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与C_3/C_4植被类型转换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饶志国 陈发虎 +2 位作者 曹洁 张平中 张平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文章利用黄土高原西缘代表性的塬堡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估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地表植被中C3/C4植 物的相对丰度,指示出研究区域末次冰期几乎为纯粹的C3植物,而全新世为C3植物占优势的C3和C4混合植被类 型。温度是控制中国黄土高原C4... 文章利用黄土高原西缘代表性的塬堡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估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地表植被中C3/C4植 物的相对丰度,指示出研究区域末次冰期几乎为纯粹的C3植物,而全新世为C3植物占优势的C3和C4混合植被类 型。温度是控制中国黄土高原C4植物是否发生的关键性气候因素,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某“阈值 温度”控制了两种植被类型的存在。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于末次冰期,符合前人研究得到的认识。末次 冰期间冰段(MIS3)至盛冰期,土壤有机碳同位素为偏正变化趋势,符合现代C3植物本身随气候条件改变的碳同位 素组成变化。研究表明,利用黄土-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古气候变化研究,不能只将有机碳同位素简单的解 释为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在单一植被类型下,还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碳同位素组成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另外, 研究还说明,我国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同时段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可以不同,其变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趋势,因此, 简单将有机碳同位素偏正归因于夏季风增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西部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 C3/C4植物 全新世 末次冰期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地球气候系统的突变 被引量:20
2
作者 秦蕴珊 李铁刚 苍树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地球气候系统的突然变化是近年来地学研究的热点。取自极地冰芯、海洋沉积物和陆地的古气候记录表明 ,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 ,证明了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 :地球气候系统的突然变化是近年来地学研究的热点。取自极地冰芯、海洋沉积物和陆地的古气候记录表明 ,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 ,证明了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气候存在较大不稳定性这一基本事实。尽管末次间冰期以来这些数百年—千年时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成因和影响范围还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但已从诸如末次间冰期 ( MIS5e)中期的干冷事件、末次冰期的 Dansgaard- Oeschger旋回、Heinrich事件和 Younger Dryas事件以及发生在全新世冰后期的一些降温事件的研究中 ,获得对过去 1 30 ka来气候变化过程总体上的认识和理解。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介绍了有关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气候突变事件发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突变 末次间冰期 末次冰期 全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海斌 郭正堂 彭长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6-376,共11页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收支状况,对正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各国研究者利用不同方法对陆地碳储量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收支状况,对正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各国研究者利用不同方法对陆地碳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估算陆地碳储量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化。在末次间冰期5e阶段、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中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现在的130~150%、50~85%和105~130%。并且,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与气候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气候变化并非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陆地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末次间冰期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中期
下载PDF
Variations of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on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被引量:25
4
作者 CHEN Fahu RAO Zhiguo +2 位作者 ZHANG Jiawu JIN Ming MA Jiany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13期1593-1602,共10页
A high-resolution loess section i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Yuanbao Section, was sampled for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analyses.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isotope (δ13Corg) varied be- tween ?22.6‰ and ?27.5‰ ... A high-resolution loess section i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Yuanbao Section, was sampled for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analyses.