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乞大》诸版本所反映的基本词历时更替 被引量:44
1
作者 汪维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56,共12页
四种版本《老乞大》的语言是随着实际口语的变化而不断修订的,因此对研究从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期这四百多年间汉语的发展演变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肜成过程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中有过历时更替的基本词就达80多组。本文以"言语-话&qu... 四种版本《老乞大》的语言是随着实际口语的变化而不断修订的,因此对研究从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期这四百多年间汉语的发展演变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肜成过程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中有过历时更替的基本词就达80多组。本文以"言语-话"、"道-说"、"面-脸"、"将-拿"、"饥-饿"、"(天)明-(天)亮"、"便-就"这7组词为例,探讨了它们在四种版本中的历时更替过程及其与现代方言共时分布的关系。文章认为:把100-200个基本词的历时演变过程描写清楚,是汉语词汇史学科在现阶段的一项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版本 基本词 汉语 口语 普通话
原文传递
解读古代汉语口语课本——《老乞大》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5期26-29,共4页
《老乞大》是元代时期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和会话手册,它历经元、明、清三个时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部反映我国古代对外汉语口语的课本,它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教具有一定的特色,对《老乞大》的解读,势必给予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一个... 《老乞大》是元代时期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和会话手册,它历经元、明、清三个时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部反映我国古代对外汉语口语的课本,它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教具有一定的特色,对《老乞大》的解读,势必给予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一个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老乞大》 教材特征 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
下载PDF
《老乞大》、《朴通事》中的动补结构 被引量:6
3
作者 姚庆保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1-65,共5页
《老乞大》、《朴通事》是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两部会话书 ,反映了元明时期北方话的口语面貌 ,动补结构在元明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两书里的动补结构的结构类型、补语的语义指向都具有多样化等特点 ,助词“得 (的 )”同“将”一样 。
关键词 语法 近代 《老乞大》 《朴通事》 动补结构
下载PDF
《老乞大》、《朴通事》及其谚解本在朝鲜王朝华语教育中的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得春 崔贞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4-38,共5页
《老乞大》、《朴通事》是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它们在外语教育和华语学习上的地位和文献价值有几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口语训练,注重实用,注重文化背景,注重教学法。《老乞大》、《朴通事》在第二汉语教学法上实现了三个转变,那... 《老乞大》、《朴通事》是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它们在外语教育和华语学习上的地位和文献价值有几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口语训练,注重实用,注重文化背景,注重教学法。《老乞大》、《朴通事》在第二汉语教学法上实现了三个转变,那就是从儒家经典、词汇对照教学转变为课文教学,从书面语教学转变为口语会话教学,从单纯的语言要素教学转变为注重交际实用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扑通事》 谚解本 华语学习 会话体课文 翻译教学法
下载PDF
《老乞大》及《老乞大集览》词语杂记 被引量:2
5
作者 方一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对元代以来汉语教科书《老乞大》及《老乞大集览》的若干词语作了考释,以为研究之助。
关键词 教科书 《老乞大》 《老乞大集览》 词语 考释
下载PDF
《老乞大集览》、《单字解》训诂方法评介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茂活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81,共5页
朝鲜著名语言学家崔世珍所著《老乞大集览》和《单字解》,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资料,其中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厚造诣。本文以这两部著作的语源学价值为着眼点,举例分析其中所采用的主要训诂方法。
关键词 《老乞大》 《老乞大集览》 《单字解》 崔世珍 训诂
下载PDF
略论《老乞大》系列版本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得春 金光洙 《东疆学刊》 2007年第3期10-15,共6页
《老乞大》是古代高丽和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广泛使用的会话教材,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该书经过了汉语原文和谚文的多次修订,是考察汉语和韩国语变化的珍贵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 《老乞大》 汉文版本 谚解本
下载PDF
《原本老乞大》衣食住行词语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凤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7-99,共3页
