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小说中的外星叙事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翼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69,共8页
晚清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有关外星的叙述。外星叙事的出现虽然与中国观星传统有关,但与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播关系更紧密。近代天文学知识打开了晚清小说认识外星的新角度,使它们能从科学、幻想和理想等多重维度叙述外星,赋予外星不同于传... 晚清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有关外星的叙述。外星叙事的出现虽然与中国观星传统有关,但与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播关系更紧密。近代天文学知识打开了晚清小说认识外星的新角度,使它们能从科学、幻想和理想等多重维度叙述外星,赋予外星不同于传统的审美形态和象征意义。以外星为参照,晚清小说形成了对于地球的新观感,通过建构外星与地球的关系,把“宇宙”打造成为再塑“中国”的另一个空间。晚清小说忧虑外星可能带给地球的影响,经常叙述外星碰撞地球引发末日事件,以抒发蕴希望于绝望的危机情绪。小说中的外星叙事既反映了科学知识在晚清输入中国的历史事实,也体现出知识者在新旧时代交汇时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外星叙事 地球 现代知识
下载PDF
论晚清小说聚焦物与刻板形象呈现——以“眼镜”为例
2
作者 赵毓龙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晚清小说,尤其是谴责小说,其所聚焦的人物多有"刻板形象"特征。在对应形象的符号系统中,总能看到一些常规而抢眼的聚焦物,它们标识着社会集体对某类人群形象的偏见性预设。小说家经常利用这种预设,对聚焦物作艺术提炼与加工,... 晚清小说,尤其是谴责小说,其所聚焦的人物多有"刻板形象"特征。在对应形象的符号系统中,总能看到一些常规而抢眼的聚焦物,它们标识着社会集体对某类人群形象的偏见性预设。小说家经常利用这种预设,对聚焦物作艺术提炼与加工,以表达讽刺,甚至批判。"眼镜"就是典型的一例。在"旧式文人""府道官员""时髦人物"等形象中,对应的"老光眼镜""墨晶眼镜""金丝眼镜"经常作为主要聚焦物出现,无论静态形式(如服饰组成部分),还是动态形式(如场景中短时内显见的动作),都可见到作者借刻板形象符号来构造人物和表达思想的匠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谴责小说 聚焦物 刻板形象 日常物象 眼镜
下载PDF
清末小说疾病叙事的形态、特征与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晋海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8,共8页
疾病叙事是清末小说家现实关怀的即物表达,他们或专注于疾病的治疗实践,或现身于治愈效果的宣传,或沉思于治愈之后生发的种种问题,呈现出多元的主题形态。这类小说以"疾病的发现"这一现代视野,把疾病与国民改造相关联,进而以&... 疾病叙事是清末小说家现实关怀的即物表达,他们或专注于疾病的治疗实践,或现身于治愈效果的宣传,或沉思于治愈之后生发的种种问题,呈现出多元的主题形态。这类小说以"疾病的发现"这一现代视野,把疾病与国民改造相关联,进而以"疾病最终必将治愈"的未来意识,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性特征。围绕诊断与治疗所展开的叙事以及由此所确立的民众被治疗的思考维度,他们更强调医生的价值,相对忽略了病人的体验,形成了"医生-病人"的认知模式。这类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消闲娱乐的写作取向,它们所包蕴的唤醒民众的现代主题,对后世具有现实批判精神的小说创作也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小说 疾病叙事 主题形态 现代特征 认知结构
原文传递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叙事及其表现形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仁慧 高有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晚清小说的新女性叙事主要有女学生、女医者和女志士三种类型。女学生主要在学堂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与传统女性相比,她们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女医者在医生—病人的二元结构中居于主动的位置,她们能看到“疾病”的根... 晚清小说的新女性叙事主要有女学生、女医者和女志士三种类型。女学生主要在学堂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与传统女性相比,她们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女医者在医生—病人的二元结构中居于主动的位置,她们能看到“疾病”的根源,并主动施以疗救。女志士期望在国家危亡之际,能够像男性一样肩负起救国的责任,往往以反抗朝廷与创办实业为志业。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叙事既是她们事迹的历史记录,也是对她们积极参与改造国家与社会的颂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新女性叙事 女学生 女医者 女志士
下载PDF
晚清小说的图书馆书写及其现代意义
5
