型”金矿床。中国红土型金矿以风化再造型为主,受气候影响而主要分布在南方,并与岩金成矿系列分布基本一致。风化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 红土型金矿床是原生金矿化遭受红土化作用改造所形成的一种表生金矿床,包括“红色粘土型”和“铁帽型”金矿床。中国红土型金矿以风化再造型为主,受气候影响而主要分布在南方,并与岩金成矿系列分布基本一致。风化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环境时空变化整体受风化强度控制,其风化作用早期呈中碱性、晚期呈酸性,风化壳下部偏碱性、还原,顶部偏酸性、氧化的特点。典型矿床因子分析揭示,红土型金成矿作用可分为氧化和水解两个阶段。氧化阶段风化较弱,基岩释放大量碱性离子,使成矿流体保持中性,金溶解并主要以Au(S2O3)23-形式迁移;水解阶段风化较强,硅酸盐矿物发生脱碱去硅作用,随着大气降水不断参与,成矿流体性质由中碱性缓慢过渡到中-酸性条件,金以胶体或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迁移。金一般在风化壳下部富集,表生矿物吸附、氧化还原界面处被Fe2+、Mn2+还原以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都能促使金的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成矿作用 成矿环境 金富集
下载PDF
贵州老万场金矿石灰岩与红土矿体土壤结皮中苔藓植物种类及群落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文云 张朝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4-247,共4页
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属是一种喀斯特崩塌堆积型金矿,经长期的破坏性开矿活动,使得大量石灰岩出露于地表,并形成了新型的石漠。在这样的干燥地区,苔藓植物已经成为主要的土壤结皮植被类群。为了探索红土型金矿区苔藓植物土壤结皮特征,2... 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属是一种喀斯特崩塌堆积型金矿,经长期的破坏性开矿活动,使得大量石灰岩出露于地表,并形成了新型的石漠。在这样的干燥地区,苔藓植物已经成为主要的土壤结皮植被类群。为了探索红土型金矿区苔藓植物土壤结皮特征,2007年8月对贵州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石灰岩和红土矿体表面苔藓植物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全面调查和实验室仔细鉴定,发现老万场红土型金矿石灰岩和红土矿体表面共有苔藓植物10科23属35种,没有发现苔类植物;石灰岩上有5科11属16种,红土型金矿上有5科20属26种,这两个区域有6个相同的属,7个相同的种;丛藓科种类是石灰岩和红土矿体表面上主要的土壤结皮藓类植物;石灰岩和红土矿体表面的土壤结皮藓类植物的属种相似性都比较低;石灰岩土壤结皮藓类群落都为纯群落,红土矿体表面多为混生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土壤结皮 石灰岩 红土金矿
下载PDF
湘南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洪金益 杜智明 +1 位作者 陆术华 谢国柱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511-515,共5页
以洪水塘红土型金矿为例,研究了湘南地区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认为湘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产在矿化集中区的富含金的原岩、干湿分明的气候条件和以缓慢上升为主的块断构造差异运动的大地构造背景等条件,对形成红土型金矿都是很有利的。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红土型金矿 金矿床
下载PDF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4
9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4 位作者 罗泰义 杨竹森 李红阳 陶琰 谱传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剖面中常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研究表明 ,K2 O、Fe2 O3 、Al2 O3 在剖面中的变化一致 ,呈双峰曲线变化 ,即在坡积带稍有富集、在残积带明显富集 ;而SiO2 与铁、铝等在剖面中的变化相反。红色粘土与矿区地层和矿化蚀变岩...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剖面中常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研究表明 ,K2 O、Fe2 O3 、Al2 O3 在剖面中的变化一致 ,呈双峰曲线变化 ,即在坡积带稍有富集、在残积带明显富集 ;而SiO2 与铁、铝等在剖面中的变化相反。红色粘土与矿区地层和矿化蚀变岩的常量元素对比分析表明了红色粘土可能来源于地层和矿化蚀变岩。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常量元素与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K2 O、Fe2 O3 、Al2 O3 在红色粘土中为共生元素 ;金的富集主要受红色粘土中褐铁矿和伊利石的吸附影响。红土化参数分析说明了红色粘土剖面经历两次红土化作用 ,残积带相对于其它带经受过较强的红土化作用 ,但整个红色粘土剖面遭受的红土化作用不强 ,红土化程度低 ,仅处于粘土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常量元素 地球化学 红土化参数
下载PDF
云南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志群 《黄金地质》 1998年第2期27-32,共6页
云南省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新生代处于强烈而快速的抬升期,古气候、古地貌变化大,与之相关的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呈现出许多特殊性,表现出风化剖面完整度差、成熟度低、厚度较薄以及对基岩含金建造依存度高等特... 云南省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新生代处于强烈而快速的抬升期,古气候、古地貌变化大,与之相关的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呈现出许多特殊性,表现出风化剖面完整度差、成熟度低、厚度较薄以及对基岩含金建造依存度高等特点。云南红土型金矿分岩控、层控和构控三种类型,风化剖面多呈五层结构,矿床规模与风化壳规模呈正消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地质特征 金矿床 红土型
下载PDF
黔西南红土型金矿硬叶小金发藓对几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洪 张朝晖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3-488,共6页
