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荣华 彭亚 +5 位作者 宣井岗 朱旭成 曹洁 邵华明 孙荣伟 杨伊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管再通情况使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进行评估。术前和出院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①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7.3%(96/110),其中TICI 3级为61.8%(68/110),TICI 2a级为10.2%(11/110),TICI 2b级为15.3%(17/110),12.7%(14/110)的患者血管未能再通。②出院时NIHSS评分(8±4)分,较入院时(18±4)分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90d时,预后良好率(mRS≤2分)为43.6%,全组病死率为12.7%。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能迅速、安全、有效地达到血管再通、血流恢复的治疗目标,提高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但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颅内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术 SOLITAIRE AB支架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和装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涂雪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0年第1期85-92,共8页
机械血栓切除术可治疗伴大血管闭塞的前循环和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血栓切除术失败后仍应进行支架植入术;接触抽吸术与支架取栓术的优劣难分仲伯;伴大血管闭塞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置... 机械血栓切除术可治疗伴大血管闭塞的前循环和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血栓切除术失败后仍应进行支架植入术;接触抽吸术与支架取栓术的优劣难分仲伯;伴大血管闭塞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要优于支架取栓术;支架取栓术加动脉内溶栓治疗有叠加效应,但机械血栓切除术加静脉溶栓则无叠加效应;远程缺血预处理和替罗非班有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功效;紫杉醇洗脱支架和新型支架是值得推广的新型血管内治疗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介入治疗 机械血栓切除术 方法 装置 血管再通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中血压变异性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振东 管生 +2 位作者 韩坤强 司明磊 王林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2019-01—2020-02收治的单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根据开通前软脑膜侧支代偿等级、开...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2019-01—2020-02收治的单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根据开通前软脑膜侧支代偿等级、开通后血流等级(mTICI)、90 d临床预后(mRS)分组,定义变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标准差/平均值)×100(CV=(SD/mean)×100),计算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异系数,即CV_(SBP)、CV_(DBP)、CV_(PP)、CV_(MAP),比较不同组间血压变异性。结果不同预后组CVPP存在明显差异(P=0.003),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粗略和校准优势比(ORs)的计算来评估基线变量和结果(3个月mRS)之间的相关性,发现CV_(PP)与不良的临床预后明显相关(未校准,OR=1.56,95%置信区间1.24~1.96,每增加1个单位,P′=0.0002;校准:OR=1.40,95%置信区间1.09~1.79,每增加1个单位,P=0.008)。结论机械取栓术(MT)中患者脉压的变异性(CV_(PP))与较差的临床结果独立相关,这些发现强调了密切监测血压的必要性,未来在机械取栓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的指南中不仅要考虑血压的阈值,还要考虑血压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术 血压变异参数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菲虹 肖露露 +9 位作者 李顺 孙瑞 陈丹蕾 孙文 韩云飞 马敏敏 殷勤 郭芮兵 朱武生 刘新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5-561,共7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且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73例。根据是否使用丁苯酞...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且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73例。根据是否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将其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平衡丁苯酞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比较两组患者的90d功能预后。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144例,其中丁苯酞组54例,对照组90例,丁苯酞组90d良好功能结局比例高于对照组[63.0%(34/54)与44.4%(40/90);χ^2=4.633,P=0.031]。经倾向评分成功匹配36对,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两组90d功能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24/36)与44.4%(16/36);χ^2=3.600,P=0.058]。其中再通良好患者115例,丁苯酞组47例,对照组68例,倾向评分匹配30对,丁苯酞组90d良好功能结局比例比对照组高[73.3%(22/30)与46.7%(14/30);χ^2=4.444,P=0.035]。结论经倾向评分匹配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不能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再通患者的90d功能结局;而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进一步改善这些患者的90d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功能预后 丁苯酞 倾向评分
原文传递
动静脉联合灌注替罗非班在非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强 王永利 +3 位作者 王征宇 彭志清 相建峰 陈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灌注替罗非班治疗非大血管闭塞急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收治的非大血管闭塞AIS患者34例。根据是否行急症脑血管造影和替罗非班治疗,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灌注替罗非班治疗非大血管闭塞急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收治的非大血管闭塞AIS患者34例。根据是否行急症脑血管造影和替罗非班治疗,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入院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脑出血发生,无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组1例出现腹股沟穿刺点皮下瘀血,对症处理1个月后基本吸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7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90 d mRS评分≤2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症脑血管造影排除大血管闭塞的AIS患者,动静脉联合灌注替罗非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替罗非班 大血管闭塞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贺国华 王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3期1193-F0003,共5页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预后差,尽早再通闭塞血管是治疗的关键。目前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主要包括动脉内溶栓及机械取栓。随着新的取栓材料出现、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取栓策略...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预后差,尽早再通闭塞血管是治疗的关键。目前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主要包括动脉内溶栓及机械取栓。随着新的取栓材料出现、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取栓策略的改进,血管内治疗脑梗死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精准选择患者,为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取栓装置 动脉内溶栓 机械取栓