作者 张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近代藏书方式的变迁是晚清知识转型的一个表征。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晚清士人的求知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文学表达。20世纪初,图书馆开始成为小说的表现对象。围绕藏书、编目、读者,晚清小说通过图书馆书写亦真亦幻、亦实亦虚地... 近代藏书方式的变迁是晚清知识转型的一个表征。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晚清士人的求知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文学表达。20世纪初,图书馆开始成为小说的表现对象。围绕藏书、编目、读者,晚清小说通过图书馆书写亦真亦幻、亦实亦虚地讨论了知识的源流、秩序与功能等问题,以矛盾和抵牾的方式留存了晚清知识转型的诸多面相。这种书写包蕴了晚清士人驳杂的知识经验、知识体系与知识观念,从对象、体验、观念等层面丰富了晚清小说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图书馆书写 知识转型
下载PDF
英语世界晚清小说研究中性别建构及其现代意义
6
作者 方頠玮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8,共8页
海外汉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晚清小说现代性进行探究。性别建构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视角。性别建构涉及到伦理权力问题,身份重构问题,这些也是观照晚清小说性别建构的重要视域。性别建构充分表达了个人主体意识,展现出主观能动性。而这些... 海外汉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晚清小说现代性进行探究。性别建构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视角。性别建构涉及到伦理权力问题,身份重构问题,这些也是观照晚清小说性别建构的重要视域。性别建构充分表达了个人主体意识,展现出主观能动性。而这些,也体现出晚清小说性别建构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建构 现代意义 晚清小说 海外汉学家
下载PDF
晚清侦探小说译本中的文言文体流变——以A Study in Scarlet的六个文言译本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波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4期3-10,共8页
在中国近代文学由雅趋俗的整体趋向下,晚清域外小说译介中的文言译本仍占据优势地位。其中侦探小说A Study in Scarlet便有多达六个文言译本,可谓考察晚清小说译本中文言文体流变的典型切入点。据察,域外侦探小说的文言译本以其高度圆... 在中国近代文学由雅趋俗的整体趋向下,晚清域外小说译介中的文言译本仍占据优势地位。其中侦探小说A Study in Scarlet便有多达六个文言译本,可谓考察晚清小说译本中文言文体流变的典型切入点。据察,域外侦探小说的文言译本以其高度圆熟的文体系统(包含文体形式与文体制度等)在翻译过程中消化了大量域外文学观念、技法、语法等,并以“欧化文言”为标志,完成了中国文言小说体式在外来文学冲击中的自我整合与翻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文言译本 文体 侦探小说 欧化文言
下载PDF
杨味西及其《时新小说》的插图、结构与主题——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参赛作者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达兑 《江汉学术》 2013年第5期99-104,共6页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不久,傅兰雅便在各大报纸上征求"时新小说",旨在袪除时文、鸦片、缠足三弊。傅氏收得的一百六十二部手稿,失落了一百多年。这是晚清文学史的著名公案。最近这些作品被发现,并影印出版。然而,参赛作者...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不久,傅兰雅便在各大报纸上征求"时新小说",旨在袪除时文、鸦片、缠足三弊。傅氏收得的一百六十二部手稿,失落了一百多年。这是晚清文学史的著名公案。最近这些作品被发现,并影印出版。然而,参赛作者生平大多无考,给进一步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些原稿展开了一系列考证,其中之一便是考证参赛并获奖的作者杨味西及其作品《时新小说》。一是考证杨味西的生平,并举其文章以知人论世;二是从插图、结构和中西对比的主题等三个方面讨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兰雅 杨味西《时新小说》 新趣小说 晚清小说
下载PDF
晚清小说的群体关怀
9
作者 贺根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梁启超等的“小说界革命”引发社会对群治的普遍关注;时代的变革,科考废止和新学制的设立,促使晚清小说的创作和阅读队伍发生新变。小说杂志的勃兴,为晚清小说的群体关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以群治为指归的报刊舆论圈和白话文运动,... 梁启超等的“小说界革命”引发社会对群治的普遍关注;时代的变革,科考废止和新学制的设立,促使晚清小说的创作和阅读队伍发生新变。小说杂志的勃兴,为晚清小说的群体关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以群治为指归的报刊舆论圈和白话文运动,使晚清小说呈现出群体关怀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关怀 晚清小说 新变 小说杂志
下载PDF
