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沉积过程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储层构型精细分析——以老君庙油田L11小层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国省 吴胜和 +1 位作者 郑联勇 喻宸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3,共9页
应用老君庙油田较丰富的钻井资料和多年积累的地质研究成果,从沉积过程角度出发,对其河口坝较发育的L11小层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并对基于沉积过程的河口坝储层构型分级系统进行了探讨。该系统以末端水下分流河道控制形成的单一成因河口... 应用老君庙油田较丰富的钻井资料和多年积累的地质研究成果,从沉积过程角度出发,对其河口坝较发育的L11小层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并对基于沉积过程的河口坝储层构型分级系统进行了探讨。该系统以末端水下分流河道控制形成的单一成因河口坝为三级构型单元(同时也是基本的研究单元),以主干水下分流河道控制形成的单一成因河口坝复合体为四级构型单元,以多个主干水下分流河道控制形成的河口坝复合体为五级构型单元。确定了单一成因河口坝的识别标志,在研究区共识别出14个单一成因河口坝。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切物源剖面及顺物源剖面确定各单一成因河口坝沉积的先后顺序,结合三维综合分析,最终阐明了各单一成因河口坝的时间演化序列。在沉积学原理的指导下,恢复了研究区复合河口坝的形成过程,明确了河口坝的规模及河口坝间的叠置样式与其形成过程间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河口坝 沉积过程 储层构型 老君庙油田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水驱后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盈盈 宋新民 +3 位作者 马德胜 宣英龙 李海波 张小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利用新鲜含油岩心样品,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和长期水驱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储集层中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以膜状和填隙形态为主,孔隙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状态和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物... 利用新鲜含油岩心样品,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和长期水驱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储集层中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以膜状和填隙形态为主,孔隙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状态和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物性较好部位孔隙中填隙物减少,渗流阻力进一步减小;L层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大孔隙中,M层有近三分之一的剩余油分布在小孔隙中或浸染于岩石颗粒表面,呈束缚态难以流动;大孔隙中的可动水含量与储集层综合含水率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高含水层 薄片观察 剩余油 核磁共振 赋存状态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测井二次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宋璠 苏妮娜 +3 位作者 华吴平 顾战宇 刘钰铭 王绍华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601,共6页
老油田由于开发年代久远、测井系列老、水淹特征复杂等实际情况,给测井二次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老君庙油田L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统计学领域的变差函数块金效应对电阻率曲线进行标准化。采用沉积相控下的电阻率建模思路,建立了... 老油田由于开发年代久远、测井系列老、水淹特征复杂等实际情况,给测井二次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老君庙油田L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统计学领域的变差函数块金效应对电阻率曲线进行标准化。采用沉积相控下的电阻率建模思路,建立了不同沉积环境的储层属性模型并进行测井解释。利用常规曲线组合进行水淹层定性识别,通过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进行水淹层定量评价。经试油生产验证,解释成果准确性较高,为油田落实石油地质储量以及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变差函数 块金效应 测井曲线 水淹层 老君庙油田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M油藏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明松 陈永恒 田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33,39,共5页
通过对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 2 0多口井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产能递减研究 ,以便为M油藏的合理开发、最优压裂、经济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结果表明 :M油藏在单采M3层时 ,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呈直线递减 ;当合采M2 、M3 或合采M1、M2 ... 通过对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 2 0多口井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产能递减研究 ,以便为M油藏的合理开发、最优压裂、经济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结果表明 :M油藏在单采M3层时 ,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呈直线递减 ;当合采M2 、M3 或合采M1、M2 、M3 层时 ,压裂井产能递减规律呈调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井 产能递减 递减率 递减指数 递减模式 老君庙油田 M油藏
下载PDF
玉门市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田侠 张松林 +1 位作者 郑庆柱 赵首彩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4,共4页
为探明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情况,采用索氏抽提-重量法分别测定了该油田4个采样区3个土样层面(表层、下层及底层)土壤的含油量,并对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非常严重,且土壤含油量随土... 为探明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情况,采用索氏抽提-重量法分别测定了该油田4个采样区3个土样层面(表层、下层及底层)土壤的含油量,并对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非常严重,且土壤含油量随土壤粒径减小而增大,最高可达83601mg/kg。尽管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存在下渗现象,但是由于黄土对其吸附能力较强,使其主要集中于土壤浅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土壤 石油污染 迁移规律 土壤粒径
下载PDF
基于相渗曲线的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世莱 李继强 +3 位作者 戚志林 严文德 袁迎中 黄小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7,共6页
针对现有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不能适应油藏阶段注采比不断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渗曲线的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油藏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其次,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可采储量采出程... 针对现有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不能适应油藏阶段注采比不断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渗曲线的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油藏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其次,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用由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的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计算对应的理论含水率,再结合油藏不同阶段实际注采比,进而计算油藏不同阶段的理论阶段存水率和理论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然后,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注采比和实际含水率,计算油藏不同阶段的实际阶段存水率和实际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绘制实际(理论)阶段存水率和实际(理论)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通过对比理论曲线和实际曲线,评价油藏的注入水利用状况。采用该方法对老君庙L油藏西区注入水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70年以前,注入水利用状况较差;1970年以后,注入水利用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利用状况 评价方法 相渗曲线 阶段存水率 阶段水驱指数 老君庙油田
