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新区大气环境容量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涛 李晓霞 王让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3-889,共7页
通过选取兰州中川机场2008—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箱模型,在A值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变动量,对规划中的兰州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年际变化、年变化、日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在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时体现了污染因子在大气... 通过选取兰州中川机场2008—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箱模型,在A值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变动量,对规划中的兰州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年际变化、年变化、日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在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时体现了污染因子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能够反映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得到兰州新区SO2全年大气环境容量为15.03×10^4t,PM10为18.03×10^4t,NO2为15.16×10^4t。基本揭示了该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特征,将对新区规划建设及污染物排放限额制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大气环境容量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兰州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殷陶刚 窦向丽 +1 位作者 刘晶婧 李玉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7,共6页
研究了兰州新区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耕地、城市绿地、未利用地)的土壤,测定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农... 研究了兰州新区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耕地、城市绿地、未利用地)的土壤,测定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农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最高,与其相比城市绿地分别低14.7%、12.2%和13.0%,未利用地分别低57.7%、46.3%和26.2%,有机质、全氮及水解氮含量皆呈农耕地>城市绿地>未利用地的趋势;而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与其相比农耕地分别低14.2%和18.4%,未利用地分别低84.7%和30.7%,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皆呈城市绿地>农耕地>未利用地的趋势。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脲酶活性为农耕地(1.15 mg·g^-1)>城市绿地(0.82 mg·g^-1)>未利用地(0.35mg·g^-1);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农耕地(1.90 mL·g^-1)>城市绿地(1.62 mL·g^-1)>未利用地(0.79 mL·g^-1);蔗糖酶活性为农耕地(13.02 mg·g^-1)>城市绿地(11.64 mg·g^-1)>未利用地(8.61 mg·g^-1)。同一土壤深度垂直剖面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皆呈农耕地>城市绿地>未利用地的趋势;上述3种土壤酶活性皆呈随土壤垂直剖面加深而降低的趋势,且0~20 cm层显著高于40~60 cm层。在兰州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及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基本上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兰州新区
下载PDF
兰州新区土地扩张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德弘 王世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针对新区建设过程中建成区土地快速扩张的问题,该文对建成区土地扩张时空规律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使用不同时期的TM和Landsat 8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提取了兰州新区建成区2010、2013、2014和2015年土地扩张信息,并从政策、经济两方面对土地... 针对新区建设过程中建成区土地快速扩张的问题,该文对建成区土地扩张时空规律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使用不同时期的TM和Landsat 8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提取了兰州新区建成区2010、2013、2014和2015年土地扩张信息,并从政策、经济两方面对土地扩张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新区建成区土地扩张在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扩张强度为36.449%,呈慢速增长;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扩张强度为74.546%,呈快速增长;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扩张强度为43.614%,呈稳定增长;城市几何中心向东北方向偏移。驱动因子中,政策影响起到引导作用,经济影响起到驱动作用。其中,最大驱动力为招商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土地扩张 信息提取 驱动力
原文传递
区域生态安全的组合权重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海泽 余红 +4 位作者 胡友彪 孟繁华 杨津津 朱建超 王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0-375,共6页
为了更准确合理地确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主观权重,利用变异系数法求得客观权重,再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将它们合并为组合权重。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建立了指标体... 为了更准确合理地确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主观权重,利用变异系数法求得客观权重,再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将它们合并为组合权重。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建立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别计算3种权重下的生态安全指数。结果表明,使用组合权重的计算结果最符合实际状况。2010年兰州新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615 9,2015年为0.519 4,2020年为0.484 1,分别处于较安全、临界安全和临界安全状态。这表明当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恶化趋势,新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从而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DPSIR 组合权重 兰州新区