晚清小说中的旅行者及其文化观照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莉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晚清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旅行者,除了叙事功能的考虑,其意义在于,通过描绘旅行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旅行经历,来进行文化观照和反思,以此推动文化变迁。上海是晚清小说中的重要场域,小说家借由上海的西方异托邦镜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 晚清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旅行者,除了叙事功能的考虑,其意义在于,通过描绘旅行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旅行经历,来进行文化观照和反思,以此推动文化变迁。上海是晚清小说中的重要场域,小说家借由上海的西方异托邦镜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也对西方的城市文明有所批判。旅行者经历的乌托邦之旅,代表了晚清小说家面对社会和文化危机所构想的理想之境。然而,受制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个人认识以及时代背景,他们对未来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设计,不是回到中国传统的桃花源就是比照着西方社会先进的科技与物质文明进行虚构,其设想缺乏现实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旅行者 文化观照
下载PDF
晚清小说的欲望叙述与现代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頠玮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150,共5页
晚清小说产生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急速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形成了它不同寻常的面貌。其特有的欲望叙述不仅表现为颠覆传统的"过度之经济",而且其"女性想象"和"城市书写"都带有强烈的现... 晚清小说产生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急速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形成了它不同寻常的面貌。其特有的欲望叙述不仅表现为颠覆传统的"过度之经济",而且其"女性想象"和"城市书写"都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欲望叙述 过度之经济 女性想象 城市 现代性
下载PDF
晚清广东小说中疍民形象的转变
12
作者 梁致远 《肇庆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在清中前期,小说中的疍民形象既有仙风道骨的侠女,也有凶残嗜杀的盗匪。而在晚清小说中,疍民一方面以“花艇”和“咸水妹”闻名,形象逐渐软化,不再“凶恶”;另一方面也乘上了民族革命的东风,摇身一变成为南宋遗民和革命先锋。这既是疍... 在清中前期,小说中的疍民形象既有仙风道骨的侠女,也有凶残嗜杀的盗匪。而在晚清小说中,疍民一方面以“花艇”和“咸水妹”闻名,形象逐渐软化,不再“凶恶”;另一方面也乘上了民族革命的东风,摇身一变成为南宋遗民和革命先锋。这既是疍民族群传说与革命小说家宣传需要的完美结合,也是疍民的游民性与革命党人的气质融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疍民 晚清小说 广东
下载PDF
论四川宣讲小说集群之成因及特征
13
作者 冯尉斌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4-101,共8页
晚清宣讲小说是以康熙《圣谕十六条》为旨归,阐发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文本。四川宣讲小说产生于晚清四川境内,具有空间聚集、时间集中和创作主体意愿趋同的“集群性”。究其成因,有四川文化空间上的封闭性和趋同性,顺应晚清“圣谕”宣讲... 晚清宣讲小说是以康熙《圣谕十六条》为旨归,阐发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文本。四川宣讲小说产生于晚清四川境内,具有空间聚集、时间集中和创作主体意愿趋同的“集群性”。究其成因,有四川文化空间上的封闭性和趋同性,顺应晚清“圣谕”宣讲“普适性”的改革和小说编创者强烈的、一致的著述意愿等方面。集群的四川宣讲小说有其独特性,表现为保留大量的四川方言俗语和民俗资料;保留案头阅读之外的说唱艺术价值;存在不同作品间互相摘录、援引或改编、重写同一故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宣讲小说 圣谕宣讲 晚清小说 集群性
下载PDF
清末新小说中的“假维新”现象平议
14
作者 郭继宁 郑丽丽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清末新小说关于维新的负面描写,对于我们习见的正史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更有助于历史真相的还原。新小说中的"假维新"现象不仅坐实了导致守旧派对维新派攻击的口实,而且"公德-私德"之于政治伦理的意涵也隐现其中。
关键词 清末新小说 假维新 互文性
下载PDF
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清代蒙古族少女形象--宣鼎小说《夜雨秋灯录》的复仇与报恩母题
15
作者 王立 李雪纯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41,共9页
晚清宣鼎小说《夜雨秋灯录》写蒙古族少女龙梭三娘,因父遭陷流落江湖,得江翁助,与未婚夫团圆。三娘求助蒙古公主,为江翁之子脱罪。故事为多母题的分解与组合,女主人公能深谋远虑,运用蒙古语的语言技能,获公主信任。小说写她具有危机意识... 晚清宣鼎小说《夜雨秋灯录》写蒙古族少女龙梭三娘,因父遭陷流落江湖,得江翁助,与未婚夫团圆。三娘求助蒙古公主,为江翁之子脱罪。故事为多母题的分解与组合,女主人公能深谋远虑,运用蒙古语的语言技能,获公主信任。小说写她具有危机意识,关注外界信息,用心结识公主,而公主豪侠仗义助其实现正义复仇。龙梭三娘形象来自明代小说《西洋记》。龙梭意象带有女性意味,预示超凡化龙腾飞的命运。宣鼎小说具有文化融合中的人性(亲情、友情与同情心等)、伦理规则(血亲复仇、报恩诚信等)指向,彰显了个体生命存在状态与家国间的有机联系,在复仇(报恩)母题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如跨域报家仇、入深山猎巨鸟怪兽以报恩等,是民国还珠楼主等武侠小说题材蓝本之一。小说跨民族、跨文化的侠义“共同体”精神书写,具有当代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宣鼎 蒙古人形象 侠女复仇 文化融合
下载PDF