下载PDF
基于定量成岩作用分析的成岩储集相研究——以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旭影 吴胜和 +5 位作者 岳大力 姜在兴 喻宸 杨光 陈诚 秦国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6,6,共7页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老君庙油田M油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并判断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成岩储集相,总结了成岩储集相的平面分布样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以中等压实为主,溶解作用...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老君庙油田M油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并判断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成岩储集相,总结了成岩储集相的平面分布样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以中等压实为主,溶解作用强度弱,胶结作用强度以中—强为主,且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碳酸盐胶结作用对本区储层质量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成岩储集相类型包括低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相相对优质储集相(A相),低杂基、弱中压实、中碳酸盐胶结相较有利低渗储集相(B相),低杂基、弱压实、强碳酸盐胶结特低渗-致密储集相(C相),高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低渗-致密储集相(D相)。其中,A相储集性能最好,B相次之,C相和D相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定量分析 成岩储集相 老君庙油田 M油组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东低产区水敏储层缩膨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灵芝 吕剑锋 +2 位作者 杨堪阳 曹志强 李春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老君庙油田M油藏低渗难动用的东低产区开发中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为此,以K286取心井M1、M2岩样为研究对象,对储层的水敏伤害进行了评价。通过对M油藏东低产区储层特征深化研究,对现场应用的防膨和缩膨化学助剂进行了优选评价,开... 老君庙油田M油藏低渗难动用的东低产区开发中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为此,以K286取心井M1、M2岩样为研究对象,对储层的水敏伤害进行了评价。通过对M油藏东低产区储层特征深化研究,对现场应用的防膨和缩膨化学助剂进行了优选评价,开发出以水井缩膨增注、油井防膨增产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技术,为M油藏东低产区综合调整、增储上产、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块状砂岩油藏 东低产区 储层伤害 入井流体 缩膨增产 老君庙油田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冲积扇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喻宸 吴胜和 +3 位作者 郑联勇 岳大力 张善严 王旭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57,共11页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心物性及测井曲线对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进行了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包括沉积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分析等。结果表明,M层为快速堆积下的沉积物,分选差,杂基含量高,总体属于相对细粒的...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心物性及测井曲线对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进行了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包括沉积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分析等。结果表明,M层为快速堆积下的沉积物,分选差,杂基含量高,总体属于相对细粒的冲积扇相沉积;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孔,为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等。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原始孔隙度,杂基含量高,分选较差的储层原始物性差,主要分布在扇根片流带片流砂坝和扇中漫流带;相比而言,低杂基含量,分选相对较好的辫流带砂岩受到碳酸盐胶结物的影响大,胶结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这类储层物性,使储层整体物性表现为低渗透。杂基含量和碳酸盐胶结是导致储层为低渗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冲积扇 低渗透 成岩作用 油气储层 M油层 老君庙油田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M油藏开采后期措施井效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英 李德山 +1 位作者 卢望红 吕剑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措施井的措施费用不断增大,措施效益持续下降。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2008—2012年增产措施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措施井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取样本单元为有效单元时...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措施井的措施费用不断增大,措施效益持续下降。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2008—2012年增产措施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措施井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取样本单元为有效单元时,广义DEA模型和传统DEA模型的结果是一致的;当取样本单元不是决策单元时,广义DEA模型给出的结果和传统DEA模型的结果是不同的。同时也可以得出:在2008—2012年,各项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都处于下降趋势;防砂措施的平均投入产出效率高于其他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而侧钻大修措施相对于其他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则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M油藏 开采后期 措施 投入产出效率 传统DEA模型 广义DEA模型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高压复杂区水平井技术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虎俊 王其年 刘亚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1-413,共3页