下载PDF
NIHSS评分及D-二聚体早期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血管闭塞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刚 胡德亮 +6 位作者 周淑兰 茆丽娜 姜丽丽 张劲松 陈旭锋 王淦楠 蒋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 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大血管闭塞组(LVO组)和非大血管闭塞组(非LVO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VO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D-二聚体。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和D-二聚体的预测截断值。结果4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年龄(68.5±12.4)岁,男性275例(63.7%),其中LVO组245例(56.7%),非LVO组187例(43.3%),两组在年龄、脑梗死出血转化、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4.0(6.0~20.0)分vs.3.0(1.0~6.0)分,P<0.05]、入院时D-二聚体值[0.9(0.4~2.3)mg/L vs.0.3(0.2~0.5)mg/L,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OR=1.22,95%CI:1.17~1.27)和较高的D-二聚体值(OR=3.10,95%CI:2.14~4.47)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对大血管闭塞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5(0.81~0.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NIHSS评分>6.5分和D-二聚体>0.57 mg/L是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临界值。结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和D-二聚体值具有早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价值,NIHSS评分>6.5分及D-二聚体>0.57 mg/L的患者应该及时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NIHSS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心房颤动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院前预通知流程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美霞 陈智才 +2 位作者 张睿婷 史飞娜 楼敏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目的血管内治疗的效益具有时间依赖性,120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通过院前预通知卒中中心可以缩短起病到治疗的时间。本研究旨在观察EMS院前预通知流程(prehospital notification procedure,PNP)能否减少急性大血管闭... 目的血管内治疗的效益具有时间依赖性,120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通过院前预通知卒中中心可以缩短起病到治疗的时间。本研究旨在观察EMS院前预通知流程(prehospital notification procedure,PNP)能否减少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院内延误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收集的行血管内治疗的LVO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EMS入院并提前通知溶栓小组为PNP组,通过EMS入院但未通知溶栓小组为Non-PNP组,通过其他方式入院为Non-EMS组。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2分。比较PNP组、Non-PNP组和Non-EMS组入院到再灌注时间(door to reperfusion time,DRT)和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平均年龄(68±12)岁,女性49例,占44.5%],91例(82.7%)通过EMS入院,其中21例(19.1%)为PNP组。与Non-PNP组相比,PNP组的DRT更短(145 min vs 180 min,t=-2.065,P=0.043);与Non-EMS组相比,PNP组的DRT有更短的趋势(145 min vs 194 min,t=2.260,P=0.055),而Non-PNP组与Non-EMS组的D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 min vs 194 min,t=0.663,P=0.510)。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后,PNP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3.65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5~12.301,P=0.037)。若将DRT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DRT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 0.981,95%CI 0.968~0.994,P=0.005)。结论 PNP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DRT,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院前流程 血管内治疗 急救医疗体系
下载PDF
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惠文 赵文博 +8 位作者 居文慧 吴川杰 孙欢 费晓璐 魏岚 韩优莉 金承刚 李明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4,168,共10页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IVT)、动脉溶栓(IAT)、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IVT+MT)和动静脉联合溶栓(IVT+IAT)4种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相关决策者选择治疗策略和制订相应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医...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IVT)、动脉溶栓(IAT)、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IVT+MT)和动静脉联合溶栓(IVT+IAT)4种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相关决策者选择治疗策略和制订相应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角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运用决策树模型和Markov模型分别评价4种措施干预后短期(治疗后90 d)和长期(治疗后20年)的成本效果,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确定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该研究的时间周期设定为20年,用以模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生命周期,贴现率为3%。疾病状态分为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残疾(mRS评分3~5分)和死亡(mRS评分6分)。4种治疗策略的效果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评价IAT、IVT+MT和IVT+IAT分别与IVT相比,每增加1个QALY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以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5000元计算,ICER<195000元/QALY的意愿支付阈值认为某种血管再通策略具有成本效果。