本土、异域、虚拟世界——清末民初小说的三重叙事空间
16
作者 纪兰香 《理论界》 2014年第11期66-70,共5页
纵观清末民初的小说,可以看到其叙事空间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是小说描写的国内本土空间的空前扩张;其次是小说广泛地拓展了国外异域空间;另外,小说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超现实的虚拟空间。这些精心设置和呈现的叙事空间,从文学史意义而... 纵观清末民初的小说,可以看到其叙事空间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是小说描写的国内本土空间的空前扩张;其次是小说广泛地拓展了国外异域空间;另外,小说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元的超现实的虚拟空间。这些精心设置和呈现的叙事空间,从文学史意义而言,不仅使得我国古代小说叙事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深入,而且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 异域 虚拟世界 清末民初小说 叙事空间
原文传递
晚清時期偵探小説的翻譯
17
作者 魏艷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421-449,共29页
本文通過分析三位譯者林紓、周桂笙以及周作人的譯作,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對晚清时期偵探小說的翻譯作出探討。分析的譯作包括魏易、林紓譯的《歇洛克奇案开埸》、周桂笙譯的《毒蛇圈》以及周作人譯的《玉蟲緣》。晚清时期的翻譯,無論是林... 本文通過分析三位譯者林紓、周桂笙以及周作人的譯作,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對晚清时期偵探小說的翻譯作出探討。分析的譯作包括魏易、林紓譯的《歇洛克奇案开埸》、周桂笙譯的《毒蛇圈》以及周作人譯的《玉蟲緣》。晚清时期的翻譯,無論是林紓和周作人所追求的古文的意境,還是周桂笙、吳趼人等採取的章回小說評點本的形式,都與中國傳統舊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同時,由於晚清时期面臨著列强侵略、國力衰退、新舊思想對立,偵探小說在時人當中的理解也體現出了這些時代精神,與原本西方偵探小說中强調的科學性和趣味性有一定區别,例如林紓翻譯的福爾摩斯故事特别認同罪犯的複仇主張,周作人則通過《玉蟲緣》的翻譯聯想到獲取财富手段要正當,周桂笙在《毒蛇圈》翻譯中宣場的父慈子孝的主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時期西方偵探小説翻譯 古文 林紓 周桂笙 周作人 福爾摩斯故事翻譯
下载PDF
想象的“禁忌”:神怪小说在晚清的中落、续衍及转换
18
作者 毛云欣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发源于本土的神怪小说传衍至晚清却迎来了它的“终结期”,一方面是书评家们对其犀利而直接的猛然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创作者们的“集体噤声”与刻意规避,由此形成了想象的“禁忌”。神怪小说中落的原因与科学话语的传入、义和团事件的爆... 发源于本土的神怪小说传衍至晚清却迎来了它的“终结期”,一方面是书评家们对其犀利而直接的猛然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创作者们的“集体噤声”与刻意规避,由此形成了想象的“禁忌”。神怪小说中落的原因与科学话语的传入、义和团事件的爆发以及小说界革命的倡导有关,但其自身的叙事特点与审美特性,以及中国本土巨大的接受惯性,又使得它从“彻底的终结”转向了“可能的再生”,并召唤小说家们开启重新利用传统神怪资源进行创作的新尝试。在通过“有意误读”或“故事新编”等方式重新获得接受的同时,晚清神怪小说亦在向新类型渗透转换的过程中,呈现出颇具现代意义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神怪小说 新小说
下载PDF
晚清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小说发展中的典范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仁敏 《出版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97-101,共5页
晚清商务印书馆的小说事业实绩卓著,不仅小说产销量第一,还创办了多种小说杂志,聚合了大批小说著译名家;其义利兼顾的小说经营理念,既策应了"小说界革命"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小说市场的繁荣;而其精明灵活的小说营销模式,更是... 晚清商务印书馆的小说事业实绩卓著,不仅小说产销量第一,还创办了多种小说杂志,聚合了大批小说著译名家;其义利兼顾的小说经营理念,既策应了"小说界革命"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小说市场的繁荣;而其精明灵活的小说营销模式,更是成为近代小说出版机构的成功典范。该馆留下的文化遗产,并不局限于出版众多的小说精品,其在小说稿酬、版权立法等现代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对推动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晚清小说 营销策略 制度建设
下载PDF
批评的理论视角变迁——晚清谴责小说研究的历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国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晚清谴责小说研究有四种批评模式:类型学批评、传统社会学批评、叙事学批评以及文化学批评。每种批评模式都体现出一定时代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和文化精神。晚清谴责小说的批评视角的变迁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的历时走向。
关键词 晚清谴责小说 批评模式 理论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