老君庙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注水开发的油田,经过51年的注水开发,剩余油高度分散、油水关系复杂、区域形成高压、泥岩膨胀蠕动,钻井难度大、挖掘剩余油潜力困难。2003年在综合地质分析与水平井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功部署了玉门油田第一口水... 老君庙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注水开发的油田,经过51年的注水开发,剩余油高度分散、油水关系复杂、区域形成高压、泥岩膨胀蠕动,钻井难度大、挖掘剩余油潜力困难。2003年在综合地质分析与水平井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功部署了玉门油田第一口水平井——LH-1井,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老油田后期调整挖潜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注水开发 油田地质 高压复杂区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低产后期剩余油研究及调整井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虎俊 刘亚君 +1 位作者 杨会平 李克勤 《低渗透油气田》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老君庙油田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现代技术工业开采和首次实现注水开发的油田.本文简要介绍了老君庙油田地质特征、开发特点及低产后期开发剩余油研究及调整井效果,给其它注水开发油田可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老君庙 油田开发 剩余油 调整井
下载PDF
转向压裂技术在老君庙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13
作者 白延锋 王美强 +2 位作者 刘春杰 牛芳年 吕剑峰 《石油科技论坛》 2011年第5期36-38,68,共3页
水力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经过水力压裂的采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水力裂缝闭合失效,增产效果越来越差。为此,人们研究了使裂缝转向的压裂问题。文章阐述了转向压裂的技术原理,建立了裂缝转... 水力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经过水力压裂的采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水力裂缝闭合失效,增产效果越来越差。为此,人们研究了使裂缝转向的压裂问题。文章阐述了转向压裂的技术原理,建立了裂缝转向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裂缝转向重复压裂的选井选层原则。老君庙油田裂缝转向压裂矿场实施15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裂缝转向压裂对于老油田综合治理、挖潜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转向压裂 井层优选 裂缝监测 矿场应用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冲积扇沉积特征
14
作者 王旭影 姜在兴 +2 位作者 岳大力 喻宸 徐婷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共12页
根据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结合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重矿物、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及砂体形态等,分析冲积扇识别标志,研究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刻画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建立老君庙油田M... 根据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结合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重矿物、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及砂体形态等,分析冲积扇识别标志,研究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刻画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建立老君庙油田M油组冲积扇沉积模式。结果表明:M油组具备干旱气候条件下冲积扇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冲积扇扇根外缘和扇中,扇根外缘发育片流带和漫洪带,扇中发育辫流带和漫流带。沉积微相平面分布样式一种为扇根外缘连片的片流带和离散的漫洪带拼接样式(M_3砂组),另一种为条带状辫流水道和透镜状漫流带相间拼接样式(M_2和M_1砂组)。整个M油组自下而上表现为冲积扇不断退积。研究区沉积相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气候条件和古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M油组 冲积扇 沉积特征 等时地层格架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形成的新观点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安作相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9,共5页
历来认为,老君庙油田是石油从青西凹陷,经简单二次运移而形成的。这个观点已被原油性质在横向上清晰变化所证实。但是,如果把老君庙背斜形成的时间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油和排烃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老君庙油田形成与... 历来认为,老君庙油田是石油从青西凹陷,经简单二次运移而形成的。这个观点已被原油性质在横向上清晰变化所证实。但是,如果把老君庙背斜形成的时间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油和排烃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老君庙油田形成与它所在的背斜带上油田的形成密不可分,它的形成是二次生油和再次运移的结果。根据这一认识判断,青西凹陷的西北缘应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在整个阿尔金走滑构造域的诸盆地油气勘探中,可应用这一观点以求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生油坳陷 生油层 排烃 油田 运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添加剂在玉门油田化学驱先导性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承志 韩大匡 王德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7-84,共8页
对于高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较高的油藏,在采用化学驱(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微乳状液驱、聚合物驱等)提高石油采收率时,为了保持驱油段塞的稳定性维持其在驱替过程中的最佳状态,通常是在注入化学剂段塞之前预光挤入碱... 对于高粘土含量、地层水矿化度和硬度较高的油藏,在采用化学驱(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微乳状液驱、聚合物驱等)提高石油采收率时,为了保持驱油段塞的稳定性维持其在驱替过程中的最佳状态,通常是在注入化学剂段塞之前预光挤入碱水(或盐水)预冲洗油层。但是,这将拖长施工时间且花费昂贵。我们合成了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商业代号BPA),将其直接加入到化学体系中,对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质、相行为、溶液性质、配伍能力、渗流和驱油试验等系统试验研究表明,所得到的驱油体系性能优于传统使用的驱油体系;在不进行预冲洗的情况下,加入BPA的驱油体系配方可以得到较高的驱油效果。其作用机理是:(1)增加岩石粘上表面的Zeta电势(负值);(2)络合多价金属阳离子;(3)增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在老君庙油田L油层进行的现场试验表明,在注入加有BPA的驱油剂之后,注入井的注入压力(保持们同注入量)下降14.4%~17.8%,其吸水率上升了270%,导流系数上升190%,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油田 化学驱油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浅井低温油层复合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永山 肖志明 +3 位作者 杨谨敏 彭翔 林远平 邢绍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60,共3页
针对浅井低温油层出现的日益复杂的混合堵塞 ,在充分认识油层岩性特征和油层堵塞机理的基础上 ,成功研究了对无机堵塞物和有机堵塞物均有显著解除作用的复合解堵技术 ,该技术以多种有机成分和添加剂组成的液体体系为前置液 ,以缓速酸—... 针对浅井低温油层出现的日益复杂的混合堵塞 ,在充分认识油层岩性特征和油层堵塞机理的基础上 ,成功研究了对无机堵塞物和有机堵塞物均有显著解除作用的复合解堵技术 ,该技术以多种有机成分和添加剂组成的液体体系为前置液 ,以缓速酸—氟硼酸液体体系为主体液 ,不但对混合堵塞物具有显著的解堵作用 ,而且对出砂井还有抑制地层出砂的作用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该技术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增产效果显著之特点。 2 0 0 0年共试验 4井次 ,全部有效 ,累计增油 10 2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浅井 低温油层 复合解堵技术 低压 砂岩油田 无机堵塞物 有线堵塞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