结果(1)对4种血管内治疗策略的治疗费由低到高为IVT(10062.46元)、IAT(25099.24元)、IVT+IAT(29730.92元)、IVT+MT(53330.99元)。(2)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年,IAT、IVT+IAT和IVT+MT与单独IVT相比均不具有成本效果;术后第3年,IVT+IAT和IAT仍不具有成本效果,而IVT+MT则略小于195000元/QALY元的意愿支付阈值;术后第20年,IVT+MT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每增加1个QALY需要支付71102.03元。当模拟1000人研究队列,20年后,IVT+MT与IVT相比,能够增加18例术后功能独立,避免4例残疾和13例死亡。(3)确定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定性。结论对于具有IVT适应证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IVT+MT策略具有长期成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再通 大血管闭塞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再通失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丽丽 韩红星 +5 位作者 王浩 朱其义 王贤军 宫健 张斌升 张伟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通失败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桥接治疗与直接治疗在其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通失败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桥接治疗与直接治疗在其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失败后加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60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桥接治疗+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患者26例(桥接治疗组)、行直接血管内治疗+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患者34例(直接治疗组)。术后即刻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价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及5~7 d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并统计颅内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及术后90 d内死亡率。结果(1)60例患者中,补救性支架植入后即刻血管再通(mTICI 2b^3级)55例(91.7%),术前与术后24 h NIHSS评分[17.50(15.00,24.00)分vs.12.00(8.25,19.0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29例(48.3%),术后发生SICH 9例(15.0%),死亡9例(15.0%)。(2)桥接治疗组和直接治疗组间即刻血管再通率(92.3%vs.91.2%)、术后24 h NIHSS评分[12.00(7.75,18.00)分vs.14.50(10.00,22.00)分]及5~7 d NIHSS评分[8.00(3.00,12.50)分vs.10.50(6.75,16.75)分]、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57.7%vs.41.2%)、术后SICH发生率(19.2%vs.11.8%)及死亡率(11.5%vs.1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无论是行桥接治疗还是行直接血管内治疗再通失败后,加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均安全有效,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补救性支架
原文传递
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元辉 李文波 +4 位作者 严澎 庞红立 张耀慧 魏立平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CAPTIVE)取栓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 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CAPTIVE)取栓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取栓术式不同,分为CAPTIVE组(n=34)和单纯支架取栓组(n=28)。分析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开通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评估两种技术临床疗效。结果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CAPTIVE组患者取栓次数、穿刺-开通时间、术后24 h NIHSS评分较术前差、术后mTICI分级、术后3个月mRS评分均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逃逸显著低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25),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TIVE取栓与单纯支架取栓相比,可有效提高血管开通成功率,缩短开通时间,减少栓子逃逸概率,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前循环 大血管闭塞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再通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孟飞龙 徐浩文 +3 位作者 权涛 袁永杰 王子博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将337例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88例(55.8%)]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3~6分,149例(44.2%)]。分析两组患者年龄、高危因素、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发病-股动脉穿刺时间(OTP)、股动脉穿刺-血管再通时间(PTR)、术后即刻再通效果[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症状性脑出血[欧洲急性脑卒中协作研究(ECASS)组Ⅱ标准]及术后3个月预后。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伴高血压、伴糖尿病、血管闭塞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P=0.02)。预后良好组患者OTP、PTR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360 min对405 min,P=0.01;80 min对100 min,P<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91.0%对78.5%,P<0.001),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8.5%对2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42,95%Cl=1.018~1.066)、伴糖尿病(OR=1.930,95%Cl=1.100~3.385)、入院高NIHSS评分(OR=1.286,95%C1=1.190~1.390)、PTR较长(OR=1.007,95%CI=1.001~1.013)、术后症状性脑出血(OR=3.082,95%Cl=1.419~6.695)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高龄、伴糖尿病、入院高NIHSS评分、PTR较长、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均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机械再通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翘楚 谢子逸 +7 位作者 吕卫萍 倪环宇 李敬伟 周俊山 恽文伟 李晓波 张清秀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方法,应用Epidata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4家医疗中心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取栓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组(急诊血管内治疗前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数据和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后预后情况。