《原本老乞大》是旧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是元明清三代的口语实录,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珍贵语料。笔者选取了元代本《原本老乞大》里有关衣食住行的口语词袄子、汗衫、茶饭、路子等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关文献对这些口语词进行了... 《原本老乞大》是旧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是元明清三代的口语实录,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珍贵语料。笔者选取了元代本《原本老乞大》里有关衣食住行的口语词袄子、汗衫、茶饭、路子等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关文献对这些口语词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教科书 口语词
下载PDF
《老乞大》、《朴通事》中的元代医药卫生风俗
9
作者 侯如艳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
《老乞大》、《朴通事》两书记录元代生活在大都及周边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朝鲜李朝时期最有权威的教科书。书中有许多关于元代医药卫生风俗的记载,涉及中医养生、卫生习俗、临床治疗、法医、兽医、中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其中对话... 《老乞大》、《朴通事》两书记录元代生活在大都及周边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朝鲜李朝时期最有权威的教科书。书中有许多关于元代医药卫生风俗的记载,涉及中医养生、卫生习俗、临床治疗、法医、兽医、中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其中对话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再现元时大都附近百姓的医药卫生习俗,丰富中国医学史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朴通事 元代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老乞大》四种版本方位短语“X+方”作状语时构成情况考察
10
作者 涂海强 《孝感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
《老乞大》是14世纪中叶高丽、朝鲜族学习汉语的会话课本,非常口语化。经过对《老乞大》四种版本的分析与比较,发现方位词语义特征丰富,呈现新旧并存态势,"X"的成分复杂,可出现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代词性... 《老乞大》是14世纪中叶高丽、朝鲜族学习汉语的会话课本,非常口语化。经过对《老乞大》四种版本的分析与比较,发现方位词语义特征丰富,呈现新旧并存态势,"X"的成分复杂,可出现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代词性词语以及数量性的词语,其中以名词性词语为主,偶有副词性词语出现。这对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互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方位短语 状语
下载PDF
《元语言词典》补苴——以《原本老乞大》为例
11
作者 方一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5,99,共5页
《原本老乞大》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老乞大》版本,属于元朝作品。依据《原本老乞大》,以释义和收词立目入手,可以对《元语言词典》进行补正。
关键词 元语言 老乞大 词典 补正
下载PDF
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看元明清方位短语作状语时南北类型差异比较
12
作者 涂海强 《语文学刊》 2021年第5期31-39,共9页
《老乞大》是14世纪中叶北方使用的汉语会话教材,白话程度相当高。它的成书、流传、修改、翻译历经元明清三个时代。文章主要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看元明清位方位短语作状语时南北类型差异。经过比较,认为南北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方位词... 《老乞大》是14世纪中叶北方使用的汉语会话教材,白话程度相当高。它的成书、流传、修改、翻译历经元明清三个时代。文章主要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看元明清位方位短语作状语时南北类型差异。经过比较,认为南北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方位词的语义特征和“X+方”与“介+X+方”使用形式等方面。它们的差异反映了三个时代南北方方位短语作状语时语言使用习惯的趋同和汉民族共同语采用的优选形式“介+X+方”在向汉语规范化的过程中,更符合语言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方位词 语义特征 方位短语 南北差异
下载PDF
《古本老乞大》中助词“者”与“著”功能比较
13
作者 杜道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者”在《古本老乞大》中是个高频使用的助词,可在后世文献中却消失了。一般认为“者”为“著”本字,其消失是被“著”替代了。然而该书中“者”和“著”存在明显的分工,说明当时人们是运用了二者的语音差异来表达不同功能的,因此“者... “者”在《古本老乞大》中是个高频使用的助词,可在后世文献中却消失了。一般认为“者”为“著”本字,其消失是被“著”替代了。然而该书中“者”和“著”存在明显的分工,说明当时人们是运用了二者的语音差异来表达不同功能的,因此“者”和“著”之间可能就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因此,为什么如崔世珍所言“者”字到明代就“今俗不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老乞大》 助词 比较
下载PDF
元明方俗語詞瑣記——以《老乞大》爲中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一新 王雲路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以《老乞大》爲代表的元明時期漢語教科書,反映了近代漢語阶段口語詞彙的發展變化,是漢語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兹以歇涼、間壁、做客、肚兒、雙腸5組雙音蔇詞語爲例,對其産生、發展以及在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的沿用流變酌做... 以《老乞大》爲代表的元明時期漢語教科書,反映了近代漢語阶段口語詞彙的發展變化,是漢語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兹以歇涼、間壁、做客、肚兒、雙腸5組雙音蔇詞語爲例,對其産生、發展以及在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的沿用流變酌做考察,勾勒其嬗變之軌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漢語 《老乞大》 方俗語詞 教科書
原文传递
《原本老乞大》索引指误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茂活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原本老乞大》是在《原刊老乞大研究》一书的基础上修订再版的,其中索引部分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字形讹误、音注讹误、词语切分失误及其他编校疏漏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编撰者对一些词语中存在的通假字、异体字、讹混字及多音... 《原本老乞大》是在《原刊老乞大研究》一书的基础上修订再版的,其中索引部分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字形讹误、音注讹误、词语切分失误及其他编校疏漏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编撰者对一些词语中存在的通假字、异体字、讹混字及多音多义字等缺乏必要的辨别和区分,二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归纳的基础上,未能进行细致的人工核校。建议今后再版时予以修订,检索方法改用笔画法,而不用音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本老乞大》 索引 讹误