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isotope (δ13Corg) varied be- tween ?22.6‰ and ?27.5‰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at the section. During the last interstadial, the δ 13Corg values were more negative than those in both early and late periods of the last glacial by 4‰. The iso- topic composition indicates a coupled response of the pure C3 plants to th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th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from the last interstadial to Last Glaicial Maximum (LGM) caused the organic carbon isotopes to be- come positive by 1.5‰―2.0‰. The amplitude of 4‰ in the δ 13Corg vari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should be mainly caused by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 Therefore, the δ 13Corg variations of the Yuanbao Sec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documented the large-amplitude fluctuation of the monsoon precipita- tion, which is estimated to be 250―310 mm more during the last interstadial than that in the LGM, and 100 mm more than that during early last glacial. The rapid changes of the monsoon precipitation on mil-lennial scale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have also been recorded in the isotopic variations in Yuanbao loess section. As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varies compli- catedly as shown in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t cannot be simply attributed to the abundances of C3 and C4 plants or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summer monsoon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成品冰 黄土高原 华西地区
原文传递
过去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丕远 葛全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地球系统的历史信息是评估全球变化的一项重要因素。前些年,过去气候研究中发现了气候的突然变化的现象,突变证据大多出现在冰期,或由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时期,并认为这是冰盖的成冰与溶解过程造成海水铅直运动的结果。近些年,过去... 地球系统的历史信息是评估全球变化的一项重要因素。前些年,过去气候研究中发现了气候的突然变化的现象,突变证据大多出现在冰期,或由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时期,并认为这是冰盖的成冰与溶解过程造成海水铅直运动的结果。近些年,过去气候研究还发现在间冰期中也出现突变。我国的历史文献、冰芯和沉积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恢复工作发现近2000年来中国气候明显存在着突变事件。因此,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即间冰期气候的稳定性问题。如果气候突变的证据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 冰期 阶段性变化
下载PDF
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区域性剖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晓 贾鑫 +2 位作者 饶志国 董广辉 张东菊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相对黄土高原东部地区而言,处于六盘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其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研究,不仅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剖面数量相对较少,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那样一致。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东南... 相对黄土高原东部地区而言,处于六盘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其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研究,不仅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剖面数量相对较少,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那样一致。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区的张家川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地层进行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得到的结果表明该剖面全新世古土壤的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相对末次冰期马兰黄土更为偏正,这一结果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数个剖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该区域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一步将张家川剖面的研究结果与陇西黄土高原其他几个研究剖面进行了对比,发现陇西黄土高原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情况要比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更加复杂,很可能在该区域内部还存在一些地区之间的差异,该区域东部和南部地区全新世相对于末次冰期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该区域西北部地区则很可能末次冰期至全新世都以C_3植物占绝对优势。由于大量现代C_3植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响应于降水量的变化,因此,来源于C_3植物为绝对优势植被的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古降水量的指示器,陇西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研究还值得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C3 C4植物 全新世末次冰期 张家川
原文传递
粒度揭示的末次间冰期以来长江中游风沙-风尘体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亚萍 贾玉连 +3 位作者 张智 彭学敏 凌光久 王朋岭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4-1332,共9页
对长江中游地区定山-太平断面上砂山砂与下风向5个黄土剖面黄土进行了详细的粒度分析,并与其他地区黄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粒度象和粒度参数特点显示赣北定山-太平断面砂山下风向的黄土状土为风积成土;(2)定山-太平断面的砂山砂-砂... 对长江中游地区定山-太平断面上砂山砂与下风向5个黄土剖面黄土进行了详细的粒度分析,并与其他地区黄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粒度象和粒度参数特点显示赣北定山-太平断面砂山下风向的黄土状土为风积成土;(2)定山-太平断面的砂山砂-砂山淤泥-黄土粒度特征的渐变过渡,指示了其沉积上的渐变过渡关系。结合区域各沉积相的年代序列认为,末次间冰期以来,长江河谷、漫滩等松散碎屑物在冬季风分选下,粗颗粒物质以砂山形式在其下风向不远处沉积,而剥离出的细颗粒物质则被颠扬到较远的下风向以黄土的形式堆积,从而在区域上形成一个以砂山砂和黄土为主的风沙-风尘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风尘沉积体系 粒度特征 末次冰期