下载PDF
兰州新区近地层风场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晓霞 黄涛 +1 位作者 王兴 梁东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1009,共9页
利用兰州新区2014年1-12月秦川金家庙、西岔段家川、新区东南角、黑石川和平4座70 m风塔和新区城区4个10 m高度自动气象站逐10 min风向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兰州新区盛行风向、风速、污染系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区周围地形复杂,... 利用兰州新区2014年1-12月秦川金家庙、西岔段家川、新区东南角、黑石川和平4座70 m风塔和新区城区4个10 m高度自动气象站逐10 min风向风速观测资料,分析了兰州新区盛行风向、风速、污染系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区周围地形复杂,盛行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等要素随高度、时间、位置均有变化。观测年内,新区测风塔70 m高度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及相邻方向,该方向平均风速最大;新区偏北的两个风塔(秦川金家庙和西岔段家川)西北至偏北方向污染系数较小,新区偏南两个风塔(新区东南角和黑石川和平),偏北及相近方向污染系数较小。测风塔10 m高度各观测点盛行风向、风速和污染系数与70 m均有明显差异,4个风塔的风场特征也显著不同。各观测点各高度均有静风天气出现,70 m高度静风频率4.2%~13.5%,10 m高度静风频率5.6%~11.5%;各塔风向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冬季盛行风向接近,春、夏季盛行风向接近;新区风向日变化呈现出山谷风特征,白天盛行风向多为东南风或西南风,夜晚多为东北风和偏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近地层风场 盛行风向 风速频率 污染系数
下载PDF
WRF模式不同陆面过程方案模拟兰州新区低空气象场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赖锡柳 王颖 +1 位作者 杨雪玲 王丽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9-340,共12页
利用WRF模式中3种陆面过程(Noah、RUC和SLAB)参数化方案对兰州新区2014年1月近地面温度场和风场进行了模拟,与兰州新区测风塔和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模拟低空气象场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陆面过... 利用WRF模式中3种陆面过程(Noah、RUC和SLAB)参数化方案对兰州新区2014年1月近地面温度场和风场进行了模拟,与兰州新区测风塔和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模拟低空气象场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都能较好地模拟兰州新区冬季温度场和风场特征,温度场模拟效果优于风场.3种方案对土壤湿度的不同处理,影响到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分布,使得3种方案对近地面温度的模拟产生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为SLAB时模拟的兰州新区冬季近地面温度场和风场与观测结果最为接近.由于受温度模拟结果的影响,SLAB方案对大气稳定度的模拟效果最好,对兰州新区冬季近地面风场的模拟结果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兰州新区 陆面过程参数化 低空气象场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土地利用方式快速转变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润霞 赵学勇 +3 位作者 李晶 吕文强 柴媛媛 岳红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153,共8页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入渗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及径流调节。以快速城市化的兰州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利用圆盘入渗仪,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入渗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及径流调节。以快速城市化的兰州新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利用圆盘入渗仪,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使土壤砂粒和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降低;待建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入渗参数值均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率与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粉粒含量正相关,与容重和砂粒、黏粒含量负相关。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向待建地的转变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分入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兰州新区 土壤入渗 干旱荒漠区
原文传递
基于Logit模型的运输通道客流分担率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吕向茹 《西部交通科技》 2015年第1期82-87,共6页
Logit模型是对客流分担率进行估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考虑到Logit模型的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研和数据处理,文章从Logit模型的建立出发,结合SPSS中Logistic模型的求解思想,以兰州新区和市区间的运输通道为例,对运输通道内各交通方... Logit模型是对客流分担率进行估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考虑到Logit模型的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研和数据处理,文章从Logit模型的建立出发,结合SPSS中Logistic模型的求解思想,以兰州新区和市区间的运输通道为例,对运输通道内各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旅客性别、旅客年龄、出行时间、换乘次数等在内的以旅客自身特征和出行特征为解释变量的多项Logit模型,得出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和城际铁路开行方案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通道 客流分担率 LOGIT模型 兰州新区
下载PDF
