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股东控制和控制权私人利益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8,共9页
本文用控股股权和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估计我国控制权的私人利益,发现我国的控制权私人利益约为17%,负债率和转让比例对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和非控股股权转让溢价有不同的影响,公司规模和股权转让溢价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 本文用控股股权和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估计我国控制权的私人利益,发现我国的控制权私人利益约为17%,负债率和转让比例对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和非控股股权转让溢价有不同的影响,公司规模和股权转让溢价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控制力、股权离散度和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股权制衡度越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越高。没有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存在影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人利益 股权结构 溢价
下载PDF
股权集中、控制权配置与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兼论大股东的监督抑或合谋? 被引量:76
2
作者 窦炜 刘星 安灵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96,共16页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决策模型,对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8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条件下,企业...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决策模型,对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8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条件下,企业的过度投资扭曲程度与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而投资不足则与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多个大股东共同控制条件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根据多个大股东之间的监督或共谋而呈现出不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监督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将得到缓解,而投资不足加强;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共谋,形成股东联盟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将会加强,而投资不足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配置 非效率投资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基于投资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2,共8页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从投资效率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对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治理效应,以及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控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但在两类不...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从投资效率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对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治理效应,以及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控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但在两类不同产权公司中存在差异;机构持股变化在两类公司中均与非效率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其程度在非国有公司更为显著。这一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但其在国有公司中的治理效应受到限制。文章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及决策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我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机构投资者 治理效应 投资效率
下载PDF
基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星 窦炜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65,共10页
大、小股东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反映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上就是,大股东为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而产生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探讨了大股... 大、小股东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反映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上就是,大股东为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而产生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将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探讨了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不同控制权配置方式及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结果表明:基于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行为同时存在于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中;绝对控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会随着控制性大股东的所有权比例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特征;多个大股东相互监督或合谋都会同时缓解过度投资,以及加强投资不足,且合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合谋成本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权配置 非效率投资
原文传递
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 被引量:26
5
作者 周中胜 陈俊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5,共8页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0-2002年所有A股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的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越严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说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不仅可能影响上...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0-2002年所有A股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的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越严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说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不仅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还会降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资金占用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数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莲琴 屈耀辉 傅元略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13,共9页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过度自信管理当局制定的股利支付政策,促使其提升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和支付水平。这一研究将大股东治理与管理当局过度自信相结合,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视角为"股利之谜"提供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管理层过度自信 股利支付意向 股利支付力度
原文传递
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绩效——内部控制的“消化”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润辉 谢宗晓 +1 位作者 刘孟佳 宋泾溧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106,共11页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以715家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造了中介模型,探讨大股东资金占用对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在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以715家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造了中介模型,探讨大股东资金占用对内部控制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在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同时也验证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支持了"掏空论"。本文还分析了模型解释能力的变化,指出了在后续研究中寻找中介变量的必要性。该研究结论为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监管趋向和追责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资金占用 企业绩效 内部控制 委托代理理论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依赖与投资行为研究——基于行为财务视角 被引量:12
8
作者 郝颖 刘星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79,88,共8页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文章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的利益侵占动机分析,对不同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中,股...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文章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的利益侵占动机分析,对不同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中,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越大,企业投资水平对股票市价的敏感性越高;大股东控制与股票市价的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规模的推动效果,显著高于单一的股票市价因素。文章结论的含义与启示在于:尽管股票定价偏差的非市场效率因素对公司投资行为具有独立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因公司治理模式和所有权控制特征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股权融资依赖 投资行为 行为公司财务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投资风险 被引量:6
9
作者 鲍家友 《经济研究导刊》 2006年第6期88-90,共3页
基于大股东控制所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我们通过一个严格的数学模型发现:由于大股东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将导致企业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将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公司其他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公司... 基于大股东控制所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我们通过一个严格的数学模型发现:由于大股东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将导致企业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将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公司其他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公司的投资风险将会降低;相比于非生产性大股东的公司,生产性大股东的公司将会投资于更高风险项目。我们的研究对于认识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投资行为,以及通过如何改进股权结构,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权私人收益 投资风险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审计质量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基于贵糖股份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波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297-309,共13页
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潜在的私人收益(例如,更加便利的盈余操控)相关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强烈动机。本文通过贵糖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在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且股权集中的"壕沟效应"压倒"... 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潜在的私人收益(例如,更加便利的盈余操控)相关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强烈动机。本文通过贵糖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在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且股权集中的"壕沟效应"压倒"利益协调效应"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人选而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失效,导致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无法得到及时的识别、披露和整改。但高质量审计师的引入,能够发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治理功能,揭露被隐瞒不报的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监管者应高度关注大股东控制对于内部控制规范有效执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高质量审计师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下载PDF