原文传递
三门峡王官与武威沙沟黄土记录中的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期的暖性回返事件 被引量:12
8
作者 管清玉 潘保田 +3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均平 苏怀 李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河南三门峡王官剖面与甘肃武威沙沟剖面捕捉到了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时期发生于72 ka前后持续时间约为2 ka的一暖性回返事件,两剖面的冬、夏季风替代指标对该暖性回返事件的反应在时间上大致同步(其时间段约为71-73 ka,在71.4-72.1... 河南三门峡王官剖面与甘肃武威沙沟剖面捕捉到了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时期发生于72 ka前后持续时间约为2 ka的一暖性回返事件,两剖面的冬、夏季风替代指标对该暖性回返事件的反应在时间上大致同步(其时间段约为71-73 ka,在71.4-72.1 ka前后该暖性回返事件最强盛),暗示该暖性回返事件在东亚季风区可能是一普遍存在的气候突变事件.鉴于该暖性回返事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洋、陆地、冰芯记录中也有较普遍的反映,我们认为该事件很可能是一次发生于气候转型期的全球普遍存在的暖性突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次间冰期 末次冰期 暖性回返事件
下载PDF
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陆源沉积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对海平面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邹建军 石学法 +1 位作者 刘焱光 刘季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86,共12页
通过对日本海Ulleung盆地KCES-1岩心中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粒度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沉积物来源及其控制因素。结合地层年代模型,恢复了研究区48ka以来的古环境记录。结果显示,日本海Ulleung盆地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沉积物中主微量... 通过对日本海Ulleung盆地KCES-1岩心中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粒度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沉积物来源及其控制因素。结合地层年代模型,恢复了研究区48ka以来的古环境记录。结果显示,日本海Ulleung盆地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沉积物中主微量元素(Al、K、Fe、Mg、Na、Ti、Th、Sc、Rb、Sr、Cr、Co、Hf、Zr)含量普遍低于平均页岩。稀土元素丰度(ΣREE)为80~213μg/g,与长江、黄河及中国黄土接近,高于日本上地壳。球粒陨石标准化显示,沉积物中轻稀土显著富集,有显著的Eu负异常(0.6~0.8),Ce异常不显著。元素比值(La/Th、Th/Sc)及La/Th-Hf物源性质判别分析显示,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上地壳,母岩落入长英质源岩区。在11~18ka,主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与11~0ka及48~18ka有显著差异。海平面和全球气候变化是控制主微量元素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化学蚀变指数CIA(45~61)显示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程度较弱,18ka以前风化程度低于18ka以后风化程度,暗示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移。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末次冰期 古气候 日本海
下载PDF
低纬度西太平洋末次冰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粘土矿物特征及形成机制启示 被引量:13
10
作者 熊志方 李铁刚 +2 位作者 翟滨 万世明 南青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1-562,共12页
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 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结果表明,WPD-03孔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50%)和伊利石(39%),而绿泥石(8%)、高岭石(3%)含量极低.蒙脱石主要来源于海底基性火山物质的化学蚀变,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中国内陆干旱区和周边岛屿),风力输送是主要搬运途径,绿泥石也以陆源为主.伊利石/蒙脱石、蒙脱石丰度等指示硅藻席底部发生过显著的风尘输入增强过程,风尘携带的丰富硅和铁可能促进了Ethmodiscus rex的勃发,致使生物硅和有机碳大规模地输出到海底,形成硅藻席.同时,Ethmodiscus rex特殊的生态学特征及对海洋环境的特殊需求可解释其勃发对风尘输入的滞后响应."风尘输入有利硅藻席沉积"对全面认识硅藻席形成机制及正确理解硅藻席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modiscus rex硅藻席 粘土矿物 形成机制 风尘输入 西太平洋 末次冰期
原文传递
粒度端元揭示的芝罘剖面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黎武标 李志文 +3 位作者 王志刚 马泽源 王珍珍 梁丽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山东半岛北部芝罘剖面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124.9~62.85kaBP)层段由砂黄土、黄土、古土壤叠覆堆积组成。为获取反映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环境敏感粒组,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粒度数据进行反演,得出4个粒度端元。各端元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有... 山东半岛北部芝罘剖面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124.9~62.85kaBP)层段由砂黄土、黄土、古土壤叠覆堆积组成。为获取反映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环境敏感粒组,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粒度数据进行反演,得出4个粒度端元。各端元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峰谷变化,结合平均粒径及测年结果,认为CEM1与CEM2主要反映了末次间冰期间冰阶夏季风强盛,气候暖湿,古土壤发育的沉积环境;CEM3反映了末次间冰期冰阶冬季风短暂增强,气候相对干冷,黄土发育的沉积环境;CEM4反映了末次冰期强冬季风主导下黄土堆积速率加快,成壤作用弱的沉积环境。各端元揭示的冷暖气候振荡,与朝那黄土磁化率指示的夏季风强弱、西峰黄土>32μm粒组指示的冬季风强弱以及渤海底栖有孔虫记录的沿岸海侵/海退事件具有较高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端元分析 古气候 芝罘剖面 末次间冰期 末次冰期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末次冰期以来底栖有孔虫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庄畅 陈芳 +3 位作者 程思海 陆红锋 周洋 刘广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2-432,共11页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移是地质记录中天然气水合物释放的重要证据之一。