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综合保税区规划策略——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顾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122,共8页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向自由贸易区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和探索,在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特的功能与属性使综合保税区在空间布局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容易与其他城市空间存在反差。为协调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向自由贸易区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和探索,在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特的功能与属性使综合保税区在空间布局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容易与其他城市空间存在反差。为协调综合保税区与其他城市空间的关系,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了综合保税区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契合的规划策略,力争通过合理的规划,促进综合保税区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一体化发展 综合保税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 兰州新区
下载PDF
西北内陆国家级新区城市活力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宁 张志斌 +3 位作者 郭倩倩 马晓敏 赵娜娜 李化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9,共12页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活力空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夜间灯光数据、POI数据、路网数据及建筑矢量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FD-CR模型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析兰州新区城市活力的空...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活力空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夜间灯光数据、POI数据、路网数据及建筑矢量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FD-CR模型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析兰州新区城市活力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兰州新区城市活力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圈层递减的特点。2)综合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性。核心地区以“高-高”集聚为主,外围地区以“低-低”集聚为主。3)不同功能区综合活力具有空间异质性。热点区集中于新区中部,呈现“中密周疏”的特点;冷点区总体呈现“北多南少、北聚南散”的分布特征。4)城市活力并非由单因素主导,而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交通可达性、城市功能和地理区位对城市活力影响显著。自然条件和环境质量不直接作用于城市活力,而是通过耦合其他因素间接影响其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兰州新区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兰州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奕璇 张志斌 王仁慈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目的】梳理兰州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发展脉络、研究兰州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准确掌握其开发格局、评估其土地利用合理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空间格... 【目的】梳理兰州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发展脉络、研究兰州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准确掌握其开发格局、评估其土地利用合理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心迁移方法对兰州新区2010~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从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来看,时序上,林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水域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而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草地的面积相对减少.空间上,人工堆掘地的增加最为明显,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东北片区,并向东南、东北片区逐步扩张;其次为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主要集中分布于新区版图的中部地带,并呈组团向四周扩展.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特征来看,2010~2013年是新区建设的初级阶段,变化较小;2013~2016年,道路空间的快速拓展以及土地的开发整理(平山造地)引起了土地利用的快速变化;而2016年后新区建设逐渐由外部拓展转向建成区内部填充,土地利用变化趋缓.从土地利用变化转换特征来看,以耕地、园地、草地向人工堆掘地的转变为主,逐渐过渡为以人工堆掘地向道路、房屋建筑(区)构筑物等类型的转变为主.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心变化来看,人工堆掘地重心偏移最为明显,方向呈先东南后东北再东南的趋势;耕地、园地、林地重心总体向西北偏移;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草地、荒漠与裸露地表重心总体向西南偏移;仅水域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结论】9 a间土地利用总体时空格局变化较为明显.时序上经历了先慢后快再趋缓的过程;空间上经历了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演变 地理国情监测 兰州新区 空间格局重心
下载PDF
兰州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宏细观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硕昌 刘德仁 +3 位作者 王旭 杨佳乐 张渊博 陈伟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18-1926,共9页
为了探明兰州新区大厚度黄土宏、细观参数随土层埋深的变化情况,在现场采取原状土样,开展室内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和电镜扫描测试,研究其宏观物理参数和微观结构参数随土层埋深的变化规律,并将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得到的自重湿陷系数进行对... 为了探明兰州新区大厚度黄土宏、细观参数随土层埋深的变化情况,在现场采取原状土样,开展室内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和电镜扫描测试,研究其宏观物理参数和微观结构参数随土层埋深的变化规律,并将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得到的自重湿陷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状黄土的基本物理参数均随深度呈规律性变化,随着埋深增加,上覆土压力增大,黄土的含水率和干密度呈线性增加,渗透系数、孔隙比和自重湿陷系数明显减小。深度由2 m增加至30 m时,含水率、干密度分别增加18.46%,29.23%,孔隙比从1.08减小至0.71,自重湿陷系数由0.142降至0.006。不同深度处黄土中各矿物成分的含量基本一致,石英含量均为最高(53.90%~59.52%),伊利石含量次之,白云石、绿泥石含量较少。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可知,兰州新区黄土的物理参数和微观结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浅层黄土大孔隙发育,易遇水而破坏,产生湿陷变形。随着深度增加,黄土中挤密镶嵌结构越来越发育,大孔隙结构减少,表现为干密度增加,孔隙比减小,湿陷性减弱。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得到该场地的自重湿陷下限深度大致相当,在地面以下22 m左右。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测得的自重湿陷系数均随深度增大而显著减小。试验得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兰州新区大厚度黄土场地上的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 物理力学参数 自重湿陷系数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近20 a兰州新区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规律