使用术后90 d 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90 d mRS评分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主要安全性指标为术后48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再灌注损伤、造影剂渗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循环取栓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接受桥接治疗28例,直接血管内治疗97例。入院时,桥接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3.9(11.3~23.2)U/L vs.20.0(13.0~27.8)U/L,P=0.024]低于直接取栓组。桥接治疗组和直接血管内治疗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桥接治疗组发病到医院的时间[120(82.5~180.0)min vs.270(180.0~360.0)min,P<0.001]、发病到血管内治疗的时间[232(180.0~363.8)min vs.334(255.0~443.5)min,P<0.013]、穿刺至灌注的时间[67.5(44.3~95.0)min vs.90(60.0~137.5)mi n,P=0.009]、发病至灌注的时间[348.5(272.5~421.3)min vs.460(335.0~577.5)min,P=0.002]均短于直接取栓组;而入院至动脉穿刺的时间,桥接治疗组的时间延误较长[117.5(70.0~160.0)min vs.60(25.0~120.0)min,P=0.002]。桥接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比例高于直接取栓组(57.1%vs.28.9%,P=0.006)。sICH(7.1%vs.17.5%,P=0.178)、再灌注损伤(25.0%vs.41.2%,P=0.118)、造影剂渗漏(10.7%vs.15.5%,P=0.528)和90 d血管性死亡率(28.6%vs.43.3%,P=0.161),桥接治疗组均低于直接取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巨罗 许静 +2 位作者 王国防 王福星 王幼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969-973,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LVO)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于2020-01—2021-12收治的15例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ICAS-LVO...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LVO)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于2020-01—2021-12收治的15例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ICAS-LV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术后血流恢复、并发症及90 d临床转归。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为前循环,3例为后循环;2例发病机制为动脉-动脉栓塞,13例为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动脉-动脉栓塞;8例临床表现为进展性卒中,且均为晚时间窗内;15例均予以取栓后支架植入,术后予以替罗非班静脉维持24 h。90 d随访显示,病情好转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11例,1例死亡,3例mRS评分>2分。结论急性ICAS-LVO患者临床症状多为进展性卒中,且发病机制以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为主,急诊血管成形术治疗能使大部分患者获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大血管闭塞 血管成形术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h内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桂芳 刘书平 +7 位作者 卢祖能 肖以磊 夏章勇 杨晓倩 姜桂生 杨霞峰 张利勇 王继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5-872,共8页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 h内大血管闭塞(LVO)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AI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4例LVO-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3 h内入院88例(... 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 h内大血管闭塞(LVO)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AI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4例LVO-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3 h内入院88例(桥接治疗54例,直接取栓治疗34例)、发病3.0~4.5 h入院66例(桥接治疗39例,直接取栓治疗27例)。分别统计比较发病3 h内、3.0~4.5 h入院的桥接治疗组和直接取栓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病3 h内、3~4.5 h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果(1)发病3 h内入院患者:与直接取栓治疗组比较,桥接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更高(41.2%vs.70.4%),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更高(44.1%vs.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桥接治疗为发病3 h内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4.644,95%CI:1.238~12.805,P=0.041)。(2)发病3~4.5 h入院患者:与桥接治疗组比较,直接取栓治疗组患者发病到腹股沟穿刺时间≤4 h者所占比例更高,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4 h为发病3~4.5 h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5.724,95%CI:1.192~11.676,P=0.024)。结论对于LVO-AIS患者,在较早的时间窗入院时,首选桥接治疗;而对于入院较晚的患者,应尽量保证患者在4 h内进行桥接治疗,如果不能保证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在4 h内,应首选直接取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治疗 直接取栓治疗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时间窗机械取栓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小曦 花伟龙 +7 位作者 沈红健 张磊 张永鑫 邢鹏飞 李子付 张永巍 杨鹏飞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4,共6页
血管再通治疗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研究证实AIS-LVO机械取栓的明确时间窗为发病6 h内,对于发病6~24 h或超过24 h接受机械取栓的患者筛选仍存争议。本文对发病或末次正常时间为6~24 h的超时间窗AIS-... 血管再通治疗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研究证实AIS-LVO机械取栓的明确时间窗为发病6 h内,对于发病6~24 h或超过24 h接受机械取栓的患者筛选仍存争议。本文对发病或末次正常时间为6~24 h的超时间窗AIS-LVO患者和超出24 h的超晚期AIS-LVO患者的机械取栓治疗现状进行总结,并分析延长取栓时间窗的可行性和评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时间窗 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术