对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和东沙陆坡等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XH-27PC和DS-4PC柱状样分别进行顶空气甲烷含量分析、有机碳含量分析、粒度分析和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结...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移是地质记录中天然气水合物释放的重要证据之一。对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和东沙陆坡等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XH-27PC和DS-4PC柱状样分别进行顶空气甲烷含量分析、有机碳含量分析、粒度分析和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结合碳酸盐含量及AMS 14C测年,揭示研究区末次冰期以来底栖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西沙海槽BSR区沉积物中甲烷含量较低;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不明显,与顶空气甲烷含量呈弱正相关(R=0.32),与有机碳含量有强负相关(R=-0.82),说明低通量甲烷不足以引起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显著偏移,在无甲烷或甲烷轻微渗漏的环境中有机碳的厌氧氧化是影响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东沙陆坡BSR区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在末次冰期异常偏重,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有关;同时可识别出多期碳同位素快速负偏事件,其成因很可能是末次冰期海平面下降导致海底沉积物的温度、压力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水合物甲烷失稳分解,底栖有孔虫吸收富。℃的甲烷源碳致使壳体碳同位素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有孔虫 稳定同位素 水合物 末次冰期 南海
原文传递
末次冰期东亚季风快速波动的模式与成因 被引量:8
13
作者 管清玉 潘保田 +3 位作者 邬光剑 高红山 李琼 苏怀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9-436,共8页
通过对位于东亚季风区中东部与西部边缘的两个高分辨率黄土剖面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它们不仅捕捉到了20个Dansgaard-Oeschger事件与6个Heinrich事件,而且黄土记录与GRIP冰芯记录的这些快速气候波动基本上是同步的。暗示在整个末次冰期,... 通过对位于东亚季风区中东部与西部边缘的两个高分辨率黄土剖面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它们不仅捕捉到了20个Dansgaard-Oeschger事件与6个Heinrich事件,而且黄土记录与GRIP冰芯记录的这些快速气候波动基本上是同步的。暗示在整个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气候同样存在千年—百年尺度上的快速波动。所不同的是,西面的沙沟剖面对这些快速气候波动的反应比东面的王官剖面敏感。结合末次冰期中国黄土记录的先前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自西向东Dansgaard-Oeschger旋回的幅度逐渐变小,推测这主要是由西风与东亚夏季风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 东亚季风 气候波动 Dansgaard-Oeschger事件 HEINRICH事件
下载PDF
汉江上游黄土记录的MIS3晚期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毛沛妮 庞奖励 +4 位作者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张文桐 郭永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547,共13页
MIS 3时期是末次冰期中气候相对温湿的特殊时段,在汉江流域黄土研究中鲜有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记录的报道。对汉江上游郧西段庹家湾(TJW)剖面(厚约8m)的野外特征、磁化率、粒度和色度进行了分析,用OSL方法进行了断代。结果表明:1... MIS 3时期是末次冰期中气候相对温湿的特殊时段,在汉江流域黄土研究中鲜有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记录的报道。对汉江上游郧西段庹家湾(TJW)剖面(厚约8m)的野外特征、磁化率、粒度和色度进行了分析,用OSL方法进行了断代。结果表明:1)马兰黄土L1中深度228~260cm和294~370cm呈暗红棕色、粘土-粉砂质地、比较紧实坚硬的特征,其磁化率、〈5μm粘粒含量和红度a*值明显偏高,而〉50μm粗颗粒含量、亮度L*和黄度b*值偏低,属于有明显成壤特征的弱古土壤(L1-2-S1和L1-2-S2)。2)OSL测年显示L1-2-S1和L1-2-S2这两层弱古土壤形成时间介于28.5~21.0ka B.P.,暗示汉江地区这一时期发生两次气候较温湿事件,且有明显冷暖波动;其中弱古土壤L1-2-S2的形成时间(27.26±1.44ka)与MIS 3晚期阶段大致相当,说明MIS 3晚期气候较温湿变化在汉江流域亦有表现;且成壤强度变化特征指示其气候温湿程度弱于中全新世大暖期。3) TJW剖面弱古土壤L1-2-S2记录的MIS 3晚期气候较温湿事件是该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响应。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地区黄土剖面均记录了MIS 3时期气候发生增温增湿变化特征,其温湿程度均弱于全新世时期,但不同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幅度及冷暖变化阶段存在明显差异。TJW剖面记录的MIS 3时期气候较温湿事件主要发生在其晚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末次冰期 气候变化 MIS 3晚期 汉江上游
原文传递
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反映的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妍 郑洪波 王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1-1386,共6页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2孔(27°05.4′N,121°24.1′E,水深62m,岩芯长34.1m)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和14C年代测试,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区的海平面及沉积环境的变化.14.0ka左右,海平面已经到达现今...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2孔(27°05.4′N,121°24.1′E,水深62m,岩芯长34.1m)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和14C年代测试,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区的海平面及沉积环境的变化.14.0ka左右,海平面已经到达现今海平面下62m等深线的位置,大量沉积物在此沉积.13.0~4.2ka之间,受海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少量沉积物在此沉积.4.2~3.2ka之间,现代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主体在该岩芯附近快速堆积.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体由北向南,由内向外逐渐形成,具有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东海内陆架 海平面变化 长江 末次冰期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冰川沉积光释光测年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兰华 欧先交 +1 位作者 陈嵘 赖忠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1-769,共9页