13
作者 薛成起 杨恩祺 +3 位作者 潘乐瑶 孙玮文 袁庭蔚 管清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2,479,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法探究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空间上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兰... 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法探究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空间上提取植被覆盖度以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是兰州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二者所占的比例在研究时段内有所下降.建筑用地比例在研究时段内持续上升,到2020年占到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7.94%.2010年之后其他用地向建筑用地的转移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类型.2015年后研究区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耕地和草地转移为建筑用地,水体面积持续增长,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占比也由增加转为减少.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中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南北部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退化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及西南部部分山地、近城区周围以及在建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度 时空演变 兰州新区
下载PDF
深厚黄土场地浸水试验及湿陷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锋 刘德仁 +3 位作者 程富强 霍源 白之璋 徐硕昌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8,共8页
现场浸水试验是研究深厚黄土场地自重湿陷特征、评价其湿陷性的重要手段。基于原状黄土的室内试验,在兰州新区深厚黄土场地开展现场浸水试验,测试分析浸水过程中的土层含水率及地基沉降变形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新区原状黄土的... 现场浸水试验是研究深厚黄土场地自重湿陷特征、评价其湿陷性的重要手段。基于原状黄土的室内试验,在兰州新区深厚黄土场地开展现场浸水试验,测试分析浸水过程中的土层含水率及地基沉降变形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新区原状黄土的含水率和干密度沿深度逐渐增大,孔隙比、自重湿陷系数大幅降低;随着水分入渗深度增加,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上翘时间依次增大,湿润锋面到达测点的时间越来越滞后;地表沉降经历缓慢-快速-减缓-稳定的过程,沉降速率可达5.88 cm/d,浸水50 d时完成总沉降量的60%;该场地0~16.5 m强湿陷土层的湿陷量占湿陷总量80%以上;试坑周围有大量环向裂缝发育,裂缝最宽为34 cm,错台高度可达50 cm;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该场地的自重湿陷下限深度和地基处理深度可取24.0 m。研究结果可为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重湿陷系数 黄土场地 现场浸水试验 湿陷性 兰州新区
下载PDF
生态技术在兰州新区水阜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15
作者 魏炜元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8期47-49,共3页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内容,在河道整治中进行生态技术河道治理综合研究,通过调蓄水池、溢流坝、生态岸坡防护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该段水阜河沿线防洪安全,改善水阜河两岸水生态环境,保护水阜河...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内容,在河道整治中进行生态技术河道治理综合研究,通过调蓄水池、溢流坝、生态岸坡防护及其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该段水阜河沿线防洪安全,改善水阜河两岸水生态环境,保护水阜河两岸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将对兰州新区水阜河河道综合治理中采用的生态技术及措施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 兰州新区 水阜河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兰州新区城市人居环境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晓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4期127-129,133,共4页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区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本文从绿地/水面覆盖情况、道路通行能力、公园服务能力、居住适宜性分析等方面,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对兰州新区建成区内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兰州新区 城市人居环境
下载PDF