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黔西南红土型金矿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C.Muell.)Dozy)植株及其土壤中的Au、Pb、Cu、、Zn、Ca、Mg、Hg和As等8种金属元素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植物对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硬叶小金发藓体内... 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黔西南红土型金矿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C.Muell.)Dozy)植株及其土壤中的Au、Pb、Cu、、Zn、Ca、Mg、Hg和As等8种金属元素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植物对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硬叶小金发藓体内的金属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对不同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具有较大的差异,Ca-Mg呈极显著正相关,Cu-Zn、Hg-As呈显著正相关。该植物对Hg和As均具有强烈的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硬叶小金发藓 红土型金矿 金属元素 贵州
下载PDF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晓曼 施玉娇 《矿产与地质》 2016年第2期193-197,共5页
老挝班康姆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安山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处并受断裂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硫化物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原生金矿化附近的残坡积红土型金矿化。红土型金矿化主要呈带状或似层状产出于第四系红土层中。研究认为,本区红土型金矿... 老挝班康姆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安山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处并受断裂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硫化物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原生金矿化附近的残坡积红土型金矿化。红土型金矿化主要呈带状或似层状产出于第四系红土层中。研究认为,本区红土型金矿化主要为原生金矿受物理风化作用而形成的残坡积再生改造型金矿,成矿过程主要受原生金矿化及红土化作用控制,并结合地质、化探特征在本区圈出7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班康姆 老挝
下载PDF
湖北蛇屋山金矿床含金碳酸盐岩风化成矿过程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帮飞 江少卿 周迎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1-369,共9页
为阐述含金碳酸盐岩的风化成土过程,以湖北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床为例,系统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从风化壳腐泥层→杂色粘土带,碱金属、FeO、MnO、有机碳(Morg)、稀土元素(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等元素,以及钾长石、... 为阐述含金碳酸盐岩的风化成土过程,以湖北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床为例,系统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从风化壳腐泥层→杂色粘土带,碱金属、FeO、MnO、有机碳(Morg)、稀土元素(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等元素,以及钾长石、斜长石和黄铁矿等矿物的含量逐渐降低。质量平衡计算表明,风化过程中Si、Fe、Al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溶解在流体中的碱金属亦会在风化壳特定层位富集,形成自生粘土矿物。研究认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与金迁移富集均受风化强度制约。早期氧化阶段,风化较弱,以黄铁矿氧化和碳酸盐岩溶解,Ca、Mg大量淋失为特征,环境显中碱性,金以硫代硫酸盐络合物形式迁移。晚期水解阶段,风化较强,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导致不溶硅酸盐矿物水解,伴随着硅酸盐矿物中K、Na等碱金属的进一步淋失和高岭石的生成;最终,风化彻底时,粘土矿物中SiO2和Al2O3发生分离,形成典型的红土。此阶段,环境从中碱性缓慢过渡到中酸性,金以胶体或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迁移。金沉淀富集主要与表生矿物吸附和岩-土界面附近被大量Fe2+、Mn2+还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风化 腐泥层 红土型金矿 蛇屋山
下载PDF
广西龙塘金矿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先学 卢峦峰 《黄金地质》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龙塘金矿位于右江再生地槽西大明山隆起与钦州残余地槽十万大山断陷的交界地带,受NE或NNE向次级断裂和碳酸盐岩与火山熔岩的接触带联合控制,矿床产于断裂带靠近火山熔岩一侧的风化带中,硅化及褐铁矿化显著。该区金矿不属典型的"红... 龙塘金矿位于右江再生地槽西大明山隆起与钦州残余地槽十万大山断陷的交界地带,受NE或NNE向次级断裂和碳酸盐岩与火山熔岩的接触带联合控制,矿床产于断裂带靠近火山熔岩一侧的风化带中,硅化及褐铁矿化显著。该区金矿不属典型的"红土型",属断裂破碎带蚀变火山岩型。矿石主要由含褐铁矿的氧化矿石(所谓的红土型金矿)组成,氧化深度大于80m,矿床规模达中型以上。断裂、下三叠统北泗组火山岩及不同时代的碳酸盐岩为区域主要控矿要素,三者共存时,断裂接触部位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和绿泥石化是含Au矿体或矿化体存在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特征 区域找矿 红土 广西
下载PDF
贵州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体内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洪 张朝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077-4079,4148,共4页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区土壤和5种苔藓植物中Au、Ti、Hg、As、Cu、Zn、Ca、Mg、Pb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矿区土壤受到重金属As、Hg的污染且含量较高;植物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为Ca>Mg>H...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区土壤和5种苔藓植物中Au、Ti、Hg、As、Cu、Zn、Ca、Mg、Pb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矿区土壤受到重金属As、Hg的污染且含量较高;植物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为Ca>Mg>Hg>Zn>As>Pb>Cu>Au>Ti。经体内富集系数分析发现狭叶葫芦藓(Funaria attenuata)、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卵蒴丝瓜藓(Pohlia proligera)和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对Hg和As元素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对5种苔藓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相关分析,得到Ti-Hg在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上具有协同作用,Cu-As则具有拮抗作用。这5种苔藓植物对红土型金矿上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吸收富集能力,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重建、综合治理非常有前景的适宜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富集 红土型金矿 贵州省