乌鲁木齐河源地区是中国冰川遗迹保存最丰富、地貌最典型的区域之一,是根据冰川遗迹重建第四纪冰川历史的理想地区。大量的研究工作以及技术测年结果也使其成为试验冰川沉积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可行性的... 乌鲁木齐河源地区是中国冰川遗迹保存最丰富、地貌最典型的区域之一,是根据冰川遗迹重建第四纪冰川历史的理想地区。大量的研究工作以及技术测年结果也使其成为试验冰川沉积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可行性的理想地点。共采集了6个冰碛及上覆黄土样品用于光释光测年。提取38~63μm的石英颗粒,运用SAR-SGC法测试等效剂量。各种检验表明测试程序是适用的。通过地貌地层关系、重复样品、已有年代的对比等方法,检验该地冰川沉积OSL测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OSL年代结果与地貌地层新老关系非常吻合,与已有的其他测年技术的年代结果也具可比性,表明这些样品的OSL信号在沉积之前晒退较好,OSL年代是可信的。冰川观测站侧碛垄的OSL年代为14.8±1.2ka;9号冰川支谷口附近冰碛的OSL年代为13.5±1.1ka和17.2±1.3ka;上望峰冰碛的OSL年代为20.1±1.6ka。综合OSL年代结果与此前其他测年结果,这几套冰碛垄形成于深海氧同位素MIS2阶段应该是比较统一的认识。上望峰冰碛上覆黄土的OSL年代(10.5±0.8ka)也印证了该结论。OSL年代指示上望峰冰碛对应于末次冰期最盛期,冰川观测站和9号冰川支谷谷口冰碛对应于晚冰期。下望峰冰碛的OSL年代为36.3±2.8ka,对应于MIS3阶段。下望峰冰碛的形成时代,仍有待更多沉积学以及测年工作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沉积 光释光测年 望峰冰碛 末次冰期 晒退 天山 乌鲁木齐河源
下载PDF
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中的硅藻记录 被引量:7
17
作者 翟滨 李铁刚 +1 位作者 熊志方 李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2,共8页
硅藻席沉积是由"树荫种"硅藻大量勃发并快速堆积而成。与成席硅藻同时大量生长的还有其他体型较小的硅藻。通过对WPD03和WPD12孔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样品进行硅藻分析,共鉴定硅藻40属101种(含变种)。硅藻组成中... 硅藻席沉积是由"树荫种"硅藻大量勃发并快速堆积而成。与成席硅藻同时大量生长的还有其他体型较小的硅藻。通过对WPD03和WPD12孔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样品进行硅藻分析,共鉴定硅藻40属101种(含变种)。硅藻组成中既有淡水种和沿岸种以及外洋冷水种,也有外洋暖水种,但主要以大洋暖水种和广布种为主。在主要的硅藻属种中,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的平均百分含量最高,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Azpeitia nodulifera、Nitzschia marina、Hemidiscus cuneiformis等次之,这5种硅藻占了整个非成席硅藻物种相对百分含量的85%左右,说明在该海域表层水体硅藻席沉积过程中,这5种硅藻最容易与成席硅藻在同时期的环境中生存,形成勃发。初步断定硅藻席形成时期环境为热带水体的大洋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硅藻席 西太平洋 末次冰期
下载PDF
Turbidite depositi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Evidence from grain-size and major elements records 被引量:7
18
作者 ZHAO YuLong LIU ZhiFei +2 位作者 COLIN Christophe XIE Xin WU Qi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33期3558-3565,共8页
High-resolution grain size and major element ge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marine sediments of Core MD05-2895 to help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urbidite sequences. Grain-size results show that thes... High-resolution grain size and major element ge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marine sediments of Core MD05-2895 to help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urbidite sequences. Grain-siz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urbidite sediments contain more coarse sediment grains than normal marls. The coarse sediment grains are mostly derived from relict sediments on the Sunda Shelf. Relict sediment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quartz, feldspar, tephra and a few titaniferous or ferruginous heavy miner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minerals, increases in Si/Al, K/Al, Ti/Al and Fe/Al ratios are observed in the turbidite layers. As all the observed turbidite sequences were deposited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turbidity events is impli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instabilities in sea-level-induced sediment supply. We suggest that deposition of sediment particles from a single turbidity current is usually controlled by a counterbalance between gravity and buoyancy,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individual grains being of minor impor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流沉积 末次冰期 南海南部 粒度 海洋沉积物 证据 中国 地球化学测量
原文传递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C_3/C_4 relative abundance in global terrestrial ecosystem since the Last Glacial and its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s 被引量:7
19
作者 RAO ZhiGuo CHEN FaHu +3 位作者 ZHANG Xiao XU YuanBin XUE Qian ZHANG PingY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2年第31期4024-4035,共12页