兰州新区地表形变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有东 张立峰 +2 位作者 何毅 王文辉 唐源蔚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89,117,共11页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地面沉降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量化关系,该文以兰州新区为代表区,基于40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应用SBAS-InSAR技术和两幅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分别获取了研究区2017年3月20日—2019年10月24日地表形变速率...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地面沉降与土地利用类型的量化关系,该文以兰州新区为代表区,基于40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应用SBAS-InSAR技术和两幅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分别获取了研究区2017年3月20日—2019年10月24日地表形变速率、2017年3月26日以及2019年10月29日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新区分布广泛的沉降区,西岔镇形变最显著,最大的垂直沉降速率可达53 mm/a。研究期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沉降量不同。裸地和建筑用地最大,其沉降量最大值分别能达到23 mm和10 mm;耕地和草地次之;林地和水体最小,并且沉降起伏显著。在土地转移的过程中,裸地和建筑用地的迁移与沉降的关联度最高。在进一步推进兰州新区发展的同时,应避免过度土地开发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在预知土地转出类型的前提下,可以在部分区域事先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土地利用 兰州新区 SBAS-InSAR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欠发达地区国家级新区发展产业甄别与政策选择——以兰州新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凯 刘云亮 张永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44-353,共10页
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升级转型路径是国家级新区所承担的重要任务.面对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各新区产业同质化现象,运用新结构经济学所倡导的产业甄别与因势利导分析框架,基于兰州新区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科技... 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升级转型路径是国家级新区所承担的重要任务.面对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各新区产业同质化现象,运用新结构经济学所倡导的产业甄别与因势利导分析框架,基于兰州新区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科技要素、人力资源等禀赋状况,分析其在产业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科技水平含量不高及产业之间互补性不足等主要问题,遴选出符合兰州新区自身要素禀赋状况的5类产业,在研究的基础上,为促进兰州新区产业引进与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经济学 欠发达地区 国家级新区 地理区位 科技创新 兰州新区
下载PDF
兰州新区SCS径流模型改进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永明 蒲秉华 +2 位作者 王鹏全 侯慧敏 闫红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28,33,共6页
近年来全国气候异常,由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已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严峻水问题之一。因此,以无水文资料地区——兰州新区为研究区,开展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根据黄河干支流区综合概化时程分配雨型表、《甘肃... 近年来全国气候异常,由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已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严峻水问题之一。因此,以无水文资料地区——兰州新区为研究区,开展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根据黄河干支流区综合概化时程分配雨型表、《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利用地方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研究区不同频率的产流量;其次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考虑地形地貌特征、下垫面情况,结合SCS径流模型及DEM-GIS技术,划分流域片区,以流域片区中各典型水文断面为研究单元,构建适合兰州新区产流计算的模型参数,并运用LH-OAT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地方经验公式法和SCS径流模型的产流成果,经科学分析后认为,模型模拟精度较为理想,符合兰州新区实际降雨-径流过程,推荐研究区采用SCS径流模型计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GIS技术 SCS-CN模型改进 LH-OAT 无水文资料地区 兰州新区
下载PDF
兰州新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及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斌 丁宏伟 +2 位作者 张霖鑫 张凌鹏 张永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6-846,共11页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节约常规化石能源、减少CO;排放。为掌握兰州新区浅层地温能的适宜性特点,对该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新区建成区和规划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 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节约常规化石能源、减少CO;排放。为掌握兰州新区浅层地温能的适宜性特点,对该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兰州新区建成区和规划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内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掌握的多年实际勘查资料和测试数据,通过综合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兰州新区440 km;的区域进行了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兰州新区拥有较为优异的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区内地层结构简单且分布稳定,岩土体综合热导率、比热容、地温梯度均较高,十分有利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应用;而受到含水层富水性弱、水质差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差。(2)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共划分3个属性准则和7个要素指标,采用指数标度分别构建了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全部高精度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优化了各要素参数的无量纲化方法,构建的评价模型更符合实际。(3)研究区内对于土壤源热泵适宜性影响较大的要素主要是平均热导率和地温梯度。评价显示兰州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宜、较适宜区总面积359.46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81.70%,主要分布于秦王川盆地平原区,其余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建设。评价结果对兰州新区乃至其他地质条件类似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能 土壤源热泵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 兰州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