控制权私利、资本配置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训 代彬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从资本投资的视角出发,分析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行为在此影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和公司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控制权溢价水平较低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当控制... 从资本投资的视角出发,分析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行为在此影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和公司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控制权溢价水平较低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当控制权溢价处于中间水平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控制权溢价水平较高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投资在整个影响过程中都发挥着"催化剂"的促进效应,大股东主要通过资本投资占有控制性资源进而获取控制权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权私利 资本投资 企业价值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利益侵占与现金股利——来自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清 张华 曲世友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2,共5页
现金股利政策常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存在差异。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 现金股利政策常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动机存在差异。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和现金股利发放负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弱利益侵占和现金股利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考虑侵占成本的前提下,会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现金股利 利益侵占 股权分置改革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与技术创新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建君 王婷 孙丰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4-210,共7页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目前学者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大股东的治理动机出发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权性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但研究内容相对广泛与笼统,未能将研究主题细分与深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目前学者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大股东的治理动机出发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权性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但研究内容相对广泛与笼统,未能将研究主题细分与深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现象比较普遍,有必要专门探讨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其技术创新如何。沿用之前的研究脉络,整理和归纳出大股东控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技术创新 股权结构 综述
下载PDF
定向增发、控制权变动及其信号传递效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万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2期50-61,共12页
当公司再融资引起股权结构显著变动时,其必然会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竞争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资本市场会使公司股价发生相应波动。这种效应在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更为明显,因为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股权进而公司控... 当公司再融资引起股权结构显著变动时,其必然会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竞争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资本市场会使公司股价发生相应波动。这种效应在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更为明显,因为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股权进而公司控制权变动传递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本文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我国具有正的公告效应。但是,定向增发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不同其公告效应也不同:使大股东控制权转移类定向增发其AAR和CAR最大,控制权强化类定向增发居次,控制权弱化类最后。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传递出了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变动信号,彰显了大股东控制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突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控制 信号传递效应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利益侵占、风险补偿与控制权私利: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细雄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4,共9页
基于控制权私利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本文从大股东利益侵占效应和控制权风险补偿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行动决策模型,揭示了大股东侵占、控制权风险补偿与控制权私利之间的... 基于控制权私利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本文从大股东利益侵占效应和控制权风险补偿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行动决策模型,揭示了大股东侵占、控制权风险补偿与控制权私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实现机理。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不仅反映了控股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蚀效应,也隐含了其为谋求公司控制权地位而承担额外风险的风险补偿收益。模型分析还表明,当考虑控制权风险补偿后,控制权私利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现非线性U型关系;与企业股权制衡度和外部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之后的实验研究为上述模型分析结论提供了支持性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风险补偿 控制权私利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新投资机会对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星 吴江林 豆中强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5,共9页
本文基于新投资机会存在假设,构建两期投资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模型,剖析新投资机会、现金流权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产生的背景,以2000-2008年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 本文基于新投资机会存在假设,构建两期投资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模型,剖析新投资机会、现金流权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产生的背景,以2000-2008年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投资机会与控制权私利显著负相关,新投资机会对于抑制控制权私利具有重要作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显著不相关,再次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低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投资机会 终极控制 大股东侵占 控制权私利
原文传递
大股东控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志浩 尚婷婷 才国伟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0-788,共9页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大股东控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支持大股东的“监督效应”和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盈余管理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大股东控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支持大股东的“监督效应”和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盈余管理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及分析师跟踪人数少的情况下,大股东控制对金融化的影响更强,表明大股东确实通过“监督效应”约束了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金融化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经营风险高、融资约束大的企业以及金融市场收益高、金融投资风险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中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金融化 监督效应 投资替代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琦 吴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0-85,共6页
以2009—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大股东的视角来实证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究大股东控制在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中的协同效应和壕堑效应。研究发现:内部高管比例越大,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小;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高... 以2009—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大股东的视角来实证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究大股东控制在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中的协同效应和壕堑效应。研究发现:内部高管比例越大,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小;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大股东控制与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关系密切,这说明在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中大股东控制确实具有协同效应和壕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下载PDF
关系股东视角的大股东控制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明琪 杜蕊 +1 位作者 贾文劢 罗浩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选择2011-2015年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系股东视角对大股东控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大股东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同时,更进一步讨论了企业的财务决策结果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单独... 选择2011-2015年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系股东视角对大股东控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大股东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同时,更进一步讨论了企业的财务决策结果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单独无法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而前五大、前十大股东的持股状况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而从股权制衡角度来看,无论是用Z指数还是用S指数来衡量股权制衡,都会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当企业存在关系股东且持股比例较高时,就越有可能使得投资效率产生损失。进一步地关于财务决策的研究发现,当企业负债程度越高时,大股东导致的投资效率损失就会越少,就越会使得企业的投资效率得到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负债具有显著的治理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投资效率 财务决策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下载PDF
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大股东控制下的现金股利政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军 徐寿福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112,共13页
本文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控制性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两权分离度和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采用我国2004-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 本文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控制性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两权分离度和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采用我国2004-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高,终极控股股东持股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边际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股利政策 大股东控制 投资者法律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