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骨肿瘤27例供血动脉的血管造影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玮 王伟中 +3 位作者 陈莹 段克修 易敏 蒋玲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研究骶骨肿瘤DSA下供血动脉情况。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间27例骶骨肿瘤患者被纳入该观察,所有患者均行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骶正中动脉、腰动脉造影,记录供血动脉的起源及分支。结果 27例骶骨肿瘤供血动脉:骶正中动脉20例... 目的研究骶骨肿瘤DSA下供血动脉情况。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间27例骶骨肿瘤患者被纳入该观察,所有患者均行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骶正中动脉、腰动脉造影,记录供血动脉的起源及分支。结果 27例骶骨肿瘤供血动脉:骶正中动脉20例(20支),骶外侧动脉22例(36支),髂腰动脉18例(27支),腰动脉10例(15支)支,臀下动脉3例(3支)、臀上动脉2例(2支)。结论本组所见骶骨肿瘤血供主要来自骶正中动脉、骶外侧动脉、髂腰动脉、腰动脉,臀下、臀上动脉供血少见,少见供血动脉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骶正中动脉 骶外侧动脉 髂腰动脉 腰动脉 供血动脉
下载PDF
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在腰骶椎不稳定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钟桂午 王珊 +3 位作者 张发惠 宋一平 王国文 胡万华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骶椎不稳定的新术式。方法:在对骶外侧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骶部不稳定患者25例。结果:随访1~5年,全部病例均植骨融合成功,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目的:探讨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骶椎不稳定的新术式。方法:在对骶外侧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骶部不稳定患者25例。结果:随访1~5年,全部病例均植骨融合成功,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位植骨融合治疗腰骶部不稳定,创伤小,融合率高,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新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外侧血管蒂髂骨瓣 腰骶椎 手术治疗 骨折 解剖学
原文传递
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解剖和多普勒超声探测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陈捷 姜立新 +2 位作者 吴蕾 张桂筠 倪才方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旨在证实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是骶髂关节背侧的供血动脉,应用多普勒超声探测该血管的正常血流动力学表现。方法对一具尸体进行解剖,明确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来源、分支及其供血区。再对50名志愿者行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多普勒... 目的旨在证实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是骶髂关节背侧的供血动脉,应用多普勒超声探测该血管的正常血流动力学表现。方法对一具尸体进行解剖,明确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来源、分支及其供血区。再对50名志愿者行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多普勒超声探测,测量其血流动力学数据,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比较不同性别间和左右两侧间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PSV、EDV和RI。由两位超声科医师对30名志愿者进行重复测量,分析测量值的可重复性。结果在解剖的尸体标本中,骶外侧动脉发出第一背侧支,经第一骶前孔由骶后孔穿出,随后发出分支进入骶骨外侧滋养孔。50名志愿者的100根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均成功被探测到,其频谱呈高阻单向波形。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PSV为(29.3±4.1)cm/s,EDV为(5.3±1.1)cm/s,RI为0.82±0.04。男、女性志愿者间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PSV、EDV和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志愿者左、右两侧间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PSV、EDV和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位医师测得的:PSV、EDV和RI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0和0.88,Bland-Altman图显示,除1名志愿者测得的PSV外,两位医师对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血流动力学测量值的差值均位于95%的一致性界限内,表明两位医师的测量值的可重复性较好。结论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是骶髂关节背侧的供血动脉,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探测该血管血流动力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骶外侧动脉 解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