The primary factor controlling C 3 /C 4 relative abundanc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since the Last Glacial has been widely debated. Now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recognize that climate, rather than atmospheric CO 2 co... The primary factor controlling C 3 /C 4 relative abundanc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since the Last Glacial has been widely debated. Now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recognize that climate, rather than atmospheric CO 2 concentration, is the dominant factor. However, for a specific area, conflicting viewpoints regarding the more influential one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till exist. A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a specific area usually not only vary within limited ranges, but also covary with each other, it is difficult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driving C 3 /C4 relative abundance. Therefor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greater spatial scales may promo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riving force. In this paper, records of C3/C4 relative abundance since the Last Glacial on a global scale have been reviewed, and we conclude that: except the Mediterranean climate zone, C3 plants predominated the high latitudes during both the Last Glacial and the Holocene; from the Last Glacial to the Holocene, C4 relative abundances increased in the middle latitudes, but decreased in the low latitudes. Combining with studies of modern process,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model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s of C3 /C4 relative abundance in global ecosystem since the Last Glacial. On the background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temperature is the primary factor controlling C3/C4 relative abundance; when temperature is high enough, precipitation then exerts more influence. In detail, in low latitudes, temperature was high enough for the growth of C4 plants during both the Last Glacial and the Holocene; but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 the Holocen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4 plants. In middle latitudes, rising temperature in the Holocene promoted the C4 expansion. In high latitudes, temperature was too low to favor the growth of C4 plants and the biomass was predominated by C3 plants since the Last Glacial. Our review would benefit interpretation of newly gained records of C3/C4 relative abunda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末次冰期 相对丰度 驱动机制 时空变化 大气CO2浓度 温度升高 高纬度地区
原文传递
A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Record Based on Multi-Proxies Analysis from the Jiaochang Loess Section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China 被引量:5
20
作者 BAI Song TANG Ya +1 位作者 WANG Chengshan HUANG Cheng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87-1096,共10页
We compare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ic records from a loess transect of the Jiaochang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panning the last -21,000 years, with multiproxy data for pedogenesis, including magnetic susceptib... We compared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ic records from a loess transect of the Jiaochang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panning the last -21,000 years, with multiproxy data for pedogenesis, includ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lay fraction, Fed/Fet ratio, carbonate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order to probe the mechanisms of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and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sim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δ^13C of organic matter and summer monsoon variations. The change in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tios of C3 to C4 plants)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among temperature, aridity and atmospheric pCO2 level. Drier climate and lower atmospheric pCO2 level contribute to positive carbon isotopic excursion, while negative carbon isotopic excursion is the result of lower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d atmospheric pCO2 level. Additionally, our results imply that the Tibetan monso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mate system in the eastern Tibet Plateau, which specifically reflects frequently changing climate in that area.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forcing mechanisms on both the δ^13C values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local climat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iaochang loess carbon isotope last glacial Late Quaterna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