下载PDF
风化作用元素迁移与金富集机制研究——以国内外典型红土型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帮飞 邓军 +1 位作者 王庆飞 周应华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2,共4页
以国内外典型红土型金矿床为例,采用质量平衡和地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风化作用元素迁移与金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元素迁移与风化强度有关。风化作用较弱时,以淋滤FeO、MgO、CaO、Na2O、K2O等组分为主;风化作用较强时,A l2O3、Fe2O3、S... 以国内外典型红土型金矿床为例,采用质量平衡和地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风化作用元素迁移与金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元素迁移与风化强度有关。风化作用较弱时,以淋滤FeO、MgO、CaO、Na2O、K2O等组分为主;风化作用较强时,A l2O3、Fe2O3、SiO2亦发生大量迁移。Au富集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Au从载金矿物中活化后被表生矿物吸附,随着其它组分的淋失而逐步残余富集;其二,Au随FeO、MgO、CaO、Na2O、K2O等组分一起淋滤,而在风化壳下部被低价铁锰离子还原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作用 红土型金矿 质量平衡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哀牢山浅变质岩带红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依林 郭晓东 +2 位作者 袁仕松 张栋 杨拴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6,共5页
哀牢山浅变质岩带分布于哀牢山深大断裂与九甲—安定深大断裂之间的古生界与中生界地层中,哀牢山金矿带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金矿床(点)均产于其中,金矿类型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但近年来,相继发现了一批红土型金矿。哀牢山浅变质岩带... 哀牢山浅变质岩带分布于哀牢山深大断裂与九甲—安定深大断裂之间的古生界与中生界地层中,哀牢山金矿带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金矿床(点)均产于其中,金矿类型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但近年来,相继发现了一批红土型金矿。哀牢山浅变质岩带基岩的含金丰度值高,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异常强烈,而地壳抬升保持相对平稳,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在地形平缓的山间盆地、低山、丘陵、准平原、喀斯特地貌单元中红色粘土富集,是红土型金矿成矿的有利地区。岩带南段相对于北段红土型金矿成矿条件更加有利,找矿更有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浅变质岩带 红土型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下载PDF
贵州省晴隆-安龙金矿矿山环境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成 申娴达 +1 位作者 何其才 刘勇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安龙地区主要贵州"红土型"金矿的主要产区,也是贵州省湿法炼金的主要生产基地,区内金矿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乃至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当地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产生很多环境地质问...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安龙地区主要贵州"红土型"金矿的主要产区,也是贵州省湿法炼金的主要生产基地,区内金矿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乃至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当地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产生很多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矿渣、废渣等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该地区矿山有害废物种类、含量变化范围和污染程度及分布,通过对调查区42件矿渣、废渣所含As、Sb、Hg及73件浸出液中As、Sb、Hg、CN-、S2-有害元素分析,确定晴隆、兴仁、安龙各调查区存在的主要的有害元素及污染程度,根据综合污染指数(GTi)划分出中度、轻度污染区域,提出今后该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建议和有待研究的环境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金矿矿山废物 有害元素 综合污染指数(GTi) 单项污染指数 污染程度
下载PDF
红土型金矿石浸出剂的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裕中 《黄金》 CAS 2001年第5期31-34,共4页
根据氰化法和水氯化法对红土型金矿石浸金试验结果 ,论证红土型金矿石浸出剂的合理选择 。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床 浸出剂 氰化法 水氯化法 金矿石
下载PDF
嘉鱼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尾渣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本杰 孙满林 陶长才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嘉鱼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尾渣资源十分丰富,将其变废为宝需加强综合利用探索研究,依据资源特性探讨二次开发综合利用的可行途径:一是探明尾矿资源,开展二次提金试验;二是依据尾渣特性开展制砖工艺探索;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尾渣 资源开发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