下载PDF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成功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礼勇 袁良津 +2 位作者 施雪英 王雷 王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5-333,共9页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成功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国家脑卒中高级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经血管内治疗并实现早期血管内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成功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国家脑卒中高级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经血管内治疗并实现早期血管内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AIS-LVO患者114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恶性脑水肿,将所患者分为恶性脑水肿组(40例)和无恶性脑水肿组(7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卒中病史)、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NIHSS评分、桥接治疗、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成功再通时间、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闭塞血管、侧支循环、首过效应以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效果,通过随机森林图评估各影响因素对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重要性。结果与无恶性脑水肿组比较,恶性脑水肿组患者在心房颤动、入院NIHSS评分、术前NIHSS评分、外周血NLR、TOAST分型、闭塞血管、侧支循环不良、首过效应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术前高NIHSS评分(OR=1.124,95%CI:1.011~1.249,P=0.030)、高外周血NLR(OR=1.124,95%CI:1.031~1.225,P=0.008)、侧支循环不良(OR=4.408,95%CI:1.595~12.184,P=0.004)、非首过效应(OR=3.847,95%CI:1.444~10.251,P=0.007)是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70~0.921,P<0.01),敏感度82.5%,特异度79.7%,Hosmer-Lemeshow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恶性脑水肿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轻型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桂芳 杨晓倩 +3 位作者 肖以磊 马维斌 刘书平 卢祖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轻型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机械取栓治疗的轻型脑卒中患者23例,存在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给予直接取栓治疗,否则给... 目的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轻型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机械取栓治疗的轻型脑卒中患者23例,存在静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给予直接取栓治疗,否则给予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包括入院时、治疗后12h和治疗后7d。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90d时患者预后。安全性指标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90d死亡率。结果22例患者成功再通,术后mTICI分级3级19例、2b级3例。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为3(2,5),治疗后12h NIHSS评分为2(2,3),治疗后7d NIHSS评分为2(1,2);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8,P=0.001),其中治疗后12h、治疗后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90d时预后良好患者16例(69.6%),预后不良患者7例(30.4%)。安全性方面,症状性颅内出血共出现2例,10例发生全身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大血管闭塞性轻型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原文传递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辜蕊 李蓉 +1 位作者 唐卉 王蕾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LVO)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将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及后循环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LVO亚组及非LVO亚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前循环脑梗死组非LVO亚组比较,LV...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LVO)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将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及后循环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LVO亚组及非LVO亚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前循环脑梗死组非LVO亚组比较,LVO亚组女性、心房纤颤、意识障碍、凝视、面瘫、上肢瘫痪、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失语比率及NIHS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共济失调比率显著降低(P<0.05)。与后循环脑梗死组非LVO亚组比较,LVO亚组心房纤颤、意识障碍比率及NIHS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心房纤颤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98,95%CI:0.254-0.979;OR=2.484,95%CI:1.259-4.899),凝视、失语对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有统计学意义(OR=4.487,95%CI:1.791-11.243;OR=5.113,95%CI:1.773-14.744)。结论女性、心房纤颤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视、失语对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岗 黄祎诺 +12 位作者 莫大鹏 孙忠良 马宁 高峰 宋立刚 孙瑄 刘恋 霍晓川 王博 贾白雪 李晓青 徐晓彤 缪中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4期309-316,共8页
目的比较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与单纯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行EVT与IVT治疗的后循环... 目的比较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与单纯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行EVT与IVT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1∶1比例匹配两组的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及卒中亚型(TOAST分型),匹配患者的NIHSS评分≥10分。主要疗效结局为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24 h ICH及90 d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328例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EVT组69例,IVT组259例,匹配后两组基线数据相似,每组各55例。各卒中亚型比例在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所有P<0.001),两组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主,其中EVT组63例(91.3%),IVT组164例(63.3%)。临床疗效结局显示匹配后EVT组90 dmRS评分≤1分比例(30.9%vs 38.2%,校正OR 0.724,95%CI 0.329~1.595,P=0.423)及mRS评分≤2分比例(38.2%vs 50.9%,校正OR 0.596,95%CI 0.279~1.272,P=0.181)均低于IV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结局方面,24 h症状性脑出血及治疗后90 d全因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EVT治疗和单纯IVT治疗,在疗效及安全性结局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