下载PDF
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管窥——以《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特用方言词比较为例
16
作者 张海媚 李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
《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系18世纪中叶南北代表性官话口语文献,同时而异域,通过比较二书特用方言词的使用情况表明:第一,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显著;第二,从词汇视角考察明清南北官话之争切实可行;第三,汉语普通话词汇是明清南北官... 《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系18世纪中叶南北代表性官话口语文献,同时而异域,通过比较二书特用方言词的使用情况表明:第一,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显著;第二,从词汇视角考察明清南北官话之争切实可行;第三,汉语普通话词汇是明清南北官话词汇的聚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姓官话 老乞大新释 特用方言词 差异
下载PDF
《原本老乞大》和現代漢語中“來”的語義研究
17
作者 金鉉哲 賀妮娜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37-53,共17页
《原本老乞大》一書成書於元代,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反映了元代北方方言口語的實際情況,是當時高麗人學習漢語的教材。此書作爲初期的對外漢語教材不論是對漢語語言學還是對外漢語教育研究都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來"作爲一... 《原本老乞大》一書成書於元代,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反映了元代北方方言口語的實際情況,是當時高麗人學習漢語的教材。此書作爲初期的對外漢語教材不論是對漢語語言學還是對外漢語教育研究都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來"作爲一個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在不同時期、不同方言中也有著不同的辭彙意義和語法功能,因此"來"的詞義和句法功能變得越來越豐富。本文將對《原本老乞大》中出現的"來"的詞義和句法功能進行歸納、分析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現代漢語 原本老乞大 “來” 詞義分析 句法功能
原文传递
《原本老乞大》中的“了”字研究
18
作者 陆艳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02-107,共6页
《原本老乞大》一书成书于元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反映了元代北方方言口语的实际情况,是当时高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在《原本老乞大》中"了"字的出现频率十分高,主要分为句中的"了"字和句尾的"了"字两... 《原本老乞大》一书成书于元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反映了元代北方方言口语的实际情况,是当时高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在《原本老乞大》中"了"字的出现频率十分高,主要分为句中的"了"字和句尾的"了"字两种情况。书中"了"字的用法十分丰富,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现代汉语中"了"字的用法在书中已经基本具备,只是在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本老乞大》 “了” 动态助词 语气词
下载PDF
《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研究
19
作者 刘悦怡 宫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42-149,共8页
《老乞大》是整个朝鲜时代最重要的汉语口语教科书之一,历经元明清三代,展现了语言上鲜明的变化。考察四个版本的《老乞大》中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功能以及演变特点,可以发现有些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在元末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消亡... 《老乞大》是整个朝鲜时代最重要的汉语口语教科书之一,历经元明清三代,展现了语言上鲜明的变化。考察四个版本的《老乞大》中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功能以及演变特点,可以发现有些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在元末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消亡,有些语气词从清代才开始出现。同时通过梳理语气词“那”与“麽”“呢”“啊”等疑问语气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分析并推测出疑问语气词演变的特点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四个版本 疑问句句末语气词 演变
下载PDF
《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显性祈使句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建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祈使句是《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一种基本句类,类型多,分布广,本身又积淀了丰富的历史语言信息。祈使句按其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本文着重探讨了二书中的显性祈使句。在全面描写、穷尽统计和分类对比的基础上,本文聚焦于祈使句相... 祈使句是《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一种基本句类,类型多,分布广,本身又积淀了丰富的历史语言信息。祈使句按其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本文着重探讨了二书中的显性祈使句。在全面描写、穷尽统计和分类对比的基础上,本文聚焦于祈使句相关指标与各书篇幅之间的不相称现象,进而确认:《老乞大》以口语性见长,《朴通事》以文学性取胜,二者的语料价值不可等量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朴通事》 显性祈使句 风格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